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複雜至簡單,悟性、歸納、溯因;拿簡單駕馭複雜,演繹推理!

2020-12-15 認知框架

複雜、簡單,對思考來說是兩個永恆的關鍵詞。

導出全新知識的途徑,說白了就只有三種,悟性、歸納、溯因。

大家注意到了沒有,啥缺少了演繹呢,演繹無法導出全新的知識,為啥呢?演繹推理是一種蘊含性推理,啥是蘊含呢?為了形象地闡述啥是演繹性推理,從一個圈圈與一個點談起!

看到了一個黑色圈圈嗎?在這個黑色圈圈裡有一個紅點。演繹推理就是證明了這個紅點在這個圈圈之中,因此它是一種必然性的推理,無法導出全新的知識。看下邊這個經典的例子

人是會死的,這相當於一個圈圈。小明是人。小明會死,這相當於圈圈中的一個點。這就是演繹推理,演繹推理無法導出全新的知識,但可以導出在一個大前提之內的知識。看下圖:

通過演繹推理可以在這個大前提的圈圈之中發現很多具體的點,這些具體的點就是相應於具體的知識,但這個具體的知識不是全新的、不是開創性的。通過演繹推理,你會發現小明會死、小張會死,小李也會死,但這些知識都不是全新的,都是在大前提之內,演繹推理無法推導出大前提之外的全新知識。演繹推理只能從1到N,卻不能從0到1。

