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訪歐展「中國信心」 促務實合作「立等可見」

2020-12-25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布加勒斯特11月28日電 題:李克強訪歐密集外交展 「中國信心」 促務實合作「立等可見」

  中新社記者 歐陽開宇 沈晨 郭金超

  從北京到布加勒斯特,李克強將中國高鐵帶到這裡,將第四代移動通訊技術帶到這裡,更為關鍵的是,十八屆三中全會後中國總理的首次外交訪問,將中國改革和對外開放的信心帶到這裡。

  當地時間27日,在羅馬尼亞議會宮,李克強一段30多分鐘演講,20次被現場掌聲所打斷。平時很難坐滿的眾議院全會廳當天座無虛席,以至於羅政府兩位部長因不是議員而無法找到座位。打動聽眾的,不僅是李克強親切幽默的演講風格,更有這位大國總理演講中所傳遞出的「中國信心」。

  演講中,李克強向外界重申:中國完全有把握實現全年經濟增長7.5%左右等主要預期目標。評論認為,這充分顯示了中國對自身改革和發展的信心。

  李克強此訪中東歐前後停留不足70小時,並展開高強度的密集外交活動。外界注意到,對外改革和開放的自信成為訪問的關鍵詞之一。期間,李克強多次提到不久前結束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向外宣示中國全面深化改革的承諾。

  不久前,中共舉行的那次「關鍵性」會議,就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重要部署。「我們將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繼續擴大開放,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的作用,促進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李克強在演講中如是指出。

  不僅如此,在與中東歐16國領導人密集會見時,李克強也多次談及十八屆三中全會深化改革的部署。

  中國這種對自身改革和對外開放的信心由何而來?「中國信心」來自於對國際形勢的準確研判。李克強說,當前,國際形勢正經歷深刻複雜變化,世界多極化深入發展,經濟全球化加速推進,國家間利益融合不斷擴大。

  「中國信心」也來自於中國應對挑戰時所展露的智慧。李克強直言,今年中國經濟與其他一些新興市場國家一樣,受到較大下行壓力。我們堅持穩定政策,保持定力,既沒有增加赤字,也沒有增發票子,而是通過簡政放權,激發市場活力,調動民間投資和消費的積極性,使中國經濟在今年三季度以後穩中向好。由此,充滿信心的中國人也有了十足的底氣。

  這樣的政策宣示,無疑為中國擴大向西開放的策略注入一股強勁動力,也推動中國外交活動中與各方務實合作的分量越來越重。這一點,在李克強所進行的一系列外交活動中可看到明顯跡象。

  如會見黑山總理久卡諾維奇時,李克強明確指出,中方支持本國企業參與黑山南北高速公路、火電等基礎設施項目建設,願擴大進口黑優勢產品,推動雙邊貿易在動態中實現平衡。久卡諾維奇表示,黑方願與中方共同落實好公路、電力等合作項目,積極探討鐵路、港口等基礎設施合作。

  也如在會見馬其頓總理格魯埃夫斯基時,李克強將「根據馬方需求,積極參與馬公路、電廠等大項目建設」作為中方意願提出。格魯埃夫斯基亦將「願興建中國經濟園區」等意向擺上會見桌。

  諸如上述例證還有很多。而引發人們關注的在於,雙方不僅有合作的積極意願,更重要的是將意願迅速轉換為可觸摸到的實惠。此訪,李克強僅在與羅馬尼亞總理的會晤中就收穫大單。兩國總理共同見證兩國政府和企業籤署多項合作文件或合同,涉及經貿、投資、電信以及核電、火電、風電等能源項目。

  而「中國高鐵『開到』歐洲」、「李克強助中國4G打進歐洲」、「羅馬尼亞將向中國出口5000頭牛」等雙方的利好消息,在訪問期間,不時見諸報端、佔據媒體頭條。

  有分析指出,雙方之所以能在外交場合,在會見桌上講得「如此實在」,並迅速達成「立等可見」的實質性協議,這與中國展現的信心、誠意、自身的能力分不開。這正是李克強此訪中多次強調的,「中國願與世界和歐洲分享共同發展的機遇」的內涵所在。

