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06 14: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張帥 復旦兒科 兒科黃哥黃醫生
寶寶哭鬧明顯要注意了!
家長不當回事兒可能需要大手術!
寶寶哭吵是很常見的事情呢,當然大部分還是因為餓了或者便便了,偶爾的不安靜也可能是因為寶寶不開心,鬧脾氣啦,稍微安撫一下可以得到緩解,但有以下症狀得當心了,寶寶可能發生了腸套疊!
陣發性哭鬧
哭吵時寶寶可能會蜷縮一團,手足亂動,怎麼安撫都不能緩解,臉色蒼白,什麼都不想吃,大概10-20分鐘後又自行緩解,轉為安靜狀態。但不久寶寶又反覆出現哭吵、安靜,這種情況十分規律,並且一直出現以上症狀。
嘔吐
最開始吐出的可能是乳汁或者其他食物,隨著時間推移寶寶可能嘔吐出黃綠色的膽汁樣物質。
血便
大便呈現為果醬樣紅色大便(當然要排除是不是吃了紅心火龍果之類的紅色食物)。
腹部包塊
在寶寶安靜狀態下,觸摸腹部可在右上腹,肝下觸及臘腸樣、稍活動並有輕壓痛的包塊(這需要專科醫生進行查體)
寶寶出現以上症狀時,您家寶寶腸套疊不能排除!不能排除!時間就是生命,起初可以通過保守的空氣灌腸打通就好啦,成功率在95%以上!但拖得越久,超過24-48小時,寶寶就可能要做手術,甚至發生腸子壞死,需要切腸子,威脅生命安全!
那什麼是腸套疊呢?
⚪腸套疊是指 一段腸管套入與其相連的腸腔內,並導致腸內容物通過障礙,一般是小腸進入結腸被卡壓,嚴重的會導致腸子缺血壞死穿孔。
(簡單來說就是一段腸子套到了另一段腸子裡,腸子裡的東西就堵住了不能順暢的往下走。)
⚪臨床上常見的是急性腸套疊,最多見於嬰兒期,以4~10個月嬰兒多見,2歲以後隨年齡增長發病逐年減少。
⚪男女之比為2~3:1。腸套疊一年四季均有發病,以春末夏初發病率最高,可能與上呼吸道感染及病毒感染有關。
⚪在我國發病率較高,佔嬰兒腸梗阻的首位。
我家孩子出現以上症狀,如何確定呢?
立即到兒科醫院急診外科,醫生通過相關症狀、查體基本可以確診,但需要做B超予以排除。
那如何確診呢?
空氣灌腸,在X線透視下可以確診。
空氣灌腸是不是有輻射?
是有一定的輻射,但這是目前國內的統一治療方式,一般在安全劑量以內,畢竟孩子的命最重要。
醫生,那通了之後會復發嗎?有一定的機率,打通之後需要禁食水2小時,平時預防孩子感冒之類的,否則又得再次進行上述相同的治療。
醫生提醒:⚪ 孩子陣發性哭吵,不願進食,嘔吐,伴有果醬樣紅色大便後得高度懷疑得了腸套疊。不要猶豫,立即到兒科醫院或者有兒科急診的醫院就診。
⚪ B超是首選,一經B超檢查懷疑腸套疊,需要通過空氣灌腸治療
⚪ 95%以上可以通過空氣灌腸打通,如果您的孩子拖得時間太長超過24-48小時,或者孩子的精神狀況不好,需要手術的可能性很大。因為孩子腸套疊最嚴重的就是腸子缺血壞死,最後需要切腸子,最後遭受的痛苦更大!所以時間就是生命,不能拖!
本期編輯:常春藤
!
黃志恆,男,兒科學博士,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國家兒童醫學中心)消化科副主任醫師,中華醫學會行為醫學分會青年委員,《中國當代兒科雜誌》編委,國際學術期刊《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Journal of Pediatric Gastroenterology and Nutrition》《Digestive Disease and Sciences》審稿專家。
黃醫生目前為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國家兒童醫學中心)兒童進食障礙MDT專家組成員與兒童炎症性腸病MDT專家組成員。由於對自身醫療水平的精益求精,對患兒及家屬熱情、耐心,深受廣大患兒家屬的信賴好評,目前已經診治超過十萬人次,積累了大量的臨床經驗。主要擅長兒童難治性腹瀉、消化不良、急慢性腸胃炎、幽門螺桿菌感染、牛奶蛋白過敏、炎症性腸病、便秘、腸息肉等。
科室介紹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普外科,自1958年建院以來就是小兒外科的重要核心部分,近60年,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順利完成「上海市小兒外科疑難重症診治中心」建設指標,連續三年榮獲「全國最佳醫院和最佳專科聲譽排行榜」的專科排名第二名,是衛生部重點專科。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腸套疊,腹部包塊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