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首位通過法考的盲人王慧:與黑暗抗爭二十年

2020-12-16 剝洋蔥people

他試圖用無障礙信息技術撬開一道口子,幫助殘障人士走出「盲區」。

王慧進行法考期間。圖片來自天津司法局官網。

文|新京報記者魏芙蓉

編輯|胡杰校對 | 李立軍

本文約4571字,閱讀全文約需9

35歲的盲人王慧不「盲」。

他中等個頭、體態微胖;說起話來音量高,語速快;一身黑色的Polo長衫搭配墨綠色針織馬甲,精氣神十足。

除了方框眼鏡背後那雙低垂的眼睛,你不會覺得他有什麼不同。

雙目全盲的十年時間裡,王慧依靠信息技術擁有新的「眼睛」,先後成為蘭州大學歷史上首位盲人學士、天津市首位通過國家法律資格證考試的視障人士。

作為視障工程師,十年信息無障礙之路中,王慧自發為視障人士普及電腦和智慧型手機使用知識,成立「心之光無障礙智能體驗中心」接待盲友諮詢,被天津的視障群體所熟知。

王慧認為,殘障既不「明亮」,也不「灰暗」,但由於一些便利條件沒有惠及,使得部分視障群體仍困居在「黑暗」中,他試圖用無障礙信息技術撬開一道口子,助其走出「盲區」。

「不被特別強調的事」

接納黑暗前,王慧和黑暗抗爭二十年。

右眼天生失明,僅有的左眼也視物模糊,小王慧頂著1000度的鏡片一路念到高中,課業繁重,左眼視力急劇下降,又換上了2000度的鏡片。

三年高中讀來困難異常,即使坐在第一排也無法看清黑板。

像是一場和黑暗的較勁,黑暗製造不便,他化解它。

「老師在講臺上面講課、寫板書時,我就用草稿紙根據老師的描述複寫板書」,王慧說。可一遇上數學中的立體幾何,又讓他犯難,想像不出圖形和輔助線,就只能趁著下課老師還沒有擦掉黑板的時候,跑到講臺上湊近看。

後來,班裡擦黑板的活計乾脆全被他包攬下來。

除了更多時間精力的投入外,似乎也沒有太多異常。僅僅是在班裡測視力的時候,視力表擺在教室中央,學生排著隊輪流等待,同齡的孩子們吵吵嚷嚷,好不熱鬧,只有王慧心裡緊張:一旦摘了眼鏡,即使是視力表上第一行最大的字符,他的左眼也看不見。

自己和其他孩子的不同被當眾放大,這讓王慧不適。

2003年,王慧以高出一本線30分的成績,考入蘭州大學,就讀政治與行政學院國際政治專業。

妻子高建華和王慧相識於大學,印象裡當年那個戴著厚重鏡片的男孩異常活躍,「打辯論,參加社團聯合會一個沒落下」,「是學校裡的風雲人物」。

左眼的殘存視力,是彼時王慧日常活動的倚仗。可就是這點微弱光明,還是被剝奪了。大學三年級,視力惡化,他被診斷為青光眼晚期,原本不佳的視力到這時只剩下微弱的光感,「像隔著幾層紗布」,只能勉強分清白天黑夜。

高建華有時也納悶,為什麼失明讓這個人沒點反應。即使是在2011年,左眼視網膜脫離,王慧被宣告徹底失明。醫生面前,高建華哭得不能自已,王慧卻難見情緒波動。

「從來就沒用雙眼看過世界,左眼也看不清,完全失明後,我倒是覺得徹底解脫了」,王慧後來說。

看不見的日子裡,他用MP3錄下老師的上課音頻、錄下高建華的口述筆記;他上網檢索到語音輸入法和屏幕朗讀軟體,藉助它們花倆月一字一句敲下畢業論文。2008年,他從蘭州大學順利畢業,成為該校歷史上首位盲人學士。

