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黃河故道漸成「綠色」走廊

2021-01-10 新華網客戶端

  這裡是1128年至1855年黃河流過的故道,在江蘇徐州境內總長234公裡,佔江蘇境內黃河故道總長的47%,周邊區域長期高亢缺水、交通不便、生態退化、土地貧瘠,沿線有115個經濟薄弱村、22萬多貧困人口,分別佔徐州全市的32%和25%。

  如今在沿線一些村莊,河暢、路通、岸綠、業興、民富、景美的願景,正一步步成為現實,幾乎村村都有老百姓口耳相傳的「新鮮事」。

  要種30多年沒種過的水稻了

  「張仁全昨天又找我商量種水稻的事了,他打算包下400畝地。」李萬倉指著眼前的一片農田頗有興致地說,村裡上一次種水稻還是分田到戶之前的事,離現在有30多年了。

  李萬倉是徐州豐縣華山鎮雙樓村的村書記。對於雙樓村來說,種水稻絕對是個新鮮事。雖然村子離1851年因黃河決口形成的大沙河不遠,但以往水系不通、道路不暢,只能種一些旱地作物,而且主要「靠天收」。

  去年,豐縣農業資源開發部門投入專項資金,挖通挖深溝渠,建起了翻水站、節制閘,把水源引到了田間地頭。這讓在外搞運輸掙了點錢的張仁全動起了種水稻的心思。

  在與雙樓村臨近的華山村,豐磊家庭農場已經先張仁全一步種起了花菜。「路通水暢了,我們才敢種經濟作物。一開始就碰到了好年景,我們訂單種植,一季畝產4000斤左右,利潤能到七八千塊,一年能種三季。」豐磊家庭農場的負責人張豐磊說。

  種地能有這麼高的收益也是村裡的新鮮事,最近,好多村民都來找張豐磊訂購花菜種子,也想一起種花菜。

  徐州市黃河故道綜合開發辦公室常務副主任惲芝健介紹,當地四年來累計投資20.01億元,將徐州境內原來斷斷續續234公裡的黃河故道全線貫通,新增調蓄水1億方、新增灌溉面積30多萬畝,可以增加5億斤的年度糧食生產能力。

  老太攤煎餅一天賣1000多元

  走進徐州銅山區倪園村,村民們也在「傳播」一件新鮮事:黃金周裡,村口擺煎餅攤的劉士平老太一天賣了1000多元。「沒那麼多,那是賣水什麼的全算上的。」記者找到64歲的劉士平時,她正在悠閒地攤著煎餅。「遊客挺多的,配的小菜都是自己種的,他們喜歡吃!」

  位於徐州市呂梁風景區的倪園村,以前較為偏僻,道路坑窪,經過近幾年的打造,如今成了一個美麗的小山村。前兩年,徐州市利用黃河故道開發引導資金,結合村莊景觀改造,把村子南側原先的荒山地建設成一個集旅遊、觀光、科研及生態修復的植物專類園——徐州紫薇園,這個佔地千畝的植物園,與周邊的倪園古鎮、懸水湖、農家樂形成聯動,每到假日遊人如織。

  「從爺爺輩就開始走家串戶賣香油,景區開了就搞了這個店,一年純收入一二十萬吧!」在倪園村一處農家院,44歲的尹龍介紹起他家現做現賣的產品:黑芝麻油40元一瓶,白芝麻油35元一瓶,芝麻鹽、芝麻醬樣樣都有。去年,尹龍給自己產品註冊了「懸水湖」商標,還註冊了微信號,在包裝上打上了二維碼。

  徐州將黃河故道沿線作為重點片區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積極發展休閒觀光、文化旅遊、農產品加工、物流等產業,沿線115個經濟薄弱村和22萬低收入人口於去年底全部實現脫貧。

  示範園裡的「先進」小苗結果了

  「示範園裡前年的小樹苗現在結果了,這是從義大利引進的先進蘋果品種。」在豐縣梁寨鎮淵子湖南岸的高頭自然村,這是村裡人人都知道的「新鮮事」。

  走進這片2000畝的黃河故道現代農業優質果品示範園,只見紡錘形的矮化蘋果樹鱗次櫛比。種植大戶張會廣略帶自豪地說,果園採用國際先進的矮化自根砧種植技術,每個蘋果都能見到陽光,含糖量可達18%,很受歡迎。老張還打算用「開心農場」的模式給周邊市民「認養果樹」。

  豐縣農業資源開發局局長仇奎海介紹,通過示範園區帶動,老百姓收益提升明顯。在果園打工的村民陳啟蘭說,她家的三畝多地以 「雙700」流轉給了果園,即每畝每年700斤玉米和700斤水稻,算上每天60元的打工收入,年收入有兩萬多元,是種地的好幾倍。

  「高頭村這個名字的意思,就是黃河故道衝刷形成的高地,淵子湖還是黃河1742年決口形成的。」梁寨鎮黨委書記王磊接過話茬說,這裡原來的貧困帶如今成了觀光帶和經濟帶。「老百姓得實惠,就支持政府工作,當初園區『徵地』,3天就全部完成了。」

