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編人教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冊1 電勢能和電勢優質課公開課教案

2020-09-15 師夢圓

電勢能和電勢

https://www.shimengyuan.com/nianji/2410.html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理解靜電力做功與路徑無關、電勢能的概念。

2.理解電勢的概念,知道電勢是描述電場能的性質的物理量。

3.明確電勢能、電勢、靜電力的功與電勢能的關係。

二、過程與方法https://www.renjiaoshe.com/jiaocai/2060.html

1.通過對知識的類比能力,培養學生對現象的歸納能力,對問題的分析、推理能力。

2.通過學生的理論探究,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利用物理語言分析、思考、描述概念和規律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利用知識類比和遷移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靈活運用知識和對科學的求知慾。

2.利用等勢面圖像的對稱性,形態美以獲得美的享受、美的愉悅,自己畫圖,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提高對美的感受力和鑑別力。

3.在研究問題時,要培養突出主要矛盾,忽略次要因素的思維方法。

【教學重點】

理解掌握電勢能、電勢的概念及意義。

【教學難點】

握電勢能與做功的關係,並能學以致用。

【教學過程】

一、複習提問、新課導入

1.靜電力,電場強度概念,指出前面我們從力的性質研究電場,從本節起將從能量的角度研究電場。

2.複習功和能量的關係:如圖所示從靜電場中靜電力做功使試探電荷獲得動能入手,提出問題:是什麼轉化為試探電荷的動能?

二、新課教學

(一)靜電力做功的特點

結合右圖分析試探電荷q在場強為E的均強電場中沿不同路徑從A運動到B電場力做功的情況。

(1)q沿直線從A到B

(2)q沿折線從A到M、再從M到B

(3)q沿任意曲線從A到B

結果都一樣,即:W=qELAM =qELAB

與重力做功類比,引出:

【結論】在任何電場中,靜電力移動電荷所做的功,只與始末兩點的位置有關,而與電荷的運動路徑無關。

(二)電勢能

電勢能:由於移動電荷時靜電力做功與移動的路徑無關,電荷在電場中也具有勢能,這種勢能叫做電勢能。

1.靜電力做功與電勢能變化的關係:

靜電力做的功等於電勢能的變化量。寫成式子為:WAB=EPA-EPB

2.注意:

①電場力做正功,電荷的電勢能減小;電場力做負功,電荷的電勢能增加。

②電場力做多少功,電勢能就變化多少,在只受電場力作用下,電勢能與動能相互轉化,而它們的總量保持不變。

③在正電荷產生的電場中正電荷在任意一點具有的電勢能都為正,負電荷在任一點具有的電勢能都為負。

在負電荷產生的電場中正電荷在任意一點具有的電勢能都為負,負電荷在任意一點具有的電勢能都為正。

④求電荷在電場中某點具有的電勢能:

電荷在電場中某一點A具有的電勢能EP等於將該點電荷由A點移到電勢零點電場力所做的功W,即EP=W。

⑤求電荷在電場中A、B兩點具有的電勢能高低:

將電荷由A點移到B點根據電場力做功情況判斷,電場力做正功,電勢能減小,電荷在A點電勢能大於在B點的電勢能,反之電場力做負功,電勢能增加,電荷在B點的電勢能小於在B點的電勢能。

⑥電勢能零點的規定:

若要確定電荷在電場中的電勢能,應先規定電場中電勢能的零位置。

關於電勢能零點的規定:大地或無窮遠默認為零。

所以:電荷在電場中某點的電勢能,等於靜電力把它從該點移動到零電勢能位置時電場力所做的功。如上式,若取B為電勢能零點,則A點的電勢能為:

EPA=WAB= qELAB

舉例分析:對圖中的各量附與一定的數值,後讓學生計算。

(三)電勢——表徵電場性質的重要物理量度

通過研究電荷在電場中電勢能與它的電荷量的比值得出。

1.定義:電荷在電場中某一點的電勢能與它的電荷量的比值,叫作電場在這一點的電勢。用

表示,標量,只有大小,沒有方向,但有正負。

2.公式:

(與試探電荷無關)

3.單位:伏特(V)

4.電勢與電場線的關係:電勢順線降低。(電場線指向電勢降低的方向)

5.零電勢位置的規定:電場中某一點的電勢的數值與零電勢的選擇有關,即電勢的數值決定於零電勢的選擇。(大地或無窮遠默認為零)

三、鞏固練習

1.將帶電量為6×10-6C的負電荷從電場中的A點移到B點,克服電場力做了3×10-5J的功,再從B移到C,電場力做了1.2×10-5J的功,則

(1)電荷從A移到B,再從B移到C的過程中電勢能共改變了多少?

(2)如果規定A點的電勢能為零,則該電荷在B點和C點的電勢能分別為多少?

(3)如果規定B點的電勢能為零,則該電荷在A點和C點的電勢能分別為多少?

