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8 18: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剪紙藝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民間工藝,它源遠流長、經久不衰,是中國民間藝術的瑰寶,是中華傳統文化璀璨星河的一角。
和林格爾縣是剪紙之鄉,為了傳承和發揚傳統文化,和林格爾縣第一幼兒園將剪紙活動設為園本特色課程,教師作為剪紙藝術傳承的後繼力量,肩負著對民間剪紙藝術的保護和傳承工作。為此,和林格爾縣第一幼兒園開展了「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妙手生輝」教師剪紙展示活動。
活動開始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共同的血脈和靈魂,蘊藏著中華五千年文明和智慧。傳統文化對於傳承文明,增強民族凝聚力,培養愛國主義情懷及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起著重要作用。
精彩一瞬
PERFORM
創作進行時
PERFORM
成果展示
本次活動,各班級以「民族團結、抗擊疫情、傳統文化、光碟行動、垃圾分類、足球」等題材進行創作。
民族團結
中二班和中三班老師的創作題材是「民族團結」,團結就是生命,團結就是力量,團結就是勝利。各民族團結友愛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是社會主義民族關係的生動體現,是中華民族繁榮發展的重要保證,也需要我們從自身做起。
光碟行動、傳統文化
大四、大五、大六班老師的創作題材是「傳統文化和光碟行動」,中國傳統文化蘊含著深厚的民族傳統文化底蘊,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的文化積澱。而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希望大家「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足球
小班組老師以「足球」為創作題材,而足球活動也是和林格爾縣第一幼兒園的特色課程。足球是幼兒最喜歡的一項體育活動,這項活動有助於幼兒的智力發展,足球遊戲的過程也是智力開發的過程,而且過程中有助於幼兒社會交往能力的發展。
抗擊疫情
大班組老師以「抗擊疫情」為創作題材,疫情尚未結束,防控仍在進行,我們向所有奮鬥在抗疫一線的逆行者們致敬。
垃圾分類
中一班、中四班老師的創作題材是「垃圾分類」,「垃圾是放錯位置的資源,把垃圾資源化,化腐朽為神奇,是一門藝術。垃圾混置是垃圾,垃圾分類是資源。」
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
活動總結
民間剪紙藝術走進課堂,在園內積極開展教育傳承活動,加深對剪紙藝術價值的認識,將民間剪紙藝術在幼兒中加以傳承與發揚,煥發出旺盛的新鮮生命力。這有助於傳承傳統文化,弘揚民族藝術,加強幼兒愛國主義教育,振奮民族精神。
感恩新時代,奮進新時代。讓我們銳意進取,不忘初心擔使命,砥礪奮進正當時。
(來源 和林格爾縣第一幼兒園)
原標題:《和林格爾縣第一幼兒園:「中華民族一家親 同心共築中國夢」——妙手生輝教師剪紙展示活動舉辦》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