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9日,時代的鐘聲85響,紀念一二·九愛國運動八十五周年,也是我校建校108周年,為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化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推進「四史」主題教育,不斷增強學生的愛國意識與艱苦奮鬥的作風,厚植愛國主義情懷,文法學院積極參與了學校組織的紀念一二·九運動85周年歌詠比賽。
「一二·九」運動是一次大規模的學生愛國運動。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為發揚「一二·九」運動的光榮傳統,文法學院的同學們於12月9日舉辦的「追尋紅色記憶,不負時代榮光」的85周年歌會上演唱了《我和我的祖國》。
我的祖國,她群山崔巍,任憑風雲掠過,雄奇的峰頂上俯瞰歷史的風雨從容不迫;她萬川奔流,縱使時光難遏,激蕩的歌聲響徹歲月的長河穿雲不衰。當四十名同學一同唱響這首歌的時候,實在是令人心潮澎湃,一如當年那些愛國學生的心情,勿忘國恥獨立自強。「一二·九」的那段歷史雖然離我們已然遙遠,但是它的精神卻永遠不會埋沒於歷史的長河中,每個時代有屬於那個時代的使命,時代青年當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關注國事,把握時代脈搏,承擔歷史使命,讓「一二·九」的精神永不褪色。
在幕後,為了使這個節目能得到完美的呈現,同學們付出了不少的努力與汗水。詩歌朗誦的前奏喚醒拂曉,初時宛轉低吟,澎湃中高亢吟誦。歌聲在熱忱的心靈中,在翩翩舞蹈的和襯中,唱響新的時代,層次分明的表演讓我們的節目更加豐富。
錄製之中,為了能夠一展我們海大的美麗景色,我們還採取了室外拍攝和分鏡拍攝,分別在海綿廣場、 「漁權即海權」和「勤樸忠實」校訓牆進行了彩排與視頻的拍攝。
「花雪從風不休,滿腔熱忱相隨」,文法學院的黨委書記俞淵、院長唐議和黨委副書記李志強、文學藝術部呂霽虹、劉紫光老師也一同加入了我們的拍攝隊伍。
在鏗鏘有力的誦讀中,在滿腔熱忱的歌聲裡,在迎風飄揚的五星紅旗下,我們自豪的宣揚:
我愛我的祖國,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
華夏多俊彥,英才於斯盛。
「華北之大,已經安放不得一張平靜的書桌了」,85年前,先輩們的怒吼仍在耳邊迴響,無數青年學子為捍衛民族的尊嚴和利益而戰。雖處和平,我們沒有機會像先烈那樣戎馬建功,但同樣可以依靠自身努力奮鬥,釋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用實際行動為國家富強、民族復興貢獻出自己的全部力量!
最後,特別鳴謝此次129歌會的幕後工作人員,他們是:
總負責人:陳逸瀟
負責人:文藝體育部 龍盈穎、李唯漪、黎芝栩
特別指導:劉紫光老師
指導:楊洋、趙昱皓、江婧、池以成
詩歌撰寫:人力資源部 羅源
參與一二·九彩排的全體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