多年後,他的事跡在本地傳開,不乏有到訪的媒體想挖掘他身上那些由「失明」所帶來的苦痛經歷,這樣一些問題擺在王慧面前時,他為難,覺得「沒法回答」。自孩童時代開始,失明從不是被父母「特別強調」的事,他在普通學校和尋常孩子一起成長為普通大人,「不是什麼特別的事兒」。

困居「黑暗」

倒是一場「特別」的考試,讓王慧火了起來。

2019年,全國法考客觀題的考場上,一場有聲音的考試在司法局為王慧單獨設置的機考考場進行著,王慧在讀屏軟體支持下,語音聽題,鍵入答題。

此前的備考過程超過一年。閱讀資料時,明眼人用眼,王慧用耳;為提高效率,他把手機讀屏的速度調到每分鐘600字,相當於常人語速的6倍;兼顧工作,時間緊張,王慧便凌晨四點起床聽資料,到晚上理髮時,妻子高建華發現,理髮師的剪子還在腦門上揮動時,王慧就那麼坐著睡著了。

打字不是難事,打準確難。拼音輸入法對明眼人而言準確率也難達100%,對依靠聽音來辨字形的盲人來說更甚。為此,王慧自學五筆輸入法,遇上偏旁生澀難懂,他便喊來明眼人妻子將字形畫在自己手心,靠觸感識記。

這一年法考,全國有11名視障人士報名參加,均獲得了單獨編場考試資格,並啟用了司法部專為視障考生開發的考試系統。王慧名列其中,他提前30分鐘便完成了作答,其後成為天津首位通過法考的視障人士。

十年前應聘盲校教師,王慧曾因盲被拒,到十年後報名法考時,獲得合理便利的參考過程比結果更讓他驚喜,「還以為又會是盲人前路探索的犧牲品」。他察覺,無障礙之路得到拓展,「盲區」的邊界在收縮。

「如今對無障礙的呼籲,更多是從道德層面出發,但是歸根結底無障礙應該是權利問題,最終可能還是一個法制問題——即如何通過法律去保障每一個人平等的權利」,參加法考,王慧在等待一個可能——在法制層面為無障礙之路添磚加瓦。

王慧在電臺宣傳無障礙理念。受訪者供圖

和黑暗相處十餘年,視障群體所面臨的困境王慧深有體會。

夫婦二人曾到訪一位盲友家中,高建華被客廳裡擺放的巨大「紙葫蘆」吸引,那是一個手工藝品,狀似花瓶,其妻子稱,那是老伴在失明的前八年折的。老人人生中途失明,那還是電腦、手機尚未普及的年代,「聽廣播,出不了門,一個人悶在家裡」,老人扯著一張海報紙,裁條,摺疊,拼接,一張接一張,斷斷續續地,在黑暗裡疊了八年。

盲人出一趟門並不容易,王慧每次獨自出門,高建華都覺得是「大冒險」。坐公交麻煩,乘地鐵麻煩,走路怕摔著。由此,不少視障群體的活動範圍被限制在家中。

夫妻二人接觸過各色視障人群中,不乏有人能夠實現正常買菜、旅行;更有甚者在每年春節,盲友們通過觸摸麻將牌的花色,可以搓上一整宿。

「視障不意味著灰暗」,王慧在無數個場合強調。但不能否認的是,一些合理的、便利條件沒有普及,讓相當一部分視障群體仍困居「黑暗」中。

成為「王老師」

讓大家走出家門,信息技術在過去十年一直被王慧作為「撬點」。當盲人的手機和電腦安裝上讀屏軟體時,應用內的文本、操作按鈕甚至是圖片樣式都可以被朗讀出來。

王慧最早在2008年使用類似的工具撰寫論文,失明伊始,它們成為王慧的「眼睛」,幫他在「黑暗」裡扒出一道口子。

2008年,借天津市殘聯舉辦盲人藝術節的契機,他向當時的殘聯工作人員提議道「節目我不會,我給大夥講講電腦知識吧」。第一個講授班在殘聯支持下辦起來了,報班裡十幾名學員,以老年人居多。

