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上午,教育部召開2020年第二場教育金秋系列發布會,中央宣傳部宣傳教育局副局長孔德龍現場發布2020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名單。
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推選活動到今年,已是第11屆。從今年起,中宣部、教育部將聯合宣傳表彰全國教書育人楷模。考慮到抗疫的特殊情況,決定增加2個名額,今年共計劃推出12位「全國教書育人楷模」。
他們是:
這12位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涵蓋了高教、職教、基教、幼教、特教等各級各類教育,同時兼顧了地域、民族、性別、年齡等因素,既有在抗疫中表現突出的名家大師,也有在鄉村默默奉獻的一線教師......
下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他們的故事
竇桂梅
清華大學附屬小學校長、教師
竇桂梅,女,漢族,1967年4月生,中共黨員,清華大學附屬小學校長、教師。她立足講臺34年,把兒童成長當作最高榮譽,從「基於教材,超越教材;立足課堂,超越課堂;尊重教師,超越教師」三個超越的探索,到「語文立人」的主題教學的提出,「1+X課程」的整體建構,再到「成志教育」立德樹人育人模式的構建與實踐,在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的道路上留下堅實腳印。她心繫全國兒童和教師,通過清華附小網際網路學校,向900個貧困縣3800個遠程教學站輸送課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她帶領團隊273位教師,承擔國家雲課堂346節微課和「同上一堂課」816節電視直播課。曾獲全國模範教師、全國師德先進個人等榮譽。
張伯禮
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教授
張伯禮,男,漢族,1948年2月生,中共黨員,天津中醫藥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他從事醫學教育38年,培養碩士博士研究生280餘名。他倡導成立「勇博勵志班」,創新第二課堂運行機制;注重開展院校+師承教育,推行中醫學實踐教學模式改革;主持制定首個中醫本科醫學教育標準以及世界中醫學教育史上首個國際標準《世界中醫學本科教育標準》,建立國際中醫師資培訓基地,引領世界中醫教育健康發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他帶領團隊實現武漢江夏方艙醫院病人零轉重、零復陽、醫護人員零感染。曾獲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先進工作者等榮譽。
高夯
東北師範大學教授
高夯,男,漢族,1956年10月生,中共黨員,東北師範大學教授。他堅持「教人求真、學做真人」的理念,提倡「問題驅動+互動研討」式教學,著眼學生全面、個性、終身發展,為文科生開發《人文數學》課程與教材,並將人文數學課程做成了網絡課程,在 「學堂在線」平臺上線,選課人數達2萬餘人。他帶領團隊探索實施的教師教育新模式,走出了一條教育扶貧的新路,創建《高觀點下的中學數學》課程與教材,將中學數學與大學數學高度融合,被全國師範大學廣泛應用,多項教學成果榮獲國家級和省部級獎勵。曾獲全國模範教師、吉林省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等榮譽。
孫浩
安徽省宿州市埇橋區汴河中心小學教師
孫浩,男,漢族,1980年10月生,中共黨員,安徽省宿州市埇橋區汴河中心小學教師。他紮根鄉村教育20年,用一顆真誠的愛心做農村娃身邊最親的人,走進留守孩子們的內心,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他深入研究農村課堂,形成了質樸自然的教學風格,發表多篇教學感悟,20多篇論文在省市獲獎,成為年輕的省級教壇新星。他每年進行公開課講座10多場,有效帶動了一批教師的專業成長。他積極響應號召,遠赴新疆皮山縣開展援疆支教工作,為促進民族團結、助力教育脫貧作出了貢獻。曾獲全國模範教師、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優秀支教教師等榮譽。
魏亞麗
山東省濰坊商業學校教師
魏亞麗,女,漢族,1974年8月生,山東省濰坊商業學校教師。她堅守會計專業教學一線27年,用熱情和奉獻成就學生職業夢想,為學生提供個性化教育,把職業教育塑造成幸福的教育。她學識紮實、業務能力精湛,注重學生可持續發展,主持完成「3+4」中職本科貫通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取得豐碩育人成果。她注重實踐教學,指導學生獲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一等獎3次,指導學生3次創造點鈔世界紀錄。曾獲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優秀指導教師、齊魯最美教師等榮譽。
胡豫
華中科技大學教授
胡豫,男,漢族,1964年4月生,中共黨員,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第一臨床學院院長、教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他帶領團隊構建涵蓋「診斷篩查、患者收治、重症救治、康復管理」的全鏈條防治網,落實開展核酸檢測、改造重症患者定點醫院、開建方艙醫院。他作為國家重點學科帶頭人,積極推進教育教學與信息技術、科研創新有機融合,培養了大批卓越醫學人才。主持建設高校本科精品在線開放課程,開展基於SPOC的混合式教學改革,結合臨床教學特點,應用於理論課、教學查房及臨床技能課等諸多教學環節中,有效提升了教學成效。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寶鋼教育基金優秀教師等榮譽。