  毋庸置疑,自信的中國更開放,開放的中國也將更自信。可以見得,中國的向西開放和歐洲「向東看」,已跨越時空找到利益的匯合點。評論認為,此次李克強對中東歐的密集高效訪問,無疑是中歐「上天入地下海」的全方位合作踏出的堅實一步。(完)

相關焦點

  • 港報:李克強訪歐展全方位外交 布局平衡東西方
    港報:李克強訪歐展全方位外交 布局平衡東西方 香港《文匯報》23日刊出評論說,李克強此次出訪是中國全方位外交的重頭戲,為觀察中國未來國際戰略布局提供參考。中俄、中歐加強協調與合作,對加速推進世界多極化與建立新型大國關係具有重要意義。  文章說,此外,李克強此次出訪也是外界觀察其國際視野、政治智慧、外交風格和個人風採的機會。
  • 大使談李克強訪羅馬尼亞:高效務實工作贏得敬佩
    中新網12月1日電 據外交部網站消息,2013年11月30日,中國駐羅馬尼亞大使霍玉珍介紹了李克強總理出席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並訪問羅馬尼亞成果。  霍玉珍說,11月25日至28日,李克強總理在布加勒斯特出席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並應羅馬尼亞總理蓬塔邀請對羅進行正式訪問。此訪意義重大、成果豐碩、影響深遠。
  • 李克強訪非彰顯君子之義
    50年前,周恩來在訪非期間提出了中國同非洲和阿拉伯國家關係的五項原則,以及中國對外提供經濟技術援助的八項原則,從此之後這些原則便成為中國對非政策的堅定基礎。再就近而言,2013年3月習近平主席訪非提出「真、實、親、誠」四字箴言,為新時期發展中非關係定調。
  • 堅持睦鄰友好 深化務實合作 推動中菲關係健康穩步前行
    李克強指出,上個月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規劃了中國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下未來發展的藍圖,也為中菲發揮互補優勢,拓展務實合作,實現共同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中菲應把各自的發展視為彼此的機遇,中方願將「一帶一路」倡議同菲方發展戰略對接,契合菲方大規模建設基礎設施的需求,發揮中國裝備製造和基礎設施建設經驗優勢,開展基礎設施建設產能合作並制定中長期規劃,給兩國市場和國際社會以中菲長期穩定合作的信心;促進貿易投資、信息技術、農漁業、減貧、棚戶區改造等合作;加強戰略安全合作,更好應對傳統和非傳統安全挑戰;發揮中菲人文相親優勢,加強文化、科技、衛生、青年等合作;密切在多邊和區域合作機制中的溝通協調
  • 蒙古國駐華大使:期待李克強總理訪蒙推進兩國經貿合作關係
    原標題:蒙古國駐華大使:期待李克強總理訪蒙推進兩國經貿合作關係國際在線消息(記者烏日含、桑德格、白永光):中國外交部發言人7月8日宣布,應蒙古國總理扎爾格勒圖勒嘎·額爾登巴特邀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將於7月13日至14日對蒙古國進行正式訪問。同時,應蒙古國總統查希亞·額勒貝格道爾吉邀請,李克強總理將於7月15日至16日出席在烏蘭巴託舉行的第十一屆亞歐首腦會議。
  • 外媒關注李克強訪希臘 指「為中希關係添動力」
    外媒高度關注李克強總理任內對希臘的首次訪問,稱此訪有助於促進中國在歐投資,拓展歐洲市場,為中希關係增添動力。  希臘當地報紙《每日新聞》對李克強總理的訪問行程進行了詳細報導。李克強20日上午與薩馬拉斯共同考察了中國遠洋運輸集團比雷埃夫斯貨櫃碼頭。該報稱,20日早些時候,薩馬拉斯和李克強對比港的訪問具有很高的象徵意義。身著襯衣未系領帶,雙方領導人都用詩一般的語言吟誦比港的巨大潛力。
  • 李克強瑞士演講:堅決反對歐盟對華光伏雙反調查
