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波蘭北部濱海省的格但斯克大學是波蘭著名的高等學府之一,看好中波合作前景,格但斯克大學日前決定開設全日制中文本科教育,並從今年開始招生。
設立該校中文專業的倡議者是格但斯克大學副校長沃達爾斯基先生,記者一走進他的辦公室,他便用中文「你好」打招呼。原來沃達爾斯基先生不僅是學校的副校長,還是一名研究中國歷史問題的學者,曾多次到中國訪問。在同事和朋友的眼中,他可是一位「狂熱的中國粉絲」。沃達爾斯基先生說:「首先可以說這是一個戰略性的決策。波蘭與中國之間的關係提升到了戰略夥伴的水平,我們也希望更好地了解中國,以便今後更好地推動雙方合作的發展。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擁有巨額的外匯儲備,掌握先進的技術。無論是作為一個國家,還是作為歐洲的一部分,波蘭都希望同中國開展惠及雙方的合作。」
雖然在波蘭學習漢語的人數越來越多,但是到目前為止除了格但斯克大學之外,只有華沙大學和波茲南大學開設了全日制中文專業,另外一些大學只是針對有興趣的學生開設的中文選修課。對此,沃達爾斯基先生說:「全日制中文專業是我們大學裡最高級別的教學方式,這與僅開設中文課程不同。學生們不僅要學習語言,還要學習有關中國的歷史、文化以及社會發展的所有內容,要知道這是有關中國的全方位教育。我們希望,這裡的中文教育保持最高的教學建制,因為在波蘭的北方地區需要開設漢學專業教育。」
格但斯克大學的漢學專業將是波蘭北部地區唯一一個開設這一專業的大學,因此,沃達爾斯基先生對於未來的生源並不擔心。「有很多人希望,到我們這裡報名學習中文。不久前,我們大學還同格但斯克第九中學籤訂了協議,我們將在那裡開設中英雙語班。這些學生中學畢業之後也將會是格但斯克大學中文專業的潛在生源。」
來自中國的烏蘭教授正在幫助格但斯克大學籌建中文系,她對於生源問題,也是信心滿滿。「目前在網上預登記希望報名中文專業的人約有1000名,但是我們只能收36個。因為現在沒有能力馬上培養那麼多全日制學生。但是就像校長剛才提到的,如果今年報名的人很多,那麼我們就準備開設業餘學習,晚上或者周六開設中文課程。本科只能收36人,因為要保證質量。」
由於是全日制本科教育,因此格但斯克大學校方對於教學質量十分重視。他們將從中國邀請至少三名教師,另外還要配備波蘭的中國問題專家給學生授課。中文專業的學生們也將不只學習語言,而且要學習有關中國歷史、文化等各方面的知識。烏蘭教授說:「我們教學的重點還是語言,但是語言教學當中也必須包括文學和文化,也包括對歷史的了解等等,但都是初步的。學校對我們非常支持,將要安排的中文課時比華沙大學還要多。我們要求學生每個星期必須有20個小時中文課時,學生的壓力也會相當大。」
同中國一樣,在波蘭的大學畢業生也面臨畢業求職的問題。中文專業畢業生在職場上的發展潛力也是格但斯克大學考慮的一個方面。沃達爾斯基認為,在中波兩國關係發展的背景下,這些畢業生將來肯定會非常容易找到工作。他說:「我認為,將來漢學專業的學生將會比其它專業的畢業生更容易找到工作。因為波中兩國在各個方面,如經濟、文化、旅遊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都發展得非常迅速。另外,這些學生除了中文之外還會學習英語或者俄語。這樣掌握兩種外語的畢業生在職場上將會是非常受歡迎的。」(韓新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