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服務需求多,看病就診有困難,家居生活盼親情|老年人健康養老...

2020-12-20 健康中國

為了引導全社會增強接納、尊重、幫助老年人的關愛意識和增強老年人自尊、自立、自強的自愛意識,也為了解老年朋友在醫療、養老、健康、生活、休閒等方面的需求,近日,《老年健康報》聯合健康中國新媒體、新華網客戶端《新華直通車》共同發起了針對60歲以上老年群體的「老年人健康養老需求調查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老年群體對於健康信息、社區服務以及就醫服務等,有非常急迫的需求。而在就醫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成為老年群體亟需解決的問題。

在參與本次調查的老年人中,男性為43.06%,女性為56.94%,女性比男性參與積極性稍高一些。其中60歲-69歲的老年人居多,為59.55%;其次是70歲-79歲的老年人,為27.84%;80歲以上的老年人佔比12.61%。此調查數據說明年輕的老年人更善於掌握新技術,參與線上調查的積極性也更高。

健康服務需求多

關於老年人想要了解的健康信息,養生保健、防病治病、心理衛生等知識類為61.49%,飲食營養、生活消費、休閒娛樂等生活類為58.2%,養老、照護、醫保等政策類為57.46%,求醫問藥、養老機構、居家照護等服務類為51.19%。這些數據表明,老年群體對於各類健康相關信息的需求比較均衡,涉及的類別範圍較廣,無論是醫養保險政策類、求醫養老服務類、健康科普知識類,還是消費休閒生活類,都有半數左右的老年人想要了解。

在老年人需要的社區服務項目調查中,57.84%選擇健身、棋牌、觀影、舉辦各種興趣培訓班等文化休閒活動,51.87%選擇保健康復、床旁護理、上門醫療、心理諮詢、陪同就醫等健康護理類,47.04%選擇建立綠色急救通道等緊急救援類,42.54%選擇日間照料、整理家務、送餐送藥、代買生活必需品等生活輔助類,還有11.2%選擇其他。從這個數據可以看出,目前社區能夠提供的老年文化休閒活動還不足以滿足老年人的需求,同時,老年人對於醫藥照護等相關的服務也非常需要。

看病就診有困難

調查顯示,當感覺身體不適時,59.4%的老年人會自己在家裡吃些常備藥,46.42%的老年人獨自去醫院就診,36.34%的老年人由他人陪同就診,11.57%的老年人有人幫忙購藥,還有9.7%的老年人選擇其他方式解決。

在看病就醫的過程中,老年人面臨多項困難,68.66%的老年人認為看病等待時間長,選擇不會使用醫院自助設備、不會網上掛號和預約就醫、不知該掛哪科的號的老年人,分別佔比43.96%、42.69%、41.94%,對看病流程不了解的老年人為31.87%,還有11.19%的老年人選擇其他。可見,當老年人需要就醫時,常常會感到力不從心,而能夠由他人陪同就診的老年人比例並不高。老年患者成為特別需要幫助的就醫群體。

家居生活盼親情

在老年人居住方式的調查中,居家獨自一人或與老伴居住的比例最大,為62.82%;居家與子女生活在一起的老年人為32.54%;而白天去社區日間照料中心,晚上回家,以及入住養老院的老年人則寥寥無幾。當問及與晚輩的交流狀況時,57.31%的老年人表示交流情況一般,37.46%表示交流順暢,還有5.22%表示很難交流。

從這兩項調查數據可以看出,大部分老年人以居家養老為主,他們的日常生活照料和健康護理還是以老伴和子女為主。但現實中,老年人與晚輩的交流情況並不令人滿意,而幸福的晚年生活需要親情,需要家人付出更多的耐心和愛心。

本次調查問卷的發布平臺新華直通車是新華網客戶端推出特色互動平臺,可提供主題徵集、網絡調查等、投訴建議等功能。新華網客戶端未來將持續關注老年人身心健康,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作為本次調查報告的發布方之一《老年健康報》將加大力度深入老年人的健康養老需求中,並就老年群體關心的問題進行報導和解讀,歡迎大家關注《老年健康報》新華號以及微信公眾號(jkwzb1991)看專業老年健康知識。