    5月24日電,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4日在蘇黎世發表題為《攜手邁向中瑞務實合作的新未來》的演講,闡述中國的經濟金融政策以及中瑞自貿協定的重要意義。李克強表示,瑞士是我擔任中國國務院總理後訪問的第一個歐洲國家。之所以選擇首訪瑞士,是因為中瑞關係十分密切,非常友好。中國是瑞士在亞洲最大的貿易夥伴,瑞士在華投資十分踴躍。最為重要的是,中瑞自貿區談判取得成功,必將為兩國合作發展注入新的強勁動力。李克強表示,三年多來,中瑞雙方求同存異,做了大量艱苦細緻的工作,開展了九輪蹉商,達成自貿協定來之不易。
  • 李克強訪印尼,系牢海上紐帶
    李克強5日在印尼主流媒體發表署名文章,形容印尼是「遠在天邊,近在心田」的「千島之國」,並稱兩國之間的友好合作已開啟新的航程。當地時間6日下午,李克強抵達雅加達蘇加諾-哈達國際機場,受到印尼海洋統籌部長盧胡特等政府高級官員的熱情迎接。李克強表示,中國和印尼互為重要近鄰,習近平主席2013年成功訪問印尼以來,兩國積極對接發展戰略,各領域合作成果豐碩。
  • 李克強:形勢不容樂觀信心不可動搖
    李克強:形勢不容樂觀信心不可動搖 原標題:    新華網海南博鰲3月24日電 博鰲亞洲論壇2016年年會於3月22日至25日在海南博鰲舉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今日出席年會開幕式並發表主旨演講。
  • ...話合作、謀發展、維和平的務實之旅——訪韓國湖西大學中國研究...
    新華網首爾7月8日電專訪:習近平訪韓是敘友好、話合作、謀發展、維和平的務實之旅——訪韓國湖西大學中國研究室教授全家霖  記者張青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3日至4日對韓國進行了國事訪問。韓國湖西大學中國研究室教授全家霖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習近平此訪實現了期待中的敘友好、話合作、謀發展和維和平,為未來韓中關係發展注入了新動力。  全家霖說,習近平此次點對點式的訪問充分凸顯了韓中關係發展的良好局面。兩天時間內,兩國首腦進行多場會晤,雙方籤訂了多項協議。這在提升韓中關係、增進兩國人民友誼、維護地區和平等方面均發揮了重要作用。
  • 李克強用英語問印度記者:與辛格握手照能否上頭條?
    5月20日,正在對印度進行正式訪問的中國總理李克強在新德裡與印度總理辛格共同出席兩國有關合作文件的籤字儀式後共同會見了記者。  聽到肯定的回答,李克強開懷大笑,一邊說:「Once again!」,一邊面向記者區再次與辛格握手。這時人群中爆發出一陣會意的笑聲。  這是當地時間20日,發生在印度總統府前廣場上的一幕。  當天,印度總理辛格為正在印度進行訪問的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舉行了歡迎儀式。歡迎儀式後,李克強對記者發表了講話。
  • 李克強總理訪日為中日經貿關係帶來新的亮點
    李克強總理5月訪日與日方達成了多項經貿合作方面的協議與共識,不僅對中日經貿合作的傳統領域進行了升級,更開闢出新的合作空間與前景。這些收穫是否預示著中日經貿合作將會迎來一輪新的高潮,兩國經濟關係將會呈現一副新的面貌?
  • 中國海軍司令員訪美有助於推動兩軍務實交流
    中國海軍司令員訪美有助於推動兩軍務實交流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4月05日 23:34 來源: 來源:新華網中國國防新華網北京4月5日電(白潔 羅懷宇)外交部發言人秦剛5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司令員吳勝利對美國的訪問是今年中美之間一個重要交往項目,對促進兩軍、特別是兩國海軍之間的相互了解和信任,推動雙方務實交流與合作將起到積極作用。
