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又稱「滴滴比亞迪D1」,是滴滴聯合比亞迪定製的車。看名字會覺得只是兩者之間的合作,不足為奇。
實際上,這款車在市場上「買不到」,是一部滴滴專車司機才能開的車。
它又被稱為「打工人的專屬座駕」、「你永遠得不到的DD」,想開這輛車,先成為滴滴的專車司機再說吧。
本報記者毛傳長沙報導
一輛你買不到的車上路了,讓人感到很興奮。買不到,不是因為貴,而是因為真的買不到。
準確地說,應該叫它「滴滴比亞迪D1」。它是由滴滴聯合比亞迪共同開發,由比亞迪製造,專供滴滴網約車市場,針對出行場景定製設計的一款車。
此前,不乏汽車品牌聯合出行品牌合作,將量產車作為計程車或專車投放到市場,形態上也不過是換了種方式的銷售合作。因此,也可以理解為給傳統車型裝上計價器。
一個月前,滴滴發布全球首款定製網約車D1。
車輛前方安置專用「彩虹燈」
據滴滴自己說,車輛研發之前,基於滴滴平臺上5.5億乘客、上千萬司機需求、百億次出行數據,針對網約車出行場景,在車內人機互動、司乘體驗、車聯網等方面進行定製設計。
無論基於乘客體驗,還是司機需求,車輛功能著實讓人羨慕,也引起了計程車司機們的憤懣:「你把服務做成這樣,讓我們怎麼過。」
按照車輛類型來說,D1應該屬於MPV,右側後排電動側滑門的設計是個顯著特徵。除了方便乘客上下車,還能讓乘客感受到出行的「儀式感」。
私人雖然無法購買車輛,但乘客可以掌握對車輛的控制權。乘客通過滴滴App可以提前調節車內空調溫度,開關座椅加熱,讓自己花出的每一分出行費用都價有所值。
車輛前方安置專用「彩虹燈」,方便乘客在黑夜中一眼找到自己呼叫的專車。
上車後,乘客可以獨享專屬的後排娛樂屏幕、USB以及杯座、紙巾盒等細節,後排乘坐空間和後備廂的空間也是達到了極致。
集成了接單、司機一鍵報警等功能
作為專車司機來說,D1也給出了極致的照顧。D1為司機打造了一個抗疲勞的專屬座椅,獨立肘靠+透氣面料+電動調節,是D1最貴的部分。利用平臺積累的海量大數據,D1搭載了全新車機系統。該功能下,D1方向盤上的桔色滴滴鍵,集成了接單、司機一鍵報警等功能,司機可以利用按鍵+語音的形式完成接單、導航等操作,從此無需在手機上分心,大大增加了行車安全。同時,D1還配備了前裝的桔視設備(包括車外行車記錄儀+車內攝像頭),可為司乘糾紛和平臺判責提供證據。
此外,D1搭載了AEB系統,急行遇障時車輛會自動剎車,保障司乘安全。這也是首款搭載AEB系統的網約車。
其實,在這些硬體的背後,是比亞迪的一場技術背書:成熟的純電動汽車製造,最新的刀片電池技術,完備的電子電氣「自造」能力。
比亞迪造了一輛自己技術儲備範圍內的成熟新能源車,滴滴根據自身龐大的司乘數據為車輛應用附加軟體支持,最終成就了眼前所見的這款D1。
只有專車司機才能駕駛D1
如今,車輛首批在長沙投放運行,距離全國滴滴用戶打上該車,已經更接近了。
按照規劃,2025年推出D3,100萬臺網約車上搭載自動駕駛;2030年,去掉駕駛艙,完全自動駕駛……看到這條消息,記者為乘客們感到興奮,興奮過後又感覺吃了一把酸葡萄,這回嫉妒的是首批成為D1司機的人。
拋開D1的網約車屬性和官方尊稱的「水果綠」,D1如果能投放到乘用車消費市場,應該能受到消費者的關注。當前新能源車消費市場上行,消費者對新能源車行駛裡程和安全的信任度漸漲,400公裡的續航也算是可以接受範圍,車輛行駛品質方面也有不錯保障。
可觀的是,D1所具備的實用度幾乎超越市面上任何一輛新能源車:空間足夠寬敞,裝備足夠人性,甚至免除了後期加裝;功能足夠豐富,滿足家庭成員需求……
如果D1能投放到消費市場,必定話題滿滿。但,這沒有如果。D1不對私人售賣。你想駕駛它,你就成為滴滴的專車司機;你想乘坐它,你就成為滴滴的出行乘客。
總之,車本上永遠不會出現個人名字。說得好聽點,D1就是「打工人的專屬座駕」,又稱為「專車」——你永遠得不到的「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