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衡水學院與烏克蘭國立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共建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衡水學院柴可夫斯基國際音樂藝術學院」正式獲教育部批准設立。該辦學機構的獲批,實現了河北省普通高校本科層次藝術類學科中外合作辦學「零」的突破,建成後將成為中國北方第一家中外合作辦學的音樂類本科教學機構,在衡水高等教育發展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
合作辦學讓衡水教育走出「國際範兒」
籌建衡水學院柴可夫斯基國際音樂藝術學院是衡水市打造對外開放新標誌、建設具有「國際範兒」生態宜居美麗湖城的重要舉措。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牢牢把握國家「一帶一路」倡議、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深入實施的歷史機遇,不斷擴大對外開放,在成功舉辦「文華衡水——河北衡水文化展」、第一屆德國隆尼施(衡水)國際鋼琴大賽及「雙金」品牌賽事衡水湖國際馬拉松賽等重大活動的同時,致力於打造城市的國際化特徵,補足地方高等教育發展的短板,積極謀劃推動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建設。
在「一帶一路」沿線重要支點國家烏克蘭,創建於1913年的烏克蘭國立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是政府重點支持舉辦的專業性音樂學院,也是歐洲音樂家協會成員之一,在歐洲各大音樂院校排名前十位。學院以悠久的歷史、雄厚的師資、嚴謹的教學名揚世界,雲集了大批世界知名的藝術導師和音樂家,拉赫瑪尼諾夫、涅高茲、格拉祖諾夫等世界音樂大師為學院的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經過百年建設,學院現有5大院系和32個本科專業,目前已發展成為烏克蘭最好的高等音樂學府和享譽世界的一流音樂學院,培養了霍洛維茨、利亞託申斯基、伊萬諾夫、斯坦科維奇等眾多享有盛譽的作曲家、音樂學家、音樂教育家和音樂表演藝術家。世界30多個國家的優秀學生從這裡畢業,並在世界大賽中屢獲獎項。
衡水學院柴可夫斯基國際音樂藝術學院是烏克蘭國立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在海外設立的首家分院。未來,學院將以「建設特色鮮明、國內一流、具有一定國際影響的音樂藝術學院」為辦學目標,致力於為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實施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該項目的實施,對於促進中烏兩國教育文化合作與交流,擴大河北在「一帶一路」沿線的國際影響、提升衡水城市形象和城市品質、促進衡水學院內涵提升和高質量發展等都具有重要作用。
多方推動「讓夢想照進現實」
作為衡水市唯一的本科院校,衡水學院多年來立足衡水辦大學,服務地方謀發展,致力於建設特色鮮明的應用技術大學,著力改善辦學條件,不斷優化辦學環境,建立起完善的人才培養質量監控保障體系和組織體系,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逐步提高。近年來,學校改建和改組了音樂學院,音樂類專業人才培養側重於「厚基礎、寬口徑」的培養,已經發展成為學校的重點建設專業。通過中外合作辦學,將衡水學院的「寬、厚」與烏方的「專、精」有機對接融合,優勢互補,有利於形成獨特的專業人才培養體系。
2017年,基於搭建衡水教育對外開放交流新平臺、引進國際名校資源要素、較快提升衡水市高等教育辦學水平和綜合效益的考慮,市委、市政府牽頭組織聯合辦學相關事宜。衡水學院開始與烏克蘭國立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接洽。項目歷時三年多時間成功落地,得益於合作各方的共同努力。
學院籌備以來,始終得到河北省委、省政府及河北省教育廳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將此項目列入2020年省重點項目,同時將其列入河北省「十三五」高等教育發展規劃中期方案,並獲得重點支持。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高度重視、親自謀劃、親自推動,多次赴教育部和省教育廳匯報溝通中外合作辦學事宜,多次聽取項目籌備進展情況匯報,成立工作專班強力推進項目落地,並先後組織相關人員到廣東、江蘇、浙江、天津等省市及院校學習調研,為抓好頂層設計和科學規劃做了大量深入細緻的工作。