王慧在雲陽裡社區授課。受訪者供圖

智慧型手機尚不普及,電腦是當時主要的上網工具。對於幾乎沒有使用基礎的學員,識記鍵盤是教學第一步。「學好讀屏軟體就得熟記鍵盤鍵位;打字用到的漢語拼音和盲文的拼音有不小差別,大夥還得重新學拼音」,王慧回憶。

其間有學員為了學會打字,每天背3個小時的漢語拼音;用泡沫塑料製作鍵盤模型,記鍵位,練指法。

2012年開始,智能產品更新迭代,傳統的按鍵手機退場,智慧型手機佔據主流,相較電腦,手機成為更便捷的上網工具,王慧隨之也把教學的重點轉移至智慧型手機的操作上。

如今,熟悉王慧的人,見面都習慣喊他「王老師」。因為自發且無償為盲人朋友講授手機和電腦的使用知識,他成為「王老師」,在天津的視障圈內被熟知。

64歲的周髮根在2012年第一次聽到王慧的電腦課,課上聽著王慧的聲音,「他是盲人,他理解盲人」,「讓盲人聽著淺顯易懂」,周髮根覺得是王慧授課最突出的特點。他還因此跟王慧戲稱,「你失明了是你的不幸,卻是我們的幸運。」第三次聽完王慧講課後,他便在家裡給自己配了臺電腦。

2008年至今,王慧的聲音遍布在天津的市、區各級殘聯,還有文化館、圖書館。曾是王慧的第一批學員,孫師傅發現每次開課王慧在微信群裡一喊,群裡的盲友們近半數都會應,和王慧相識十年,他估計「天津各區的盲人,超過一半的都上過他的課」。

夫妻二人位於向陽路街雲陽裡小區的家也一度成為盲人朋友聚集地。電腦、手機不會用,智能家居連接出問題了,大夥都來求助。

王慧夫婦幫助盲友安裝智能家居。受訪者供圖

向陽路街區雲陽裡小區居委會也注意到了王慧,居委會主任張博介紹,「我們希望能在整個街域內為他提供一定幫助」,去年6月,居委會搬遷後,將原活動室作為授課場地無償給王慧夫婦使用。該社區居民以老年人居多,張博也表示,「我們希望藉助王慧老師的專業特長,給老年人普及智慧型手機使用知識,把他們的生活也帶動起來」。

這間活動室現在成為王慧夫婦接待盲友諮詢、普及信息無障礙技術的主要場所。

室內所有的設備都為殘障群體配備,夫妻二人在地板上鋪上橙黃色的盲道,自費買來音響、掃地機、空調伴侶等智能設備並一一沿牆鋪設開。這些智能家居最早是在王慧家裡被運用上,語音控制的功能讓他可以獨立洗衣、磨豆漿,甚至下廚做些簡單的菜式,生活無虞。

「像開空調這些看起來很容易的操作,對明眼人來說很簡單,但是對視障群體來說往往不容易實現」。王慧在去年掛牌成立「心之光智能體驗中心」,把同樣的智能家居搬到這裡,讓到訪的視障朋友體驗。

走出家門

1月初,「心之光無障礙智能體驗中心」,一間10平米的辦公室裡,王慧和妻子高建華,以及張心語母女倆,四人圍繞一張方桌而坐。

張母說,因病失明後的十幾年時間裡,因活動範圍受限,張心語很少出門。張母想到了王慧,她帶著女兒找到這裡,在王慧面前坐定。

現場,王慧向張心語拋出數個問題大多被張母代為回答,女孩拉扯著手裡的皮手套,鮮有回應。房間裡不時陷入沉默。

僅有的幾句答語中,張心語吐字緩慢,需要母親的提示下才能完整作答。王慧認為,數十年來的封閉環境,極大程度上限制了張心語的思維和交流。妻子高建華也察覺,失明讓女孩失去信心了。

