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杭州12月18日電(郭其鈺)記者18日從國網浙江電力有限公司了解到,「十三五」期間浙江電力需求增長持續攀升。截至2020年10月底,浙江全社會最高用電負荷達9268萬千瓦,比2015年增長47%。2020年1月至10月,浙江全社會用電量3947億千瓦時,比2015年同期增長34%。
電力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先行者」和「晴雨表」。「十三五」期間,浙江數位化發展迅猛,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湧現,生態環境日益改善……與之相應的電力供應亦在深度調整中創新變革。
電網運行:清潔安全有「彈性」
浙江是經濟強省、能源消費大省,卻是資源小省。近年來,隨著皖電東送特高壓工程、溪浙特高壓直流工程等工程開工,浙江曾經的缺電困局被逐漸扭轉。
「十三五」期間,浙江電網「兩交兩直」特高壓骨幹網架基本建成,清潔能源消納和外來電受入比例創歷史新高。2018年,僅通過特高壓電網輸入浙江的電量就達1499億千瓦時,佔全年全社會用電量的33%。2019年,浙江從省外購入清潔水電、核電、風光電達914億千瓦時,佔全社會用電量的19.4%,可滿足杭州地區約400天用電需求。
「『十三五』期間浙江電源結構也持續優化,比如我們通過技術革新實現清潔能源全消納。」國網浙江電力經研院負責人介紹,該省清潔能源裝機佔比由「十二五」末的23.6%提高到2019年底的36.5%。
在此過程中,浙江電力電網發展也更加高效有「彈性」,國網浙江電力提出建設能源網際網路形態下的多元融合高彈性電網。如在用電高峰期,電力需求側實時管理系統通過5G高速網絡,遠程調節商場空調負荷,通過柔性互動讓電網更安全。同時在輸電線路等設備上安裝智慧感知設備,實現電網輸送限額動態調整,「喚醒」閒置的輸電運行資源,通過技術賦能讓電網運行更具彈性。
據悉,預計今年年底,浙江電網將具備全方位向能源網際網路演進的基礎。
能源消費:綠色省心省錢
「十三五」期間,隨著浙江特高壓建成投運,大量清潔的西南水電送入浙江電網,也為該省實施清潔電能替代創造了條件。「通過近幾年配電網的大量投入,浙江配網建設低電壓、限擴區域逐步減少,電能替代、綜合能源服務等舉措隨之深入。」國網浙江電力營銷部負責人李磊表示。
如在工業、綠色校園、全電景區、港口岸電、商業餐飲等重點領域,浙江均加速終端能源消費市場再電氣化。2018—2019年,國網浙江電力累計完成替代電量149.1億千瓦時,支撐售電量增長2.1個百分點、2020年前三季度累計完成電能替代項目7947個,完成替代電量8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9.9%。
從群眾的自覺認同,到遍布大街小巷的小吃店紛紛「煤改電」,少了黑煙嗆鼻,多了清爽潔淨。浙江海鹽某電器有限公司的全電食堂改造則是以電代氣的一個典型。該公司負責人表示,與此前相比,改造後的全電食堂無油料及燃料帶來的油煙、噪聲汙染,既提高了食品安全,也提升了就餐環境。
據統計,該食堂使用電能清潔替代年均能源消耗折算成標煤後,可減少使用9.95噸標煤,減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汙染物排放26.23噸。
此外,國網浙江電力還通過推廣綜合能源服務業務,應用技術手段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為企業「降量」,實現電力服務再優化和企業成本再降低。
根據預測,到2050年,中國能源發展將實現「兩個50%」,即能源清潔化率(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超過50%,電氣化率(電能佔終端能源消費比重)超過50%。(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