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北京科技周活動時間主題及展示內容活動安排
一、時間與主題
(一)時間
2020年8月23日—29日
(二)主題
科技戰疫 創新強國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動員號召北京地區科技工作者、科普工作者、社會各界人士積極投身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偉大實踐;以科技戰疫為重點,全面展示科學技術對戰勝疫情的重要支撐作用和系列成果,全面展示科學普及在引導人民群眾科學識疫、科學防疫中發揮的重要作用;以創新強國為核心,全面展示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六年以來科技創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等方面的顯著成效;以科技創新與科學普及同等重要為主線,深入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和《北京市科學技術普及條例》,展示科學技術普及工作和科技周25年成效。
(三)展示內容
1.展示科技戰疫成效。展示北京在新冠肺炎科學防控重點工作中的重要成效。主要包括:北京市科技防控應對機制和策略,京鄂疫情防控科技合作,藥物、疫苗、診斷試劑等科技攻關進展,人工智慧、新材料等新技術應用,以及科普工作在普及抗疫知識方法、助力復工復產等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宣傳先進典型,講好一線抗疫故事。
2.展示科技創新成就。展示北京在我國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科技創新中心的科技創新重大成就。主要包括:「三個面向」重大科技成果,新型研發機構重大進展成效,「三城一區」主平臺建設規劃和進展,以及高精尖產業領域成果。推進北京地區的國家重大科學工程、大科學裝置、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技術)中心、科研機構和大學等科技資源向公眾開放。
3.體驗美好生活活動。展示科技創新對改善和提升人民生活質量的顯著成效。主要包括:北京科技周活動歷史回顧,高校院所高端科技資源科普化互動展品,城市建設、交通出行、食品安全、山青水綠天藍等衣食住行用方面民生科技成果,文創產品,科普圖書,獲獎科普視頻,科普基礎設施代表性展項等。
4.科技助力脫貧攻堅。展示科技創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的重要作用。主要包括:京津冀「一核兩翼」同頻共振成果,對口幫扶和區域合作成效,貧困地區科技扶貧協作成效,京郊科技扶貧成效等。
二、活動安排
(一)啟動式
北京科技活動周與全國科技活動周同主題、同主場、同時間舉辦。全國科技活動周暨北京科技周活動啟動式將在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展示中心舉辦,由科技部、北京市政府共同主辦。
(二)主場展示活動
利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展示科技戰疫成效、科技創新成就,美好生活和脫貧攻堅成果。彰顯北京科技創新、科普事業支撐創新發展成效,促進公眾了解、體驗、分享科技創新成果。主場展示活動由科技部、北京市政府共同主辦。
(三)分會場活動
在「三城一區」設立分會場,並與主場展示進行互動,充分展示全國科技創新中心主平臺作用。
(四)市區聯動活動
1.各區要結合本區域優勢資源特色,組織好、舉辦好、宣傳好、統計好本區科技周主場及全區域各具特色的科普活動。「三城一區」所在區要突出展示全國科技創新中心主平臺建設的新進展、新突破、新成效,並與主場活動進行互動。
2.市科普工作聯席會各成員單位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和行業特點,圍繞科技創新、科技戰疫成效、科普惠民服務,舉辦豐富多彩的行業品牌活動。
3.各高校院所在科技周期間面向社會展示高端科技資源,講解相關科技知識。
4.各科普基地、社區科普體驗廳、科普示範社區、創新型科普社區、「六型」社區要充分發揮科普基礎設施作用,面向社區、農村組織好主題科普活動,提升基層科普活動水平。
(註:根據疫情發展形勢,若屆時無法組織實體展覽相關活動,將舉辦網絡科技周活動。請各區、各成員單位、各有關單位根據北京市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要求,合理確定舉辦方式。)
三、具體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協調
各區科技部門、宣傳部門、衛生健康部門、科協組織要高度重視,加強統籌協調和資源共享,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認真做好科技周活動。同時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堅持勤儉辦會原則,嚴格執行北京市聯防聯控機制部署,加強安全防範措施,精心組織各類活動,防止聚集性感染事件發生,切實保證科技周活動實效。
(二)制定活動方案
各區、各成員單位、各有關單位應按照通知要求,儘快制定活動方案,精心組織策劃重點活動,並於7月31日前將活動方案報市科委。各區應成立科技周領導機構,制定本區科技周總體方案,本著安全、勤儉、務實、高效原則,組織舉辦相應主題活動。
(三)加強安全保障
線上活動要做好網絡信息安全工作,明確網絡安全責任,對網絡信息安全的預防措施、處置方式做出明確部署,加強軟硬體網絡安全技術支撐,防止危害網絡安全突發事件。
線下活動要加強群眾性活動的安全管理,明確安全措施、安全工作人員崗位職責,制定安保工作方案,落實防火、防踩踏等意外事故應急措施。提升疫情防控和應急處置能力,保障防護物資配備,設置應急區域,加強健康監測,做好消毒清潔、垃圾分類處理等工作,安排專人進行疫情防控措施培訓。
各主辦、承辦單位要嚴格制定活動應急預案,確保組織落實、任務明確、責任到人,防止發生任何安全事故。
(四)重視活動宣傳
各區、各成員單位、各相關單位要重視科技周的宣傳報導,組織動員各類新聞媒體深入基層,及時全面地宣傳豐富多彩的科技活動。重視發揮新媒體優勢,推動媒體融合,以網際網路為平臺,創新科普宣傳方式,拓展科普宣傳載體,充分利用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現代信息技術,發揮「兩微一端」作用,採取微視頻、微動漫、H5、VR、AR、MR等技術開展宣傳,擴大活動覆蓋面,提升科技周影響力和傳播力。
(五)做好工作總結
請各區、各成員單位、各有關單位在本屆科技周結束後認真總結,及時提供活動信息及相關情況,於9月10日前將科技周總結報告、相關影像資料及媒體報導等(視頻不超過3分鐘)報送市科委。
(六)聯繫方式
聯繫人:祖宏迪、李楊
聯繫電話:55577990、66150861
郵寄地址:北京市通州區運河東大街57號院西門1號樓
郵政編碼:100744
電子郵件:kplx123@126.com
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等單位關於舉辦2020年(第26屆)北京科技周活動的通知
市科普工作聯席會議各成員單位,各區科普工作聯席會議,各有關單位: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年,是實現邁進創新型國家行列目標的決勝之年,也是全國科技活動周舉辦20周年。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帶來巨大影響,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疫情防控工作階段性成效進一步鞏固,科技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發揮了重要作用。為全面展示北京科技創新成就和科技戰疫成效,大力弘揚科學精神、科學家精神,普及科學知識,促進科技創新和科學普及協調發展,推動科技創新成果和科學普及活動惠及於民,按照《關於舉辦2020年全國科技活動周的通知》(國科發智〔2020〕167號)要求,市科委、市委宣傳部、市衛生健康委、市科協將共同主辦2020年(第26屆)北京科技周活動(以下簡稱科技周)。
溫馨提示:微信搜索關注公眾號 北京本地寶 (ID:bdbbeijing),對話框回復【科技周】可獲取2020北京科技周線上參觀入口,還可獲取2020北京科技周活動安排、直播時間安排、參觀專線及展區、北京科技周活動特色亮點等信息。
手機訪問 北京本地寶首頁
本地寶鄭重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地寶無關。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述內容未經本站證實,本地寶對本文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網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