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凌葉盛)12月18日,全國心血管健康大會暨第十屆中國胸痛中心大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召開。我校附屬第三醫院胸痛中心是2020年首批通過中國胸痛中心(標準版)的認證單位之一,這次會上接受「中國胸痛中心」授牌。
大會現場(來源:附屬第三醫院)
重點建設,為區域群眾健康保駕護航
近年來,由於生活方式改變、三高危險因素高發等原因,區域內急性胸痛病人明顯增加,國家衛健委下發了關於建立胸痛中心的紅頭文件。附屬第三醫院積極響應號召,第一時間向國家胸痛中心聯盟提出創建申請,於2018年8月正式成立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胸痛中心,力爭通過創建標準化、規範化的胸痛中心,加強區域內各級醫療機構聯動,提升院內多學科協作,為急性胸痛病人建立及時有效的救治通道,降低急性胸痛尤其是急性心梗的死亡率。
作為區域內重點大型的三甲醫院,目前附屬第三醫院每年接診急性胸痛患者約4000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近150例。胸痛中心堅持胸痛優先、先救治後收費的基本原則,持續優化綠色高效的救治流程,成功救治絕大部分高危胸痛患者。目前,中心救治患者門球時間平均為70分鐘,多次門球時間為20多分鐘,有效縮短了患者的救治時間,挽救了眾多急危重症患者生命。
加強聯動,高質量服務胸痛患者
自成立之初,附屬第三醫院胸痛中心便取得了衛健委及區域同行的大力支持,與周邊區域的八家聯盟醫院籤訂合作協議,加強溝通聯繫。通過建立聯盟醫院病歷共享、遠程會診等聯動機制,增強了區域協同救治,提升了整體救治水平。
自創建以來,全院上下高度重視,第一時間成立領導小組,相關科室積極配合。附屬第三醫院副院長崇雨田擔任胸痛中心主任委員,醫務部主任吳本權擔任副主任委員及行政總監,心內科錢孝賢教授及急診科張永標教授共同擔任醫療總監。中心還統籌了心血管內科、急診科、心胸外科、放射科、超聲科等多學科力量。
胸痛中心以高標準、高水平為目標,對照《中國胸痛中心認證標準》,結合醫院具體情況,建立了數十個嚴謹的救治流程圖及制度。在疫情期間,及時更新了新冠肺炎期間急性胸痛救治流程圖,該流程圖被醫院援疆專家謝旭晶帶到了新疆喀什第一人民醫院,成功救治了當地多名急性胸痛患者。
自2018年正式啟動胸痛中心創建工作以來,附屬第三醫院全員一心、穩紮穩打,通過區域聯動、優化流程、整合資源、強化培訓等各項有效措施,切實提升了急性胸痛的救治能力。作為區域首家通過中國胸痛中心認證的醫療單位,中心必將再接再勵、爭先創優,為群眾健康保駕護航,為實現「健康中國」的戰略目標作出貢獻!
「中國胸痛中心」授牌(來源:附屬第三醫院)
來源:中山大學 稿件來源:附屬第三醫院 | 編輯:孫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