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是山西大醫院開診三周年紀念日。19日,山西大醫院對外發布消息,截至10月31日,該院就診患者累計達到126.6萬人次,手術總量4.16萬例。
作為山西省投資建設規模最大、功能最全、標準最高的現代化綜合性醫療機構。2011年11月21日,山西大醫院正式開診,三年來,該院一直秉持「專家治院、專家治科」的用人思路,先後吸納省內知名專家63人,同時,還從北京、上海等地邀請19名知名專家來該院執業坐診。
開診三年來,山西大醫院一直瞄準學科前沿,以技術創新為突破點,支持、鼓勵疑難重症搶救,先後多項手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10月下旬,血液科馬梁明、王濤課題組的「穀胱甘肽含量與白血病多藥耐藥相關性研究」的研究項目經科研鑑定,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三年來,山西大醫院全面推廣優質便民惠民服務,開放無節假日門診,在省內創立獨一無二的24小時預約診療服務平臺,為路途遙遠的患者提供化驗單及診療結果的郵寄服務;為患者提供愛心傘、針線包、微波爐熱飯等各項人性化服務;自動取藥機全程服務,整個取藥過程,只需不到一分鐘,做到了「藥等人」。
與此同時,醫院還實行了新農合患者免診斷建議書蓋章費及出院病歷複印費、掛號費政策,院內便民服務「招手停」免費電瓶車等多項服務措施……省內乃至國內同業最為齊全的15項便民服務項目,也標誌著山西大醫院的多項服務創舉走在了國內前列。如今,該院預定設置的2000張床位全部開放,出院病人突破10萬人次。
○延伸採訪
人性化服務讓患者享受診療過程近年來,因醫患矛盾引發的惡性事件頻頻發生,人們對醫院、醫生的印象也大打折扣,作為山西省投資建設規模最大、功能最全、標準最高的現代化綜合性醫療機構,開診三年來,山西大醫院貼心、細緻的服務,讓患者感覺自己不是進了醫院,而像進了高級賓館。
A細緻導診服務
患者感慨「像到了高級賓館」
11月18日8時,來自呂梁的趙先生陪74歲的老母親到山西大醫院看病。剛進門診大廳,就有穿著粉色護士服的導診人員上來詢問:「您好,我叫張永鑫,是咱們醫院的導診護士,請問有什麼需要幫助的嗎?」說話間,張永鑫幫著趙先生將老母親攙扶到候診大廳的椅子上。「我們醫院現在實行一卡通,您需要帶著老人的身份證先去窗口或自助機上辦卡、掛號、充值,就和我們在快餐店吃飯一樣,您可以先預存一些錢,之後掛號、做檢查、買藥就可以直接刷卡,很方便,錢不夠了可以再充值,最後看完病,還可以把卡上的餘額再退回來。」
趙先生在小姑娘的指引下來到2號窗口很順利地辦了卡、掛好號。「風溼科在2樓,可以從那邊的扶梯上。」張永鑫一邊說一邊攙著老人向扶梯的方向走去。「現在的醫院都這樣嗎,人家想得還真細。」張永鑫的細緻講解、導引讓趙先生的母親深受觸動:「這哪像是到了醫院,感覺自己不是來看病,更像是到了一個高級賓館。」
其實,從醫院開診以來,山西大醫院就創新性地推行了「首問負責制,人人都是服務員」的模式,所有來院的就醫者,遇到問題後,時時處處有人管,掛號、取藥、檢查、送標本、取化驗單、結算報銷等過程遇到任何問題,都有人主動提供引導服務。
B延時門診陪伴
下班時間也能取上藥
「眼瞅著就下班了,前面還有兩個病人呢,我這還能看上嗎?」11時50分,神經內科李新毅醫生的診室外,來自榆次的劉文剛著急不已。「既然已經掛上號了,大夫肯定會為你看完的,不用擔心。」分診護士任敏安慰道。「即便看上了,檢查、拿藥也得到下午了吧?」劉文剛還是有些擔憂。任敏笑著說:「我現在就幫您申請延時門診陪伴服務,保證您不用下午再折回來拿藥、檢查。」
簡單詢問了劉文剛的病情,任敏先去診室和醫生進行了溝通,然後拿起對講機:「李新毅主任這兒還有3個患者在等待就診,請藥劑科、計財處留人陪伴。」對講機那邊是醫院的導醫臺,在收到任敏的申請信息後,導醫臺的工作人員就通過電話通知上述兩個部門,專門留人、服務患者。12時20分,劉文剛看完醫生,並拿著藥方去一樓大廳劃價、繳費、取藥,很順利,離開醫院時,時鐘剛指向12時50分。「患者到醫院就診,時常會遇到休診時間仍未完成診療的情況。這樣,患者還要等候到醫師再上班。針對這一現實情況,我們醫院在省內首家開設門診延時服務和陪伴服務,實現了多個科室的聯動,就是為了保證患者的就診過程暢通無阻。」任敏介紹。
C服務章程細化
怎麼說怎麼做都有明文規範
在山西大醫院門診住院辦公室,一本440多頁的《門診住院辦公室管理制度彙編》引起了記者的注意,其中包含了該部門所有的規章制度,僅崗位說明、作業指導就佔了三分之一還多。仔細翻看,記者注意到,從患者進院、辦卡、掛號、繳費,到檢查、取藥,再到出院、複印病歷,等等,每一個環節都有特別詳細的說明。
就以複印病歷來說,該院專門開設了「預約服務」,就是患者在出院時,可以到「一線支援隊」申請預約,外地患者還可以申請郵寄。
在「作業指導」裡,對門診住院辦的每一個崗位都有很明確的定位,而且在什麼情況下,工作人員該說什麼、該做什麼也都有很規範的作業指導細則。
以辦理一卡通為例,對於那些攜帶身份證、在自助機操作的患者,工作人員應「以提示服務為主,指導患者點擊屏顯界面聽從語音提示一步一步操作」「一定告知患者取回所辦的診療卡」。對於沒有身份證的患兒,在填寫個人信息便條時,需要「患兒家長提供本人身份證號碼、與患兒關係,方便退卡時辨識確認」。「為了讓大家一上崗就能明白各自的職責,並很快入道,必須有非常明晰的指導規範。」山西大醫院門診住院辦公室負責人羅延清介紹。本報記者 薛琳 通訊員 王育達
來源: 山西晚報 轉自: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