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解析:我國碳酸鈣產業、產品和生產裝備發展趨勢

2020-12-20 粉體技術網

碳酸鈣是目前應用最廣、用量最大的無機非金屬礦物粉體,工業上有重質碳酸鈣、輕質碳酸鈣、納米碳酸鈣等不同品種。我國碳酸鈣年產量僅次於美國,佔世界第二位,是碳酸鈣生產大國,但還不是碳酸鈣生產強國。目前,國內普通碳酸鈣產能依然過剩,國家環保、安監、綠色礦山等政策形勢日益趨嚴,全國各地碳酸鈣產業整治進入實質性階段,「小、散、亂、汙」企業基本處於淘汰邊緣,產能逐步向資金雄厚、有實力的大企業靠攏,未來,我國碳酸鈣產業、產品和生產裝備方面將呈如下發展趨勢:

1、碳酸鈣產業總體發展趨勢

(1)產業發展驅動力將發生轉變

中國碳酸鈣產業長期處於要素驅動、外延增長發展模式,資源、能源消耗和環境汙染嚴重,與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汙染少的新型工業化要求差距較大。今後幾年,在外部政策調整和內部競爭壓力的雙重驅動下,碳酸鈣行業發展模式將逐步向創新驅動轉變,將依靠科技進步、運用先進裝備和技術、藉助產業園區,向規模化、集約化、低能耗、低排放方向發展。

(2)產業布局將產生較大調整

隨著國家發展理念的提升、環境治理力度的加大,近年來中國主要碳酸鈣產區如河北井陘,浙江衢州、建德、常山,山東淄博等地面臨巨大的環保壓力,特別是京津冀地區對大氣環境治理工作日趨嚴格,碳酸鈣產業將面臨日趨緊迫的環保壓力,產業集聚和產業轉移勢在必行。從總體上看,中國碳酸鈣產業生產重心將向中西部地區轉移,廣西、四川、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等地區將成為碳酸鈣產業轉移發展的主要承接地。

(3)產業集聚度將進一步提高

過去中國碳酸鈣企業基本圍繞資源產地自發發展而來,長期處於小、散、亂局面,布局分散。經過長期的治理整頓、兼併重組,特別是近5年來的整治提升,很多小、散、亂、汙企業被淘汰出局,產業集聚度已經顯著提高,但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仍然不足,缺少像瑞士歐米亞(OMYA)、法國英格瓷(Imerys)、美國特礦(SMI)、日本白石(Shiraishi)這樣的大型龍頭企業。目前正威國際、中冶集團等世界級中國500強企業正在分別考察廣西、安徽等地的碳酸鈣項目,有望投資碳酸鈣產業,這些航母級企業的涉足有望進一步提高碳酸鈣產業的集聚度,推動碳酸鈣產業的發展。

(4)產業準入門檻將更加嚴格

2019年10月30日國家發改委發布的《產業結構調整目錄(2019年本)》將碳酸鈣項目列入限制類條目,意味著新建和擴建碳酸鈣項目將面臨更加嚴格的監管,甚至在很多地區將禁止新建和擴建碳酸鈣項目。各地方政府和碳酸鈣行業協會將進一步制定更為嚴格的準入門檻,以規範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近期多地碳酸鈣產業整頓提出的產能準入門檻:重質碳酸鈣為30萬噸/年;輕質碳酸鈣為20萬噸/年,其中單線產能為10萬噸/年;納米碳酸鈣為5萬噸/年。

(5)綠色發展成為行業發展主方向

碳酸鈣行業要進一步貫徹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努力構建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型產業體系。通過能量梯級利用、採用清潔能源減少能耗和環境汙染。通過優化園區布局、產品結構、工藝技裝、調度管理,實現碳酸鈣企業內部、碳酸鈣企業之間以及與碳酸鈣企業與礦山、建材等相關企業在能源、物流上的銜接、匹配,減少物、能消耗,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汙染少的新型工業化之路。

「十四五」期間碳酸鈣行業節能減排降耗目標,能耗(標煤)控制在175kg/t(沉降體積為每克產品2.5mL);主要物耗,石灰石消耗<1.30t/t,水消耗<4m3/t;正常生產廢水零排放,特殊情況排放廢水達到pH=6-9,懸浮物質量濃度≤50mg/L,COD≤50mg/L,氨氮質量濃度≤10mg/L,總氮質量濃度≤20mg/L,總磷質量濃度≤0.5mg/L;石灰窯汙染物排放控制指標,顆粒物質量濃度≤20mg/m3,二氧化硫質量濃度≤80mg/m3,氮氧化物質量濃度≤180mg/m3。

