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面膠》是2007年的一部電視劇,根據作家六六的同名小說改編,小說的結局是非常慘烈的,而事實上這是作家六六根據上海一個真實的事件而改編,真實的事件比小說還要讓人悲傷。
今天我們不去說小說,也不去探究那件真實發生的事情,畢竟像現實中那樣渣的男人還是很少的。我們圍繞電視劇《雙面膠》,來說說女人應該怎樣把握自己的愛情,經營管理好自己的婚姻。
上海姑娘麗娟大學畢業之後選擇嫁給東北小夥亞平,她的選擇遭到父母強烈的反對,因為父母覺得他們家條件太差,還有南北差異太大,麗娟選擇這樣的家庭是不會幸福的,但麗娟騙母親說她懷孕了,父母只好同意。
麗娟堅持了自己的選擇,他選擇亞平是因為覺得他大度,帥氣,個子高,不像上海男人那樣整天纏著自己問東問西,用她的話說,上海男人煩都煩死的了。
而麗娟犯了什麼錯誤呢?要結婚真的要聽一聽父母的建議的,父母都是過來人,什麼事情看得更透徹。結婚後是兩個家庭之間的結合,不是簡單的你和他,所以麗娟只是單純地以為選擇了老公,就是和老公過,這樣的簡單為以後埋下了禍根。
愛情的發生是沒有任何條件的,所以像麗娟所說的什麼帥,個子高,這些根本就不是婚姻所要考慮的問題,像李銀河和王小波一樣,思想與精神的相吸,這樣的結合才是能夠長久的。
所以麗娟看重的這些表面的東西,很快就煙消雲散了。她忽略了亞平背後的龐大家庭。
當亞平的父母來上海之後,矛盾就發生了。這種矛盾首先是南北文化的差異。
上海男人在家照顧媳婦是太正常不過的事情了,所有的家庭都是這樣的。然而東北老爺們卻不是用來伺候小女人的(這是亞平媽媽的原話)。這種文化的差異,在之前還沒有太明顯的暴露出來,畢竟麗娟和亞平小兩口一起生活的時候,亞平還是遷就麗娟多一點。
但是婆婆公公來了,一切變了。
亞平的媽媽承包了一切的家務,包括媳婦的內衣內褲都是她洗,這種沒有邊界的做法,一方面是因為她剛到媳婦家,願意表現一下,另外一方面是用這種方式教育麗娟,讓麗娟看清楚她自己應該怎樣做,怎樣地為這個家庭付出,怎樣地伺候她的兒子。這成了戰爭的導火索。
所以,結婚以後,如果有條件,一定要分開住,分開,客客氣氣。如果不分開,媳婦肯定要想著多承擔一些,不然就是老公要想著多承擔一些,但無論如何,戰爭不可避免。
對於從小嬌生慣養的麗娟,這樣的事情她能忍受嗎?當然不能。而且亞平的父母更沒有邊界感的是左右麗娟趕緊要小孩,麗娟在這件事情上沒有自己的主張,而亞平更是那種父母說什麼就是什麼的愚孝。所以他們毫無準備地懷孕了,然後在公公婆婆的歡慶中接受了流產的不幸。
生小孩是自己的事情,當你充分做好當母親的準備時,再迎接這個小生命,不要為了完成別人的心願而去生小孩,這是很不負責任的做法。
令人寒心的是,麗娟流產之後公公婆婆馬上回了東北,之前懷孕時無微不至的伺候蕩然無存。如果一個家庭對一個女人的態度就是為了讓你傳宗接代,你想想那有多麼可怕。
所以,女人,一定要找到一個這樣的丈夫,為自己而活,你們都是獨立的個體,不能討好任何人,包括父母,這樣你們才能幸福。
這件事情之後亞平對麗娟的態度變化很大,認為流產的主要原因是麗娟。一個男人如果愛你,絕對不會在這件事情上為難你,本身生小孩遭罪的就是女人,愛你的男人會更多照顧與包容,而不是怨氣滿懷。
更加不幸的事情發生了,亞平的父親得了肺癌,來上海治病。對於這件事情,亞平完全失去了理智,在愛父心切的情況下,他被醫院的「專家」忽悠,走上了一條「治病」的不歸路。最後不但沒有治好病,反而拖垮了父親的身體。而麗娟在這件事情上面的冷靜被亞平認為是無情。麗娟只能向她的父母借錢,而這之前她已經將父母的十萬借給了亞平的姐夫作為融資,投進了亞平姐夫的工廠。
女人,一定不能選擇向你伸手要錢的男人,這樣的人是無底洞。
亞平雖說不是這樣的無底洞,但是家庭條件限制了他,他最後就是走上了這樣的不歸路,讓麗娟一次次回娘家借錢。試想,麗娟的父母辛辛苦苦將她養大,房子也是她們付首付給麗娟買的,這樣的情況下,他們的積蓄全部被麗娟要走給了婆家,父母能不寒心崩潰嗎?
暴風雨來臨了。
亞平姐夫的廠長卷錢跑了,他們血本無歸。
因為這件事情,亞平母親與麗娟父母發生激烈的爭吵。亞平父親去世,麗娟母親中風。
兩個家庭已經走到了崩潰決絕的邊緣。
然而這個時候麗娟選擇的竟然不是離婚,而是沒有任何感情地和亞平繼續生活,只是為了孩子有個爸爸。
這樣的生活能幸福嗎?當然不能,積怨太深總是要爆發的。因為和亞平母親爭吵,麗娟被亞平家暴。
兩個曾經看起來甜蜜有加的人走到了無可挽回的地步。
愛情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如果遇見了祝你好運,如果沒遇見,能夠在婚姻的選擇上門當戶對還是很正確的選擇,這種門當戶對不只是經濟上,而且是文化地域上,這樣你們會有更加流暢的交流。還有就是管理好自己的嘴巴,不好的話語是一把刺刀,傷人傷己,不要因為這個送命。
而婚姻就是這樣,既粘著男方一家,又粘著女方一家,誰都不可能完全撇得乾淨,只有做好充分的準備,融入接受對方的家庭,才能婚姻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