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勝劣汰是亙古不變的真理,一些超市在競爭中「脫穎而出」,一些則因競爭業績下滑,經營「慘澹」……如何在「逆境」中尋求出路,成為眾多超市苦苦探求的課題。
起初「一家獨大」,如今「群雄逐鹿」
1997年9月,「時代」超市落戶淮安,也就是現在魅力金座的位置,將自主選擇商品的概念帶入淮安。超市門口手推車一字排開、市民在賣場裡自由地選購商品、服務員在收銀臺前為市民結帳……這些原先只能在電影裡見到的場景,自時代超市入駐後,淮安市民終於體驗到了。
最初的「時代」,也取了一個「親民」的名字——「友誼店」。但就是這家面積不足1200平方米的店,卻在開業後,生意紅火得很。「小時候最大的追求,就是和爸媽一起逛時代,去買玩具和好吃的。」市民楊華對「時代」的懷念足以說明當時她在市民心中的地位。
之後的十二年,「時代」開始「一家獨大」。即使有2003年的農工商淮海北路店和2004年的易初蓮花承德路店出來「攪局」,但「時代」龍頭老大的地位從未動搖。箇中緣由,有「先入為主」的市民消費習慣,也有「時代」對自身的不斷完善:1999年,在原先店面的基礎上,「時代」又租了一個樓層,使營業面積擴大到2000多平方米;2002年,保留原店的基礎上,又在淮海東路另闢蹊徑,開了一家面積和業態在當時都堪稱最大的賣場……2009年,這個「時代」卻在眾生唏噓中結束:韓國樂天集團以40多億港幣收購了江蘇時代超市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權,時代超市更名為樂天瑪特(需求面積:30000-40000平方米)超市。
市場需要兼容並包,一個「時代」結束後,卻迎來淮安超市業的新時代。同年,幾匹「狼」幾乎同一時間殺入淮安市場。2009年春節之際,華潤蘇果淮海北路和北京北路店以及沃爾瑪超市相繼開業。一下子,在淮海廣場附近方圓一平方公裡的小小範圍內,聚集了沃爾瑪、樂天瑪特、華潤蘇果和易初蓮花四家大型超市,一時間「硝煙四起」。
之後幾年,各大超市更是「蜂擁而上」。樂購、世紀聯華、永輝紛紛面世,新亞、金鷹這些商場內的精品超市出來「攪局」,家樂福也將在今年「搶灘登陸」……國際、國內大型商貿、連鎖企業的紛紛落戶,讓淮安超市業在短短幾年內變得空前繁榮。
現在,市區大型超市已達10多家,真正步入了「群雄逐鹿」時代。
眾超市「同分一杯羹」
「群雄逐鹿」時代,每一個超市都是「一方霸主」。哪一個都是「振臂一呼,應者雲集」的好漢,在超市業有著絕對的殺傷力。
坊間流傳這樣的說法,沃爾瑪每開一個店,總會形成一個「5公裡死亡圈」,也就是說,在方圓5公裡範圍內其它賣場將無生存空間;華潤蘇果在蘇、皖地區有著絕對的影響力,即使在商業競爭異常激烈的南京,華潤蘇果也能保持絕對的領先優勢;樂天瑪特紮根淮安多年,市民心中有著「時代情結」;樂購、家樂福、沃爾瑪等國際大型連鎖更是有著雄厚的實力……
於是,競爭的加劇成為明擺的現實。眾多超市只能相互「拼殺」,同分淮安市場這一杯「羹」。
如今走在街頭,我們時不時就會收到各大超市的宣傳單頁,上面是最近推出的促銷,當然各大超市的積分兌換、滿減、滿換等活動也在不定期舉行。而目的,無非是想在激烈的競爭中,佔得先機。
不過,宣傳的加強無法避免因競爭加劇導致的消費者「分流」。「消費者選擇空間多了,分到各個賣場的份額就少了,進而導致了多家超市銷售業績的下滑。」上海世紀聯華超市發展有限公司淮安店店長李雲華直言不諱地說,與2011年同期相比,超市2012年營業額下降了20%-30%。華潤蘇果、樂天瑪特等超市負責人也均表示,由於市民購買力和競爭力加劇等原因,各家超市2012年的營業額同比都有明顯下降。
競爭中,淘汰也不時出現。這些年,我們看到了家得利和易初蓮花的「死亡」,也曾經歷蘇果的「死而復生」……原因不言而喻,是激烈競爭造成了如此結果。
一位業內人士在分析淮安超市業競爭現狀時就說,如果一個超市地段不好,服務落後,品質和價格上又不佔優勢的話,只有死路一條。「如果超市商品不全,到超市乘個電梯、停個車都不方便,所依附的綜合體發展又不好,沒有消費者願意來消費,淘汰也是早晚的事。」該業內人士說,家得利、易初蓮花的「死亡」,世紀聯華、沃爾瑪如今生意「慘澹」均源於此。
出路:何以「笑傲江湖」?
面對激烈的競爭,各家超市出路何在?
「避免同質化」,永輝超市客服經理唐春一語道破。「一共就那麼大的市場,必須做出特色,才能搶佔先機。」永輝將生鮮類商品作為自己的特色商品,確實為淮安超市業注入了一股「清泉」。開業至今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每天近一萬的客流量,讓一些超市業的老大哥有些望塵莫及。
開店的模式上,蘇果超市的做法也值得借鑑。截至2012年,蘇果在淮安的便利店、社區店已達40多家。「大賣場+便利店+社區店」的形式在有效滿足市民消費需求的同時,也擴大了市場份額。「隨著市民生活觀念的逐步改變,更多人願意就近消費,而不是一定要去大型的賣場。」蘇果超市有限公司淮安子公司經理魏訪說。
樂天瑪特淮安有限公司總經理餘元萍則認為,目前很多一流超市企業都選擇進駐二三線城市或者入駐鄉鎮開拓市場。「這一部分市場購買潛力很大,我們需要及時『搶灘登陸』,擴大覆蓋範圍。」
此外,超市加強網上商城發展、標準化管理和人性化服務,樹立自有品牌以及「產、輸、銷」一體化發展,由粗放型經營向精細化管理邁進,在很多業內人士眼中,皆是超市業發展的出路所在。
本文轉載來自:淮海商報,不代表贏商網觀點,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贏商網,電話:020-37128209;郵箱:news@winsh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