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online 技巧分享】對於許多攝影入門愛好者來說,閃光燈的使用,是入門進階的其中十分重要的一步,而閃光燈的世界也是攝影的另一片天地。閃光燈不僅能夠幫助我們獲得更為穩定、更具有創意的光源,更重要的是,我們能夠從學習使用閃光燈的過程中不斷的去熟悉各種光線的特性與應用。所以,攝影師不論是否專注於閃光燈的應用,但他們一定對閃光燈的使用擁有自己的理解。不過,閃光燈是一門巨大的學問,小編自問達不到那種水平,所以,本文只作一些簡易的入門閃光技巧分享,希望對家有所幫助。
簡易閃光燈使用教學
註:本文圖片由閃客營地提供,微博:http://weibo.com/flashcamp
一、閃光燈介紹
閃光燈是能在極短時間內發出高強度光線的設備,是攝影器材中,最為常用的配件之一。最初是用於光線較暗的場合場合下,為低度數膠片提供足夠的光源,後來也用於室外光線充足的場合下,為拍攝對象消除陰影等地方。而到了後期,閃光燈已經廣泛應用於各種攝影題材,除了常規影樓外,閃光燈已經發展到外拍創作等等情況下使用。
常見的數位相機熱靴式閃光燈
不過,使用閃光燈也是有技巧的,使用不當的話,閃光燈則會對照片造成不好的影響,例如比較常見的紅眼等等。所以,要使用好閃光燈,首先就要先熟悉閃光燈和對光線的使用有一定的認識。
常見閃光燈
現時閃光燈的功能都十分強,具備了諸如TTL(閃光燈通過鏡頭測光)、高速同步、頻閃、無線TTL閃光(主控、從屬均可)、後簾同步、閃光包圍曝光、AF輔助燈等等,同時閃光功率不弱,都能作為全天候的光源使用。
美茲58 AF-2
而且現在常見的閃光燈燈頭可作水平大幅度的旋轉,足夠滿足各種級別的用戶使用需要。
美茲58 AF-2
除了水平轉動外,燈頭還可作上下-7°到90°俯仰。向上90°俯仰基本是每隻熱靴閃光燈都有的特性,而向下-7°的俯仰就只有中高級熱靴閃光燈才有。向下-7°俯仰,可以在微距拍攝時一定程度上作出有效照明。
二、閃光燈的使用
關於閃光燈的使用,如果真要寫全了,估計能夠寫出比英漢詞典還厚的一冊,在這裡做詳細介紹的話,的確很不現實。所以,以下只針對相對簡單的TTL使用作簡單的介紹,如果對本文有任何疑問,或者在使用閃光燈的過程中有任何問題,請聯繫閃客營地,微博:http://weibo.com/flashcamp。
美茲58 AF-2(佳能口)的TTL模式
首先介紹一下TTL。TTL的全稱是Through The Lens (通過鏡頭),即「通過鏡頭測量曝光方式的閃光燈系統」。是指光線通過鏡頭並傳遞到感光元件上,感光元件以此測光,機身以此運算得出相應結果後,控制閃光燈發出正確的曝光量。此系統就被稱為TTL閃光測光系統。
索尼HVL-F43AM操作界面
可以說,TTL的出現,給攝影帶來進一步的大眾化,向自動化拍攝之路邁向了一大步。而TTL所帶來最大的好處就是即使在緊急情況下拍攝,來不及對拍攝參數進行調整時,如快門、光圈、感光度等,用帶TTL的閃光燈拍攝,都能拍出曝光準確的照片,為新聞、體育等等拍攝突發事件的人來說,無疑是十分有用的。
尼康SB900具備無線TTL功能
而TTL發展到現在,已經可以實現無線TTL功能了。也就是說,即使閃光燈不裝在熱靴上,也能實現TTL功能,當然,這需要你手上的相機和閃光能配合使用,實現該功能。但現在市面上的單反都基本配備了無線TTL功能了,而好評度最高的是尼康的無線TTL系統,潛力最大的是佳能的2.4G無線TTL系統。
無線TTL設置
使用無線TTL時,需要把閃光燈和相機中的無線TTL遙控功能打開,如果是佳能最新的2.4G無線系統的話,第一次使用還要進行其他相關的設置。而其他產品的話,都需要通過內置閃光燈進行觸發(不參與曝光)。
佳能無線TTL引閃E3-RT
除了通過閃光燈觸發無線TTL外,還可以通過TTL引閃器進行無線TTL引閃。TTL引閃器最大的特點是能夠同時控制多支閃光燈,並能夠快速的指定其中一支進行設置操作。但是價格也是妥妥的高。
頂級熱靴閃光燈帶小群組控制
不過,其實現在的頂級閃光燈基本都帶同時控制2支閃光燈小群組控制模式,對於入門進階的攝影愛好者來說,足以滿足使用了。
三、單燈簡易使用
如果要將學習「用燈」這門功夫分個階段的話,我覺得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1、初學階段,掌握閃光燈功能和使用;2、進步階段,學會用閃光燈打出均衡的光線,使畫面看起來不「奇怪」;3、上手階段,明白各個光線角度所造成的不同光影和不同的閃光附件的使用和性質,並懂得控制和利用;4、完善階段,把之前的知識融會貫通,並學會如何把閃光燈融入環境,做到「閃了看起來好像沒閃」的效果;5、大師階段,能夠擁有屬於自己的特色,走出自己的風格,並不斷進步(好吧,如果你是大師,當我最後這個是亂說的)。
微單搭配引閃器