鍾南山
廣州醫科大學教授
鍾南山,男,漢族,1936年10月生,中共黨員,廣州醫科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他從教從醫一甲子,以其名字命名的廣州醫科大學及廣東實驗中學「南山班」是示範性教學集體,領銜的教師團隊被認定為首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為呼吸疾病領域培養了大量接班人。他致力於推動國家重大呼吸道傳染病防控體系建設,帶領團隊建立國際先進的新發特發呼吸道重大傳染病「防—監—治—控」鏈式周期管理體系,建立覆蓋全國的流感監測哨點,創立呼吸病毒滴度預警技術,全病程縱向動態監測。從非典到新冠,一直投身抗疫一線,成為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體系建設的推動者。曾獲改革先鋒、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等榮譽。
張雲閣
海南大學教授
張雲閣,男,漢族,1963年4月生,中共黨員,海南大學教授。他三十五年如一日辛勤耕耘在高校思政課教學第一線,深深影響著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被稱為學生思想的領航人。率領團隊歷時11年成功構建高校思政課「一主三輔」實踐教學模式,實現了我國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落實難」、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兩張皮」等問題的重大突破。他主持的國家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使國內95所高校的10萬大學生選學受益。曾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年度影響力人物等榮譽。
肖敏
四川省瀘州市特殊教育學校教師
肖敏,女,漢族,1977年3月生,四川省瀘州市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從事特教24年以來,她秉持「適性而教,以愛育愛」的教育理念,真情付出,潛心育人。在聾生語文等學科教學中,她以心理輔導、社會實踐、課外閱讀、多元表達等方式破解溝通障礙,聯通無聲世界與有聲世界。帶領團隊建設「聽障學生就業心理指導」「聽障學生手工藝」「殘障學生校園遊戲」「重度多重障礙兒童送教上門」等系列校本課程,取得良好教育效果。主動承擔對薄弱特殊教育學校的支教工作,充分發揮輻射引領作用。曾獲教育部「特教園丁獎」、四川省教學成果一等獎等榮譽。
何梅
貴州省畢節市赫章縣城關鎮中心幼兒園教師
何梅,女,漢族,1987年11月生,中共黨員,貴州省畢節市赫章縣城關鎮中心幼兒園教師。她鍾愛幼教事業,以慈母之心架起育人之橋,接送學生過河,為貧困山區學生提供免費午餐。2020年7月2日,赫章縣發生4.5級地震,她率先衝進教室,採取先避後撤措施,在17秒內讓32名孩子安全撤離教室,1分鐘內完成全部躲避和撤離工作,確保孩子們在大災面前安然無恙。她堅持每周開展一次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安全主題教育活動,每月開展一次安全隱患排查治理,每學期開展一次防震演練,提高幼兒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為社會樹立了正能量的幼兒教師形象。曾獲貴州省教學科研論文獎。
張桂梅
雲南省麗江華坪女子高中教師
張桂梅,女,滿族,1957年6月生,中共黨員,雲南省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校長、教師。她堅守滇西貧困地區40多年,投身深度貧困山區教育扶貧主戰場,為當地教育脫貧作出重要貢獻。建成針對貧困山區家庭困難女孩的全國第一所全免費女子高中,使1600多名貧困家庭學生圓夢大學。長期拖著病體忘我工作,將自己工資、所獲獎金和社會捐助診療費等100多萬元全部用於興教辦學,用實際行動兌現著「只要還有一口氣,就要站在講臺上」的諾言,用不懈追求書寫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黨和人民事業永遠奮鬥的絢麗人生。曾獲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最美鄉村教師等榮譽。
丁海燕
陝西省鹹陽市旬邑縣馬欄齊心九年制寄宿學校教師
丁海燕,女,回族,1967年9月生,中共黨員,陝西省鹹陽市旬邑縣馬欄齊心九年制寄宿學校教師。她為山區教育事業奉獻30餘年,任教期間,翻山越嶺,到學生家為學生輔導、補課。把每一個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對待,給家庭貧困的學生送吃送穿,被孩子們親切地稱為「丁媽媽」。熱心幫助同事,指導年輕教師,深得大家信任。工作之餘深入到學生和群眾中,利用家訪等時機,講述民族團結的重要性。儘管自己生活拮据,但依然長期義務照料村上的兩名孤寡老人,用實際行動書寫師者風範,詮釋立德樹人。曾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人、陝西省教書育人楷模等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