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管理】猶太人的家庭財富教育時間表

2021-02-18 做自己的CEO

財富管理,財商教育,孩子,猶太人,時間表,欲望

————————

輸入上述關鍵詞,查看更多相關文章。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可以收聽該篇文章的音頻。


談到財富教育,許多人也很容易窄化為理財教育。事實上,財富教育是要建立一套對應物質生活的價值觀,深度與廣度,遠高於只是教孩子如何存錢、賺錢。


德國漢堡大學心理學教授邁爾思提出,現代父母應該教育孩子3大財富能力:正確運用金錢的能力、處理物質欲望的能力、了解匱乏與金錢極限的能力。這些能力背後最重要的思維,也就是為自己負責,自力解決問題。培養孩子這三大財富能力,才是留給他們最有價值的資產。

一、學管金錢:不懂支配就等透支

Erica(艾麗卡)從小學六年級開始,每到農曆年後,就會從爸媽那裡領到幾千壓歲錢,這將是她一整年的零用錢,除了換季採買的衣服、價格昂貴的筆記本電腦外,包括文具、朋友和親人的生日禮物、聖誕禮物,甚至弟弟的零用,都由這筆錢開支,花光了就沒有。

「如果沒有好好支配我的零用錢,錢很快就會用光。」Erica說,她從中學習累積一套面對物質欲望的原則,她對弟弟有「三不」要求:「玩具不買、已經有的不買、以後用不到的不買」;對自己也設下同樣的標準。

讓孩子學習用一整年的眼光來規劃自己的金錢運用,是Erica媽媽的點子。

Erica是臺積電資深處長章勳明的女兒,媽媽朱家明是新竹亞太美國學校校長。若從家庭經濟能力來講,可說是「白金專業家庭」,其實不需要讓孩子為錢傷腦筋。但Erica的父母了解,及早通過零用錢的使用,進行財富教育、對抗富裕病的必要。

他們的做法,與德國漢堡大學心理學教授邁爾思提出的教育3大財富能力,不謀而合。

邁爾思認為,第一項能力,可從3、4歲就開始,讓孩子自己管理一點零用錢,讓他認識錢的多寡與物質的關係。「許多孩子輕易擁有昂貴的玩具、衣物,卻不知道那得用好幾千個1 塊錢才買得到;他們習於獲得,卻不知道背後的代價。」

二、處理欲望:感受延遲享受的滿足

其次,大人應幫助孩子學習處理欲望。邁爾思指出,這部分最重要的精神是對自己的欲望負責,另一方面學習延遲欲望,得到更大的快樂。「在有限的狀況下,不妨讓他順著自己的欲望亂買東西,讓他承受沒有節制的後果。」

例如孩子克制不住,買垃圾玩具,轉眼就後悔,也沒有錢再買其他想要的東西。這是他的決定,他必須自己負責。作為父母,不可以去替孩子收拾善後,或心軟資助他。

此外,父母可帶領全家對每個人喜歡的物品都晚一點、等久一點再買,一起感受「欲望延遲」後,得到時那種更大的滿足感。

三、辨別價值:家人、朋友是無價

讓孩子了解錢能做什麼,是財富教育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孩子應了解金錢的局限性。


在接觸金錢之初,孩子有時會非常天真的給所有東西「標價」,這時正好可以告訴孩子,有些東西是無法用金錢衡量的,比如爸爸周末如果去工作,可能會掙更多錢,可是爸爸愛孩子,我們的假期因爸爸參與而更快樂,家人在一起的快樂時光就比金錢更重要。通過類似方式,讓孩子逐步體認,金錢不是唯一的目標或標準。孩子接觸的價值觀越多元,金錢就越不會成為唯一的標準。

國外不少富裕家庭強調讓子女參加社會公益活動,或和平隊等志願者組織,以認識自己生活圈以外的世界;在與其他階層的孩子交往中,得到鍛鍊,看見別人的缺乏,了解自己的幸運,並從為人服務當中,尋找生活的意義。

