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和閨蜜一起帶孩子出去玩,孩子在一起玩時,我們大人就在一起聊天,聊著聊著就聊到了孩子學習上面去了。慢慢地我們就聊到孩子看課外書上面去了,說到這個閨蜜就很生氣的和我說,說書借給了一個同學看,都要一年了也不知道還,我立馬安慰她說,不著急,慢慢說到底是什麼情況。
閨蜜向我仔細說明了情況:原來是她兒子去年暑假和同學一起去書店買了一套書,自己還沒有怎麼看,就被同學借走了,後來就開學了。平時忙於校內學習,看課外書的時間相對就少了,因為要看學校指定的必讀教材,家裡面也有一部分書可以看,所以一直就沒有問同學還書的事情。轉眼間一年快過去了,到了今年的暑假,閨蜜兒子想看借給同學的那套書,於是就聯繫那個同學的家長。第一次聯繫那個同學的家長,也立馬回覆信息了,於是兩個家長說好了晚上約在某一個地點見面把書還上。按道理也應該沒什麼問題了,可是到了晚上,閨蜜打那個家長電話,打了一直沒有人接,閨蜜想也就算了,可能忙沒有聽到。當天拿書計劃也就泡湯了。中間過了幾天這個同學家長也沒有和閨蜜聯繫,後來閨蜜又發信息給她也沒有回,之後過了幾天閨蜜又發信息還是沒有回。前前後後聯繫了四五次都沒有回覆,閨蜜想壞了,可能人家手機壞了,也可能手機丟了,也就沒有再聯繫。可奇怪的事情發生了,過了幾天那個家長還發了朋友圈,閨蜜又和那個同學的爸爸聯繫了,一切都正常。這就讓人很奇怪了,不知道到底是怎麼想的,我聽了也很無語了。我覺得這樣的人估計借別人的東西,不會有人願意第二次借東西給她了。不管什麼原因或者什麼想法總要和別人說一下情況吧!
下面我從我個人方面講一下借別人東西的原則:
一.看對方與你的關係
朋友也分親疏遠近,所以在向朋友借錢時,也要看彼此之間的關係。如果是關係比較密切的人,而且你也了解他的經濟情況,那麼就可以直截了當,表示自己急需借多少錢或什麼東西。如果與對方關係一般,那麼語氣則應委婉一些。
2.說話要用商量的口氣
向別人借東西時,語氣一定不要太硬,更不能說一些傷害對方的話,要知道,這時是你有求於人。可是,有些人卻不懂得這個道理,向人借錢時說:「誰不知你有幾萬元,借給我一點還不是小意思。」諸如此類的話,對方是不願意聽的。因此,借東西時,一定要用商量的口氣,這樣能讓對方感覺你有求於他並且尊重他,這樣他才願意幫你。
3.有借有還,再借不難
借別人東西時,一定要說明歸還時間,而且要準時歸還。如果向對方借了錢,而且時間較長,那麼考慮到物價變動等因素,歸還時可準備點禮品,以彌補對方受到的損失,這樣會讓對方感到你是一個通情達理的人,以後再有困難向他求助時,就會變得更加順利了。相反,如果跟別人借了東西不還,人家就會認為你不誠實。如果你答應在某個時間還,但過了很長時間才還,人家就會認為你不可靠。此外,東西還給人家時還應該完好無損。若由於磨損或用壞,不可能完好無損地還給人家了,那就應該再買一件儘可能一樣的東西還給人家。如果辦不到就應當照價賠償。對於大方的人,他們也許會不接受這樣的賠償,可是,作為借者,就應該表示出願意照價賠償的誠意。
4. 借不到時,不要說氣話
跟別人借東西總有不能如願的時候,這時就應當控制失望和不滿的情緒,不能說出無禮的話,更不能說刺傷對方的話,否則會損害彼此之間的友誼。
5.還錢莫轉手
借錢之後,無特殊情況應誰借誰還,最好不要轉手。因為託人「轉手」既失禮,也可能因交代不清而混淆記憶。
大家覺得我說的對嗎,還有我閨蜜兒子同學的家長的做法,你們是怎麼理解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