文:王俊聰

圖片、編輯:樸沁瑩

數據來源:新華直通車、健康中國

相關焦點

  • ...看病就診有困難,家居生活盼親情|老年人健康養老需求調查報告發布
    調查結果顯示,老年群體對於健康信息、社區服務以及就醫服務等,有非常急迫的需求。而在就醫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成為老年群體亟需解決的問題。在參與本次調查的老年人中,男性為43.06%,女性為56.94%,女性比男性參與積極性稍高一些。其中60歲-69歲的老年人居多,為59.55%;其次是70歲-79歲的老年人,為27.84%;80歲以上的老年人佔比12.61%。
  • 發布|老年人健康養老需求調查報告發布
    調查結果顯示,老年群體對於健康信息、社區服務以及就醫服務等,有非常急迫的需求。而在就醫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成為老年群體亟需解決的問題。在參與本次調查的老年人中,男性為43.06%,女性為56.94%,女性比男性參與積極性稍高一些。其中60歲-69歲的老年人居多,為59.55%;其次是70歲-79歲的老年人,為27.84%;80歲以上的老年人佔比12.61%。
  • 全國老齡辦:有序放開養老護理員上門服務
    今天,全國老齡辦發布了《關於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做好老年人照顧服務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出, 要高度關注廣大老年人的現實需求,有序放開養老護理員、社區養老服務機構人員上門服務,允許家政、維修、快遞等服務人員進入社區,及時幫助有需要的老年人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堅決防止衝擊社會道德底線的事情發生。
  • 掛號、看病、取藥老年人優先!南寧出臺措施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務體系
    「5日來辦理住院手續,看到排隊的人多,我轉身就想走,護士馬上過來說,老年人不用排隊,然後就帶我去辦理手續了。」坐在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以下簡稱市一醫院)老年醫學科老年綜合評估室裡,88歲的蘇奶奶說。 市一醫院開通綠色通道方便老年人就診。
  • 全國老齡辦: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做好老年人照顧服務工作
    當前,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廣大老年人特別是獨居、高齡、失能等特殊困難老年人,在生活、就醫、照護、心理健康等方面面臨一系列實際困難和問題。各地要充分認識常態化疫情防控中做好老年人照顧服務工作的重要性,在全面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時,高度關注廣大老年人的現實需求,及時幫助有需要的老年人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堅決防止衝擊社會道德底線的事情發生,切實保障老年人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 幾米智慧養老健康碼解決方案,巧解老年人防疫期間出行難題
    在疫情防控期間,全國各地推行的健康碼利用大數據,在防疫管理工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輔助人們安全通行。而現實生活中,卻存在一個群體被健康碼圍困,寸步難行。  公共運輸,老年群體無法出示健康碼被拒;日常生活, 智慧型手機操作繁瑣舉步維艱;看病就醫,疫情防控沒有健康碼耽誤就診。
  • 醫養結合滿足老年人多層次養老需求 將成未來發展方向
    醫養結合:滿足老年人多層次養老需求近年來,隨著我國高齡老年人、空巢老年人和失能老年人日益增多,迫切需要為老年人提供綜合的、連續的、適宜的醫療服務。以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區為例,該區戶籍人口117萬,流動人口80萬,轄區有37所高校,其中高校人群達到近50%,退休的老教授等知識分子佔了很大比例。區內的老人在家門口就醫和養老的壓力都很大,迫切需要探索「醫養結合」新型養老服務模式,滿足人們不同層次的需求。
  • 破解老年人就近就醫難題 北京已建成超50家老年健康服務示範中心
    北京商報訊(記者 蔣夢惟 楊卉)北京養老服務體系正在加速完善。11月28日,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黨委委員、市老齡辦常務副主任王小娥透露,目前全市已經通過驗收的老年健康服務示範中心已經超過50家。據悉,每年全國有4000多萬人次老年人,會前往就近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看病就診。為更充分地滿足老年人健康教育、預防保健、疾病診治、康復護理、長期照護、安寧療六個環節的健康需求,本市開始探索在基層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內建設老年健康服務示範中心(基地)。王小娥介紹,截至目前,北京已建設超50家老年健康服務示範中心(基地)。
  • 關注老年人心理健康:開展心理健康評估 增加心理諮詢服務
    開展試點,意味著心理健康幹預有望和慢病管理一樣成為老年人健康管理中極為重要的內容,得到全社會關注和重視。促進老年人心理健康有什麼意義?各地推進老年人心理健康工作有哪些好的做法?如何進一步做好這項工作?記者對此進行了調研採訪。老人開懷,社會和諧發展老年人心理健康對社會和諧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到女兒家生活,每天樂呵呵,親戚都說我變了。」
