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媽太辛苦?看看紐西蘭媽媽輕鬆養育多個孩子的秘訣

2020-09-22 南半球寶媽

為什麼老外帶娃如此輕鬆?

今天就來和大家嘮嘮.....

幾年前我們一家剛來紐西蘭不久,我就認識了一個跟自己同齡的好朋友Rita。Rita是土生土長的紐西蘭人,曾祖父祖母都是荷蘭人。

我剛認識她的時候,她的小女兒才剛剛五個月,在這之外她還有四個孩子,分別是八歲、六歲半、五歲和三歲。那時我剛來紐西蘭,在國內我的朋友大部分還都是家裡只有一個或兩個孩子,然後雙方老人一起幫忙,即便這樣還都叫苦不迭。


Rita家養的兩隻牛

Rita是全職媽媽,她平時除了帶孩子做家務,還要輔導其中三個已經到了入學年齡(在紐西蘭孩子滿五歲就要入讀小學)的孩子學習文化知識。因為她選擇了讓孩子Home School(家庭學校),一直沒有送孩子去幼兒園和小學。

那時我家弟弟還不到一歲,我們每周都會一起帶孩子出去玩。我帶著一個孩子常常手忙腳亂,出門前收拾家準備外出要帶的東西像打仗一樣。但是我看Rita自己開著一輛小麵包車後面坐著五個孩子從容不迫,孩子們雖然也有調皮但都遵守規矩,一看就是有著非常好的家庭教育。


我們家的兩兄弟加入Rita家的餐桌,七個孩子一起邊吃邊聊,井然有序

在紐西蘭生活這幾年,常常看到一個媽媽自己帶著四五個年齡相仿的孩子。她們是怎麼做到一個人帶娃還從容不迫的呢?我通過這些年的觀察,也慢慢總結出以下幾點原因:


1、媽媽的身體素質非常好

我能看出Rita雖然在短短七八年之內生養了五個孩子,每次還不坐月子,但是她的身體依然非常健壯。這裡面除了中西方婦女的基因不同,還和生活習慣、養育方式相關。

前幾天我們去Rita家吃晚飯,她特意囑咐讓我下午四點就去,因為孩子們晚上要早睡覺,這樣可以多玩一會。她的大女兒已經11歲半上中學一年級了,但是每晚也是和弟弟妹妹們一起7點半上床,早上7點起床。


Rita的小兒子帶Timmy去看自己家養的蜜蜂

想想國內的同齡人,晚上7點半應該還在做功課練鋼琴,怎麼也得忙碌到10點以後才能上床睡覺。至少我自己在中學階段都是這麼過來的,初中三年10---11點睡覺;高中三年11---12點睡覺,早晨還要早早起床去學校上早自習。在青春發育期多年的睡眠不足,不是通過後面的飲食調理和規律作息就能補上的。

此外,紐西蘭人不管男女都特別愛運動,橄欖球、足球、籃球、網球,每天都有大量的時間參與體育鍛鍊。曾經看過一項科學研究,對於孩子的智力發育最重要的三點:運動、閱讀、遊戲。因此,雖然這邊的孩子沒有什麼課業負擔,在學習文化知識上花費的時間比亞洲孩子少很多,但是個個也都聰明伶俐,身體健壯。


Rita家院子裡的自己搭的鞦韆和籃球架,孩子們每天有充足的時間戶外運動

2、對孩子沒有過度關注和焦慮

相信很多移民紐西蘭的中國父母在孩子入讀紐西蘭的幼兒園之後都有點接受不了這邊粗獷的育兒方式 。紐西蘭媽媽自己帶孩子基本也是這樣:孩子冬天穿短袖,下雨天光腳在外面跑,沙坑裡玩著玩著吃一把沙子都很常見。

平時帶孩子去Playgroup之類的地方,只要保證安全的情況下都是讓孩子自己玩,家長們可以在旁邊聊天吃點心喝茶,比在國內的遊樂場每個孩子後面跟著一兩個家長要輕鬆很多。


弟弟一歲多的時候帶他去playgroup

我自己在國內的時候,帶孩子也是很精細的:奶瓶餐具每次用完要蒸汽消毒, Timmy三歲半之前從來沒吃過冰淇淋,天冷怕凍著,天暖怕熱著。來了紐西蘭之後,我自己帶二寶,還要去幼兒園接Timmy和收拾家務做飯,我反而覺得比在國內有老人幫忙要輕鬆很多。因為自己心情放輕鬆了,不會再對孩子過度關注和焦慮了。


