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西網訊 記者鄭周贇、見習記者徐立鳴報導:邁入5月,許多準留學生都已陸續拿到大學offer,即將開啟海外留學生活,而南昌女孩曾靚(化名)卻有些黯然神傷。近日,網友曾先生向中國江西網投訴,一年前他計劃送女兒出國留學,花費4.2萬元中介費,在委託南昌金吉列留學機構辦理相關事項後,卻只換來一紙翻譯成績單。
數月以來,曾先生深陷於孩子出國前路尚不明朗和與中介機構退款拉鋸戰的泥潭中難以自拔。5月17日,記者最新從曾先生處獲悉,金吉列已經退還學費3.5萬元,雙方通過協商已達成初步一致意見。
投訴:報名「金吉列」留學 一年來只換一張成績單
據曾先生介紹,女兒今年上大四,一直想出國留學。2017年5月份,他為女兒報名了一家名為金吉列的留學機構,「之前我沒有過多去了解它,因為報名時間比較晚,培訓老師也在催我,就非常倉促地交了錢。」
在向金吉列支付了4.2萬元的留學相關費用之後,留學機構測試女兒的外語成績與專業成績,「說各方面的成績都不錯,可以達到申請要求。」
留學機構的承諾讓曾先生一家十分高興,女兒也開始對即將到來的留學生活充滿憧憬與期待,但2017年10月份左右,事情發生了轉折,「金吉列幫我們翻譯了一份學校成績單,之後就一直沒下文了,我當時也沒大放在心上。在遲遲等待無果後,女兒最終選擇放棄留學。」曾先生說。
「我們交了4萬多元就只換來一張成績單,網上翻譯一份成績單只需200元。而推薦信、簡歷、申請學校、籤證等這些服務都還完全沒啟動。」徐先生萌生了退費的念頭,他多次找到金吉列要求退費,但金吉列的做法卻讓他不解。
過程:與中介展開退款拉鋸戰 前後共退費3.5萬元
徐先生說,他在向金吉列留學申請退費的過程中,屢屢碰壁,多次找相關老師協調都被他們以各種理由推脫。「大概是春節前,我就聯繫他們,後來是3月初、4月中旬,再後來就聯繫不上了。哎,把錢交上去容易,但想從他們口袋裡把錢退回來,這過程就太難了。」
通過前後幾次協商,金吉列終於答應退還徐先生部分費用,但這並沒有給徐先生帶來安慰,「金吉列說只能退2.1萬元,對此我很難接受,除了一張學校成績單,什麼都沒有,這也太不誠信了。」
5月15日,中國江西網記者從徐先生處獲悉,「經過近期的多次協商,金吉列答應再退還1.4萬元,前後一共退還3.5萬元。對於這個結果,我也只能是勉強接受。」
說法:已辦理好一切手續 是對方單方面撕毀協議
為此,5月17日,記者來到位於廣場南路的金吉列留學機構,據工作人員介紹,「留學英國費用大概是1萬-1.1萬元,美國大概是1萬-4萬元,根據學校等級不同而收費不同。」
據上述工作人員表示,一般而言,準備留學的學生需要提供大學期間的成績單,語言成績,還有其他個人成績,然後機構一般會推薦6-8所學校供學生選擇,機構提供學校招生信息和申報材料信息,委託方整理好資料後交給金吉列,他們進行後續申請步驟,一切文書材料由金吉列負責準備,並且在學生成功錄取後,會在大學選課時提供信息支持。
當記者問及「假如申請學校不成功,能不能全額退款」等問題時,「由於老師們在這期間付出了勞動,所以不論在合作過程中出現任何問題,都將收取7000元的服務費用,其餘按合同要求協商退款。」工作人員還進一步表示,其他第三方費用諸如學校申請費,學校材料郵寄郵費,託福送分費用等,均不包含在中介費用之內,由委託人自行承擔。
那麼,曾先生前期為何只能退費50%?「從協議開始至提供申請材料,在還沒有拿到錄取通知書之前,是屬於第二個階段,這時候只能退50%的費用,這是在合同中規定了的。」隨後,記者提出能不能看一下合同內容,工作人員稱「合同已用完」。
