痔瘡是最常見的肛管疾病,50%~90%的人一生中會罹患痔瘡。儘管大多數人會出現症狀,但也有一些人從未有過不適。
由於是生長私密的部位,有很多人都比較難以啟齒,大多數都是等到實在是受不了痛苦了才會去醫院就診。
痔瘡其實不是「瘡」,痔瘡是靜脈曲張之後形成的一團物體。
因此痔瘡還分為「外痔、內痔和混合痔」等類型,因為生長在不同部位所以叫法和病狀都有不同。
痔瘡到底是怎麼形成的?
01、與飲食有關
古話說的好「病從口入」,痔瘡的形成其實與我們日常的飲食有著緊密的關聯。
每當我們過量飲酒或者食用過多辛辣的食物,都會強烈的刺激到直腸和肛門致使靜脈壁抵抗力下降,最終形成靜脈團。
02、便秘易導致痔瘡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便秘也會導致痔瘡的產生。這是因為排便的時間太長或者經常性排便所導致的。
不管是過長的排便或者是經常性的排便都會使肛門直腸部充血從而導致痔靜脈的曲張。
03、長期站立或久坐
有些人因為職業的原因可能需要保持長期的站立或者長期的坐姿。
這樣的話容易影響靜脈回流的速度從而致使痔靜脈過度充盈。於是血管就很容易淤血擴張。
我們在過久的站立或者過坐下中需要得到休息,需要讓血管得到恢復防止其過度張大。
04、妊娠與分娩
由於許多的孕婦在妊娠或者分娩的階段會被胎兒擠壓到盆腔的靜脈,然後就會讓靜脈回流受阻。
同時由於懷孕,孕婦體內的孕激素含量上升,這樣就會造成血管擴張從而誘發痔瘡。
防治痔瘡主要做到這3點
1、多運動
通常長痔瘡的朋友一般都不經常運動,所以我們需要經常的運動,因為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降低血液回流被阻的機會。
而且運動可以鍛鍊身體提高自己的抵抗力同時減少被感染的概率。
2、注意衛生、不穿緊身褲
我們要注意肛門處衛生,大便後用溫水清洗肛門,平時穿寬鬆的褲子,不穿緊身褲,勤洗澡勤換洗內褲,減少肛門部位滋生的細菌。
3、及時就醫
如果已經產生了痔瘡,並且嚴重到疼痛難忍應該及時就醫,遵醫囑治療,更嚴重者則需要做手術去除痔瘡,在手術之後建議病人家屬每天用溫水給患者的肛門處進行擦洗,換藥。這樣可以更快的使患者恢復。
痔瘡其實並不是使人那麼難為情,我們一旦發現有類似症狀應及時去檢查治療,早治早好。
從生活小方面做起,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遠離痔瘡。
圖文丨整理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