3、「自力更生」反而更輕鬆

西方文化中,老人一般不會像中國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那樣全職幫年輕父母帶孩子,比較常見的就是子女有事的時候去幫一下忙。所以這中間就省去很多和老人溝通的煩惱,孩子多大可以自己獨立吃飯不用喂,每天穿什麼衣服,生病需不需要去醫院......這些年輕父母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判斷來做決定。

父母自己帶孩子的時候,比旁邊有老人幫忙更容易給孩子建立規矩。給孩子從小建立正確的行為規範,可以說是後面輕鬆育兒的重中之重。


在紐西蘭我所見過的大部分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都很尊重孩子父母的意見,很少對孩子爸媽「指手畫腳」加以幹涉。他們自己想給孩子做什麼事情一般也會先問一下孩子父母的意見。

想想國內剛有孩子的前兩年大部分都是老人幫忙,常常是一個「團隊」來帶孩子,除了協調「團隊」中的不同意見,每天給這個「團隊」做一日三餐也是一個大工程。


4、從上一輩中學來的經驗

紐西蘭沒有實行過計劃生育,Rita自己也有四個兄弟姐妹,所以她在自己成長的過程中就可以從父母那裡學習如何管教家中的多個孩子,協調幾個子女之間的關係,讓他們更加和諧地相處。

我們80、90後這一代大部分是獨生子女,本身也沒有和兄弟姐妹相處的經驗,更別提從父母那裡學習養育多個孩子的經驗了。


5、弟弟妹妹的加入其實幫到了父母

很多人覺得養育多個孩子比養育一個孩子要累很多,其實並不絕對。帶第一個孩子的時候總是最累的,因為那時我們也是第一次當父母,沒有經驗。有了第二個孩子之後,會讓父母學到更多。同時隨著自己經驗的積累也會更加得心應手。

我在有了弟弟之後,漸漸意識到自己以前對Timmy的教育有不正確的地方,比如說過度關注、焦慮等等。如果我一直只有Timmy一個孩子,也許我永遠意識不到這些。


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 只要父母正確引導,孩子在有了弟弟或妹妹之後會更好地成長。這一點我深有體會,Timmy兩歲多有了弟弟之後,在和弟弟的相處中慢慢地自己學會了分享,學會了如何與其他同齡孩子相處。讓我在對他的教育上輕鬆了不少,這一點要非常感謝弟弟的到來。

