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蓋如故 英雄相惜—記程亞傑和杜仲華的相識緣

2021-01-19 中記聯網


程亞傑和杜仲華在天津。(2014年)

    周敏

    程亞傑和杜仲華,一位是國際級的油畫大師,一位是全國知名的資深記者,在氣質上非常相似,都頗有文質彬彬的君子之風,君子是一道光芒,永遠有年輕的顏色。君子之交淡如水,雖然不經常見面,但彼此完全可以心領神會。

    程亞傑和杜仲華都是天津人,在各自的領域都是成就卓著的,兩人神交已久,但始終緣慳一面。後來,偶然的機會,程亞傑在畫家朋友張勝的家中見到了杜仲華,君子見君子,一如英雄見英雄,惺惺惜惺惺,這樣的一見如故,引為知己,實在是一種很奇妙的緣分。

    程亞傑和杜仲華同是天津工藝美院的校友,杜仲華在天津工藝美院就讀,未及畢業便遭遇「文革」,學業荒廢,只得棄畫從文,卻也在文學領域收穫頗豐,卓有建樹。而程亞傑從天津工藝美院畢業後,進入天津美術學院繼續學習,此後遊學前蘇聯,再進入維也納應用美術學院,拜入夢幻現實畫派創始人胡特的「大師班」進行深造,在藝術的殿堂攫取碩果,在國內外赫赫馳名。人和人是要講緣分的,彼此思想接近是一種難得的緣分,而更加難能可貴的是程亞傑和杜仲華這樣實實在在、道相同謀相似的朋友之道。

    杜仲華為人睿智、儒雅、有胸懷,那種內在的風骨更肖似中國傳統文人,冷靜客觀地面對現實,耐得住寂寞,不為世俗浮華左右,不為五鬥米折腰,潛心寫一些有責任寫、喜歡寫的文章。作為《今晚報》的資深記者,杜仲華的《老杜名人工作室》欄目深受讀者的好評和追捧,但他從不因此而自傲,始終保持謙謙君子之風,行事一貫低調恭讓。在杜仲華看來,程亞傑氣度不凡,形是清秀、白淨;神是深沉、親和……一望便知骨氣洞達,是一位溫文儒雅的紳士書生。

    程亞傑瀟灑、率真、謙卑文雅,接觸之後讓人如沐春風,而他的夢幻現實主義繪畫更是充滿天馬行空的夢境和想像,讓人沉溺其中,無法自拔。在程亞傑看來,杜仲華是有大智慧大才華的人,他的低調謙和,是胸懷,也是經歷滄桑後堅持不懈的恭和,更是品德具備的文雅。因此,在日常的採訪中,杜仲華會更多的關注人的性格特徵和獨到見解,以歷史的深度和廣度,與被訪者進行更深入的探究和碰撞,以成敗得失、人生百味來體現出智慧和感悟,讓人通過文字去感受那些平常可望而不可即的社會精英們,拉近距離,溝通彼此。這樣微而顯,志而晦,婉而成章的精彩文字實在不可多得。

    「滿腔熱血酬知己」,這次杜仲華的新書《光環的背後:我與名人》在付梓出版之初,程亞傑就力挺到底,並破例跨界擔綱視覺策劃總監,還特地挑選出最適合的得意畫作《謎》來作為新書的封面。在得知杜仲華天津召開新書發布會,更是提前安排好日程,推掉了和國外知名畫廊和合作邀約,專程趕回天津參加杜仲華的新書首發籤售會。

    人與人的相識是可遇的,但要相知卻是難求。程亞傑與杜仲華的相識或許是一場偶然,君子之交淡如水,雖沒有波瀾壯闊的驚世之舉,但也深厚地似一泓清泉,孜孜流淌,綿延逶迤。他二人俱是學識淵博,鋒芒俱斂之人,秉承中庸之道,這樣的彼此相知和欣賞,理解和支持,讓人無法不動容。一種語言,不必出聲,卻字字心聲,或許就是白首猶新,傾蓋如故,意氣相逢,英雄相惜。