2、碳酸鈣產品發展趨勢

2020年7月,市場調查公司ReportBuyer公布的最新《GlobalCalciumCarbonateIndustry》顯示,儘管受新冠疫情危機的影響,全球碳酸鈣市場預計在2020年仍將達到238億美元,預計到2027年將達到326億美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為4.6%。2020年,美國碳酸鈣市場規模為65億美元,佔全球市場總量的27.12%。預計到2027年中國碳酸鈣市場規模將達到66億美元,年均複合增長率預計為7%。

根據對新冠肺炎大流行及其引發的經濟危機的商業影響的早期分析,造紙用碳酸鈣市場將以4.7%的年均複合增長率擴張,到2027年將達到160億美元。塗料用碳酸鈣在未來7年的年均複合增長率為5%,這一領域目前佔全球碳酸鈣市場13%的份額。塑料用碳酸鈣市場份額為8.9%,預計未來7年的年均複合增長率為4.5%。

(1)輕質碳酸鈣

截止到2019年底,中國共有輕質碳酸鈣生產企業200餘家,總產能為850萬噸,實際產量為720萬噸。輕質碳酸鈣整體已進入發展平臺期,產品升級、技術革新、節能降耗已成為行業發展的方向。今後需著力發展需求量大、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的精細化、功能型、專用性產品。

(2)納米碳酸鈣

2019年納米碳酸鈣產能達到150萬噸,實際產量約為95萬噸,根據產品的應用領域不同,每噸產品售價為1500-3500元,相對於普通輕鈣有更大的利潤空間。主要用於高端橡塑製品、造紙、矽酮膠、汽車底盤漆、油墨等行業,產品性能基本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納米碳酸鈣作為碳酸鈣系列產品中的高端產品,在很多領域將逐漸取代普通碳酸鈣,有較好的市場前景,預計未來幾年中國納米碳酸鈣的需求量年均增長率為5%-10%。

(3)重質碳酸鈣

重質碳酸鈣產能為2600萬噸/年,實際產量為2200萬噸/年。普通重鈣生產能力已經趨於飽和,且產品價格較低,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高,不適宜再大規模擴產。超細和活性重鈣,國內產能還不能滿足需求,仍具有較大的市場潛力。

高品質的超細重鈣可以在某些領域代替部分價格相對較高的輕鈣甚至納米鈣,也可在輕鈣或納米鈣的生產過程中復配入部分超細重鈣,以降低生產成本、改善產品品質、拓寬應用領域、降低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

3、碳酸鈣生產裝備發展趨勢

今後一段時間碳酸鈣生產裝置將進一步向大型化、連續化和智能化方向邁進。三者相輔相成,是穩定產品質量、降低能耗物耗、提高生產效率、實現清潔生產的必然要求。

重鈣生產裝置大型化、連續化和智能化方面做得較好,智能歐版磨機單套產能可達40萬噸/年,並已實現連續化、自動化生產。輕鈣生產則由於自身工藝的複雜性,裝置的大型化、連續化和智能化方面還存在大量技術瓶頸有待突破。

石灰石煅燒、碳化、脫水和包裝等工序已基本實現自動化,而灰乳消化、產品烘乾等工序則主要依靠人工控制,整體裝置的自動化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隨著5G通信、物聯網和大數據技術漸趨成熟並與傳統工業深度融合,碳酸鈣生產必將步入智能化時代。

目前,單線10萬噸/年生產裝置基本由小型生產裝置簡單累加而來,如脫水工序需27-30臺離心機、碳化工序需16臺碳化塔,過多的設備臺數給生產控制管理帶來困擾的同時不利於穩定產品質量,亟需開發適應於大規模生產的大型裝備。

碳化單元的連續化是輕質碳酸鈣生產過程連續化的重要瓶頸,主要控制因素是連續碳化過程液相返混、氣體分布、通道堵塞以及結疤,可考慮多塔串聯流程,液相串聯、氣相併列,氣液逆流連續反應,碳化塔形式可考慮噴霧-鼓泡組合式碳化。

但必須指出,我國碳酸鈣產業整體上來看與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汙染少的新型工業化要求仍有較大差距。今後應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和布局、加大基礎研究和工程技術開發、建立和落實準入門檻、培育知名品牌、積極推進「兩化融合」,以進一步穩固和提升中國碳酸鈣生產大國和強國的地位。

來源:劉寶樹,郝志剛,馬永山,等.中國碳酸鈣行業60年發展歷程回顧及趨勢分析[J].無機鹽工業,2020,52(10):37-43.

