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傳感器測人體體溫,高德紅外晶片技術入選工信部物聯網示範名單

2020-12-12 武漢發布

長江網7月10日訊(記者康鵬 通訊員武經宣)日前,工信部官網公布《2019-2020年度物聯網關鍵技術與平臺創新類、集成創新與融合應用類示範項目名單的通知》,名單包含130家企業和科研院所機構,其中,有5家機構來自武漢。

示範項目分為兩類,分別是「關鍵技術與平臺創新類」和「集成創新與融合應用類」。

其中,高德紅外公司的「微機電與傳感技術創新平臺」、武漢數位化設計與製造創新有限公司的「新型顯示器件MURA缺陷視覺檢測技術」入選「關鍵技術與平臺創新類」;

南鬥六星系統集成有限公司的「基於輔助駕駛產品車聯網應用」、武漢智慧地鐵科技有限公司的「新一代城市軌道交通工程結構監測與安全評估系統研發及應用」、中南設計研究總院的「中信智慧水務」入選「集成創新與融合應用類」。

小小紅外晶片可測體溫

精度可優於±0.5℃

高德紅外測溫晶片被廣泛用於公共場所。通訊員餘小小供圖

高德紅外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微機電與傳感技術創新平臺」指的是該公司開發的紅外探測器晶片,是所有紅外儀器的核心。例如疫情防控期間使用的測溫儀,正是有了晶片技術,才能有精準溫度。

經過多年刻苦鑽研,高德紅外研製出了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中國紅外芯」,打造出高性能3條紅外焦平面探測器批產線,其中非製冷探測器、碲鎘汞及二類超晶格製冷紅外探測器等線,一舉打破了西方長期技術封鎖。

據悉,高德紅外推出了多款紅外探測晶片,其中包括專門針對人體測溫檢測開發的機芯組件,對人體體溫的測溫精度可優於±0.5℃,廣泛應用於機場、車站、醫院、口岸、大型廠區校區等大流量人群場合;還有可集成到行動裝置或各種單通道入口、單位門禁、考勤系統等的晶片……

給生產線配備「火眼金睛」檢測產品缺陷

用人工智慧破解技術瓶頸

新型顯示器件MURA缺陷視覺檢測技術,可以幫助生產企業提高缺陷檢出率。樊達宜供圖

「手機、平板等設備使用的OLED等新型顯示器,製造工藝複雜、易產生缺陷,因此,檢測設備是行業創新鏈的基礎和關鍵設備,可實現產品質量管控,促進產業鏈工藝改進。目前,美、德、日、韓等國內外現有檢測設備,均存在許多缺點,不能滿足企業對缺陷檢測的要求。」

日前,國家數位化設計與製造創新中心相關負責人朱欽淼介紹,其研發的「新型顯示器件MURA缺陷視覺檢測技術」,在關鍵技術與裝備上,掌握了一批自主專利,打破美日技術壟斷,處於全球領先地位,將推動中國高端顯示製造與檢測的發展。

據悉,國家數位化設計與製造創新中心是工信部成立的第九家國家級製造業創新中心,主要面向國家戰略和支柱行業,聚焦數位化設計、數位化分析、數位化製造等方面關鍵共性技術,為數字製造和智能製造關鍵領域研發核心工業軟體和核心工藝裝備。

針對當前新型顯示器件產線(如OLED等)對自動化缺陷檢測的重大需求,該中心研發高精度傳感器技術,基於人工智慧的高精度缺陷檢測算法,突破傳統技術瓶頸,解決新型顯示器件實際生產中自動化缺陷檢測中的MURA缺陷檢測難題,極大提升工業自動化生產線生產率,如同給生產線配備了「火眼金睛」。

未來,這一技術和裝備將可應用在華星光電等重點顯示行業、企業,為行業帶來數百億元的間接收益。

替代人工巡查地鐵隧道

打造「全時全域」監控專家

新一代城市軌道交通工程結構監測與安全評估系統示意圖。周川涵供圖

現階段,傳統的地鐵運營者僅僅實現了對「風、火、水、電、車」的監控。隨著城市建設的日新月異,每年有大量新增的地鐵隧道穿越城市下方,地面的施工、地下水位變化等因素,都會引起隧道結構和受力的變化,致使各種突發事件時有發生。

為此,對地鐵基礎設施(隧道、路基等)進行「智能化綜合監控」的需求已成為行業關注、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日前,武漢智慧地鐵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周川涵介紹,此次該公司入選工信部名單的「新一代城市軌道交通工程結構監測與安全評估系統研發及應用」項目,使用波分+時分混合復用傳感信號解調技術,形成「大容量、高精度、長距離、高可靠」的傳感物聯網,併集成大數據、雲計算平臺的一套「全時全域」解決方案。

