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管理法:專治孩子的易怒、暴躁,卻很少有父母知道

2020-12-20 腦洞育兒經

小孩的臉六月的天----說變就變

有的孩子暴躁、易怒、情緒極端的,這樣的孩子讓家長頭疼。而且現在經常聽到家長抱怨孩子的情緒管控不好,小到1歲的,大到小學甚至是高中的,那麼家長到底要如何教孩子情緒管理呢?

我們常聽到家長問怎麼做才能讓家裡1-2歲的孩子不亂發脾氣呢?看上去好像並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但其實你要知道孩子並不是天生的脾氣暴躁,1-2歲的孩子,只要家長通過適當的引導,也能擁有好脾氣。

當你的孩子發脾氣時,一定不要放任不管,要及時找準應對方法。

情緒管理法的3個階段:專治孩子的易怒、暴躁、愛尖叫

第一階段:1-2歲,家長要正面回應,不能硬碰硬

兩周歲左右的寶寶普遍存在一個心理成長過程,這個時期的孩子最會用哭鬧、尖叫的方式吸引家長的注意力,如果家長的敏感度高一些的話,在孩子稍微有情緒的時候,就能及時回應,通常孩子的情緒也能比較穩定,但是如果家長沒有那麼敏銳,孩子就會有一種「我要更激烈一點你們才會理我」的想法。其表現為以自我為中心、有什麼不順心的事就發脾氣、摔玩具,和小朋友鬧彆扭就揮起小拳頭。其實這些都是正常的。

安撫情緒後再對症下「藥」面對寶寶的小牛脾氣,爸爸媽媽首先要儘量理解他們,然後再了解孩子的想法,著手分析寶寶為什麼會發脾氣,對症下「藥」。

這個時候家長有2大技巧:1. 大人正確回應

家長用溫和的言語來和孩子溝通。這樣的語言可以讓孩子了解感受,並且學會冷靜。因為每個孩子的能力發展不一樣,家長可以觀察每次強度的變化,在生活中觀察孩子是否有很喜歡的東西,可以當做情緒安撫物。

孩子發脾氣的時候,作為家長應該先控制住他的情緒,控制孩子的情緒後,引導孩子說出他發脾氣的原因。

2. 不要硬碰硬,幫孩子自我調節情緒

溫和的語氣+簡單的指令+鼓勵好好說,可以搭配使用隔離的方式冷處理,當寶寶無理取鬧時,可以採用冷處理的方法。適當強制性地讓他休息片刻、換種方式轉移孩子的注意力、給予一個輕柔的暗示、暫時的冷落,可能會產生效果,等到情緒發洩完再出來,情緒緩解了在和鼓勵孩子用「好好說」的方式表達自己。這樣試著鼓勵孩子用溝通的方式,除了可以說出自己的想法,也有助於情緒的緩解和調試。

第二階段:3-6歲,讓孩子練習表達、控制情緒

這個年齡孩子大部分已經上幼兒園了,目標就應該讓孩子更是到更多不同層面的情緒感覺,以及遇到這樣情況的時候要怎麼辦?大家可以看一下

1. 一級情緒:開心

你可以告訴孩子:這就像是在陽光下奔跑一樣,感覺很開心,大家都喜歡笑眯眯的你,所以要努力每天開心。

2. 二級情緒:好煩

這就像是拼圖的時候有一塊圖片找不到了,覺得好煩,不喜歡這樣的感覺,這個時候要記得和爸爸媽媽說,我們一起想辦法解決。

3. 三級情緒:討厭

這就像是你剛剛拼好的積木一下就全塌了,覺得好挫折,這個時候就會說「我不開心,覺得好討厭。」你要記得在這個 時候可以先離開,喝點水,去做一件讓自己開心的事,然後再回來繼續。

4. 四級情緒:生氣

比如說好今天要去遊樂園,但是下雨了就不能去了,你就會想要大吼大叫,這就是生氣。這時候記得先冷靜一下或者轉移情緒。

5. 五級情緒:憤怒

被媽媽誤會的時候,就覺得好生氣,甚至忍不住想要打人。這是可以先離開,找個地方休息深呼吸冷靜一下。

第三個階段:6歲以上,教會孩子冷靜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當到了五六歲左右時寶寶胡亂發脾氣的現象會逐漸得到改善。