相關焦點

  • 對事物的認知,通過創造性地論證,可以從複雜走向簡單!
    結果或現象,它表現出來的表面層次,往往是很複雜的,針對已發生的現象,構建最佳解釋項來解釋該現象;針對已發生的結果,構建最佳解釋項來解釋該結果;最佳解釋項用來解釋觀察到的結果與現象,也就是說從結果或現象去倒推解釋結果或現象的原因,這也是一個從複雜到簡單的過程
  • ​溯因推理與科學認知的適應性表徵
    二、溯因、歸納和演繹的三段論結構及其相互關係在傳統哲學與經典邏輯領域,歸納與演繹是兩個公認的推理方法,並在科學探究中一直發揮著重要作用。在科學哲學、人工智慧與認知科學領域,一種還不為人們廣泛接受的推理方法在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這就是溯因。溯因這種更為重要的推理甚至在皮爾士提出後並沒有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甚至以為假設方法就是溯因推理。
  • 歸納推理與演繹推理:如何讓自己更有說服力?
    文章主要對比講述了歸納推理與演繹推理這兩種推理方式,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對律師而言,他們通常採用歸納推理,在不同事實之間找到聯繫,從而發現相應證據,並得出結論。 通常,最初的結論都是基於概括推理或統計推理而得出的。即便這個結論還不是百分百確定的情況下,也基本能暗示出他的真實性。正因如此,證據也很少被當作鐵定的事實。
  • .| 王曉東:「簡單」駕馭不了「複雜」 ——複雜系統科學視角下對...
    複雜系統與複雜系統科學(一)認識複雜性史蒂芬·霍金曾說:21世紀將是「複雜性」的世紀。難於駕馭的不止會有自然系統,更是人類自己創造的、呈非線性增長的複雜知識體系。即便在「專業領域」,知識進化導致的複雜性,也早已超出大腦的極限。
  • 姚耀軍:科學方法兩則——證偽主義和溯因推理
    姚老師這篇推文中所介紹的證偽主義和溯因推理是經濟學實證研究方法論的基石。這不是老生常談,而是警鐘長鳴!值得年輕的朋友細細體會。 因此,科學發現的過程就是尋找解釋項的過程,亦是「由果溯因」的過程,而這就是最早由美國哲學家皮爾士引入至現代邏輯中的溯因推理。溯因推理過程可簡述為:(1)某一現象E被觀察到;(2)提出假說H來解釋E;(3)基於H提出推論C;(4)若C被證偽,則H為假;(5)若C被驗證為真,則H可能為真。
  • 特別推薦丨老姚專欄:科學方法兩則——證偽主義和溯因推理
    姚老師這篇推文中所介紹的證偽主義和溯因推理是經濟學實證研究方法論的基石。這不是老生常談,而是警鐘長鳴!值得年輕的朋友細細體會。 因此,科學發現的過程就是尋找解釋項的過程,亦是「由果溯因」的過程,而這就是最早由美國哲學家皮爾士引入至現代邏輯中的溯因推理。溯因推理過程可簡述為:(1)某一現象E被觀察到;(2)提出假說H來解釋E;(3)基於H提出推論C;(4)若C被證偽,則H為假;(5)若C被驗證為真,則H可能為真。
  • 這次,我想好好聊聊設計思維(二):「設計思維」與「溯因推理」
    「升維」和「降維」的背後思維活動的本質,我認為都是「溯因推理」。溯因法或溯因推理(英語:abductive reasoning,也譯作反繹推理),是推理到最佳解釋的過程。換句話說,它是開始於事實的集合,並推導出其最佳解釋的推理過程。——維基百科簡單來說,溯因推理就是一種「連續追問為什麼,尋找問題的根本原因」的推理過程。
  • 植髮到底是簡單還是複雜
    有很多想植髮的朋友,諮詢了一家又一家植髮機構,並且是諮詢的越多越是糊塗:有的機構說是植髮很簡單,有的機構說是植髮很複雜,即使是同一家機構,有的醫生說是植髮簡單,有的醫生說是植髮複雜……植髮到底是簡單還是複雜啊?
  • 歸納,演繹
    簡述最近聽李善友教授的理論模型課《存在是一》,裡面提到了對於認知的歸納與演繹。
  • 邏輯推理基本方法| 演繹、歸納、反演
    、溯因推理)是科學研究甚至日常工作中的重要邏輯思維。Inductive Reasoning Livescience,  July 25, 2017,https://www.livescience.com/21569-deduction-vs-induction.html在科學(研究)過程中,演繹推理被用來得出合乎邏輯的真實結論。另一種類型的推理,歸納推理,也被使用。人們常常混淆演繹推理和歸納推理,反之亦然。
  • 判斷推理:削弱加強之溯因推理
    削弱加強題型有那麼一類型結論在溯因,而我們進行大量題型分析之後又發現其選項類型相對固定,容易歸納,做到以不變應萬變。接下來我們以一些簡單的例題來介紹一下:例題1:過去幾年中,娛樂消費在家庭支出中的比例大幅度上升,但是電影院的收入卻一直在下降。影院界人士認為這主要是因為錄像帶出租業的發展搶了電影院的生意。以下答案若均屬實,哪一個能夠最有力地削弱上述觀點?
  • 學會演繹推理和歸納推理法,練就芭芭拉的脫口秀口才
    技巧之一,便是演繹推理和歸納推理的應用。在金字塔原理中,金字塔的思想以三種方式互相關聯--向上,向下和橫向。位於同一組思想的上一個層次的思想是對這個思想的概括,這一組思想則是對其上一層思想的解釋和支持。同一組中的思想之間存在邏輯順序,具體的順序取決於該組思想之間的邏輯關係是演繹推理還是歸納推理。
  • 溯因≠溯因推理
    ③王彥:《論溯因推理及其在科學中的運用形式》,《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86年第3期。④黃閃閃:《科學辯護的辯護:從人工智慧中的溯因推理看》,《自然辯證法研究》2016年第1期。
  • 屈道秋|歸納推理與演繹推理
    推理是精神活動,推理分為歸納推理和演繹推理兩個過程。通過這兩個過程,我們能將許多獨立的例證相互比較,從而總結出引發它們的共同原因,並據此對其他事物作出判斷。春天花開,夏天結果,秋天落葉,冬天飄雪;同性相斥,異性相吸,酸鹼中和,供需互補。
  • 歸納與演繹
    歸納與演繹是歸納推理與演繹推理的簡稱,也即通常我們所說的歸納法和演繹法。它是人類思維最基本的二種邏輯形式。
  • 複雜與簡單
    □崔雙作家方方曾說過:「都說平淡地過一生沒有意思,可是讓你複雜地過一生扛住人生的複雜,並不是件容易的事」。細品此話,很實在,一語中的道出了現代人的生活狀態和矛盾心理。「無聊、鬱悶」等隨處可聞,大學校園裡「天之驕子」衣食無憂地穿梭在寧靜安詳的環境裡,上課、泡圖書館、散心、運動等幾乎組成其全部的生活,這也許是人生中最幸福的時光。然而因為獲得這份簡單、靜謐過於輕易,青年人卻產生厭棄之情,憧憬外面的生活。
  • 學點心理學:歸納推理和演繹推理
    歸納推理的相關定義讓我們假定你已經到了飯店的外面,這時候才想起看一下自己是否有足夠的現金。你再次發現你可能需要用到你的信用卡,但是飯店外面沒有相關的標示,你通過飯店的窗戶向裡面望了一眼、 看到穿著考究的顧客。你也看到菜單上昂貴的價格。你判斷附近居住的是高消費階層人士。
  • 學點心理學:歸納推理和演繹推理
    歸納推理的相關定義讓我們假定你已經到了飯店的外面,這時候才想起看一下自己是否有足夠的現金。你再次發現你可能需要用到你的信用卡,但是飯店外面沒有相關的標示,你通過飯店的窗戶向裡面望了一眼、 看到穿著考究的顧客。你也看到菜單上昂貴的價格。
  • 演繹、歸納與思考
    我們最常用的推理方法就是演繹和歸納。演繹法,是你運用一個現成的理論,通過邏輯推理,形成判斷。歸納法,則是在沒有理論的情況下,從一些事實出發,你自己總結出一個理論。歸納法是從案例中發現規律。簡言之,演繹法可能會高估了適用範圍,歸納法可能會以偏概全,管中窺豹歸納法能幫助演繹法做事實驗證,演繹法能幫助歸納法尋找規律的發生機制。在多元複雜問題中,即使結合演繹和歸納也不一定就能得出準確的答案,他們只是提供了解題思路。
  • 歸納法和溯因法能追尋真理嗎?科學能發現真理嗎?
    我們只做了有限的觀察,卻由這有限的結果中,歸納出可以運用在無限多種情境下的通則,包括用「過去」觀察到的結果來推論「未來」。科學奠基在歸納法上,但是沒有人知道為什麼歸納法有效,充其量我們只能用歸納法證明歸納法有效,說我們還沒遇到歸納法失效的情況。最早提出此問題的是18世紀的休謨(Hume),至今仍然沒有普遍接受的解答,只能說科學家相信歸納法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