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 下 列 視 頻 播 放, 建 議 在 W I F I 下 觀 看 <
惠安縣閩南語文化交流協會會歌
《阮是閩南人》
作詞:康國強 施榮煥
作曲:鄭喬安
主唱:康國強 蔡玉珍 康棟材 辛梅芳
閩南海墘阮的家不分男女大甲細有緣來作夥
腳步走同齊
團結友愛共創惠閩會啊~發揚真善美;咱作陣傳播
閩南話
阮厝服飾真美麗
阮厝石雕好手藝
一生愛唱咱厝歌
出外打拼流血汗
走入學堂
走入鄉村
傳承母語信心大,啊~弘揚傳統袂變掛
啊~阮講閩南語
傳唱真情意
愛唱閩南歌
唱乎世界聽
唱出閩南人的精神,
愛拼才會嬴
二
阮厝服飾真美麗
阮厝石雕好手藝
一生愛唱咱厝歌
出外打拼流血汗
走入學堂
走入鄉村
傳承母語信心大,啊~弘揚傳統袂變掛
啊~阮講閩南語
傳唱真情意
愛唱閩南歌
唱乎世界聽
唱出閩南人的精神,
愛拼才會贏
阮是閩南人
勇敢的咱厝人
唱出咱厝的心聲;
咱的歌聲尚好聽
啊~尚介好聽。
啊~阮講間南語
傳唱真情意
愛唱閩南歌
唱乎世界聽
唱出閩南人的精神
愛拼才會贏
近幾年來,做為閩南語文化的主要發源地泉州,閩南語文化卻漸漸被遺忘,特別是年輕一代,有的甚至連我們的母語「閩南話」都不會說了,更別說是什麼閩南俗語、閩南歇後語了。這讓我們感到十分的痛心,為了能讓家鄉文化薪火相傳,讓年輕一代了解更多家鄉母語文化內涵,於是決定成立「惠安縣閩南語文化交流協會」後向惠安縣相關主管單位申請備案,報備後也得到惠安縣民政局,文聯各相關主管單位領導的重視與支持!協會成立於2015年6月17日,協會會址坐落於霞霖媽祖宮內,辦公點於淨峰淨中海鮮樓四樓、惠安科山。
如今,惠安縣閩南語文化交流協會已走過2年了,在這2年的光陰裡,在上級縣文聯的領導下我們積極開展協會各種閩南語文化活動,加強協會內部建設,在協會所有成員的共同努力下,各鎮政府及社會的關心支持下,堅持以「弘揚閩南文化,傳承家鄉母語」為宗旨,成功地開展了各項活動,走進學堂,走入鄉村,掀起了惠安地區的閩南語音樂氛圍,同時在開展活動的同時也使協會成員的能力和素質都得到了鍛鍊和提高。
為了讓「弘揚閩南文化,傳承家鄉母語」的意識更加深入人心,也為了讓惠安縣閩南語文化交流協會更快、更好的得到發展,於是會長康國強與施榮煥老師寫下了《阮是閩南人》這首歌作為協會的會歌,會長為了創作一首易傳唱、易傳播又要把所有的精神體現出來,並邀請到臺灣著名作詞作曲家鄭喬安老師來編曲,協會成員康棟材、蔡玉珍、辛梅芳共同來主唱這首歌,在他們共同的努力下,把這首歌的含義表達得淋淋盡職。在創作這條路上康會長不僅投入了太多的心思,還以自己的微薄之力打造了這首歌的MV,他所有的動力僅僅來自於那份「弘揚閩南文化,傳承家鄉母語」的熱心和責任。
其實這首歌能這麼完美的呈現,我們也要感謝國家一級作詞作曲家、2018年唱響中國作曲金獎施榮煥老師以及臺灣著名作詞作曲家鄭喬安老師共同來打造這首歌!
為了讓家鄉母語更好的得到傳播,我們走進了鄉村、走進了課堂,重新燃起一份傳播母語的濃濃氛圍,培養咱厝人自覺傳承弘揚家鄉傳統文化和保護母語的意識,培育熱愛家鄉語言的感情。
閩南語凝聚了多少閩南勞動人民的生活智慧結晶,無論是腔調還是情感,全都打上了深深閩南文化色彩烙印,融入了綿遠留長的閩南發展歷史並引以為豪。
《阮是閩南人》這首歌體現了我們閩南太多的東西,讓我們聽後有種「閩南,我的故鄉,我為你驕傲,閩南話,我的母語,我為你自豪」那種感覺!
《阮是閩南人》這首歌在沒正式發布之前,我們已經發給了多少在外打拼的咱厝人聆聽,其實這首歌勾起了他們對家鄉那份思念,其實這首歌也正應了南宋詩人賀知章「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這句詩所帶給人的那種熱愛家鄉,痴情鄉音那種情感!
傳承閩南文化
你我共參與
歡迎對閩南語文化感興趣
熱心人士一起加入我們
為家鄉的母語傳承一起努力
小屋旅遊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