  近年來,徐州市對黃河故道兩岸405萬畝區域實施綜合開發,依據各地資源稟賦重點扶持經濟林果、優質糧油、特色蔬果等主導產業,形成了9個重點現代農業示範區、14個重點示範園,以及一片片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區。

  如今,隨著沿河二級公路基本貫通及綠化帶建成,一條風光秀麗,產業帶動突出的「綠色經濟生態走廊」已經展露雛形。(記者陳剛)

相關焦點

  • 黃河故道變奏曲
    從百裡黃沙到綠色廊道,從原始荒涼到立體涵養,從風沙肆虐到造福一方。黃河故道百年變遷,是新時代綠色發展的縮影,也是人與自然構建生命共同體的有力見證。5月3日,地處黃河故道腹地的民權林場核心區申甘林帶,頭頂驕陽似火,但萬畝槐林裡濃蔭遍地,絲絲涼意沁人心田。
  • 打造黃河故道文旅融合產業帶之思考
    原標題:打造黃河故道文旅融合產業帶之思考   一、「明清黃河故道」的歷史由來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
  • 黃河故道民權深度揭秘:大宋開國帝王的千年往事
    瞿志君 盧彥林在豫東民權縣黃河故道蜿蜒流過的地方,林海莽莽、鬱鬱蔥蔥、遮天蔽日、百鳥翔集;一灣灣湖水千頃澄碧、煙波浩渺、水天一色、漁舟唱晚。近日,筆者偶讀宋史得知,在這碧水綠林間,竟藏著一段大宋開國帝王的千年往事。
  • 夏津黃河故道森林公園 「古黃河之魂」
    黃河故道森林公園夏津縣地處山東省西部平原、魯冀兩省交界處,歷史悠久。公元前602年,黃河在淇河、衛河合流處決口,自南向北暢流,行水613年。春秋時代謂之大河,亦謂老黃河。黃河故道森林公園即為老黃河之遺蹟。2013年,水利部公布第13批國家級水利風景區名單,山東省夏津縣黃河故道水利風景區入選。黃河故道森林公園總面積12萬畝,青銀高速旁,由一帶兩區十園構成,一帶為32公裡的觀光路,兩區是以315省道為界劃分的A、B兩區,十園為頤壽園、杏塢園、天綠園、香雪園、槐林狩獵場等十多個特色景區。景區內林木資源豐富,有55科117屬210種。
  • 大美故道 以果為媒 虞城縣喬集鄉「第三屆黃河古道生態走廊蘋果...
    第三屆黃河古道生態走廊蘋果文化節開幕現場金秋送爽,碩果飄香,11月4日上午,虞城縣喬集鄉隆重舉辦了第三屆黃河古道生態走廊蘋果文化節。商丘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劉玉傑為蘋果狀元頒獎據悉,這次「第三屆黃河故道生態走廊蘋果文化節」由虞城縣文化廣電旅遊局、虞城縣農業局、虞城縣林業局、虞城縣園藝局、喬集鄉政府主辦。
  • 民權黃河故道國家溼地公園:構築生態屏障 打造鳥類天堂
    在民權黃河故道國家溼地公園裡,幾隻青頭潛鴨在水中嬉戲。作為我市水源地保護區,這裡一直保持著原生態,水質清澈,魚蝦成群,沉水挺水植物豐富,吸引了大量珍稀水鳥棲息,可謂是鳥類的天堂。
  • 「遊遍商丘篇」黃河故道國家溼地公園 美景如畫 驚豔四季
    這首小詩,是一位詩人在民權黃河故道國家溼地公園蕩舟遊玩時的即興之作。這首小詩,也是這裡風景的真實寫照。民權黃河故道是清鹹豐五年(1855年)黃河改道遺留下來的舊河槽,今屬淮河水系,長52.4公裡,水面平均寬約1000米,平均水深3米。這裡的溼地總面積4000餘公頃,生物多樣,自然條件優越。
  • 徐州當地人喜歡玩的地方,不要再被旅遊分享帖誤導了
    因為交通要塞的原因,徐州在國內的名氣是很大的。當然現在的徐州不僅僅是我國重要交通樞紐,徐州已經發展為蘇北地區重要的綜合型大城市,已被國務院定位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可以說徐州的未來發展是振奮人心的,相信將來的徐州會發展得越來越好,這是每一位徐州人憧憬的。
  • 黃河故道產區復興暨天明民權葡萄酒發展媒體研討會成功召開
    1月7日,黃河故道產區復興暨天明民權葡萄酒發展媒體研討會在天明民權葡萄酒酒廠召開。天賜民權黃河故道產區,厚重獨特是一個風口,讓我們更有理由更有信心做好民權葡萄酒。溫飽喝白酒,小康喝紅酒。喝民權葡萄酒是咱們建成小康社會的分界線。引用天明的一句話,品質生活從一杯葡萄酒開始,小康講的就是品質,在這種背景下,我感覺到葡萄酒的春天應該來了。一,黃河故道產區首先是文化厚重的產區,中國葡萄酒的版圖實際上都是圍繞黃河流域展開的,我們是黃河故道民權產區。