過去,城市軌道交通隧道存在以人工巡查為主、發現隱患不及時、定位不精準的弊端。

「有了這一系統,可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實時在線監控,隨時發現、隨時定位、及時處理,給地鐵安全運營帶來保駕護航全新體驗。」周川涵介紹。目前,這一技術已應用於武漢地鐵7號線和8號線1、2、3期上。

相關焦點

  • 體溫槍「一槍難求」!紅外傳感器成市場新熱還是曇花一現?
    紅外測溫槍槍口部位有一個紅外傳感器,也就是測溫探頭,待測目標的紅外輻射信號,經過光學接收器傳輸給調製器濾除大面積的背景幹擾信號,然後經過紅外探測器將紅外輻射信號轉變成電信號,該信號經過放大器和信號處理電路,並按照一定的算法和目標發射率校正後,最終可轉變為被測目標的溫度值,從而實現非接觸探測人體溫度。
  • 高德紅外兩大應用項目入選「2020年湖北省人工智慧十大優秀應用...
    高德紅外(002414)兩項人工智慧應用場景實例――「應用於地鐵、火車站的全自動紅外熱成像測溫告警系統」和「應用於學校的全自動紅外熱成像測溫告警系統」脫穎而出,同時入選「2020年湖北省人工智慧十大優秀應用案例」。
  • 疫情隨寒冬再起 紅外熱成像體溫檢測儀構築「安全線」
    而包括紅外熱成像體溫檢測儀等高科技設備在防疫中應用,為我國民眾構建了一道可靠的「安全線」。   那麼,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所需紅外測溫設備的晶片究竟有何技術含量?   據業內人士介紹,紅外焦平面探測器是熱成像系統的核心部件,是探測、識別和分析物體紅外信息的關鍵。
  • 紅外測溫槍體溫34.2,教你怎麼測更準確
    紅外測溫槍體溫34.2?教你怎麼測更準確今天,你被「槍」擊了嗎?疫情當前,測體溫成為了日常常態,進小區要測,進公司要測,進商場要測,只要是不同場合,必須要經歷的一定是露出手腕或額頭,隨著企業的陸續復工,額溫槍也緊隨腳步,成為口罩,酒精,消毒水同級別的緊俏防疫物資。
  • 紅外測溫槍體溫33度?教你怎麼測更準確
    疫情當前,測體溫成為了日常常態,進小區要測,進公司要測,進商場要測,只要是不同場合,必須要經歷的一定是露出手腕或額頭,隨著企業的陸續復工,額溫槍也緊隨腳步,成為口罩,酒精,消毒水同級別的緊俏防疫物資。常用的體溫計,圖片來自南京市計量監督檢測院檢測人體體溫的溫度計有接觸式和非接觸式兩種,常用的接觸式體溫計是玻璃和電子兩種,非接觸式有紅外耳溫和紅外額溫兩種。
  • 紅外傳感器技術在肺炎疫情體溫篩查中的應用
    在本次疫情防控過程中,起到關鍵作用的呼吸機、監護儀、制氧機、負壓救護車等醫療產品,在危重病人搶救以及防止病毒擴散的過程中發揮了重大作用,這些都離不開傳感器技術的支持。其中,疫情導致紅外體溫計需求激增,而這一在此次疫情防疫工作中做出重要貢獻的紅外體溫計設備,便是傳感器技術的典型應用。
  • 紅外體溫槍測體溫原理,了解一下
    於是便想到幾個問題,紅外體溫計是怎麼測量的體溫的呢?所以額溫槍是怎麼測我溫度的?人體與其他物體一樣,自身也無時無刻在向四周輻射釋放紅外能量,並且其不會被空氣所吸收,我們人體向外輻射的紅外大小與不受環境所影響影響,只與與人體含存與釋放能量大小有關,所以,只要我們測量出人體所輻射的紅外能量就能夠精確的測量出人體體溫。我們的額溫槍和耳溫槍這一類非接觸式紅外體溫計就是依據這一原理所設計製作出來的。
  • Arduino人體紅外傳感器怎麼用
    所以今天馬克筆設計留學的程老師繼續為大家帶來Arduino的相關知識,這次講解一下arduino人體紅外傳感器的工作原理與實際應用。人體紅外傳感器相信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就是上面這張圖中的看似是一個「白色球體」一樣的小東西,首先我來講一下它的工作原理。
  • 紅外體溫槍生產流程及注意事項
    在疫情當下體溫槍成為非接觸式測溫儀,成為疫情防控的重點物資。和家裡日常用的水銀體溫計、電子體溫計不同,「體溫槍」根據人體發射的紅外線輻射能來測定體溫,所以也被稱作手持紅外體溫檢測儀。是一種利用現代傳感器測量技術、微電子技術等技術手段對被測對象進行溫度測量的新型儀器。
  • 鬥象科技入選工信部2020年網絡安全技術應用試點示範名單
    鬥象科技入選工信部2020年網絡安全技術應用試點示範名單 鬥象科技入選工信部2020年網絡安全技術應用試點示範名單 2020-12-09 20:03:36  來源:慧聰網,本次公示名單中包括新型信息基礎設計安全、網絡安全公共服務及網絡安全「高精尖」技術創新平臺在內的三大類數十個項目。