此間不是沒有做過嘗試,父親曾經領著張心語外出,女兒在前,父親緊跟其後,一不留神,張心語被車撞折了腳。一家人小心翼翼,再不敢輕易讓張心語出門。

從殘聯領回的盲杖就此擱置在家裡,蒙了塵。

王慧在「心之光無障礙智能體驗中心」。受訪者供圖

在張心語家中,沒有配備無線網絡,她也從不使用智慧型手機,大部分時候張心語使用家中一臺插卡式音響收聽廣播。

過去十年,處在信息的「盲區」中,盲女張心語的生活陷入停滯。

十年信息無障礙之路,王慧不止一次見到過張心語的「影子」。

「他們只需要一些合理的便利」,王慧記得那位疊「紙葫蘆」的盲友,信息的便利惠及之後,摺紙早已經被遺忘在客廳一隅,經常聽到的是老人的集體出遊和朋友圈的「打油詩」。

「視障群體既不灰暗,也不明亮,應該是透明色」。消除明眼人的刻板「盲區」和視障群體的信息「盲區」,也是他願意向媒體一遍一遍講述自己故事的原因。

「當一位視障朋友或者是其他類型的殘障朋友出現在法庭上,他的身份可能是律師、也可能是檢察官抑或是法官,大家不再覺得驚奇,而是發自內心的認同並尊重他們的身份,像看普通人的眼光一樣看待他們,到那個時候,可能真的就抹平了殘障與健全之間的鴻溝」。

對王慧而言,願景實現的第一步,首先是盲人能夠走出家門。但無障礙之路很漫長,目前看來,過去十年來自己推動信息無障礙努力遠遠不夠。

其中出行的障礙同樣無處不在,甚至可能是一個微不起眼的步伐。

就例如當下,在辦公室裡,臨到離開時,張心語母親在出行方式的選擇上又犯了難。

從體驗中心所在的南開區回到河北區的家,母女倆乘坐公交車至少一個小時以上,當王慧明確提示小區門口就有地鐵可搭乘時,這位母親還是想要尋找可直達的公交。

王慧不解,他追問。

原來母女二人在來時乘坐地鐵,站內線路換乘時遇上電動扶梯,升降的臺階捉摸不定,讓攜盲女出行的張母膽戰心驚。

王慧把自己出行時應對電動扶梯的經驗告知母女倆,「總是避開也不是辦法」。

張心語挽著母親的手離開了。

按照王慧的計劃,只需要兩三個月的針對性學習,張心語就能學會智慧型手機的基礎操作。不出意料的話,當慣常的戶外活動提上日程時,他知道,其中也會有張心語的身影。

(文中張心語、周髮根為化名。)

洋蔥話題

你身邊有視障人士嗎?