2.一個電荷只在電場力作用下從電場中的A點移到B點時,電場力做了5×10-6J的功,那麼( )

A.電荷在B處時將具有5×10-6J的電勢能

B.電荷在B處將具有5×10-6J的動能

C.電荷的電勢能減少了5×10-6J

D.電荷的動能增加了5×10-6J

3.如圖所示,A、B為某電場線上的兩點,那麼以下的結論正確的是( )

A.把正電荷從a移到b,電場力做正功,電荷的電勢能減少

B.把正電荷從a移到b,電場力做負功,電荷的電勢能增加

C.把負電荷從a移到b,電場力做正功,電荷的電勢能增加

D.從a到b電勢逐漸降低

4.有關電場中某點的電勢,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由放在該點的電荷所具有的電勢能的多少決定

B.由放在該點的電荷的電量多少來決定

C.與放在該點的電荷的正負有關

D.是電場本身的屬性,與放入該點的電荷情況無關

【板書設計】

一、靜電力做功的特點:

與路徑無關,只與起點和終點的位置有關

二、電勢能:電荷在電場中具有的勢能

1.靜電力做的功等於電勢能的減少量:

WAB=EPA-EPB

靜電力做正功,電勢能減少

靜電力做負功,電勢能增加

2.電荷在某點的電勢能,等於靜電力把它從該點移動到零勢能位置時所做的功

3.電勢能是相對的,須建立零勢能參考面。

電勢能有正負之分,負值表示比零還要小

三、電勢

1.定義:

