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段寶生通訊員黃立峰
韓湘紅,1973年2月生於濮陽縣清河頭鄉桃園村,2005年8月從濮陽市華龍區一石化企業離崗,任桃園村村委會主任和村黨支部書記至今。他心繫群眾,解百姓之憂,排群眾之難,受到群眾歡迎。近日,記者採訪了他。
記者:從企業返回農村當村幹部,有沒有落差?
韓湘紅:我生在美麗的金堤河畔,長在一片桃樹林下,我們的村子背靠金堤,眺望魚蝦戲水的金堤河,走出這片桃花盛開的地方,又回到這片桃園,作為村班子帶頭人,12載我始終不忘初心,一直在增強凝聚力和戰鬥力,帶領村民繼續前進!
記者:家有千口,主事一人,您是靠什麼取得村民的信任的?
韓湘紅:只有發展經濟群眾才能脫貧致富,群眾富了,才會信你,跟著你幹。我結合全村的實際情況,創辦濮陽輝煌養殖有限公司,讓村中黨員幹部先行先試。這家公司,年出欄肉豬3500頭規模,先後安排勞動力20餘人,可輻射村內養殖戶20餘戶。養殖基地建設完成後,建成了600立方米的沼氣池,為村裡150戶居民提供清潔的生活用氣。
記者:您作為村裡的帶頭人,是怎麼改善村民生產生活條件的?
韓湘紅:為改善個別村民小組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多年間我多方努力協調資金為村民增裝變壓器四臺。投資40餘萬元成功實現井井通,解決了群眾生產澆地難問題。2015年,籌資200餘萬元,建成便民服務站一處,建成文化廣場一期、二期,籃球場一處,幸福院一處,大大方便了群眾辦事,豐富了群眾的文化生活。我們村成為濮陽市美麗鄉村先進模範示範村,被河南省評為「美麗宜居村居」。
每年春節前,村裡還開展評選好媳婦、好婆婆和優秀共產黨員活動,樹立好風氣。
記者:請您描述一下桃園的未來。
韓湘紅:通過努力,在市、縣、鄉的支持和幫助下,我們村投資近3000萬元的農耕文明特色小鎮建設初具規模,特色小巷、臨水戲水沙灘、濮陽味道的美食街以及有機養殖項目等都在啟動。不遠的將來,在桃園村裡的農家生產生活體驗式人民公社館,可耕田,可飼養、可收穫,可居家,可打魚,可酌酒,可河畔看落日,看炊煙嫋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