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眾所周知,在我國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中,出現過眾多考試制度,隋朝的科舉、明清的進士、唐朝的武舉,這些考試制度不僅美名天下,而且為世人製造了大量翻身的機會,讓書生才子都有自己的嚮往,為當時以及子孫後代都做出了眾多貢獻,可謂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受益深遠。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豋科後》裡僅用一句話,便將考試成功後的喜悅之情表述的惟妙惟俏,引世人嚮往。到了現在,對於我們華夏子弟來說,最重要的考試,當屬高考了。通過高考這一人生階梯的檢驗,憑藉自己的考試分數,大家都能獲得一個公平的改變命運的機會,十分珍惜。就在不久之前,浙江女學霸高考719分,卻直接拒絕清華的錄取通知書,這是為啥?這其中又發生了些什麼呢?
1.榮獲奧賽一等獎,從不把問題留到明天
這個高考719分的女學霸名叫邵奕佳。邵奕佳出生於一個文化家庭,父親是個名副其實的高才是,畢業於211名校北京郵電大學,母親則是溫州一家醫院中的著名醫生。在這個文化家庭中長大的邵奕佳生活十分自在,自小便將興趣愛好與學習相結合,擁有一個悠閒又美好的童年。受到父母潛移默化的感染,邵奕佳一直很喜歡學習,對奧數更是十分感興趣。
在學習之餘,她還讓父母給自己報了數學競賽班,作為班中唯一的女生,她的成績領先眾人,不久後便獲得了浙江區奧數競賽一等獎,連老師都為她的天賦感到驚奇,認為此女未來定有作為。在多年寒窗苦讀期間,邵奕佳還養成了一個習慣,就是從不把問題留到明天,每次遇到難題疑惑,她便將問題抄於紙上,在細細品味第二遍後,便立馬找到老師詢問清楚,爭取今天的問題今天解決,從不拖拉。
2.高考719分,位居浙江省理科第二
到了高中之後,邵奕佳就讀於溫州中學,開始向自己理想的大學努力。三年時光轉瞬即逝,在這些年的諸多考試中,邵奕佳總是榜上有名,多年成績一直穩居第一,就連高考前最難的摸底考試,她也能輕鬆應對,奪得桂冠,也因此,校內師生都將他稱為"段一",認為她一定能考進自己心儀的大學。
功名苦我雙關足,踏破前橋幾板霜《應舉早行》
高考成績出來那天,邵奕佳經過緊張的查詢過程後,發現自己考了719分,位居浙江省理科第二,她的數學成績也高達142分,遠超平均水平。雖然成績已經很好了,但她對數學成績還是略有不滿,畢竟自己平時一直都是滿分呢。在得知自己總分719分後,邵奕佳表示:雖然成績在自己的意料之中,但還是很激動,因為考到719分,也就代表自己有了名校選擇權,可以去自己心儀的大學就讀了。
3.拒絕清華,選擇北大
成績公布後沒幾天,邵奕佳便接到了諸多名校的招生電話,985、211齊聚一堂,甚至連清華大學的招生辦都多次致電給她,希望她能來清華上大學,錄取通知書可以直接發給她,但都被邵奕佳果斷拒絕了。問及拒絕清華的原因,邵奕佳則直接表示,自己的理想大學一直是北京大學裡的元培學院。
這個學院十分特殊,學生在進去之後可以先自由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科目,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熟悉後,還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自己的專業,中間能根據個人需求自由調劑,十分人性化。以邵奕佳719分的高考分數,考進北京大學的元培學院,自然沒什麼問題。這麼一看,當個學霸真是好啊,不僅能在我國眾多名校間隨意選擇,還能自由選擇自己想要學習的專業課程,真是令人欽佩。
對於邵奕佳的成功,除了自己的持久努力,父母對她潛移默化的影響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她的多年求學過程中,父母一直在幫助邵奕佳保持良好和快樂的學習心態,從不逼她做不願意做的事。邵奕佳自己也十分有毅力,在十餘年的寒窗苦讀中,一直保持堅韌的信念,專心致志求學,從不被外物所打擾,這種學習態度與學習精神值得我們眾多華夏子弟學習,令人敬佩。故事至此結束,那麼關於浙江女學霸高考719分,卻直接拒絕清華的錄取通知書,這是為啥?這件事,大家有什麼想說的嗎?歡迎留言討論!
參考文獻:
《豋科後》《應舉早行》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