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心理學家李雪曾說:孩子無需刻意培養,給予充足的愛,放任孩子自由發展,他就會展現無限的可能性。等孩子出現摸乳房、摸肚子、揪耳朵、抱胳膊、聞衣服等小癖好時,其實是最需要愛的時候。
小蜜媽在小區育兒群裡留言:「總算有時間把孩子從奶奶家接回來自己管了,但我發現孩子最近小動作特別多,不是摸乳房、摸肚子、揪耳朵,就是動動這裡,動動哪裡,真擔心得了多動症。又或者會不會是因為我最近陪娃時間少了,娃缺乏安全感?」
菁菁媽語音回覆:「事實上,娃喜歡摸乳房、摸私處,更多的是一種正常成長過程中對身體的好奇。不是壞習慣,或者怪癖。這和有些娃喜歡摸耳朵、離不開某個毛絨玩具是一樣一樣的,並沒有本質區別。一般來說,1、2歲的寶寶還在喝母乳,媽媽完全可以允許寶寶這樣做,避開公眾場合即可。如果寶寶已經3歲多,自然離乳了還在摸奶,寶媽就要幹預一下了,因為這會影響寶寶對身體界限認知。」
01為什麼孩子總是摸乳房、依戀毛巾、抱毛絨玩具,迷戀媽媽身體?
心理學家埃裡克森說:「母乳的餵養,讓孩子對母親的愛和乳房對應起來,讓孩子身心都感受到了安全和滿足,孩子對乳房的依戀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所以媽媽的乳房是孩子愛的象徵,很多孩子在離乳後依然要求摸或吸吮媽媽的乳房,這是孩子對乳房依戀的情感需求,孩子對乳房的依戀是孩子離乳後的正常反應。」
心理學上有個詞叫『退行』,對這個詞的解釋是:孩子在童年時期從父母身上得到的愛太少,回到父母身邊後,行為就會退化到嬰兒時期。當孩子出現摸肚子、摸乳房、揪耳朵等小癖好時,父母不要急於給孩子貼各種自己也不懂的標籤「戀物癖」「缺乏安全感」等等,應該通過觀察和溝通,發現、感受孩子對愛的需求,對走向獨立的渴望。當孩子從父母處感覺到愛和安全感後,這種行為自然就痊癒了。
02孩子總摸媽媽乳房,超過這個年齡必須幹預
孩子還小的時候,依戀父母是正常的,喜歡親近媽媽,摸乳房。當孩子自然離乳、超過3歲之後還有摸乳房的行為,父母必須重視一下。這時候媽媽就應該引導孩子認知身體的界限,慢慢引導孩子改掉這種習慣。正式的,耐心的告訴孩子,乳房是媽媽的隱私部位,寶寶的做法讓媽媽感到很不舒服,可以摸摸媽媽的手或者媽媽給你買喜歡的玩偶。這是個過程,給孩子足夠時間慢慢理解這些事情。孩子出現這種行為就是為了慰藉和安全感,父母尤其是媽媽要多陪陪孩子,抱抱孩子,教會他正確表達親密的方式。
03如何引導孩子改掉摸乳房等其他小癖好?
多和孩子親子互動,多抱抱孩子,和孩子親密連結。可以告訴孩子:「媽媽是愛你的。媽媽喜歡你抱著媽媽,牽著媽媽的手,而不是摸媽媽的乳房。」
對於年齡小的孩子,可以給孩子做撫觸按摩,撫觸是通過輕輕刺激接觸人體的感覺系統來促進觸覺神經系統發育。媽媽充滿愛意的撫觸按摩,能讓孩子充分感受到親人的愛意,會給寶寶積累充足的安全感、愛和自信,為他們的成長路打下堅實的基礎。給孩子做撫觸、多跟孩子擁抱、牽手、抱在一起打滾、把寶寶擠到沙發的角落等,做一些「親膚遊戲」和「身體遊戲」。和孩子親密接觸,給足孩子情感滋養,讓孩子不需要將情感寄托在別的事物身上。
高質量的親子陪伴而不是低質量的陪著
爸爸媽媽天生是寶寶最親密的人,爸媽給了孩子足夠的心靈滋養,孩子才能安心地去探索更廣闊的世界。孩子渴望父母的關注,即便只有短短的數分鐘的時間,在孩子看來也是意義非凡。如果和孩子能培養一個共同的愛好更好。
結語:在孩子眼裡,父母是孩子生活的全部,對父母的依戀與生俱來,尤其是對母親的依戀更為深厚。孩子做出一些親暱母親的行為,母親一定要正確回應,母親要理解孩子大了以後還有這些行為,都是有原因的,或單純的好奇,或是習慣,或是缺乏安全感,總之各有各的原因。父母尤其是母親絕對不能暴力制止,別斥責孩子,要溫和對待,循序漸進引導才行。
我是為娃學畫,我始終堅信初生的嬰兒好似一張白紙,一方未開墾的沃土,父母唯有勤練「畫功」,才能為娃畫出一條人生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