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大家好!今天我們來介紹虛擬條件句。話不多說,讓我們開始吧!
什麼時候用虛擬條件句
通常我們使用虛擬條件句有以下三種情況:
1.假設自己或別人在某種條件下的生活,與現實情況不同
2.進行假設性的提問或給出建議時
3.用虛擬條件句解釋原因
這樣看起來好像不是很好理解,我們來詳細解釋一下。
虛擬條件句怎麼用
第一種情況,我們用虛擬條件句談論某件將來發生概率很低的事或者某件現在完全不可能發生的事,也就是我們想像,如果這件事那樣發生會和現實有怎樣的不同。這只是我們的想像,因為這樣的事情發生的概率很低,或者完全不可能發生。就比如,我說如果我有錢,我早就買房子了。那實際上我現在沒有錢,所以不能買房子。
這種情況,句式通常是這樣的:
If+一般過去時,主語+would+動詞原形
值得注意的是,在虛擬語氣中,沒有was,不管主語是什麼,be動詞的過去式在虛擬語氣中都用were。
例句:
If I had enough money,I would buy a house.
如果我有足夠的錢,早就買房子了。
現在來說一說第二種情況。我們也可以用虛擬條件句提問,提假設性的問題,讓別人想如果情況與現實有所不同,他會怎麼做。這種問題實際上是想像的情況,並未真實發生。所以我們用虛擬條件句。
例句:
What would you do if you quit your job?
如果你辭職,想做點什麼呢?
我們給出建議也用虛擬條件句。想一想,當別人問你意見時,你就會想像,在他們的境遇下你會怎麼做,並把你的想法分享給對方。
例如:
If I were you, I would break up with him.
如果我是你,我會跟他分手。
第三種情況,用虛擬條件句解釋原因。母語是英語的人講話比較客氣,他們不直接說「不」,而是儘量婉轉地解釋一下,為什麼不能做某事。所以虛擬條件句可以用於委婉解釋原因。就比如這樣一個句子:
If I had the money, I'd lend it to you.
如果我有錢,我會借給你的。
這句話就表示我不用再說別的了,這句話已經說得非常明白了,我沒錢,所以沒法幫你。同時也說明了,如果能幫上忙的話,你會幫忙的。
以上就是今天所學內容,你學會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