程亞傑在杜仲華新書《光環的背後:我與名人》首發籤售會上。


程亞傑在杜仲華新書《光環的背後:我與名人》首發籤售會上。


程亞傑在杜仲華新書《光環的背後:我與名人》首發籤售會上。


程亞傑在杜仲華新書《光環的背後:我與名人》首發籤售會上。


程亞傑在杜仲華新書《光環的背後:我與名人》首發籤售會上。


程亞傑在杜仲華新書《光環的背後:我與名人》首發籤售會上,圖為與著名工筆女畫家曹雪蓉。


程亞傑在杜仲華新書《光環的背後:我與名人》首發籤售會上。


圖為程亞傑為小讀者籤名。


圖為程亞傑為小讀者籤名。


圖為天津程亞傑美術館館長邢繼先與關牧村等在籤售現場。


畫家程亞傑與他的作品

    程亞傑簡介

    程亞傑是當代享譽國際的油畫大師。1985年從天津美術學院油畫系畢業後,先後赴日本、蘇聯、歐美等國家學習和考察。因其出類拔萃的藝術造詣,贏得奧地利國寶級大師沃爾夫岡·胡特的賞識,被破格錄取為維也納應用美術學院大師級班,跟隨胡特教授鑽研「幻想寫實畫派」。在胡特教授的指導下,程亞傑創作的油畫作品《我的寶貝》入選世界著名SHEBA大賽,首次撼動了國外藝術家對該大賽的壟斷地位,也是迄今為止,全球華人藝術家唯一入選者。1995年,程亞傑應邀為新加坡李光耀資政創作油畫肖像,畫作深得李光耀資政的喜愛。2010年,程亞傑和吳冠中被新加坡政府授予「文化遺產之夥伴」的封銜。

  程亞傑的藝術歷程:經歷了裝潢、舞臺、服裝設計的學習與實踐;也從蘇式學院派、法國印象派、歐美古典主義以及維也納幻想寫實畫派中吸取精華,從而形成獨特的繪畫語言。其作品內涵豐富:運用純古典超薄油畫技巧,把印象派豐富的色彩揉入畫面的每一個細節之中;運用時尚簡潔的構圖,呈現出電影蒙太奇般的精彩畫面;運用看似熟悉的情節,講述著夢中奇妙的故事。這就是程亞傑對繪畫藝術的演繹,他用精湛的繪畫技藝,向讀者展現出美輪美奐的視覺畫面;他用簡約的「世界語」,引導讀者重溫屬於自己心中的夢幻世界。

  程亞傑認為:「沒有高超的專業技巧,不可能成為大家。然而,要想成為佼佼者,那必須是超越技術的『精神領袖』。因為,藝術只有與世人產生共鳴,才是藝術追求的最高境界」。

·幻想中的寫實—賞程亞傑繪畫作品有感
·視頻:程亞傑 不了解民族特色你很難成功
·對話程亞傑:安心做自己的事情不被名利所幹擾
·汪國真、程亞傑合作詩畫集《詩情畫意》在津籤贈
·國際著名油畫大師程亞傑美術館落戶天津
·
詩人汪國真和畫家程亞傑的奇妙邂逅
·
撲克牌就像人生 記畫家程亞傑的藝術堅持