在美國,一些父母親會選定一天為「非消費日」,讓大家習慣不購物也能得到快樂。這也是通過「匱乏」進行的財富教育。

除了教子女正確金錢觀,父母也要做典範,「因為財富教育只有父母的標準與孩子一致,才能成功。」邁爾思語重心長的提醒。

四、猶太人富過300年,靠「讀經」理財

中國人有句俗諺:富不過三代。然而,觀察全球知名的猶太家族,卻不乏富有200、300年的事實,主要歸功於猶太人的金錢觀與財富教育。

猶太人口,只佔全世界的0.3%,但根據《Fortune》統計,全世界超級富翁中,猶太人佔了1/4到1/5。例如美國股神巴菲特、量子基金創辦人索羅斯、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前主席格林斯潘、微軟公司共同創辦人艾倫、華納電影公司創辦人華納、路透社創辦人路透、美國石油大王洛克斐勒等知名富豪,都是猶太人。

猶太夫對金錢有一套明確態度。他們對財富的文化傳承,靠的是《塔木德經》,象徵美國資本主義精神的洛克斐勒家族,就是猶太人活用《塔木德經》教誨的最佳範例。通過研讀這本經典,猶太人從孩子小時候就教導他們如何管理錢包,與如何看待財富的價值,這正是富裕病橫行全球時代的防疫抗體。除了致力於子女財富教育,猶太人還充分運用他們最擅長的「契約」,用信託來管理遺產,以信託方式照顧自己的親人、族人。

信託就是猶太人的「大算盤」,通過信託詳盡的規範,越優秀的子弟,可以得到越多的資源。例如家族後代進入大學,可以領到若干資金;娶妻生子、創業,又可以領到若干資金。反之,敗家子就拿不到錢,因此一份龐大的家產,不容易被一個不肖子孫散盡,可以留給以後更有出息的子孫使用。

五、精華:猶太家庭人財富教育時間表

3歲:父母開始教他們辨認硬幣和紙幣。 4歲:孩子要學會簡單的計算。 5歲:讓他們知道錢幣可以購買的東西、錢是怎樣來的。 7歲:看懂價格的標籤,培養「錢能換物」的觀念。 8歲:教他們去打工賺錢,把錢儲存在銀行裡。 9歲:孩子要能制定一周的支出計劃,購物時知道要比較價格。10歲:懂得每周省下一點錢,以備大筆開支之需。 12歲:看穿廣告包裝的假象,設定並執行2周以上的開銷計劃,懂得正確使用銀行業務的術語。

兒童最初無法了解金錢的意義與價值,但已對個人的需要有所認知;因此,猶太父母會在孩子開始向父母要東西的時候,就試著向孩子解釋他們所要的東西是要用錢去買的,而賺錢是辛苦的。如果父母不解釋,孩子必定以為,任何東西只要向父母要,就一定可以得到。如果父母有求必應,孩子將來勢必需索無度。