2019年1月19日至26日,烏克蘭國立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馬克西姆·季莫申科院長一行9人到訪衡水,經過深入細緻的考察,對衡水教育的資源稟賦、衡水學院軟硬體建設水平等給予高度評價。在深入對接洽談和科學評估論證的基礎上,雙方籤署了合作辦學協議。隨後,中烏合作辦學事宜徵得了烏克蘭文化部的批准和授權,並向中國駐烏克蘭大使館、烏克蘭駐華使館作了全面通報,在烏克蘭舉行了新聞發布會。此間,衡水學院也組織相關人員赴烏克蘭進行了學術訪問和合作辦學洽談,雙方就合作辦學的專業建設、培養方案、課程體系等細節方面進行了深入研究,為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礎。
2019年4月,經省政府批准,衡水學院向教育部提交了申報材料。教育部明確表示,全力支持這一富有特色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最終,今年4月22日,「衡水學院柴可夫斯基國際音樂藝術學院」獲得教育部正式批准設立。至此,這段「跨國戀」終於修成正果。
創新模式實現「不出國的留學」
衡水學院柴可夫斯基國際音樂藝術學院人才培養將採用「4+0」模式,學生不出國門即可體驗留學之旅,享受到原汁原味的國際優質高等教育體驗。
圖為烏克蘭國立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
在合作辦學過程中,學院將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把立德樹人融入學校教育教學全過程,以「建設高水平、有特色、示範性」為引領,實現中烏雙方優勢的融合,著力培養德才兼備,具有創新精神、國際視野、一流音樂藝術水平的應用技術型高級專門人才,形成師資水平一流、學科特色突出、人才培養精專、管理模式開放的辦學優勢。
該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將組建聯合管理委員會,中烏雙方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共同實施課程教學、教學管理與考核。全部授課及相關教學活動均在衡水學院進行,以本科教育為主,學制4年,預計於今年啟動面向全國的秋季招生工作。學生在中方完成學業後,將獲得衡水學院本科畢業證、學士學位證,以及烏克蘭國立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相應專業的學士學位證書。同時,烏克蘭國立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還提供豐富的海外交流學習機會,供學生自由選擇。
辦學初期(3-5年內),擬定設置音樂學、音樂表演2個本科專業,基本教學語言文字為普通話和規範漢字,以英語、烏克蘭語為教學輔助語言文字。初期階段實行小規模招生,每年招生規模為240人,穩步發展,適當擴大招生規模,中長期在校生總規模控制在960人。
為體現中外合作教育教學的優勢與特色,有利於學生更好地掌握跨文化的知識體系與綜合技能,中烏雙方在人才培養方案和教育教學模式上實現了融合創新。課程設置中公共基礎課程以中方課程體系為主,專業核心課程重點引入烏方課程體系。教學過程中,重點引入烏方小班化、一對一實踐教學模式和夥伴化的師生關係,探索適合國際音樂藝術學院學生成長的教育教學方式。
攜手共進充分釋放「1+1>2」效應
此次中烏合作辦學,給優質高等教育資源相對匱乏的衡水增加了實打實的供給,也為衡水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強大動力。
「這座城市歷史悠久,人文底蘊深厚,基礎教育優勢突出,特別是政府對專業人才培養的支持力度很大,這是我們十分看重的。」談到將第一所海外分校落戶衡水的初衷,烏克蘭國立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院長馬克西姆·季莫申科表示,在合作辦學過程中,雙方將藉助各自優勢,通過專業核心課程的全面導入、先進教學方法的高效利用、師資隊伍的深度合作,逐步實現中烏人才培養的全面接軌,為構建「一帶一路」人才培養共同體而共同努力。
「中外合作辦學有利於將國際化辦學資源內化為學校的辦學資源,為衡水學院在應用型大學建設的過程中插上騰飛的翅膀。」衡水學院黨委書記王守忠表示,藉助這一國際優質教育資源和國際化平臺,衡水學院將進一步加強校內跨學科研究、共享校際資源、開展產學研用協同創新,與浙江永昌樂地公司等深化校企合作,加快應用型大學建設步伐,真正實現與區域經濟社會文化發展對接融合,為產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力支撐。
衡水學院校長田光表示,衡水學院將全力推動雙方實現資源共享、互利共贏,著力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高層次人才,為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智力支撐。下一步發展過程中,衡水學院也將繼續敞開教育內涵式高質量發展之「門」,通過開展「請進來」「走出去」,與國內外一流院校廣泛交流合作,著力打造新時代衡水教育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新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