Timmy五歲時在遊樂場帶弟弟一起玩,我只要遠遠兒地坐著休息就好

相關焦點

  • 帶孩子太辛苦,寶媽累得想哭,過來人:挺過4個階段就輕鬆了
    導讀:帶孩子太辛苦,寶媽累得想哭,過來人:挺過4個階段就輕鬆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帶孩子太辛苦,寶媽累得想哭,過來人:挺過4個階段就輕鬆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單親媽媽將兒子送進北大,一句話透露養育秘訣,打臉90%的父母
    很多時候,熬得太辛苦了,王細英就坐著哭,兒子鼓勵她說:「媽,你別哭,哭也哭不出什麼,那也只有你自己努力,賺到錢了才好。」女子本弱,為母則剛。只不過,多少剛強的女人背後,都藏著一顆柔軟的心,她們也渴望呵護、理解和支持。
  • 日本寶媽生12個孩子,每天只睡2小時,「超人媽媽」讓人心疼
    文|小不點自從有了孩子以後,媽媽就成了最辛苦的人,對於那些生二胎、三胎的寶媽來說,就算每天不睡覺也會覺得分身乏術,每天睜開眼就是孩子,閉上眼還是孩子,就算睡覺也會想著如何照顧好自己的寶寶。很多寶媽都發現,自己生完孩子之後不僅角色發生了轉變,自己的(帶娃)能力也突飛猛進,原來瓶蓋都擰不開的小女生,一下子就變成了無所不能的超人媽媽,而且為了孩子付出的一切,媽媽們都覺得非常值得。
  • 這3個階段的寶寶最難帶,熬過去寶媽能輕鬆不少,媽媽們辛苦了
    不少新手寶媽都有這樣的感受,孕期尤其是到了孕晚期天天盼著發動,想著肚裡的寶寶出生後自己就能輕鬆了。卻不知寶寶出生後,寶媽的苦日子才真正開始,因為小寶貝出生後,媽媽們雖說身體上自由了,可在帶寶寶、照顧寶寶的時候,就會發現,自己想要真正「輕鬆」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 家庭裡最輕鬆的媽媽,養育的都不是孩子,而是自己
    她是一個40歲的二胎媽媽,深夜發朋友圈說:「撐了好久終於熬不住了,跟大家說聲抱歉,還有我的家人,兩個可愛的寶寶,我真的太累了雖然每個媽媽,白天上班已經疲憊不堪,但是為了孩子,每一個媽媽都使出渾身解數去養育自己的孩子。但這個時候的媽媽是疲憊不堪的,教育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差池。中國好媽媽的標配一般都是奉獻型的,自我犧牲型的。這樣的媽媽經常每一天都把自己搞得疲憊不堪,但是這樣的媽媽真的好嗎?答案是肯定的,媽媽是一個好媽媽,但卻不是一個合格的媽媽。
  • 外國寶媽照顧四個寶寶,同時餵奶太辛苦,只能把孩子放地上
    在很多家庭裡,媽媽都是照顧孩子的主力軍,不少媽媽們都說自己不怕辛苦,畢竟是自己的孩子,既然生了就應該負起責任。但是他們最怕的就是家人的不體諒,就像今年很紅的現實題材日劇《坂道上的家》中的女主角一樣,這麼辛苦的照顧孩子,但是只得到丈夫的埋怨以及婆婆的不理解。
  • 無論隔代養育,還是親力親為,記住養育孩子最大的秘訣是愛
    那晚,我抱著在我的懷裡睡著的女兒對孩子她爸說,「如果我出去工作,把孩子交給爺爺奶奶帶的話,我還是有點不太放心啊!」他在一旁頭也沒回地「嗯」了一聲,顯然他並不認為這是多大的問題。至於我在擔心什麼?當然,這些擔憂都只存在於預想中,對於把孩子交給爺爺奶奶帶的擔憂產生的原因更多是源自我對隔代養育的一點點刻板印象裡。環顧周圍,比如在我生活的小區裡,我就會發現,每天在樓下溜娃的絕大多數都是老人,極少情況下能看到像我這樣的全職媽媽。畢竟要生活,年輕人哪敢輕易放緩腳步呢?
  • 讓寶寶變聰明的法子,就藏在日常養育細節裡,看看你都做到沒
    文|文兒在孩子的養育和教育上,有句話我十分贊同,叫「細節決定成敗」,因為我對此太有感觸了。當我問朋友「你一定在孩子身上下了不少功夫」,朋友卻搖頭笑著說,其實並沒有。她本身是個懶媽媽,只是在養育上比別人多注重一些細節,讓寶寶養成了習慣,這才有了如今的收穫。習慣的力量是強大的,而習慣的培養黃金期是在孩子三歲前。如果父母能夠堅持以下養育小細節,同時讓孩子養成習慣,孩子做起來,就會像刷牙洗臉一樣地每天去做。這樣持之以恆後,寶寶就會更聰明。看看你都做到沒。
  • 大寶精養,二寶散養,為啥娃越多,養育方式越不講究
    現在我們國家放開了二孩政策,之前因為怕違反國家規定,不敢生二寶的寶爸寶媽們,這回可以放心大膽的要二寶了。但是生孩子容易,養孩子難,不少寶爸寶媽表示養孩子太不容易了。身心精力不足,二寶完全散養,不像大寶當時那樣金貴。
  • 這八張圖片,讓你看看二胎媽媽的日常生活有多辛苦,太不容易了
    二胎媽媽非常的不容易,而且這種不容易,沒當過媽的人是不能體會到的。這八張圖片,讓你看看二胎媽媽的日常生活是怎樣的,有多辛苦。二胎媽媽該要做的家務還是要做的,有了兩個孩子之後,意味著需要做的事情更多,也更累,做任何事情都更急。五、大家都以為孩子在上學後,二胎媽媽會更加輕鬆一些,但是接送孩子也是一件讓人非常頭疼的事情,尤其是大的已經上學了,而小的那個還沒有上學,這樣就要早早的叫醒小的那個,哭鬧也沒辦法,只能抱著小孩子去送達的那個上學。