相關焦點

  • 對話|通過法考的盲人王慧:咬牙跨過障礙,給自己一些新挑戰
    因為通過率的原因,國家法律職業資格考試(以下簡稱:法考)有「天下第一考」之稱。今年12月,35歲的天津全盲青年王慧順利通過法考。王慧:2018年5月決定報考,畢竟是盲人,不知道怎麼完成考試,就在報名時提交申請,說明了我的情況,表示需要一定合理的系統輔助,比如語音輔助。我以為,這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沒想,幾天後,天津市司法局聯繫我,說只要符合條件就能報考,所需輔助條件已經上報。後來,我們一直保持溝通。
  • 【平安之星】他從黑暗中走出來 帶來一片明媚的「心光」
    他從黑暗中走出來帶來一片明媚的「心光」他是一名盲人依靠耳朵,艱苦學習成為天津史上首位通過「法考」的視障人士當然,對於王慧來說,這又是另外一個專業領域了。兩戰「法考」開啟律師生涯說幹就幹!2018年,王慧決定學習法律知識,參加國家法律職業資格考試,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法考」。
  • 盲人律師王惠:幫助視障人士走出生活「盲區」 消除健全人心中「盲區」
    然而就是這個令常人望而卻步的考試一位全盲青年憑著一腔孤勇和滿腔熱血成為天津史上首位通過這一考試的視障人士他叫王惠圖為王惠律師,命運以痛吻我,我願報之以歌中等個頭、體態微胖為當事人釋法說理時條理清晰、快而不亂除了左耳戴著需要
  • 還記得那個天津的視障法考生嗎?他順利「領證」啦!
    他順利通過了2019年的法考!4月11日,他來領取法考證書啦!天津市司法局工作人員為他頒發證書。在黑暗中摸索前進,在無光中鑄就人生。王慧與法考有著怎樣的故事?通過法考以後他有什麼想說的?一起去看看!為夢想再出發2020年4月11日,這是一個既普通又特別的日子。
  • 知點一對一:盲人!49歲!他們都過了法考,你到底為什麼還不過?
    下面就給大家講講幾個勵志的法考故事,給大家鼓鼓勁兒~35歲的天津全盲青年王慧順利通過了2019年的法考,王慧從小就右眼失明,左眼高度近視,然而大學時突發的青光眼,讓他的左眼也失明了。王慧本身並不是專門學法的,他讀的是蘭州大學國際政治專業,而他參與法考的契機僅僅是「興趣」、「想給自己一些挑戰」。在考試上他與普通考生並沒有多大區別,只不過多了語音播報,但是視力健康的人在讀題上可以反覆的看,而對於王慧來說就難得多,即便聽也要重頭開始。
  • 她黑暗中突圍,成為首位經高考進入211重點大學的盲人,正在讀研
    一個從小雙目失明的女孩,不甘命運的安排在黑暗中突圍,像正常人一樣參加全國高考,以高出一本線85分的成績成為我國首位參加普通高考進入211重點大學的盲人學生。去年,大學畢業的她因表現出色,繼續在母校讀研究生。她是如何做到的呢?她叫黃鶯,1995年9月出生於寧夏銀川。2歲那年,小黃鶯在一次發高燒中導致視網膜色素變性,雙眼失去了光明。
  • .| 西南首位雅思盲人考生自學成才 線上教授盲人按摩師「英語...
    為什麼說「男他一條河」,「女她美女蛇」,「動物都是IT男」……鄭建偉通過一個又一個小故事,分享如何趣味背單詞。「鄭建偉是英語大牛,進群的盲人按摩師們,幾乎無人不知這位身邊的勵志榜樣。他曾先後3次走進雅思考場,成為西南地區首位雅思盲人考生。」重慶按摩學會會長、重慶盲人協會副主席李堅告訴記者,這些年,隨著旅遊業的發展,不少知名景點迎來世界各地的遊客,在景點附近的盲人按摩店也迎來外國人。
  • 西南首位雅思盲人考生自學成才 線上教盲人按摩師「英語那些事」
    為什麼說「男他一條河」,「女她美女蛇」,「動物都是IT男」……鄭建偉通過一個又一個小故事,分享如何趣味背單詞。「鄭建偉是英語大牛,進群的盲人按摩師們,幾乎無人不知這位身邊的勵志榜樣。他曾先後3次走進雅思考場,成為西南地區首位雅思盲人考生。」
  • 山東首位盲人考生高考發揮不錯 數學英語已閱完
    2015年夏季高考,沂南一中考點,19歲的金鑫成了我省首位參加夏季高考、使用盲文試卷的盲人考生。昨天在孫偉副省長巡視高考閱卷期間,兩評卷點相關人士透露,金鑫的數學和英語試卷已經完成評閱,「她的數學成績不錯」。
