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新聞網朔州訊教育, 是責任,更是理想,七中人肩負責任,手捧理想,在教育的大道上不斷求索,因為我們相信,只要我們聚焦教育的陽光,就一定會等到教育的花開。
在市區兩級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門的領導下,朔城區第七中學堅持以「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辦學主線,狠抓思想政治工作,強化師德師風建設,不斷加強領導班子,強化教師隊伍建設,推進辦學模式改革,大力宣傳尊師重教典型,狠抓校園常態化疫情防控和安全工作,加快發展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近年來學校的各項工作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獲得了各種榮譽。2018年12月又順利通過「全國文明校園先進學校」驗收和公示,2019年4月又順利通過省文明辦驗收,7月獲得「山西省文明校園」稱號,開創了學校各項工作的新局面。
2020年第三十六個教師節來臨之際,朔城區第七中學又傳喜訊:榮獲「朔州市辦學先進集體」,榮立「集體一等功」。榮譽的獲得得益於多方面舉措。
一個目標謀求學校發展
「辦人民滿意教育」是學校始終堅持的目標,學校秉承「為每一位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的辦學理念,關心每一個學生,為每一個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是每一位七中人的育人方向。目標引領下的工作博得了群眾的滿意,大批的學生意願到七中就學,是對七中人莫大的鼓勵。
該校始終以創建全國文明校園先進學校為抓手,全面實施「德育建設」工程,不斷提高德育管理實效。樹立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思想,不斷加強德育常規建設,實現全員全方位育人目標。在學校的一花一草都在彰顯德育功能的氛圍中,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得以全面發展,各種活動競賽成績頻頻。2018年12月份七中攜手懷仁一中順利通過「國家級文明校園先進學校」驗收,2019年7月獲得「山西省文明校園」稱號。以推進「智慧課堂」改革為抓手,全面實施「高效課堂」工程,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藉助「校內比教學、校外拓視野」活動,轉變觀念、提高認識、營造氛圍、積極引導、創新做法、加強管理,注重實效。以轉變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為突破口,確立我校的課改思路,立足生本,自主構建,經營課堂,內涵發展。教師通過集體校本教研,促進了專業成長,達到了共同提升的目的。今年,學校藉助我區被列為全國信息化教學典型區縣,加大「高效課堂」工程建設力度,引進並著力推進「智慧課堂」,實現信息化教育引領示範效應。現有23個教室裝備了智能一體教學黑板,啟動「智慧課堂」教學模式,「高效課堂」效果凸顯,受到區領導高度重視和好評,正在籌劃「高效課堂」 今秋全覆蓋,顯示引領效應。
三支隊伍提升教育品質
班子堅強有力。堅持學習制度,提高政治站位,堅持民主集中制,重大問題上會,集體討論決定,並由個人分工負責貫徹落實。堅持一線工作法。領導班子堅持深入群眾,堅持深入年級組、教研組和課堂,到基層與教師交談,參與聽課和教研活動,掌握第一手資料,做到胸中有數,及時發現問題,指導學校各個方面工作。
黨員隊伍先進。學校緊緊圍繞教育教學中心,積極探索推行「支部+」工作模式,通過系列活動有效破解「兩張皮」難題,夯實黨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的引領作用,確保黨的教育方針政策落地生根。
教師隊伍優化。整個教師隊伍逐步實現五個最優化:結構最優化,思想最優化,專業最優化、敬業精神最優化,教育教學能力最優化。學校形成一支老中青相結合的教師中堅力量,有力促進學校發展。青年教師何潤青、崔玉梅先後在山西省青年教師技能大賽中獲得一等獎、二等獎,2019年12月田文華老師在中國廈門舉辦的「第十一屆初中青年教師優秀課展示與培訓活動」中,經過層層選拔脫穎而出獲得一等獎。白晉海、張彩琴2020年被評為「省級骨幹教師」,名師隊伍日漸壯大。2020年教師節白晉海、蘇建國等6人受到區委區政府嘉獎。
四大亮點凸顯教育特色
規範制度是我校特色建設的基礎。學校堅持「行政管理為主體、黨支部支持保證、教師代表監督協調、教職工積極參與」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機制,定期召開教代會,審議學校發展規劃,修訂教師獎懲條例,評價行政領導的工作實績,討論後勤服務社會化的進程。學校不斷規範各種制度,各項工作重行動、重落實、重效果,做到人人有責,人人擔責。
強化師德師風是學校發展的第一要務。將重視師德師風建設作為學校發展的第一要務,擺在重要的議事日程,常抓不懈,是七中的顯著特色。學習《師德師風十項規定》,籤訂責任書。學校要求全體教師要做到:以先進的理念教育人,以高尚的品德感染人,以模範的言行影響人,以淵博的知識培養人,使全體教師都成為學生成長的引路人。
全員育人是學校實施養成教育的重要模式。學校把德育工作放在各項工作的首位,努力構建學校德育工作新體系是該校的一大亮點。在對學生進行養成教育的過程中,既繼承傳統,又突出創新,突出了德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收到了良好的育人效果。學校成立了德育工作領導小組,形成了以校委會、黨支部為核心,政教處、團委牽頭,班主任隊伍為主體,任課教師參與的學校德育工作隊伍,構築「全員參與、全程管理、全方位滲透」的「三全」育人格局。
家校共育是學校和諧發展的必要保障。學校發放致家長的一封信,讓家長了解家校共育活動的內容。 印發家校聯繫卡,在家長自願的情況下開展課外實踐活動,老師及時向家長反映問題。家校之間密切交流,有效溝通,默契配合,凝心聚力形成教育合力,充分挖掘家庭教育資源,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學校還設立了校務公開欄、校長信箱,舉行教師座談會,召開家長會,組織學生全員調查,讓教師、學生和家長共同參與學校的民主管理,為學校的發展建言獻策,探索出了一條家校共育的有效途徑,保證了學校的和諧發展。
朔城區第七中學的今天興於規範,相信七中的明天一定勝於規範。成績續寫了七中的輝煌,但七中人目光對標的始終是一流。我們將不斷彌補短板,在踐行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中打先鋒站排頭,讓學校走上「精優」之路,真正凸顯品牌效應,辦人民滿意教育,奮力書寫新時代教育新篇章,為建設「幸福之城、首善之區」做出應有貢獻。
[編輯:張瑞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