本次主要是講解一下,無線TTL的使用,所以,只能算是介於初學階段和進步階段的部分吧。另外,即使你沒有TTL閃光設備,只有普通閃光燈+引閃器,也可以看看布光方面的技巧,因為用TTL的話,都讓閃光燈自動去了。。。
閃光方向對效果的影響
我們的閃光燈燈頭一般都能至少完成90度的調節,可以通過這個調節解決光線方向,從而改變閃光效果。
我們先來對比一下相機外置閃光燈和影室閃光燈的拍攝效果。這張是採用相機外置閃光燈直接對準被攝物體拍攝的。儘管有著TTL的控制,但整體感覺很平,很生硬,沒有層次感,陰影部分也比較濃,在臉上形成了難看的造型。
為了得到更加柔和的光線,這張照片採用了外接閃光燈跳閃的方法,將光線射向天花板後利用均勻的反射光線拍攝照片。圖片的光線相比直射要柔和太多,不過在眼睛、鼻子下都產生了明顯的陰影。
閃光燈內置的擴散板和反光板
使用閃光燈內置的擴散板和反光板也能起到柔光作用,而且使用跳閃時,能擁有更好的補光效果。以下是實拍對比。
機頂閃光燈直閃(引用網絡圖片)
升起擴散板和反光板跳閃(引用網絡圖片)
從以上對比可以看出,使用跳燈後的拍攝效果要比直接閃光的效果要來得柔和不少。但是跳燈方法也僅限室內使用,因為在室外的話,是沒有天花板的。那麼,在室外為了同樣達到相近的效果,比較常用的方法就是通過柔光罩或者離機閃光來解決這個問題了。
TTL閃光燈離機布光
下面就是說說布光了,一般來說,直接機頂閃光的話,畫面會比較平淡,因為沒有陰影的襯託,層次不分明。而使用離機閃光的話,就能通過閃關燈角度來,製造一定的陰影來使畫面層次。而拍攝人像的話,通常不需要太大的角度,一般拿在手上舉起來就好了,舉高一點,與相機形成一定的角度。
單燈離機效果圖
由於使用了TTL,測光、曝光都由相機自動完成了,所以,我們只需要設置好閃光燈的位置就ok了。
四、雙燈簡易布光
介紹完單燈後,我們不妨來看看雙燈的玩法。兩個閃光燈可以分為一個主燈和一個副燈使用,主燈負責拍攝主體,副燈負責環境或者造型光等。下面,我來為大家介紹一些常用的布光方法。
雙燈外拍(引用網絡圖片)
經典布光模式
在室外環境,其實環境光並不是肉眼看的那麼簡單,對於相機來說,所有進入鏡頭的光線,相機都會對其一一採樣運算。而一個場景裡面中,色彩元素過多的話,是會對相機判定色溫有所影響。而閃光燈能做到的,就是固定光線色溫,使相機的判定準確。
言歸正傳,為何說以上的布光是經典布光?因為以上布光能兼顧人像補光和造型光,對畫面起到了優化與突出人像的作用。
效果圖(引用網絡圖片)
雙燈閃光模式下,主燈主要用於消除日光下的臉部明顯陰影,和較少環境對照片的色彩的影響,而副燈負責勾勒人物輪廓和減少背景亮度反差。什麼?好像沒區別?那以下就告訴一下大家
不用燈的效果(引用網絡圖片)
單閃光燈效果(引用網絡圖片)
雙閃光燈效果(引用網絡圖片)
我想三者差別就不用說了。最後就說說,怎麼控制好閃光和布光吧。1、確定TTL測光正確,由於TTL屬於自動測光,那麼系統認為準確的,未必就是你覺得是準確的;2、布光時,注意閃光燈的方向、光線覆蓋範圍,是否光線能夠準確的照射在相應的地方,或效果是否就是自己想要的。3、調節閃光燈時,要注意場景的各種元素。以上所說的,其實都是在正式拍攝前進行的,也就是說,試拍是必不可少的了。
五、常見的閃光拍攝輔助物
閃光燈附件十分多,而且各種千奇百怪,作用都不相同,都有自己的特色,令人有種花多眼亂的感覺。而最為常用與常見的,就屬以下這些產品了。
柔光罩
幾乎每個有閃光的影友,都必定會有一個柔光罩,而且柔光罩都各不相同,起到的效果也有差距。而以上這種柔光罩比較輕盈,模仿天花板反射的原理製造,光線效果比較柔和。
引閃器
為不具備自帶無線引閃的設備使用,達到無線引閃的效果。不過引閃種類也很多,性能、規格都不大相同,但一分錢一分貨的道理,在這裡是鐵一般的定理。
柔光傘和閃光燈腳架
柔光傘的柔光效果要比柔光罩好不少,而且可伸縮,便於攜帶,是很多攝影愛好者鍾愛的設備。但缺點也明顯,就是手持幾乎不可能,需要使用腳架支持使用。而且室外使用十分受風,容易被吹倒。
閃光燈色片、蜂巢等(引用網絡圖片)
色片,用於改變閃關燈的色彩或色溫,從而改變環境光色。當然,閃光附件還有很多種,但對於本次介紹來說,這些就足夠各位入門閃光燈用戶琢磨了。
六、總結
最後要說的是,攝影之路漫漫,這裡只是介紹了最最簡單的閃光燈使用方法,尚有更多的技巧在等著各位去學習、嘗試、創作,這樣才會有更大的收穫。別人說的無論怎樣都是別人的,大家只需要去參考就行,不要以為別人說的就是對的,多思考,多實踐,不要為自己找藉口,這個並不是只針對攝影,無論哪個方面都是。以上這文章其實也是做個簡單的介紹,供大家交流的,十分簡陋。不過,歡迎各位到論壇與我們一起交流拍攝經驗與心得。
攝影論壇:http://itbbs.pconline.com.cn/dc/
最數碼論壇:http://piebbs.pconlin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