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教學中最難提高的就是計算能力。計算之於數學,正如速度與力量之於運動員,射擊準度與速度之於士兵。
1、計算方法的評判標準
(1)是否正確:
計算方法和思路要符合數學學科要求,合理有序,層次井然。計算中有一些必須遵守的原則,比如轉化為同類,才能運算或者比較。
(2)是否常用:
計算方法儘量採用常規方法,低年級的運算要考慮到高年級是否能夠用上。只有常用的方法才不會生疏,也更不容易出錯。既要找到最佳解法,也要找到最一般解法。
(3)是否簡明:
要求適合心算且書寫量小。生活中的用品越簡單的越耐用,比如,菜刀比手機更耐用。數學中計算的道理一樣,只有簡單才會更快,也更不容易出錯。
2、書寫
(1)是否規範。
計算的書寫要求清晰。比如,數字不能連筆,小數點的位置要正確,等等。
(2)書寫速度是否達標。
學生的書寫姿勢、握筆姿勢,甚至紙張的擺放位置,等等,都影響書寫速度與準度。
3、觀察能力
謄寫是否容易出錯。眼睛、大腦、手是否協調一致。手快過眼睛或者思維,就很容易出錯。
4、瞬間記憶能力:
要求精確。可以有意識加以鍛鍊,但要在掌握範圍之內運用。能記住兩行,就不要只記一行。正如上樓梯,運動員一步跨三級,普通人一步跨兩級,運動員自然快過普通人,但前提是幅度與速度可以把控。
5、檢測方法:
要求簡單快捷。比如可用特殊值法檢測化簡,用逆運算法檢測,等等。人都會出錯,主要是要有自我檢測的意識。
6、意識與理念:
工廠出廠的產品必須100%合格才能應對市場激烈的競爭,同樣數學中的計算也要求100%標準才能過關。即使方法會,但因為一開始就出現計算錯誤,導致整道題全錯,這樣的例子很多。計算最好一次性成功,當場發現計算中的錯誤並矯正。
要做到精準快捷的計算,並不容易。正如運動多不一定健康一樣,方法不當的盲目練習計算,並不能提高計算準度與速度,甚至會產生負面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