  • 解決室內空氣淨化難題 四方光電空氣品質氣體傳感器催生技術革命
    在居民健康意識提升背景下,空氣淨化家電作為舒適化、智能化、高端化的健康家電品類,將繼續向多品類、多層次發展,帶動氣體傳感器需求擴大。2020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居民對室內淨化除塵、殺菌消毒、除異味等需求的重視程度有所提升。
  • 四方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榮獲工信部2019年工業強基工程重點產品...
    圖二:四方光電榮獲工信部工業強基工程一條龍應用計劃示範企業授牌現場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關於公布2019年工業強基工程重點產品、工藝"一條龍"應用計劃示範企業和示範項目名單的通知》(工信廳規函〔2019〕
  • 高德紅外:紅外測溫儀供不應求 將快速形成大批量產品投放市場
    原標題:高德紅外:紅外測溫儀供不應求,將快速形成大批量產品投放市場 來源:通信網據科創板日報報導,高德紅外在昨日舉行的電話會議上表示,未來紅外測溫儀的需求巨大,目前處於供不應求狀態。此外,其還透露公司擁有自主可控的探測器晶片生產線,產品中核心的晶片是現成的,新投產的產品已經在準備過程中,將快速形成大批量產品投放市場。測溫產品生產過程中最耽誤工時的是校溫,目前行業只有公司有全自動校溫線,因此生產效能是沒問題的。後續新投產產品的原材料配齊後,每天產能可達1000臺。
  • 人體紅外測溫儀的科普小知識
    近期,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嚴峻,測量體溫成為防控疫情的必要手段。人體紅外測溫儀因其非接觸、效率高、使用方便的特點在人流密集的各交通關口、醫院、住宅小區、企事業單位廣泛用。分類常用的人體紅外測溫儀可分為紅外熱成像體溫快速篩檢儀和紅外體溫計兩類。
  • 測溫槍測不準體溫?專利檢索全面解決你的體溫恐慌!
    接觸多了,大傢伙發現,我的體溫咋這麼低了呢,一大波網友趕來說34°,33°,32°。哎等等,人的正常體溫是不是36.0℃-37.0℃嗎,怎麼用測溫槍測出來的溫度為什麼會這麼低呢,如果有人發燒測溫槍還能檢測出來麼?
  • 花式測體溫!這些紅外體溫檢測儀你都認識嗎?
    全國人民抗「疫」進入關鍵期,如果您最近有外出,可能會被社區工作人員拿著外形像「槍」一樣的設備對著額頭掃,這是額溫槍或著者手持式紅外體溫檢測儀器,理論上它們可以不接觸人體即可快速、較為精準地測量出體溫。
  • 測水溫測體溫測食物溫度,原來榮耀Play4 Pro紅外測溫這麼好玩
    其測溫原理也不同於普通的紅外測溫槍,榮耀Play4 Pro的測溫原理為吸收人體/物體散發出的紅外能量來計算溫度,傳感器通過接收紅外能量來判定被測對象的溫度,因為手機本身並不發射紅外光線,相比傳統的水銀測溫計,不易碎,更安全。那麼問題來了,我們到底什麼時候才需要一個測溫功能呢?
  • 關於溫度傳感器, 這次終於看懂了!
    來源傳感器與物聯網產業聯盟 導語 2020年鼠年伊始,新冠疫情席捲全國,在抗疫防控過程中,各類傳感技術作為技術手段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測溫儀、呼吸機、監護儀、制氧機、負壓救護車等醫療抗疫設施都離不開傳感器的支持
  • 高德紅外:紅外輻射的波長單位為um 國內外的紅外探測器晶片均為um...
    來源: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同花順(300033)金融研究中心11月20日訊,有投資者向高德紅外(002414)提問, 經查閱公開資料得知,公司現在產產品的製程使用的是um級,現在消費者常見的產品宣傳是nm級晶片。
  • 萬物互聯時代來臨:智能傳感器成新三板未來新看點
    二是面向消費電子、汽車電子、工業控制、健康醫療等重點行業領域,開展智能傳感器應用示範。加強消費電子智能傳感器一體化解決方案供給能力。完善新型高端汽車智能傳感器布局。推進工業智能傳感器智慧應用。拓展醫用智能傳感器應用領域。三是建設智能傳感器創新中心,進一步完善技術研發、標準、智慧財產權、檢測及公共服務能力,助力產業創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