俗話說「七八歲討狗嫌」,在寶寶長到七八歲時,爸爸媽媽又會發現這壞脾氣抬頭了。其實孩子七八歲的時候是好奇心最強的階段,他喜歡拆鬧鐘,近乎偏執地刨根問底,只是源於他內心強烈的求知慾。學齡的孩子家長可以利用不同階段的方式引導孩子自我察覺和自我控制。在孩子感覺厭煩、不開心的時候,家長就要幫助孩子正視他,不要讓孩子的情緒積累太多,最後一發不可收拾。

在孩子成長的這條路上會出現很多的問題,家長經常疏於引導,從而導致孩子性格上的缺陷,外在表現為:叛逆、頂嘴、孤僻、暴力。

面對這些,父母可能感覺有點力不從心,不妨試試通過閱讀繪本來引導,雙管齊下,會省力的多。

一個優秀的孩子,必然有一對優秀的父母。他們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的成長。

有見識的父母,不等於有錢的父母。比如,給孩子買一本童書繪本用不了多少錢,但會讓孩子學習到很多知識。閱讀能夠活躍腦細胞,孩子喜歡閱讀,就更聰明!從小養成閱讀習慣的孩子,而且在孩子3歲半-6歲是孩子的閱讀敏感期,這個時期好好培養,有助於讓孩子形成終生的閱讀習慣

李玫瑾教授推薦的這套《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就很不錯,一套共有10冊。中英雙語繪本,對於家長啟蒙孩子的英語思維也有很大幫助。在3歲前,父母可以讀給孩子聽,當做睡前故事書。在3-6歲當做好習慣養成的故事書,用來幫助孩子管理情緒,養成好性格。

這套繪本共有10本,分別是《我能保護我自己》、《勇敢做自己》、《做最棒的自己》、《我是誠實守信的好孩子》、《我不隨便發脾氣》、《我們都是好朋友》、《好孩子懂禮貌》、《分享是我快樂》,《媽媽我能行》、《養成好習慣》都是從不同的角度教會孩子學會表達。

