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的臉六月的天----說變就變
有的孩子暴躁、易怒、情緒極端的,這樣的孩子讓家長頭疼。而且現在經常聽到家長抱怨孩子的情緒管控不好,小到1歲的,大到小學甚至是高中的,那麼家長到底要如何教孩子情緒管理呢?
我們常聽到家長問怎麼做才能讓家裡1-2歲的孩子不亂發脾氣呢?看上去好像並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但其實你要知道孩子並不是天生的脾氣暴躁,1-2歲的孩子,只要家長通過適當的引導,也能擁有好脾氣。
當你的孩子發脾氣時,一定不要放任不管,要及時找準應對方法。
情緒管理法的3個階段:專治孩子的易怒、暴躁、愛尖叫
第一階段:1-2歲,家長要正面回應,不能硬碰硬
兩周歲左右的寶寶普遍存在一個心理成長過程,這個時期的孩子最會用哭鬧、尖叫的方式吸引家長的注意力,如果家長的敏感度高一些的話,在孩子稍微有情緒的時候,就能及時回應,通常孩子的情緒也能比較穩定,但是如果家長沒有那麼敏銳,孩子就會有一種「我要更激烈一點你們才會理我」的想法。其表現為以自我為中心、有什麼不順心的事就發脾氣、摔玩具,和小朋友鬧彆扭就揮起小拳頭。其實這些都是正常的。
安撫情緒後再對症下「藥」面對寶寶的小牛脾氣,爸爸媽媽首先要儘量理解他們,然後再了解孩子的想法,著手分析寶寶為什麼會發脾氣,對症下「藥」。
這個時候家長有2大技巧:1. 大人正確回應
家長用溫和的言語來和孩子溝通。這樣的語言可以讓孩子了解感受,並且學會冷靜。因為每個孩子的能力發展不一樣,家長可以觀察每次強度的變化,在生活中觀察孩子是否有很喜歡的東西,可以當做情緒安撫物。
孩子發脾氣的時候,作為家長應該先控制住他的情緒,控制孩子的情緒後,引導孩子說出他發脾氣的原因。
2. 不要硬碰硬,幫孩子自我調節情緒
溫和的語氣+簡單的指令+鼓勵好好說,可以搭配使用隔離的方式冷處理,當寶寶無理取鬧時,可以採用冷處理的方法。適當強制性地讓他休息片刻、換種方式轉移孩子的注意力、給予一個輕柔的暗示、暫時的冷落,可能會產生效果,等到情緒發洩完再出來,情緒緩解了在和鼓勵孩子用「好好說」的方式表達自己。這樣試著鼓勵孩子用溝通的方式,除了可以說出自己的想法,也有助於情緒的緩解和調試。
第二階段:3-6歲,讓孩子練習表達、控制情緒
這個年齡孩子大部分已經上幼兒園了,目標就應該讓孩子更是到更多不同層面的情緒感覺,以及遇到這樣情況的時候要怎麼辦?大家可以看一下
1. 一級情緒:開心
你可以告訴孩子:這就像是在陽光下奔跑一樣,感覺很開心,大家都喜歡笑眯眯的你,所以要努力每天開心。
2. 二級情緒:好煩
這就像是拼圖的時候有一塊圖片找不到了,覺得好煩,不喜歡這樣的感覺,這個時候要記得和爸爸媽媽說,我們一起想辦法解決。
3. 三級情緒:討厭
這就像是你剛剛拼好的積木一下就全塌了,覺得好挫折,這個時候就會說「我不開心,覺得好討厭。」你要記得在這個 時候可以先離開,喝點水,去做一件讓自己開心的事,然後再回來繼續。
4. 四級情緒:生氣
比如說好今天要去遊樂園,但是下雨了就不能去了,你就會想要大吼大叫,這就是生氣。這時候記得先冷靜一下或者轉移情緒。
5. 五級情緒:憤怒
被媽媽誤會的時候,就覺得好生氣,甚至忍不住想要打人。這是可以先離開,找個地方休息深呼吸冷靜一下。
第三個階段:6歲以上,教會孩子冷靜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當到了五六歲左右時寶寶胡亂發脾氣的現象會逐漸得到改善。
俗話說「七八歲討狗嫌」,在寶寶長到七八歲時,爸爸媽媽又會發現這壞脾氣抬頭了。其實孩子七八歲的時候是好奇心最強的階段,他喜歡拆鬧鐘,近乎偏執地刨根問底,只是源於他內心強烈的求知慾。學齡的孩子家長可以利用不同階段的方式引導孩子自我察覺和自我控制。在孩子感覺厭煩、不開心的時候,家長就要幫助孩子正視他,不要讓孩子的情緒積累太多,最後一發不可收拾。
在孩子成長的這條路上會出現很多的問題,家長經常疏於引導,從而導致孩子性格上的缺陷,外在表現為:叛逆、頂嘴、孤僻、暴力。
面對這些,父母可能感覺有點力不從心,不妨試試通過閱讀繪本來引導,雙管齊下,會省力的多。
一個優秀的孩子,必然有一對優秀的父母。他們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的成長。
有見識的父母,不等於有錢的父母。比如,給孩子買一本童書繪本用不了多少錢,但會讓孩子學習到很多知識。閱讀能夠活躍腦細胞,孩子喜歡閱讀,就更聰明!從小養成閱讀習慣的孩子,而且在孩子3歲半-6歲是孩子的閱讀敏感期,這個時期好好培養,有助於讓孩子形成終生的閱讀習慣!
李玫瑾教授推薦的這套《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就很不錯,一套共有10冊。中英雙語繪本,對於家長啟蒙孩子的英語思維也有很大幫助。在3歲前,父母可以讀給孩子聽,當做睡前故事書。在3-6歲當做好習慣養成的故事書,用來幫助孩子管理情緒,養成好性格。
這套繪本共有10本,分別是《我能保護我自己》、《勇敢做自己》、《做最棒的自己》、《我是誠實守信的好孩子》、《我不隨便發脾氣》、《我們都是好朋友》、《好孩子懂禮貌》、《分享是我快樂》,《媽媽我能行》、《養成好習慣》都是從不同的角度教會孩子學會表達。
如果我們總是找不到陪伴孩子的理由,為何不陪他們看看故事書,談談心得體會呢?這也能促進親子之間的感情和羈絆。
繪本裡印刷的字體很清晰,紙張也很不錯,方便孩子健康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