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自上臺以來就一直採取親美政策,其目的之一就是希望能與美國籤署自由貿易協定。但是即使臺方「誠意滿滿」,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此前還是以「臺灣限制美國牛肉與豬肉產品進入市場」為由,否認了美國與臺灣籤署自由貿易的可能性。
萊特希澤的這一句話,讓蔡英文討好美國被抓了個現行。今年8月28日,蔡英文宣布將於明年元旦開放美豬、美牛進口,並聲稱這一政策是基於臺灣的整體利益與戰略發展的決定。事實上,因為對含瘦肉精美豬的食品安全存在疑慮,以及擔心島內豬農的生計會受到影響,所以臺灣地區一直都未正式開放美豬進口。值得一提的是,在馬英九擔任臺灣地區領導人時期,蔡英文曾帶頭反對開放美牛、美豬進口,還以「反出賣、反毒牛」批評馬英九,而如今蔡英文自己卻在上臺後開放了美豬、美牛進口,顯然是因為萊特希澤的發言,也顯然是在討好美國。
蔡英文此舉不僅犧牲了臺灣島內豬農的權益,還是在拿臺灣民眾的健康交換政治籌碼。此事一經報導,就引起島內各界強烈抗議。而在11月底舉辦的「秋鬥」遊行活動上,國民黨主席江啟臣就喊話蔡英文,要求同蔡英文就相關話題進行辯論,但是民進黨當局卻以時間空間環境不同為由逃避了江啟臣的辯論邀請。蔡英文的這種做法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滿,因為此事,馬英九都站出來呼籲蔡英文給臺灣一個「交代」。
據報導,馬英九辦公室表示,開放美豬、美牛進口是蔡英文乾綱獨斷,引發巨大社會爭議,蔡英文有責任透過辯論向島內民眾釋惑,卻又以時空環境不同為由逃避辯論,把問題甩鍋出去,這種不負責任的態度,再次證明蔡英文只會製造問題,沒有能力解決問題。此外,馬英九辦公室還以2010年時任民進黨主席蔡英文,主動要求與時任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就ECFA一事辯論為由,向蔡英文發出質疑:到底現在的情況與過去有什麼不一樣?現在的民意就可以遭到漠視嗎?現在民進黨當局就可以不受民意監督嗎?
馬英九辦公室指出,既然真正做出決策的人是蔡英文,就該由蔡英文出面,透過辯論向民眾說清楚,為何堅持這個六成民眾反對的政策,犧牲民眾健康又能從美國換來什麼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