  • 恭和家園—北京首個產權養老社區 在自己家看病也能醫保報銷
    為進一步推進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相結合,提升老年人的健康養老服務水平,2019年8月5日,北京市政府試點、首個產權居家養老社區——恭和家園醫療衛生站醫保正式打通,有效的解決了700餘位在住長輩看病難的問題。
  • 呼和浩特觀音廟社區:多元化養老服務增強老年人幸福感
    http://v.xinhua-news.com/bro-view-xgg/store_attachment/xhaudio/2020/12/15/XxjfypC440010_20201215_AEAFN0A001.mp3 呼和浩特觀音廟社區:多元化養老服務增強老年人幸福感
  • 社會關注老人智能技術困難突出問題,養老服務要從「心「出發!
    天與養老平臺立即指派助老員陳均緊急前往醫院。助老員陳均幫助老人就診、安排住院、幫助請護工,幾天後吳爺爺身體已無大礙,助老員陳均又幫助老人辦理出院手續,通過天與平臺安排計程車護送回家。整個過程中,吳爺爺按動一個緊急按鈕,就獲得了全程的優質服務。這個緊急按鈕,看似簡單,但在這一個按鈕的背後,是整個養老系統的高效運轉:基於物聯網的NBIoT技術、工單系統、多平臺系統間的對接等等。
  • 「旅居養老」逐漸成為中國老年人生活新需求
    中國老年人數量正進入增長的高峰期,隨著物質水平和精神需求的提高,「旅居養老」這種生活模式,逐漸成為中國老年人生活的新潮流。但真正意義的「旅居養老」產業,在國內才剛剛起步。   還有兩個月才退休,55歲的徐女士已經和老同學們一起預訂了6月的「郵輪15日遊」,迫不及待規划起自己的「新生活」。
  • 讓老年人生活更舒適(健康焦點)
    本報記者 申少鐵攝今年7月,民政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等9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加快實施老年人居家適老化改造工程的指導意見》。《意見》要求,推動各地改善老年人居家生活照護條件,增強居家生活設施安全性、便利性和舒適性,提升居家養老服務質量。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已達2.5億。當前,還有不少老人生活在老舊小區裡。
  • 普及老年健康政策、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 支持養老機構開辦康復醫院
    央視網消息:2020年老年健康宣傳周昨天(8月24日)啟動。主題是:提升健康素養,樂享銀齡生活。國家衛生健康委要求各地採取多種形式,普及老年健康政策和科學知識,切實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醫養結合 探索社區養老模式近年來,一些地方也在探索推廣多種措施的醫養結合,滿足老年人在家、在社區的健康需求。
  • 候鳥式養老真的健康嗎
    調查數據顯示,當前老年旅遊人數已佔據旅遊總人數20%以上,其中一部分人更是把旅遊和養老結合起來,興起「候鳥式養老」。  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生活觀念的改變,新的養老方式——「候鳥式養老」已然興起。家住河北廊坊的王先生今年66歲,家中3個兒子,分別在北京、廊坊、昆明,家中條件相對寬裕,對於養老問題他有自己的規劃。
  • 南寧出臺方案完善老年健康服務體系
    近日,南寧市衛健委、發改委等七部門印發《南寧市關於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務體系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從加強老年健康教育、老年預防保健、老年疾病診治、老年護理服務、長期照護服務、安寧療護服務等六個方面,對老年健康服務體系建設提出具體要求,努力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實現健康老齡化。
  • 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九成老年健康活力群體的旅遊養老服務需求不...
    央廣網北京11月15日消息(記者車麗)記者在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14日舉辦的「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專家座談會上獲悉,老年旅遊已經成為未來健康活力群體的重要養老服務需求。據中國老年科研中心調查,目前我國城市空巢家庭已達49.7%,農村空巢和類空巢家庭達48.9%。
  • 沒有健康碼、不會用手機,老年人掛號就醫怎麼辦?北京市的最新舉措...
    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一級巡視員、新聞發言人高小俊介紹北京市常態化疫情防控下進一步優化老年人掛號就醫服務工作情況:為維護老年人健康權益,滿足廣大老年人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適應常態化疫情防控和老年人日常就醫需求,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掛號就醫方面遇到的困難,2020年11月4日,市衛生健康委就進一步優化老年人掛號就醫有關工作進行了部署。
  • 空巢老人、獨居老人與日俱增,老年人如何健康養老
    老齡化程度加深,老年人們的養老問題就成了社會的一大擔憂。社會把子女外出就業、留守故居的老人稱為空巢老人;把喪偶、離異、長期無子女陪伴或無子女的老人稱為獨居老人。這兩類老人面臨著類似的養老困境,他們的生活水平、心理健康、衣食住行都需要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