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綠水
    雲南文山,地處滇東南,有「三七之鄉」、「滇東南大門」的雅稱,這裡豐富的旅遊資源吸引著國內外的旅遊者和資源開發者紛至沓來,或許你未曾到過「三七之鄉」,這並不重要,新年伊始新氣象,何不背上行囊,來雲南文山,享人間仙境,感受無邊的浪漫氣息呢?
    文山有著名的丘北普者黑、硯山黑巴草原、廣南壩美、富寧馱娘江、麻慄坡紅色革命景區等景點,有著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和風俗。
    
    普者黑冬日景色
    丘北普者黑景區
    普者黑位於文山州丘北縣西北部,「普者黑」是彝語,意為「盛滿魚蝦的池塘」。景區內不僅有數百座孤峰,大片的湖泊,還有近百個喀斯特地貌的溶洞,以及上萬畝荷塘和原汁原味的民族風情,被譽為「世間罕見、中國獨一無二的喀斯特山水田園風光」。
    普者黑景區民族文化底蘊豐厚,壯、苗、彝等少數民族濃鬱的民族民間文化構成了普者黑旅遊文化的主流。普者黑景區現已具備觀光、度假、養生、休閒、騎行、寫生、攝影、垂釣、觀鳥、溼地體驗等眾多旅遊產品和春觀山水、夏賞荷花、秋望田園、冬看飛鳥的四季景觀。
    
    壩美荷花
    廣南壩美
    壩美村位於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廣南縣北部的阿科鄉和八達鄉交界處,屬喀斯特地貌,四周被翠綠的群山環抱,境內一年四季流淌著一條名為「馱娘江」的清澈小河。這個村寨的神奇之處就在於,進出村都需乘船經過幽深、昏暗的水洞。「壩美」是壯語的音譯,意為「森林中的洞口」,壩美四面環山,山上樹木蔥蘢,壩裡綠樹鬱鬱蒼蒼。尤其是村落中的那幾棵大榕樹,把整個壩美裹成一團油綠。
    
    壩美寧靜之美
    壩美完好地保留下原始的風俗。如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睦鄰友好等等。這些美好的社會風氣,保存了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對於壩美村的人們來說,陶淵明描寫世外桃源簡直就是自己的家了。
    
    富寧馱娘江
    富寧馱娘江
    馱娘江位於文山州富寧縣剝隘鎮境內,東距富寧縣城90公裡。馱娘江是國家2A級旅遊區、省級自然保護區和省級風景名勝區,是一個集壯鄉田園風光、亞熱帶雨林氣候和熔巖河谷地貌獨特景觀為一體的一個自然保護區。馱娘江最有吸引力的地方是馱娘峽。馱娘峽在當地有「小三峽」之稱。
    
    馱娘江風光
    峽谷兩岸山勢十分險峻,但是巖石上卻是樹木蔥蘢,藤蘿纏繞。每逢下雨之後,便可看到幾道瀑布,從數百米高的巖頂上跌落下來,匯入江中,十分壯觀。此外,山明水秀的熱帶河谷風光、風情濃鬱的剝隘特色集鎮也都吸引著遊人。
    
    老山美景
    老山風景區
    文山縣老山風景名勝區,由老山原始林區、薄竹山和西華山三個片區組成,並納入了上天生橋、下天生橋、東方紅電站、頭塘森森公園、柳井溶洞和白沙熱帶至南溫帶的多層性高原巖溶地貌特點,是滇東南地區唯一的一塊亞熱帶「植物寶庫」。老君山和薄竹山9峰16嶺21溪谷,山景、密林、清泉、翠竹、花卉、珍禽渾然一體。
    被譽為「活化石」的特大追慄樹胸圍9.7米、樹基12米,樹幹內空,可同時容納十多人站立當中,堪稱奇觀。此外,距離縣城35公裡處的柳井溶洞鐘乳石景觀密集,頗具特色。還有,距離縣城約13公裡處的白沙坡溫泉,建有浴室和遊樂設施,每日到此遊覽、沐浴的人絡繹不絕。
    麻慄坡紅色革命景區
    麻慄坡縣共有省、州、縣文物保護單位16個,旅遊景點集自然風光、邊境貿易、邊境旅遊、民族風情和跨境旅遊為一體,可開展多種類型的旅遊,是愛國主義教育、觀光、科普、科研、教學等多功能的風景名勝區。
    小河洞遺址屬我國滇東南地區新石器遺址中年代較早的一種類型,是滇東南地區現今發現的唯一新石器時代洞穴遺址;位於縣內的老山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是國家和省州開展「紅色旅遊」的重要基地。
    
    黑巴草原
    硯山黑巴草原
    硯山黑巴草場,位於文山州硯山縣阿舍彝族鄉魯都克村民委,黑巴村小組。魯都克其西與開遠市的碑格相連,其西北南與蒙自市的鳴鷲鎮和文山市德厚鄉的亞拉衝毗鄰,居住著彝、苗、壯3種少數民族。
    
    草原風光
    美麗壯觀的黑巴草場,猶如一塊碩大的翡翠鑲嵌在硯山縣的最高點——馬掉陡坡(海拔2260千米)上,總投資預計2億元,寬闊的草原,縱橫數十公裡,草原面積已發展到8萬餘畝。寬廣的草原四維景致壯美,多姿多彩,民族風情濃鬱,問世不久就獲得了——「南國草原」的雅稱,並以得天獨厚的壯美景觀而著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