2.單位:伏特:V,1V=1J/C

3.沿電場線方向電勢降低

4.電勢和電勢能都是相對的,且為標量,正負號均表示大小

5.已知電勢求電勢能

相關焦點

  • 統編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冊《2 電勢差》優質課公開課教案
    【教學過程】一、新課教學1.電勢差:(又叫電壓)(1)定義:電場中兩點間電勢的差值叫作電勢差,也叫電壓。電荷q在電場力作用下由A點移到另一點B的過程中,電場力做的功WAB與電荷量q的比值,叫A、B兩點之間的電勢差UAB。
  • 高二物理靜電場概念難點:電勢與電勢能的區別
    高二物理靜電場概念難點:電勢與電勢能【問:靜電場中電勢和電勢能的關係是什麼?如何理解兩者關係?】電勢類似於高度,是一種位置量,取決於研究點在電場中位置和零勢能面。一般來說,距離正電荷越近,這一點的電勢就越高。電勢能是一種能量,指的是把電荷從所在位置移到零勢能面,電場力所做的功的大小。電勢能,需要藉助重力勢能與重力做功來理解。
  • 電勢、電勢差和電勢能知識點
    點擊下方原文閱讀,下載高中學習幫app電勢能、電勢、電勢差三個物理量聯繫密切,表示電場的能的性質
  • 【物理必修第一冊】3.3 牛頓第三定律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第一冊(2019部編版)(普通高中教科書)課本目錄如下:封面/目錄/致同學們 . 1序言 物理學:研究物質及其運動規律的科學 . 4第一章 運動的描述 .114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第二冊(2019部編版)(普通高中教科書)課本目錄如下:第五章 拋體運動  1 曲線運動  2 運動的合成與分解  3 實驗:探究平拋運動的特點  4 拋體運動的規律       第五章 拋體運動   複習
  • 「高考輔導」高考物理專題輔導與真題彙編——電勢能和電勢
    電勢能和電勢算是電場中有點難度的內容,尤其是再和前面電場強度電場力結合,因為牽扯的知識點特別多,而且知識點之間關係也錯綜複雜,用來分析題目時就變得複雜了,一、知識梳理:1、電勢能Ep①定義:由電荷在電場中的相對位置決定的能量叫電勢能。特別指出:電勢能實際應用不大,常實際應用的是電勢能的變化。
  • 「高一物理」必修三第十章《靜電場中的能量》第一節電勢能和電勢
    與舊課本相比,人教版新課本把靜電場分成了兩章內容,前一章主要講述了電場中關於其力的相關性質,接下來的第十章將介紹電場與能量相關的問題。下面先來看第一節《電勢能和電勢》一、電場力做功的特點:以勻強電場為例:通過以上三種情況的分析,總結得出結論:在勻強電場中移動電荷時,靜電力做的功與電荷的起始位置和終止位置有關,
  • 高中物理:電場力做功與電勢能變化的關係
    1.靜電力做功的特點(1)靜電力對電荷所做的功,與電荷的初末位置有關,與電荷經過的路徑無關。該結論適用於任何靜電場。2.電勢能的性質(1)系統性:電勢能是由電場和電荷共同決定的,是屬於電荷和電場所共有的,我們習慣上說成電荷的電勢能。(2)相對性:電勢能是相對的,其大小與選定的參考點有關確定電荷的電勢能,首先應確定參考點,也就是零勢能點的位置。
  • 【物理必修第二冊】6.2 向心力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第一冊(2019部編版)(普通高中教科書)課本目錄如下:封面/目錄/致同學們 . 1序言 物理學:研究物質及其運動規律的科學 . 4第一章 運動的描述114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第二冊(2019部編版)(普通高中教科書)課本目錄如下:第五章 拋體運動  1 曲線運動  2 運動的合成與分解  3 實驗:探究平拋運動的特點  4 拋體運動的規律       第五章 拋體運動   複習
  • 統編人教高中物理必修三《3 電勢差與電場強度的關係》優質教案
    3.理解電勢與場強無直接的關係。二、過程與方法https://www.renjiaoshe.com/jiaocai/2060.html通過推導電場強度與電勢差的關係,使學生的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得到進一步培養。
  • 高中物理電磁場,帶電小球在電磁場運動,機械能電勢能之和如何判
    高中物理電磁場。這雖然是一道選擇題,但是卻包含了電場磁場重力場的複合場問題,還涉及了摩擦力以及牛頓第二定律等。第一能量守恆,這裡涉及到電勢能,機械能,內能。由於摩擦力的存在,能能是不斷增加的。由於總能量一定,內能增加,機械能和電勢能之和必然減少。詳細解析請看視頻
  • 判斷電勢高低的方法_電勢的公式介紹
    什麼是電勢   靜電場的標勢稱為電勢,或稱為靜電勢。在電場中,某點電荷的電勢能跟它所帶的電荷量(與正負有關,計算時將電勢能和電荷的正負都帶入即可判斷該點電勢大小及正負)之比,叫做這點的電勢(也可稱電位),通常用φ來表示。電勢是從能量角度上描述電場的物理量。(電場強度則是從力的角度描述電場)。
  • 【免費下載】高中各科目各版本各年級的全冊課件教案下載地址
    高中語文全冊課件教案打包下載連結:人教高中語文必修1全冊教學課件教案資料包http://pan.baidu.com/s/1i4plZZR人教高中語文必修2全冊教學課件教案資料包http://pan.baidu.com/s/1dEz3Bgt人教高中語文必修3全冊教學課件教案資料包http:/
  • 「高考物理硬核知識」用類比法輕鬆掌握電勢能與電場力做功的關係
    在高中物理的學習過程中,每當學到《靜電場》這一部分知識時,有很多童鞋會感到知識量加大了,知識難度也提高了,這時就需要我們想盡各種辦法去努力掌握這部分知識。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種相對輕鬆掌握此部分知識的方法——類比法。
  • 關於電勢概念理解的學習診斷研究
    本文中的作答卷面來自高二學生在學習《電勢能和電勢》時的一次課後小測試。題目:如果把q=1.0×10-8C的正電荷,從無窮遠移至電場中的A點,需要克服電場力做功1.2×10-4J,那麼:(3)將qꞌ=2.0×10-8C的負電荷放在A點時,電荷具有的電勢能是多少?A點的電勢是多少?作答學生來自北京市石景山區的一所二類校,所選學生的物理成績處於全體學生的平均水平附近。學生做答卷面如圖1、圖2和圖3所示。
  • 高考物理重點,場強疊加與電勢變化,分析用好這個邏輯
    高中物理中,關於等量異種電荷的場強、電勢關係你是否已經掌握,通過這個例題解析:(1)由於b、d距+Q和-Q的距離相等電勢能公式對於標量電勢能EP,正電荷在低電勢處具有小電勢能。等量異種電荷電場線疏密圖總結本題需要的知識點:1、點電荷場強公式2、電勢能公式
  • 「題型講解」電場能的性質(電勢、電勢能)
    1.電勢和電勢差(1)如圖(a)所示,AB是某電場中的一條電場線.若有一電子以某一初速度並且僅在電場力的作用下,沿AB由點A運動到點B,其速度圖象如圖(b)所示.下列關於A、B兩點的電勢和電場強度E大小的判斷正確的是( )【答案】AC點評:
  • 統編新版必修上冊《學寫新詩》教學設計
    1.需要資源原件請點擊文章最後面的「閱讀原文」下載,下載的資源如果沒有更新,可憑下載截圖向小編免費索要最新版,小編微信  139739641302.公眾號所發布的教學資源,大部分都是小編上課或準備上課用的,僅僅只是給各位提供一點參考,由於時間匆忙,發布前沒有來得及仔細審核檢查
  • 了解下什麼是電極電勢
    乾電池有兩個電極-正極和負極,提供的電壓為1.5V。那麼我們姑且可以簡化地把這個1.5V看做是正負極之間的電勢差。就像水會從高處往地處流一樣,電流也是從電勢高的正極流向電勢低的負極。但我們更經常說電子,因為這個電子的轉移得失,才是電化學中的「關鍵人物」。
  • 統編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冊《4 電容器的電容》優質教案
    用16V電源分別給「25V 4700μF」和「25V 1000μF」的電容器充電,再放電。結果:「25V 4700μF」放電產生白熾的火花放電「25V 1000μF」放電產生桔紅色的火星放電由此可知,不同的電容器,電勢差增加1V所需要增加的電量是不同的。
  • 統編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冊《4 電磁波的發現及應用》優質課公開課課件、教案
    (3)電磁波能產生反射、折射、幹涉和衍射等現象.3.電磁振蕩:在LC振蕩電路中,電容器極板上的電荷量,電路中的電流,電場和磁場周期性相互轉變的過程也就是電場能和磁場能周期性相互轉化的過程.電磁波的特點(1)電磁波有波的一切特點:能發生反射、折射現象;能產生幹涉、衍射等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