如果我們總是找不到陪伴孩子的理由,為何不陪他們看看故事書,談談心得體會呢?這也能促進親子之間的感情和羈絆。

繪本裡印刷的字體很清晰,紙張也很不錯,方便孩子健康閱讀。

相關焦點

  • 實用情緒管理法!專治孩子脾氣暴躁的孩子,卻很少有家長知道
    雖然說孩子有的時候脾氣很暴躁不能夠有效的控制自己的情緒是正常的現象,家長們也能夠理解,但是如果孩子真的特別易爆易怒情緒激動的話,家長們還是會傷腦筋的,因為這種暴脾氣在家裡還好,一旦遇到外人,自己的孩子這樣耍賴,爸爸媽媽們真的會抓狂的,既不能夠勸好孩子,又不能夠真的打他們,到底該怎樣對孩子進行情緒管理,或者是說怎樣教會孩子進行情緒管理,相信家長們都想要知道。
  • 面對暴躁易怒的父母,你應該怎麼做?
    出生在暴躁易怒家庭的孩子,你應該怎麼做才可以面對暴躁易怒的父母又不影響自己呢?首先第一你要清楚的認知到父母的暴躁易怒是他們的問題,並不是你的問題。第二,你要清楚的了解。他們永遠不會改變。你只需要搞清楚這兩個問題,你非常容易面對各種各樣不合格的父母。或情緒易怒的父母情緒波動很大的父母。
  • 孩子不慎跌落電瓶車被親爸踹倒:父母的暴躁易怒,是孩子一生的傷
    文/小熊育兒日記人們總說,成年人的人生沒有容易二字,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往往意味著巨大的壓力。因此很多父母內心積壓了過多的負面情緒,導致了暴躁易怒的性格,甚至於把這些情緒在孩子的面前表露無遺,給孩子的人生帶來了不可磨滅的傷害。前不久有一條視頻在社交網絡上廣泛流傳,引起了巨大的熱議。
  • 孩子情緒低落、暴躁易怒,父母怎麼辦?教育孩子不應該帶著壞情緒
    每個人都有複雜的情緒,小孩子也不例外。 在許多大人眼中,對孩子的情感豐富程度並沒有完整的意識,孩子要麼安靜,要麼就是吵鬧,但其實,或許你完全想像不到,在一些活躍或者哭鬧狀態的背後,其實隱藏著孩子的「好情緒」和「壞情緒」。
  • 孩子脾氣暴躁易怒怎麼辦?
    任何人都有心情不好、脾氣暴躁、易怒的現象,但是人們會根據所處環境的不同,儘量平衡自己的心緒,不良情緒的出現,會影響到自己做事情的狀態和身體的健康,但是對於在生長發育中的孩子不同,他們不會適時排解情緒的壓力,所以有脾氣就會發出來。
  • 孩子脾氣暴躁易怒怎麼辦?其實原因可能在父母身上,看看你有沒有
    其實,孩子脾氣暴躁易怒,背後原因可能在家長身上。一、孩子為什麼會暴躁易怒?1、父母對待孩子過於粗暴生活中很多父母教育孩子的時候都比較急躁,經常會粗暴的對待孩子。父母暴躁的脾氣很容易影響孩子,最終讓孩子變得暴躁易怒。
  • 孩子脾氣暴躁易怒怎麼回事
    伯爵書院_孩子脾氣暴躁易怒怎麼回事?孩子的性格一方面和遺傳基因有些關係,但和後天的教育也真是分不開的。有些夫妻忙工作、忙做生意,把孩子交給老人帶,老人溺愛孩子是天性,所以很容易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中把孩子寵的「上了天」。那麼小孩子皮衣暴躁易怒怎麼辦呢?
  • 李玫瑾:父母脾氣暴躁易怒,養出「討好型」人格的孩子,影響一生
    看到這個會喚起很多人童年的陰影,楊爍身上有很多家長的影子,情緒暴躁易怒、陰晴不定的,不知道什麼時候脾氣就上來了,而且作為孩子根本不敢反抗。中國公安大學兒童教育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曾在講座中說過:「父母的脾氣如果是暴躁、易怒的,很容易養出『討好型』人格的孩子,這會影響他們的一生。」
  • 孩子情緒暴躁、容易發火還打人,原因多半出在父母身上
    、容易發火還打人,原因多半出在父母身上①父母情緒暴躁易怒有的父母在和其他家庭成員相處的時候,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經常出現暴躁易怒的情況,導致孩子在耳濡目染之下,養成了和父母一樣的性格特徵。可以說孩子父母的影子,在一定情況下,孩子會習得父母身上的顯著特徵,所以有句老話說得好:「有其父必有其子」。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呈現出暴躁易怒的情緒,孩子也會因此而受到一定的影響。
  • 是什麼導致孩子情緒暴躁易怒?父母不要過於「關注」他們
    對於脾氣暴躁的孩子,家長大都會有兩種「極端」的行為:一種是化身「談判專家」,耐心地和對孩子說教,告訴他們隨意發脾氣的影響,並表明自己無法容忍暴躁脾氣的立場;另一種是「以武會友」,對其一番責罵訓斥後,用強硬手段管教他們的無禮行為。
  • 易怒的父母,是孩子一生的悲劇;溫和的父母,才是孩子一生的福氣