責任編輯:培垠

相關焦點

  • 相識是一種緣
    貴冶   | ON LINE 品質之魂 存於匠心The soul of quality is invented相識是一種緣時光荏苒,於是在這裡,我與你有了近三十年的相惜相伴,從青年到中年,我矢志不渝。你伴我進步,你為我喝彩;我為你奉獻,我為你謳歌。人生的黃金三十年,我有幸與你相知相守。三十年,工廠給了我最好的人生履歷表。工廠人才濟濟,但對每一個員工一視同仁,讓其盡展才華。剛到工廠動力車間鍋爐房上班,就感受到工廠濃鬱的育人環境和以人為本的人性化管理。
  • 白首如新傾蓋如故
    「白首如新,傾蓋如故。」出自於《獄中上梁王書》,意思是有些人雖然相交已久,卻如同初識一般,有些人剛剛認識,卻好像認識了很久一樣。初見這句話,就驚豔於老祖宗語言的簡美,寥寥八個字卻道盡了傾盡一江水也難以訴清的胸臆。
  • 故事|遲暮相從,傾蓋如故——蘇軾和他的朋友趙令畤(下)
    【接上篇:故事|遲暮相從,傾蓋如故——蘇軾和他的朋友趙令畤(上)】蘇軾與趙令畤意氣相投,除了來自對趙令畤治才的欣賞,應該也來自對其文學才華的賞識。他們幾人經常聚在一起,有時泛舟潁水和西湖,有時月夜聽琴,更多的時候則是詩酒自娛。
  • 白首如新 傾蓋如故:那些讓你一見如故的光伏企業
    發表於:2017-10-30 13:34:15     作者:曹宇來源:索比光伏網白首如新,傾蓋如故。有些人相識幾十年卻仍是點頭之交,但也有許多人讓人一見就覺得很親切,成為一輩子的朋友。用喜歡放義大利炮的李雲龍團長話說,這就叫能「尿到一個壺裡」。
  • 喬丹紀錄片看哭詹姆斯 兩個NBA最偉大的「23號」英雄星星相惜惹人...
    喬丹紀錄片看哭詹姆斯 兩個NBA最偉大的「23號」英雄星星相惜惹人淚目時間:2020-04-28 15:2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喬丹紀錄片看哭詹姆斯 兩個NBA最偉大的23號英雄星星相惜惹人淚目 北京時間4月28日,喬丹《最後之舞》紀錄片的第3集和第4集再次引起了熱議
  • 「相識是緣、相知是福」原創小詩二首賞析,真情實感難能可貴!
    「相識是緣、相知是福」原創小詩二首賞析,真情實感難能可貴!相識是緣相知是福相識是緣,相知是福是瞬間迸發的熱情讓你我從此在校園相識、相知咫尺抑或天涯皆因緣分註定縱然相距千裡女院早已將你我牽引談論剛 你是錚錚傲骨舉手投足間謫仙之姿盡顯天地知曉 女院見證我們正躊躇滿志向著遠大的目標邁進「相識是緣
  • 有緣千裡來相會
    ……就這樣,簡簡單單,平平淡淡的幾句話兩人算是相遇相識了,然後相知了,再而相愛了,相惜相守了!這是緣分讓兩個,兩對,甚至無數雙千裡之外的陌生青年一齊聚在這裡,一起戀愛,一起步入婚姻……緣,就是那麼地妙不可言!後來,再提起那個深秋的午後,她問:你為什麼要跟著我?他:啊!你怎麼知道?這都被你發現啦!
  • 又話相逢,金剛菩提,遇見,便是命中注定的相惜
    小金剛菩提·飛碟樁規格:10瓣,每顆1.2cm所謂緣分,就是遇見了該遇見的人和事,所謂福分,就是能和有緣之事體會人生悲歡,所謂相惜,更是將這緣分,福分藏於心中念念不忘。更別提這代表名氣的十一瓣小金剛,和這難得遇到的十一瓣的大金剛,用這珍有訴說著自然中的珍異,訴說著穿越時空之下與你相遇的緣分。可那緣分定是不會經常找來的。如果要用到緣分這個單詞,必須是偶爾。
  • 彼岸花開前世緣,奈何橋上淚徒然
    彼岸花開前世緣,奈何橋上淚徒然,彼岸花開彼岸,奈何橋上嘆奈何,彼岸花, 紅色名為曼珠沙華, 白色名為曼陀羅華,統稱彼岸花;花葉生生世世永不相見,花開一千年,花落一千年,情不為因果, 緣註定生死,永遠相識相知卻不相戀。
  • 心若相知,心自暖,人若相惜,人不離
    心若相知,心自暖,人若相惜,人不離。相識萬人,不如知己一個一個人,最大的幸福,就是有人相知相伴,