相關焦點

  • 碳酸鈣下遊產業前景廣闊 廣西來賓面臨新的發展機遇
    我國碳酸鈣產業概況1.產業規模大目前,我國已經發展成為世界輕質碳酸鈣第一大生產與消費國,生產地主要集中在四川、廣西、廣東、安徽、江西、湖南、河南等省區。企業遍布28個省市,現已形成河北井陘、廣東恩平、浙江衢州、安徽池州、廣東連州、廣西賀州、河南南召等大型生產基地。
  • 2020年中國重質碳酸鈣粉行業發展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重質碳酸鈣作為節能減排、綠色環保的礦物材料,由於其特殊的物理化學性質,以及價格低、原料廣、無毒性等特點而廣泛地用於造紙、塑料、橡膠、油漆塗料、膠粘劑和密封劑以及建材等行業,特別是時下大力倡導低碳經濟,碳酸鈣的應用領域和消費量必將更加寬廣和快速增長。  近年來,我國碳酸鈣產品結構性產能過剩問題突出,產品結構不太合理,其中重鈣產能過剩,而納米鈣、專用鈣仍需進口。
  • 我國輕質碳酸鈣市場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我國現有輕質碳酸鈣生產企業300多家,其中98%以上的產品為顆粒大、粒度分布不均勻的普通輕質碳酸鈣或普通重鈣。超細碳酸鈣和活性碳酸鈣較普通碳酸鈣在粒度和表面活性等方面都有較大程度的提高。現階段,我國輕質碳酸鈣,尤其是高檔碳酸鈣供不應求,嚴重依賴進口,因此,開發和生產高檔輕質碳酸鈣和活性碳酸鈣產品有非常廣闊的市場,具有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 2018年中國碳酸鈣行業現狀,產品將朝精細化、專業化方向發展
    從2012年起,廣西把碳酸鈣產業納入千億元產業發展規劃中。經過7年發展,廣西碳酸鈣產業鏈已經從單一的粉體加工逐步向人造崗石、橡膠塑料、油漆塗料、新型建材、密封材料、食品藥品等高附加值產品延伸,下遊產業不斷拓展,礦山機械等配套產業快速發展。 2019年,全國各地區竣工、開工及籤約落地的碳酸鈣生產項目在20個以上,其中廣西佔比高達35%。
  • 我國石灰巖資源梯級高值高效利用發展策略和建議
    多年以來,我國的石灰巖開採和碳酸鈣加工企業基本是自發地從小到大、從少到多逐步發展起來的,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氧化鈣產量佔比世界總產量69.76%,儼然是碳酸鈣產品生產大國,但受資源、技術、資金、場地、成本控制等限制,很多企業生產技術落後,存在產業層次低、資源消耗高、環境汙染重、土地和能源集約節約程度低、高端人才匱乏、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足等諸多問題,仍不是碳酸鈣產品生產強國
  • 2020年中國智能製造裝備行業現狀研究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智能製造裝備」概念自**年《國務院關於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首次作為發展重點明確提出,近兩年在製造業內外都得到了廣泛的關注。**年頒布的《智能製造裝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將智能製造裝備明確定義為「具有感知、決策、執行功能的各類製造裝備的統稱」。
  • 來賓發展碳酸鈣產業見聞:精美的「石頭」會唱歌
    ,美如花園的生產廠區,顛覆了人們對碳酸鈣產業「揚塵滾滾」的固有印象;在合山,由國企改制升級的「鈣企」見證著碳酸鈣產業發展歷程;在武宣,熱火朝天的港口碼頭建設,將為碳酸鈣產業升級提供完備的物流服務;在忻城,一家家石材企業忙於切割、打磨大理石板材……來賓市日漸發展壯大的碳酸鈣產業,令人矚目。
  • 我國木工機械產業未來發展趨勢預測
    致力於木工刀鋸領域的電子商務開發和推廣,提高企業品牌價值,實現供需雙方網上貿易最佳電商平臺伴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地發展,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不斷湧現。我國木工機械裝備水平與國外的差距越來越小,國外的先進技術和設備會不斷湧入,對國內木工機械而言,挑戰和機遇並存。
  • 國家碳酸鈣高效利用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今天成立
    央廣網深圳12月14日消息(記者 鄭柱子)12月14日,「國家碳酸鈣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在深圳成立。碳酸鈣用途較廣,中國是世界上碳酸鈣資源豐富的國家之一,石灰巖分布面積約佔國土面積的1/20。但我國及國際上對碳酸鈣的高效利用始終發展緩慢,關鍵技術瓶頸尚未突破。