    脾氣暴躁的父母,常常因為一點小事就大發雷霆。也許你的情緒,並沒有從肉體上虐待孩子。但是,你一點就著,一驚一乍的脆弱情緒,卻成了孩子精神上的折磨。一位網友分享了自己童年的經歷。她有個脾氣不太好的媽媽,媽媽的怒火就像定時炸彈,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爆炸。比如她放學回家,剛剛打開電視,媽媽就衝她吼:「就知道看電視,一點家務活都不會做!」
  • 孩子暴躁易怒有幾個原因,父母可根據不同情況,用不同解決辦法
    就這樣,孩子竟然一天不理吳姐了,並且連晚飯都不吃了,最後鬧得沒辦法,吳姐在滿足了孩子若干個無理要求後,孩子才開始吃飯……孩子為何會突然的情緒失控,不講道理,容易暴躁呢?其實根據心理學家的研究發現:引發孩子產生這一現象的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是生理上的原因,第二是心理上的原因。
  • 暴躁父母懦弱娃,衝動易怒的父母,孩子長大逃不開這3種性格
    如果是暴脾氣的家長,絕對是造就出脾氣暴躁、任性妄為的孩子。父母脾氣易怒,對孩子的成長有怎樣的危害?3、使孩子走向極端,脾氣比家長更暴躁父母的一言一行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如果父母是脾氣暴躁的人,孩子自然會深受影響,模仿家長的暴躁行為。在以後即使遇到困難也不能冷靜,只會一昧地發脾氣,不會主動去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而是先把自身情緒發洩。
  • 孩子易怒都是有原因的,父母給孩子的感受很重要
    小孩子自控能力比較差,容易情緒失控,有可能是自身的性格導致的,也有可能是受到父母的影響。有些父母自身脾氣就很暴躁,對待孩子的方式也很簡單粗暴,動不動就衝孩子發火。不得不說,長期生活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模仿能力很強的孩子是很容易受到負面影響的。當父母抱怨孩子情緒暴躁,大喊大叫,不如先反思自己是否情緒平和,清醒,理智。
  • 「易怒型父母」養大的孩子,會變成什麼樣?情緒的殺傷力不可低估
    耐心好的媽媽會儘可能控制自己的負面情緒,不然情緒影響到孩子,而對於一些易怒型的父母來說,可能孩子的「屢教不改」會徹底把耐心消磨殆盡,對孩子大發雷霆,甚至動手管教。可你考慮過這樣做的危害嗎?「易怒型父母」養大的孩子,會變成什麼樣?
  • 易怒父母養出來的孩子,是什麼樣?你的情緒,決定孩子一生的性格
    你的易怒情緒,強大到足以決定孩子一生的性格。4.控制欲情緒易怒的家庭,還會培養出有控制欲的孩子在易怒家庭成長的孩子,簡直就是歷經了風雨,懂得照顧好父母的情緒。但倘若父母情緒都不好,動不動就「我怎麼養了你這麼個東西」、「就當我沒生過你」。孩子怎麼可能會開心,會有安全感呢?
  • 暴躁易怒容易誤事,控制情緒才能控制事態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脾氣。有的人脾氣很大,很暴躁,一點點的事情就足以惹毛他。暴躁易怒的性格往往會讓人失去理智,做出了自己也難以想像的事情,過後後悔也來不及。擁有暴躁易怒性格的人,他往往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
  • 易怒父母養大的孩子是啥模樣?別低估了情緒殺手力,既無助又恐懼
    有一種父母輩成為易怒型爹媽,他們的情緒極不穩定,有時愛子無度,有時恨娃無情,他們時而對孩子百般疼愛,時而對孩子呵責斥罵,情緒低落時甚至會被憤怒佔據心扉,對孩子痛下狠手。父母的情緒,對孩子的殺傷力大嗎?真相很戳心認識一個心理分析師朋友,她曾對我說,她的工作會遇到很多心理有陰影的孩子,而這些孩子,大多數都有一個共同特徵,那就是父母的情緒不穩定,屬於易怒型父母。即便孩子心理出現了明顯問題,在父母帶娃診斷的過程中,還是會因為孩子的「唯唯諾諾」而發火,訓斥。
  • 父母脾氣越暴躁 孩子的缺點越多
    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為了解易怒父母會養育出什麼樣的孩子,美國心理健康專家朱麗葉·維齊對很多在此類家庭下長大的孩子展開隨訪調查。結果發現,父母脾氣暴躁對孩子性格影響很大,主要表現在以下8個方面。
  • 易怒父母養出來的孩子,是什麼樣的?你的情緒,決定孩子一生的性格
    之前,網上曾有一則話題#易怒父母養出來的孩子#刷屏了。 在這樣家庭下長大的孩子,變得如履薄冰,生怕犯錯,討好父母,學會小心翼翼地避免父母情緒爆炸。 父母大概不會意識到,自己的壞脾氣,究竟會給孩子造成怎樣的傷害? 你的易怒情緒,強大到足以決定孩子一生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