  • 南京盲人女大學生通過英語六級考試
    &nbsp&nbsp&nbsp&nbsp8月21日,全國大學英語六級考試成績公布,南京特殊教育師範學院的盲人大學生周文晴通過了這次考試,成為江蘇省首批通過英語六級考試的盲人大學生。
  • 西南首位雅思盲人考生自學成才 線上教授盲人按摩師「英語那些事兒」
    為什麼說「男他一條河」,「女她美女蛇」,「動物都是IT男」……鄭建偉通過一個又一個小故事,分享如何趣味背單詞。「鄭建偉是英語大牛,進群的盲人按摩師們,幾乎無人不知這位身邊的勵志榜樣。他曾先後3次走進雅思考場,成為西南地區首位雅思盲人考生。」重慶按摩學會會長、重慶盲人協會副主席李堅告訴記者,這些年,隨著旅遊業的發展,不少知名景點迎來世界各地的遊客,在景點附近的盲人按摩店也迎來外國人。
  • 知點一對一:七夕節,法考沒有脫單難,棄考60%?機會還是挑戰
    之前,羅老師撰寫了幾篇文章去談法考的難度和放水問題,對於現在因為壓力而想放棄的考生法考的棄考率並不低,有25%,而參加法考的人裡除了在校學生,還有大量的在職人員,這類人也是最辛苦的,但棄考率可以高達60%,法考的通過率並不算高,所以啊,只要你堅持了,就是機會。 很多人會覺得,來不及了,其實並不是的,如果你每天學習4個小時,那麼最少100天你都是有希望的。有人會說現在不到100天了呀,那你是現在才剛剛開始嗎?我想大部分的你們都不是吧。
  • 安徽首位盲人研究生收到錄取通知書
    【安徽首位盲人研究生收到錄取通知書】近日,安慶市特教學校女教師張晨收到安慶師範大學@安慶師範大學 碩士研究生錄取通知書,她也成為安徽省首位盲人研究生。張晨13歲時因視網膜脫落而雙目失明,2002年,她憑藉著努力,成為安慶市第一位盲人大學生,大學畢業後任職於安慶市特殊教育學校,為了能獲得更多系統化的知識技能,她參加了2020年全國研究生統一考試,調劑到安慶師範大學學科教學(音樂)專業。
  • 體驗盲人環境 無錫首現"黑暗世界咖啡屋"
    最近,一種名叫"黑暗世界的咖啡"的創意服務在無錫一家盲人推拿店裡推出,這個很有意境的名字背後究竟藏著什麼?一起了解下。   對於我們健全的人來說,全黑的環境一般是在睡覺的時候,可對於盲人朋友來講,黑夜卻成了他們的全世界。
  • 天津:首位市民通過網上掛失身份證
    原標題:首位市民通過網上掛失身份證   1月16日,一位市民通過「天津公安民生服務平臺」網上辦理了居民身份證掛失—郵寄回執業務,成為天津市首位通過「天津公安民生服務平臺」網站成功辦理居民身份證掛失並郵寄掛失回執的申請人。
  • 郭德綱背後女人王慧,郭德綱為啥甘願把99%股份給王慧?來聊一聊
    愛生活,愛娛樂,愛大白「德雲社是一個挺普通的相聲社團,走到2016年是第二十個年頭,在歷史的長河裡二十年實在不叫事,三五百年也無非是一瞬間的事情,但是對一幫說相聲的來說,二十年太重要了,一個藝人在舞臺上上能有幾個二十年呢,感謝觀眾一步一步的扶持著我們
  • 安徽首位盲人研究生收到碩士錄取通知書
    安徽首位盲人研究生收到碩士錄取通知書!】7月14日,安慶市特教學校女教師張晨收到@安慶師範大學 碩士研究生錄取通知書,她成為安徽首位盲人研究生。張晨13歲時因視網膜脫落而雙目失明,2002年成為安慶市第一位盲人大學生,大學畢業至今任職於安慶市特殊教育學校。
  • 浙江省首位盲人考生有望被溫州大學錄取
    原標題:填的第一志願比投檔線高出2分 我省首位盲人考生有望被溫州大學錄取 從今年高考開始,我們一直牽掛著寧波慈谿20歲的考生鄭榮權。 他是浙江省首位用盲文參加普通高考的盲人考生,視力僅0.05。雖然從小讀的是盲校,但參加普通高考是小鄭多年的夢想。
  • 2名盲人大學生通過英語四級考試
    南京特殊教育師範學院兩位盲人大學生周文晴和鄔逸帆通過了這次考試,成為江蘇省首批通過英語四級考試的盲人大學生。越努力,才能越幸運! 江蘇首批!2名盲人大學生通過英語四級考試"這是一場多麼來之不易、耗資不菲的考試。由衷地感謝為這一天的到來而開疆絕塵、保駕護航的每一位先行者和和幕後工作者"。這是考生周文晴在朋友圈發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