  • 2020年版中國煤化工裝備市場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中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年版中國煤化工裝備市場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認為,「十二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呈現新的階段性特徵。綜合判斷國際國內形勢,煤化工裝備行業發展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既面臨難得的歷史機遇,也面對諸多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挑戰。
  • 中國模具產業現狀及發展趨勢
    中國模具產業近十年來以年均15% 的速度增長,是國內 GDP 增值速度的兩倍。目前,我國模具產業已建立起了包括模具技術研發機構、模具生產和供應體系在內的完整工業體系,產業規模和技術水平有長足發展,模具產值已經位居世界第一位。
  • 各路精英齊聚「壽城」,為賀州碳酸鈣產業發展提出了這些建議!
    產業的前景、合作的誠意、真摯的邀請、周到的服務,讓大家帶著知識、技術、財富來到壽城,為賀州碳酸鈣產業發展建言獻策、尋找合作機遇。中國石材協會會長陳國慶我們非常關注賀州的石材碳酸鈣產業的發展,因為它跟賀州的資源環境是密切相關的,我們也想通過本次大會的交流來推動產業的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
  • 賀州:全國最大的重質碳酸鈣粉體生產基地
    旺高工業區作為賀州乃至廣西碳酸鈣產業的核心區,近年來,按照中央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以及自治區和賀州市關於碳酸鈣產業發展的部署,明確「12366」產業發展思路,全力發展碳酸鈣產業並取得了顯著成效。
  • 粵港澳大灣區「後花園」廣西賀州加快石材碳酸鈣產業發展
    供圖中新網廈門3月6日電 (記者 楊伏山)享有「世界長壽市」、粵港澳大灣區「後花園」美譽的廣西賀州市,6日藉助正在舉辦的廈門國際石材展,邀約石材業界共赴第三屆中國(賀州)石材·碳酸鈣展覽會。這是賀州加快發展石材碳酸鈣產業的又一舉措。
  • 2020年版中國海洋工程裝備製造行業深度調研及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年版中國海洋工程裝備製造行業深度調研及發展趨勢分析報告認為,**年全球海洋工程裝備市場延續上**年態勢,移動鑽井平臺、浮式生產平臺以及海洋工程船市場的表現都比較活躍,與極其低迷的常規船舶市場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年和**年**半年的海洋工程市場訂單,總體上超過了國際金融危機前**~**年間同期最高水平。
  • 110億噸礦藏演繹「石頭」傳奇——永豐縣碳酸鈣產業向「綠色」發展...
    「家底」豐厚  110億噸遠景儲量居全省第一  6日上午,位於永豐縣城南工業園內的廣源化工生產車間內,工人們正忙碌。車間外,堆得似山高的石頭,正被鏟車一鏟一鏟倒進貨車內。這些看似無奇的石頭,將經過數道工序,被開發成適用於塗料行業、無紡布行業等多類行業的產品。這一開發,讓數十元一噸的原礦石「轉身一變」成為千元乃至數千元一噸的碳酸鈣產品。
  • 廣西賀州:旺高工業區綠色高端碳酸鈣產業高質量發展
    這3條生產線生產的母粒可賣到2萬元一噸,是普通母粒價格的10倍,產品的附加值更高,受客戶青睞。據了解,廣西賀州大錳礦業有限公司共盤活閒置土地65畝,生產廠房10個,將資源變資產。對這3家企業而言,在進廠時已經免去了基建、水電、綠化、生活配套設施等建設,大大縮短投產的時間。此外,亨利達公司主要生產粉體,駿輝高分子和一品塑膠生產的是母粒,母粒生產原材料是粉體。
  • 引領生物產業發展 BTE2021趨勢迎新起航
    21 世紀以來,生物經濟時代已經成為了人類繼信息經濟時代後正在邁入的下一革命性產業經濟時代,作為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國民經濟支柱產業之一,生物產業的發展受到我國政府高度重視。2016 年,國務院印發了《「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提出發展先進高效生物技術,重點部署前沿生物技術的創新突破和應用發展。
  • 我國牙膏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我國牙膏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CBO首頁 | 作者: | 來源:中國產業研究報告網  2012-09-06  訪問量:5506
  • 我國幼兒教育裝備年度發展報告
    全面放開二胎、嬰兒潮等因素推動幼兒教育裝備市場總需求人數增加;家庭結構變化、家長群體的特性及新技術的發展,推動家庭關注幼兒教育,從理念層面推動市場走向成熟;而家庭收入和教育支出的增加,使得整個幼兒教育裝備市場不斷向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