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位臺灣藝人因在浴室滑倒撞到頭,未能得到及時救治不幸去世。這則消息令人痛心,也引發大家對「浴室滑倒」的關注。在日常生活中,浴室對老年人來說是較為危險的區域,如何防範浴室滑倒?不慎滑倒後怎樣應急處理?
86歲的王老太是退休教師,老伴去世後獨居在家。一天半夜,王老太起身上廁所,迷迷糊糊中不小心在衛生間滑倒,怎麼都爬不起來。直到第二天一早,老人的兒子來家裡看她,才發現她躺在衛生間裡一動不動,好在她意識尚清,兒子趕緊撥打120把她送往醫院急診。經檢查,王老太為髖骨骨折。目前,老人已接受手術,正在恢復中。
對此,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骨科主任、博士生導師林向進教授表示,從骨科門診接診的情況來看,意外跌倒、滑倒以老年人和兒童居多,老年人多為手腕部骨折損傷,出現腦出血和顱骨骨折的重症傷者並不多見。
老年人在浴室滑倒後如何應急?林向進說,不論什麼情況,滑倒後不要想著立即起身,先躺在地上平靜一下心情,試著活動活動手腳,如果基本行動無礙,可由家屬陪同及時送醫;如果手腳不能活動,或者感到非常不舒服,千萬不要勉強起身,家人也不要隨意幫助挪動,應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等待救援;有皮膚裂傷伴隨流血不止的,可用乾淨的毛巾或手帕壓迫出血點進行止血處理。如果傷者已失去意識,或意識不清並伴隨噁心、嘔吐等情況,家人發現後一定要馬上撥打120。
林向進表示,最好能通過一些措施,防止浴室滑倒。比如裝修房子時衛生間用防滑瓷磚;浴缸不要裝得過高,以免老人跨進跨出摔倒;浴室要裝扶手;進出浴室穿防滑拖鞋等,這些都是老人及家屬要共同重視的細節。
此外,很多浴室滑倒的人,實際是先發病後摔倒,如心腦血管疾病發作,摔倒只是疾病進展的表現。因此,老年人或三高人群洗澡時,應注意溫差變化。在調整到合適水溫的基礎上,先衝淋四肢,有個適應過程,身體慢慢適應後再洗頭或大面積衝淋身體。平時也要注意監測血壓等基礎情況,有異常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