  • 孩子三歲還是不願自己吃飯,寶媽看看這三條標準,是否過度養育了
    有一次碰到這樣一個場景,兩個小女孩,年紀差不多,她們這時候都想去玩滑滑梯,可是兩個人都不說話,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其中一個孩子的媽媽就過來和孩子說了,「你們倆可以一起玩麼,可以讓妹妹玩一會麼?她還沒有玩過呢。」
  • 一個媽媽的反思:如果重新養育孩子,我再也不會……
    本文來自一位家長的傾訴,孩子剛剛小學畢業,養育孩子一場,有很多遺憾,也有很多反思。如果你亦有同樣的思考,歡迎在文末留言探討。而是讓孩子獲得更好的學習體驗,培養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哪怕學習再辛苦,也能樂在其中,不知疲憊。 簡單地說,快樂教育不是不學習,而是用令人愉快的方式,讓孩子愛上學習,自主學習。
  • 一個媽媽的反思:如果重新養育孩子,我再也不會……
    本文來自一位媽媽讀者的傾訴,孩子剛剛小學畢業,養育孩子一場,有很多遺憾,也有很多反思。如果你亦有同樣的思考,歡迎在文末留言探討。01如果可以重新養育孩子,我再也不會用自己的經歷簡單看待。我也不要求孩子成為學霸,現在機會多,我與他爸爸都有足夠的條件,幫助孩子走更輕鬆點的路。所以,學習這件事,我們並沒有太在意。 孩子小時候,我總覺得這麼小,以後上學多辛苦呀!趁現在還沒上學,先玩著吧!
  • 生9個孩子的「易孕體質」媽媽,睡覺前要數數孩子夠不夠,太辛苦
    我見的最多的是一家有9個孩子,4男5女。而且每個孩子都相差不大,全村人都知道。「每天吃飯就像「流水席」,哪個孩子來了就吃點,上頓連著下頓。晚上睡覺躺下了,得數一數孩子,看看夠不夠。」雖然有點誇張,但是媽媽的辛苦是一定的。是在農村老家見的,老人現在身體狀態還好。真佩服這位媽媽,生育、養育都很辛苦。
  • 媽媽我考了97分,你不用365天都那麼辛苦了,孩子,媽媽想說的是
    小男孩的媽媽每天在外打工,孩子每天放學回家時通過攝像頭看孩子回家了沒有,剛好那天媽媽的手機沒有電了,所以小男孩取得好成績向媽媽匯報時,媽媽並沒有看到。小男孩默默低下頭站了一會兒後,獨自走到桌前拉開書包開始寫作業。想必很多爸爸媽媽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像這位小男孩一樣,乖巧懂事,能夠懂得爸爸媽媽的辛苦,能夠熱愛學習,考試考取好成績。
  • 外國寶媽帶娃到底有多輕鬆?幾組圖片帶你看看,中國寶媽太累了
    在懷孕的時候,很多人認為等寶寶出生就好了,可是當寶寶出生後,苦日子才剛剛開始,因為每天都需要照顧寶寶,特別的辛苦,沒有一點屬於自己的自由時間。如果丈夫不能幫助寶媽分擔一些壓力,那麼寶媽每天都會感到特別的累,不僅身體上會感到疲憊,而且還可能會產生心理問題。可是在國外的寶媽卻不這麼累,她們是怎麼做到的?
  • 全職媽媽外出三天,家中杯盤狼藉像戰場,寶媽:其中辛苦誰能知道
    原創|小豆芽育兒記很多全心全意帶孩子、一心一意照顧家庭的媽媽,我們可以稱之為全職媽媽,其實很多人對全職媽媽都有所誤解,全職媽媽不就是帶帶孩子做做家務,這可比上班輕鬆!可其中的辛苦有誰能知道呢?全職媽媽外出三天,家中杯盤狼藉像戰場一位媽媽分享了一組照片,很多網友看過之後都驚呼,這也太邋遢了吧!這是有幾個月沒有收拾的房間嗎?最後這位媽媽回答網友疑問,這是她離開家三天後的模樣。
  • 寶媽帶三胞胎太辛苦,奶爸發明「餵奶神器」後,寶寶吸奶不輕鬆啊
    寶媽帶三胞胎太辛苦,奶爸發明「餵奶神器」後,寶寶吸奶不輕鬆啊在這個雙胞胎都很少看到的年代,偏偏明星們一個個都能生下雙胞胎,要是普通人家生下雙胞胎,這個消息在醫院就會立馬傳開,一回到家更是熱鬧非凡,附近的居民都會前來看看少見的雙胞胎,要是三胞胎那就更加不得了了
  • 懷孕到底有多辛苦?一組圖讓你了解孕期過程,看看什麼是母愛
    都說母愛偉大,但是具體哪裡偉大卻很少有人知道,即使是知道,但是孩子也會下意識的忘記,因為孩子總是習慣了對母親的索取,卻忘了該如何感恩自己的母親,母親的偉大且先不說別的,就是在十月懷胎中付出的辛苦,就值得孩子用一生去感恩。
  • 不想帶娃太辛苦,家長試著學會這7招,讓全家人既輕鬆又快樂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有些準媽媽們認為,懷孕的時候是最辛苦的。那只能說明她還沒有照顧過寶寶,是新手父母。懷孕對於照顧寶寶的辛苦情況來說,可以用九牛一毛來形容。現在社會,工作、生活壓力都很大,所以很多寶媽們生完寶寶之後,家庭其他成員都開始忙各自的工作。寶寶只能是自己照顧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