如果您想投稿、成為專欄作家、各種類型合作、和我們取得聯繫等,請在微信公眾號界面中使用自定義菜單功能。

↓↓↓

相關焦點

  • 猶太人富過300年的家庭財富教育時間表
    若從家庭經濟能力來講,可說是「白金專業家庭」,其實不需要讓孩子為錢傷腦筋。但Erica的父母了解,及早通過零用錢的使用,進行財富教育、對抗富裕病的必要。   他們的做法,與德國漢堡大學心理學教授邁爾思提出的教育3大財富能力,不謀而合。   邁爾思認為,第一項能力,可從3、4歲就開始,讓孩子自己管理一點零用錢,讓他認識錢的多寡與物質的關係。
  • 猶太家庭財富教育時間表(收藏)
    01猶太家庭財富教育時間表過去,財富可通過節儉和儲蓄獲得;現在,若想讓孩子「真富足」,父母須做典範,從小培養他們正確的金錢觀,以獲得心靈滿足。要對抗童年富裕病蔓延,少給遺產只是消極的做法,唯有正確的財富教育,才是良方。談到財富教育,許多人也很容易窄化為理財教育。事實上,財富教育是要建立一套對應物質生活的價值觀,深度與廣度,遠高於只是教孩子如何存錢、賺錢。
  • 猶太人靠這張家庭財富教育時間表傳承幾百年
    然而,觀察全球知名的猶太家族,卻不乏富有200、300年的事實,主要歸功於猶太人的全錢觀與財富教育。通過研讀這本經典,猶太人從孩子小時候就教導他們如何管理錢包,與如何看待財富的價值,這正是富裕病橫行全球時代的防疫抗體。
  • 猶太人富過300年,靠的是這張家庭財富教育時間表
    教育孩子,大多家長都傾注於讀書上面,對一些生活中最基本的常識往往不以為然,猶太人的金錢教育觀或許能帶給父母一些啟發。談到財富教育,許多人也很容易窄化為理財教育。事實上,財富教育是要建立一套對應物質生活的價值觀,深度與廣度,遠高於只是教孩子如何存錢、賺錢。德國漢堡大學心理學教授邁爾思提出,現代父母應該教育孩子3大財富能力:正確運用金錢的能力、處理物質欲望的能力、了解匱乏與金錢極限的能力。
  • 猶太人的財富教育:他們為什麼可以富過10代?
    勿錯過其他精彩內容~過去,財富可通過節儉和儲蓄獲得;現在,若想讓孩子「真富足」,父母須做典範,從小培養他們正確的金錢觀,以獲得心靈滿足。  要對抗童年富裕病蔓延,少給遺產只是消極的做法,唯有正確的財富教育,才是良方。  談到財富教育,許多人也很容易窄化為理財教育。事實上,財富教育是要建立一套對應物質生活的價值觀,深度與廣度,遠高於只是教孩子如何存錢、賺錢。
  • 當你為孩子教育無望迷茫時,請你牢記猶太兒童財富教育成長表
    猶太人認為,教育等於財富,等於個人感動,教育改變人生、命運,改變一切。我們, 每個家庭為孩子的成長教育費盡心思,孩子還在娘胎裡的時候就儲備許多胎教和出生後幼兒教育的計劃。許多人是按照別人成功的方式去做,但是自己始終沒能把自己孩子的智力開發出來,老是落後其他孩子一步。這時候,許多家長很焦慮 煩躁、滿地亂跟風,反而把事情弄得更加糟!
  • 父母值得一看,家庭財富教育時間表,太詳細了
    今天看書看到一篇很有價值的家庭財富教育時間表,一共是這7個年齡階段,替孩子保存了。
  • 富勤財富:解析中美家庭財富管理對比
    根據瑞士信貸銀行發布的《2018年全球財富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進一步鞏固了「家庭財富總規模全球第二」的地位,中國家庭財富總規模達51.9萬億美元,與美國家庭財富總規模(98.2萬億美元)的差距進一步縮小。
  • 管理家庭財富的生命周期
    在經濟快速發展、造富運動的時代背景下,多年來,中國無論是經濟體總量,還是個體、家庭、企業,可支配收入都在大幅提升。一邊是越來越多的財富積累,另一邊卻是對家庭財富管理生命周期的薄弱認知。財富的生命周期基本上是一個宿命論:第一代是創造,第二代是停滯,第三代是消逝。
  • 想要做好家庭財富管理?!這六個原則務必遵守
    不論您處於何種人生階段,都要面臨如何計劃收支、如何進行投資、如何讓自己老來無憂、如何讓子女享受更好的教育等一系列問題,那麼您就需要學習一些財富管理的基礎知識和技巧。01什麼是財富管理?、如何管理家庭財富的學問。
  • 通過猶太人這5句話來改變,每一句都是財富
    猶太人中有許多世界著名的大富翁,像「石油大王」洛克菲勒、「金融巨子」摩根、「新聞大王」普利茲等等,他們都有著巨額的財富,但是,他們的財富都給予了社會,而不是留給自己的子女。猶太人認為,每一個孩子都是天才,他們想方設法用一種非常有趣的方法激發孩子的天才,所以,猶太人的家庭關係的四大基礎就是