  • priest五本早期作品,世間有人白首如新,有人傾蓋如故
    感情線的重點會放在磨合和成長,更多地在乎角色自身的成長。這次給大家介紹五本priest的早期作品,世間有人白首如新,有人傾蓋如故。1.《七爺》2010年6月13日在晉江文學城開始連載,同年10月2日完結,全文共78章並3篇番外。世事一場大夢,人間幾度秋涼,三百年愛憎呼嘯而過,從始而終,如須臾彈指,紅顏雲鬢都成了枯骨,劍膽琴心化作了飛灰。
  • 網絡世界中的情深緣淺,有幸與您相識,不悔遇見
    網絡世界中的情深緣淺,有幸與您相識,不悔遇見。謝謝你您給我帶來的歡樂難忘的記憶和足跡,相談甚歡時,感念時短,感恩隨行時,念您安然。歲月靜好中願再續下一年,熟識墨伴隨行中早已習慣了有你。
  • 註定有緣無分的男女,為何命運卻安排你們相識?這些理由你滿意嗎
    這時,總會彼此感嘆一句,真是命運不公,既然註定有緣無分,為何命運卻要安排我們相識?還不如壓根就擦身而過,誰也不認識誰,這樣會減少多少痛苦和折磨啊。 佛說,「有緣千裡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可以換來一次擦肩而過」,此生有怎樣的相遇和心動,前世就該有怎樣的糾纏。不論遇見誰,其實都是前世註定。哪裡有無緣無故的遇見,每個人的出現,都是為了渡你,都是為了教會你一些事情,幫你更看透人性。
  • 佛說:相遇和錯過,都是一種緣!
    文/飛魚佛說,相遇和錯過,都是一種緣!人與人之間的緣分天註定,有些人來到自己的身邊只是短暫的一程,然後又匆匆告別,有些人來到自己身邊,能夠陪伴自己共度一生,是一輩子的緣分,有些人因為曾經相愛,卻又因某些原因而錯過了,沒有走到一塊,也是一種宿命。
  • 中國駐布吉納法索大使人民日報撰文:傾蓋如故 久而彌堅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傾蓋如故 久而彌堅(大使隨筆)李 健4月16日,中國政府向非洲派出的首批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醫療專家組之一抵達布吉納法索。在布吉納法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關鍵時刻,中國及時的幫助受到布吉納法索各界歡迎和稱讚。中國有成語「傾蓋如故」,意思是新結識的朋友也能情誼深厚如舊交,用來形容復交近兩年的中布關係再恰當不過。2018年5月26日中布復交以來,布方多次仗義執言,旗幟鮮明反對西方國家幹涉中國內政。
  • 有一種同性相惜叫做唐晶賀涵,還有一種異性相吸叫做羅子君賀涵
    也許是為了製造一些話題,電視劇《我的前半生》裡創造了一個連接了羅子君和唐晶的點——賀涵;可能是為了更接近生活吧,新生女藝術家也變成了一個勤苦奮鬥的普通中年婦女;原著小說裡充滿的是小資情調,而改版後的電視劇則更接地氣,當然為了可看性免不了要一些日久生情及我愛上閨蜜男友的俗套劇情。
  • 寂靜歡喜,默默相惜
    一言相識,仿若傾心已久; 但凡交談,已默默相惜。
  • 六段人生感悟,相識了,相知了,難免會有心靈的共鳴與碰撞
    有些的相識,可以是花開花落般淡漠平然,彼此長久沒有交集,只是知道有這麼一個人的存在,待到遙遙一見時卻已是三生石上的舊相識。以前的種種只為今日鋪墊。相悅相知,沒有清晰完整的理由。偶爾遇到一個這樣懂自己的人,怎能不當作心中最重要的那個人來珍惜呢?
  • 蘇東坡與平陰的一「記」之緣
    但是,慶幸的是蘇東坡畢竟和平陰有一「記」之緣。所謂「記」,是坡翁所寫《薦誠禪院記》。薦誠禪院是一座寺廟,位於平陰縣東阿鎮鐵楊村。禪院始建於北宋神宗元豐二年(公元1079年)。建禪院的人叫應言,是一位有道的高僧。應言是一位出家的「入世者」,骨子裡流淌的卻是濟世救人的儒家的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