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親們好,茛苕是生長在歐洲南部地中海沿岸的一種低矮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它有著美麗的鋸齒形葉子與優雅的姿態,被古希臘的藝術家廣泛應用於裝飾藝術之中,是古代希臘、羅馬卷草裝飾的典型代表。
茛苕紋最早運用於古希臘的柯林斯柱的裝飾上,其柱頭上的茛苕葉紋被用做為花下的杯狀託,象徵著神殿的永存萬世。
從拜佔庭風格、哥德式風格到文藝復興風格,茛苕葉幾乎是所有古典風格中最普遍的裝飾主題,不管是梵蒂岡的枝狀燭臺,還是羅馬的萬神殿圓柱、巴黎聖母院的牆壁,都將形式各異的茛苕葉紋飾刻於其上。
茛苕葉在古希臘人眼中象徵智慧與藝術,它的尖刺與旺盛的生命力象徵「克服人生中諸多障礙」,同時茛苕葉還象徵永存,因此它也是古老公墓的標誌。
在拜佔庭時期,裝飾藝術中最常見的元素就是茛苕卷鬚飾。這個時期的家具設計中,這種豪華的卷鬚飾浮雕裝飾隨處可見。富於生命力、韻律,節奏鮮明、活潑的文化意義蘊涵於拜佔庭家具之中。
而在洛可可時期,不管是在室內裝飾,還是在家具造型上,到處都可以見到茛苕葉形,包括圓潤的C形、S形和渦旋狀茛苕葉紋飾等。
牆壁、天花板、家具的邊角和接縫等分割線都可用紋飾隱蔽起來,儘量避免直線、直角的交叉和使用。這些茛苕葉紋飾運用了高明度與低純度的色調,顯得非常淡雅。同時,運用非對稱的形式,呈現出富有動感的自由奔放而又纖細美麗、輕巧飄逸的樣式。
今天,這種柔美的紋樣也被認為是高貴優雅的象徵。
將紋飾的局部或是其再抽象後的形態引入家具的結構,而不僅僅還是停留在家具表面的裝飾處理上,使茛苕葉紋飾所代表的活力、動感從內而外的在家具中表現出來,既現代而不失貴族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