  • 看猶太人是如何教育有智慧孩子,有小孩的都看看吧
    「涵哥談家教」孩子成長的特級老師、 母親進階的無牆大學 、 家庭幸福的全科顧問!猶太人是世界上最聰明的,他們在科技、文化、金融等方面取得了無人能比的成就。猶太父母是怎樣教育孩子的?下面一一道來。猶太人有兩本著名的書:《妥拉》和《塔木德》,猶太爸爸要輔導孩子背這兩本書。猶太人認為,父親培養孩子的骨骼和精神,而母親培養孩子的情感和細膩、對人的愛和情商。所以猶太人說,父母教育孩子就像公雞和母雞孵蛋,公雞孵一下,母雞再孵一下,但不會同時。
  • 最新孩子價值觀培養時間表
    若從家庭經濟能力來講,可說是「白金專業家庭」,其實不需要讓孩子為錢傷腦筋。但Erica的父母了解,及早通過零用錢的使用,進行財富教育、對抗富裕病的必要。 他們的做法,與德國漢堡大學心理學教授邁爾思提出的教育3大財富能力,不謀而合。 邁爾思認為,第一項能力,可從3、4歲就開始,讓孩子自己管理一點零用錢,讓他認識錢的多寡與物質的關係。
  • 聶俊峰:新冠疫情下的中國家庭財富管理新趨勢
    這樣一個情況下,確實對每個人,每個家庭來說,財富管理以及財富管理因應之策顯得非常重要。對於每個家庭來說,對抗落下來這個大山的經濟支柱毫無疑問就是財富管理。疫情之下,我個人認為中國居民家庭的資本配置受這次疫情的影響會明顯出現五個方面特徵。一是居民部門對流動性的需求階段性、短時間的增加;二是家庭資產風險偏好的下降,資產配置的保守化;三是家庭資產負債表的修正,當務之急的穩槓桿到下一步的降槓桿;四是整個金融理財行為,包括消費行為,進一步線上化。
  • 「質見未來,聚焦風險管理與財富管理」RFP財富論壇活動完美收官
    9月12日,由RFPI大中華管理中心主辦,RFPI大中華管理中心山東俱樂部承辦的「質見未來·聚焦風險管理與財富管理」2020年RFP財富論壇,在山東青島舉辦。此次活動,旨在服務RFP新老會員,幫助理財師突破高客經營和獲客實戰技能,強化個人品牌建設。
  • 富勤財富:「她經濟」時代,女性如何進行財富管理?
    富勤財富:「她經濟」時代,女性如何進行財富管理?  30-40歲:打好家庭財富"金字塔"的基礎  這個時期的女性投資者,多已成家立業,並且有了一定的儲蓄,如何讓資產增值,為家庭資產保駕護航,往往成為關鍵任務。  首先,要給家庭架上一層安全網,也就是說要做好家庭的保險規劃,健康保險是此階段必不可少的。
  • 猶太人: 當你貧窮, 被人瞧不起時, 記住這3句話, 財富自然來
    根據《福布斯》數據了解到,全球一半以上的富有企業家都是猶太人,在美國超過三分之一的億萬富翁都是猶太人,美國前40位富豪中就有18位是猶太人。智慧創造財富猶太人認為世界上有三樣東西是別人搶不走的,一是吃進你胃裡的食物,二是藏在你心中的夢想,三是你讀進大腦的書本。
  • 從科比遺產之爭談家族財富管理
    2覆蓋面廣保險可以為家庭成員提供教育、醫療、養老、財產保全、財富增值等廣泛綜合的財富管理規劃,保障家庭在遇到不同種類風險時能夠平穩度過,並保持一定的生活質量。三、對財富管理的兩點建議(一)重視財富管理的重要性,意識先行財富管理涉及多方面內容,也直接關係到家族幾代人的生活。現金、保險、教育、稅收、房產、退休、公司股權、移民等都需要規劃。
  • 恆昌公司恆易融:如何管理財富讓財富縮水止步
    在富豪人數越來越多的同時,2016年中國家庭的整體財富卻縮水了近6800億美元。  瑞士信貸的統計數據顯示,2015至2016年度,受到脫歐直接影響的英國家庭財富大幅縮水1.5萬億美元;中國家庭的整體財富縮水程度為全球第二,僅次於英國。2016年中國成年人的人均財富為22864美元,約合15.8萬人民幣,與去年相比下降3.7%。
  • 短短十句話,三件小事,完美解釋猶太人的智慧為何能稱譽全世界
    首先猶太人對財富是保持一種尊重的態度,他們認為人的出身並不重要,逝去時仍然窮困潦倒才是可恥的。他們認為人生中的第一桶金很重要,如果你沒有本錢,可以向銀行借。這樣你才可以比同齡人走得更快。他們對金錢的態度是當用則用,該省則省。猶太人善於用金錢去投資未來,特別是對孩子與教育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