對於曾先生上述的遭遇,上述工作人員回應,「事實上,機構已經為曾先生的女兒辦理好了一切手續和需要文書,是其女兒未能考出理想成績,和家長慪氣,導致放棄留學計劃,並單方面撕毀協議。」
律師:學生可向主管部門反映 或通過法律途徑解決
5月17日,記者就此事採訪了江西豫章律師事務所劉太金律師,「留學機構制定的上述條款是為減輕自己責任、加重學生責任的格式條款。」他分析稱。
記者在市場採訪中得知,近年來培訓機構與消費者之間引發的爭議事件並不在少數,大多數情形下消費者都處於「弱勢地位」,花費數萬元卻享受不到相應的服務,維權難度大,最後不得不以「啞巴吃黃連」收場。對此,劉太金律師告訴記者,「對於學生和機構產生的退費爭議,學生可通過協商,向主管部門反映或通過法律途徑解決。」
他還建議,學生在選擇提供出國留學中介服務機構之前,務必進行必要的調查核實,確認對方具有相關資質,具體名單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網站上查詢;另外,不要聽信中介公司宣傳自己的一面之詞,籤約前應做必要的市場調查工作,最好經多重渠道了解欲籤約公司的信譽和客戶評價,避免受到蒙蔽。第二,對於中介公司提供的格式合同,要仔細閱讀合同條款,對於關鍵內容要詳加確認,比如中介費用、學校的名單、培訓內容等,以確保合同內容符合自己的實際要求。
觀點:留學服務「水很深」 自助留學也不失為一種選擇
在記者實地走訪多家機構後了解到,目前留學市場主要分成以下五大塊:美國,英國,歐洲國家,日韓和其他地區,中介費用行業內標準一般為美國1萬-4萬元不等,歐洲的英、法、德國1萬-1.2萬元左右,日韓地區1萬元左右,澳大利亞、紐西蘭約1萬-2萬元,加拿大約1.5萬-2萬元,各中介機構對同一國家留學的費用並不完全相同。
有部分中介甚至會對特定的某幾個國家實行「零中介費申請」,「遞交的文書一般包括一封Personal Statement、兩封推薦信和簡歷,推薦信的話是由學生提供相關信息,中介幫忙寫然後再去蓋章。」據某平臺的留學機構工作人員介紹。
5月15日,記者從南昌市物價局相關工作人員處了解到,「像是這種留學中介機構、教輔培訓機構收費,都是屬於一種市場行為,目前尚沒有統一的收費標準。」
留學機構的中介費究竟包含哪些內容?記者了解到,中介的服務內容主要涵蓋申請前的測評、選校、文書製作、申校、聯繫學校、籤證材料製作、籤證輔導等各方面。「我出國的時候中介就是幫我寄寄材料,連申請書、簡歷什麼都是我自己寫的,還收了我8千多的中介費,現在想想有點坑;還有的同學跟我報名的項目相同,價格卻比我便宜不少。」曾報名過南昌某知名留學培訓機構的小敏告訴記者,留學中介「水很深」,服務項目繁多,家長和學生稍不了解就很容易掉入陷阱。
那麼,留學機構是否真如同外界所說的那樣「暴利」?在南昌某留學機構工作人員趙先生(化名)看來,「只是看上去『很美』罷了,留學中介的員工基本都要求精通外語,專業性較高,薪資成本輸出較高,此外還有店鋪租金、國際電話、快遞、考察等項目費用也十分龐大。」
此外,記者又採訪幾位通過自助申請方式出國的學生,「自助留學是指不選擇中介機構,而是自己獨立去完成選學校、翻譯材料、遞交材料等申請流程,這樣的話,前期消費大概在2000元左右,但對自身獨立性要求會比較高,最好能留出充裕的時間,由於個人可能不大具有經驗,有時可能會走彎路,但在克服困難的過程中也能收穫成長。」
「通過中介機構出國留學最大的好處莫過於可以更加快捷的得到想要的信息,少走彎路,但是也要謹防中介機構利用信息的不對稱來誤導消費者,損害消費者的正當權益。」曾在日本留學4年的李洋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