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檸一
在改革開放後,我國的經濟就開始了快速上升,不論是城市還是農村,和以前相比都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高速公路幾乎遍布各個地區,人們出行變得非常方便。
以前有很多村莊處於山林之間,幾乎「與世隔絕」,但通過這麼長時間的發展,很多鄉村都脫掉了「貧困」的帽子,人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幸福。之所以城市和農村能發生如此巨大的改變,和國家的政策有不可分割的關係。
隨著農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能接觸到的新鮮事物越來越多,人們的思想也發生了不小的改變。回想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鄉村,一到了晚上誇張點說就是「伸手不見五指」,人們想要獲得光亮都是點蠟燭以及煤油燈。
再看現在的鄉村,電力資源已經幾乎遍布了全國所有地區,人們到了晚上再也不用摸黑出門,所處的地方都已充滿光亮。自從富蘭克林成功發明了電以後,電就成為我們人類生活不可缺少的一份子,無論是洗衣做飯,還是玩電子產品,都離不開電。
我國的電不是免費給居民使用的,而是會收取相應的費用。有的人家到了夏天會長時間的開空調,洗衣機、熱水器等產品也都經常使用,所以家裡每月花費的電費就比較多。
基於此,電費的收費標準就成了農民朋友非常關心的問題。家裡經常繳納電費的人應該都清楚,我國現在農村電費的收費標準是階梯式收費,每個地區收取的基礎電費標準也有所不同。其實到現在為止,農村地區有很多人對電費的收費標準不是很明白。
什麼是階梯式收費?
我們每個月都需要根據自己家裡實際使用的電量,向電力公司繳納一定數額的電費。2020年的電費繳納標準是根據用電的多少劃分了三個收費階段,每個階段所收取的費用也不相同。
為了方便理解,舉個誇張點的例子。小張家往常平均每月需要用電200度上下,但因為家裡需要重新裝修,這個月就用到了400度左右的電。平常在使用200度電的時候,小張繳納的電費為100元,按理來講,400度電則需要繳納200元的電費,但實際收取的電費卻達到了300元,中間這100元就是按階段收取的費用。
也就是說,用電的度數越高,對電的收費標準也就越高。每個地區對用電度數的劃分標準不同,有些地區可能是200度在一個階段,也有的地區是180度一個階段。
就像四川地區農村用電的收費標準,它的前兩個階段就是以180度為界限的。
如果一戶人家一個月的耗電量180的度數按照第二階段的電費收取相應的費用;如果一戶家庭的耗電量>280度的話,那麼前180度按照低標準收費,180-280的度數按照第二階段的收費標準計算,>280的部分按照第三階段的電費進行收取相應的費用。
之所以會採取這樣的收費方式,從本質上來講是為了讓人們節約用電,因為使用的度數越高,就會產生越多的費用,電力浪費不是國家所提倡的。當然對於普通家庭來講,一個月很難用到180度以上。
農村電費和城市電費收取標準相同嗎?
據統計,我國除了青海以及西藏外,通電率已經達到了95%以上,對於一些經濟發達以及地理環境比較平坦的地區,已經能夠實現99%通電。我國不同地區的收費標準有所差異,各個地區農村和城市的電費收取標準也是不同的,城市的收費標準要比農村高出不少。
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現象,主要有以下三點原因:1.城市的住戶比農村高出很多,因此供電量比較大,負載的電量密度也高;2.城市裡樓房高,企業多,這些企業對帶動我國的經濟發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能輕易停電,因此國家電網給它們提供的都是質量高的電力;3.城市交通擁堵,電路往往採用地下的結構,成本高。基於以上三點,城市的電費普遍比農村地區高。
不論是城市用電還是農村用電,我們都要節約用電,因為我們所使用的每一度電都來之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