  • 李克強用《泰囧》舉例談中泰友誼 徐崢:受寵若驚
    當天,李克強在泰國國會發表題為《讓中泰友好之花結出新碩果》的演講。他提到,此訪期間,中泰雙方將宣布商籤互免兩國持普通護照籤證的諒解備忘錄,這也是中國首次與外國就此商籤備忘錄。中方還將與泰方推進科技、海洋、環保等領域的務實合作。   據悉,訪泰期間,李克強還將出席中國高鐵展,並同泰社會各界人士廣泛接觸。雙方將對兩國關係未來發展進行遠景規劃,並籤署一系列雙邊重要合作文件。
  • 李克強看重的這座「橋」是座什麼橋
    這大概正暗含如今中國與中東歐「16+1合作」中,每每與橋有著不解之緣的緣由吧。頤和園著名的17孔橋,曾被李克強總理用來比喻「16+1合作」。5年前他赴塞爾維亞出席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時,與塞總理共同出席貝爾格勒跨多瑙河大橋竣工儀式。這是中國企業在歐洲承建的第一個大橋項目,也是塞爾維亞在多瑙河上近70年來首座新建大橋。
  • 李克強:中美經貿合作本質上是互利共贏的 貿易衝突沒有贏家
    原標題:李克強:中美經貿合作本質上是互利共贏的 貿易衝突沒有贏家  中新社北京4月26日電 (記者 郭金超)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6日下午在中南海紫光閣會見來華訪問並出席中美交通論壇第九次會議的美國運輸部長趙小蘭。  李克強表示,中美發展穩定健康的關係符合雙方利益,也是國際社會的期待。
  • 希臘鋪紅地毯迎接李克強 期盼中方更多投資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圓滿結束對英國的訪問後,19日下午抵達雅典,與希臘總理薩馬拉斯舉行會晤。雙方就進一步推進中希關係發展,拓展務實合作深入交換意見,達成廣泛共識。李克強表示,中遠比雷埃夫斯港項目已成為中希乃至中歐務實合作的典範。法新社稱,這是中國領導人4年來首次訪問希臘。有外媒熱議,這個飽受歐債危機困擾的國家希望藉助中國的投資助力經濟復甦。
  • 中塔務實合作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新經驗
    日前,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別出席上海合作組織總理理事會第十七次會議,並對塔吉克斯坦進行了正式訪問。這是李克強總理首次出訪塔吉克斯坦,體現了中國對中塔全面戰略夥伴關係重視。近年來,中國和塔吉克斯坦在「一帶一路」的框架下,保持密切交往,開展務實合作。兩國之間高層互訪頻繁,政治互信不斷增強,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進行密切合作。
  • 李克強訪德被寄予厚望
    《中國日報》10月8日電,李克強總理本周將出訪德國,各界商業領袖期待此行可以展示中國改革及可持續發展戰略帶來的巨大機遇。「我們渴望聽到他對中國城市化和中國經濟『綠色化』的看法,尤其是關於歐洲企業所能提供措施的見解。」漢堡商會(Hamburg Chamber of Commerce)國際部副主管延斯•阿斯曼(Jens Assmann)對《中國日報》說道。
  • 李克強訪馬六甲與老朋友敘舊憶當年話未來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翟磊):22日,在到訪馬六甲州時,李克強總理特意抽出時間與幾位老朋友會面。19年前,李克強訪馬時與他們相識結下深厚友誼。今天在當地雞場街三叔公店鋪,老朋友們圍坐敘舊話當年。李克強說,與老朋友會面,讓我們想起過去,更讓我們展望未來,不斷續寫友誼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