  • 黃河故道「天生好物」搭上「順豐」快車 - 拂曉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日前,在「瓜果飄香,一路順豐」2020蕭縣黃河故道農產品品牌發布會暨農產品上行產銷對接會現場,通過現場直播,蕭縣的故道水晶梨、蕭國聖桃等名優特色農副產品網上訂單紛紛落下,順豐速運全鏈條即刻發貨,踏上了飛往北上廣等大都市市民果盤子的旅程。    黃河故道「天生好物」搭上「順豐」快車。
  • 葛劍雄:「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黃河的河道變遷
    《山海經》中有一篇《山經》,成書時間比《禹貢》稍晚,它並沒有關於黃河下遊流經的具體敘述,但其中的《北山經·北次三經》中卻記錄了不少黃河的支流。將這些支流注入黃河的地點連接起來,就能一定程度上復原出當時黃河下遊的河道所經。
  • 魯西北大沙河,黃河故道上的那些遺蹟和民間傳說
    魯西北大沙河地圖上查不到,是曾經的黃河古道,在歷史上上近千年間裡黃河水在這裡流淌,成為締造魯西北文明的血脈。後來因為黃河泛濫、改道,這裡再也沒有黃河的影子,而大沙河上的沙土地似乎告訴我們,這兒曾經有過黃河的故事。
  • 江蘇徐州賈汪舉辦經濟走廊招商會 助推華商投資
    江蘇徐州賈汪舉辦經濟走廊招商會 助推華商投資 2017年11月14日 10:46
  • 河南延津縣:沒收黃河故道森林公園內一商務酒店6棟違建別墅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河南延津縣:沒收黃河故道森林公園內一商務酒店6棟違建別墅河南省新鄉市延津縣政府網站12月8日發布《關於延津縣6棟違建別墅沒收處置情況的公示》:具體情況如下:延津縣沒收的6棟違建別墅,位於延津縣黃河故道森林公園內,屬於禁止建設區以外的違建別墅,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於2019年10月17日進行查封,並沒收為國有資產,交由縣財政局全面接收,並納入國有資產管理,做到「兩斷、兩清、落鎖、加封」。
  • 徐州農副產品中心批發市場支持鄧樓果園打開市場銷路
    本報訊(徐報融媒記者 鄭微)5月23日,徐州農副產品中心批發市場組織一批果品經銷戶,走進位於新城區東郊、黃河故道南岸的銅山區鄧樓果園。設施大棚裡,大顆泛著紅暈的桃子掛滿了桃樹枝頭,讓人垂涎欲滴。果農們正在桃樹林中採摘。
  • 徐州新一輪空間規劃即將出爐!明確這三大發展定位……
    按照美麗徐州的建設要求,徐州將按照「15分鐘生活圈」配置要求,在主城區範圍內分級分類配套完善居民日常生活服務設施,新建社區應設盡設,老小區能補盡補,建設宜居、宜業、宜遊、宜學、宜養的「五宜徐州」。
  • 黃河你為什麼經常改道?
    嘉佑五年(公元1060年)黃河又從魏縣(今縣東北)、第六埽(今南樂西)決出一股,流經西漢大河故道和篤馬河(今馬頰河)入海,這就是北宋黃河的東派。其中,大河趨向北派的時間較長。據推測,當時黃河在原陽縣內分成三股:一股經陳留、杞縣、睢縣等縣由徐州入泗水;一股在中牟縣境內析西南流,經尉氏、洧川、鄢陵、扶溝等縣,由個安徽北部的穎水入淮;一股在開封境內折而南流,經通許、太康等縣由今安徽北部的渦水入淮。這是黃河歷史上河道遷徙最大的一次。
  • 山東夏津縣的一處旅遊景點(黃河古道森林公園)你沒來過吧
    在山東省德州的夏津縣,有一處很好的旅遊景點給大家介紹一下,那就是(黃河故道森林公園),這公園的總面積十三萬畝左右,森林覆蓋面積達百分之六十多,林木資源有五十五科一百二十屬二百多種,地質地貌變幻非常奇特,這裡的沙丘連綿起伏,甚是壯觀,古樹參天、生機盎然,形成一條自然變換的綠色屏障,其中百年以上古樹近三萬棵
  • 河南民權:以生態為「橋」 鋪就綠色發展之路
    位於河南省商丘市民權縣城東北3公裡的綠洲街道辦事處任莊村,地處黃河故道南岸,毗鄰鯤鵬湖,水資源得天獨厚。然而,就在五六年前,這裡的群眾還是望著風景沒「錢景」,日子依然過得緊巴巴的。河南省「水美鄉村」民權縣綠洲街道辦事處任莊村俯瞰 閆鵬亮 攝記者了解到,如何讓「開門見景」的村民擁有一條具有特色的生態文明脫貧致富路,是民權縣決策者科學謹慎探究黃河故道保護和發展並舉的重大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