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測塑料瓶加熱飲料能不能喝 專家:不宜超45℃

2020-12-22 華商網

 

  冬季來臨,隨著氣溫降低,許多商家和街頭攤點將飲料加熱後售賣。塑料瓶裝飲料經過加熱,會不會造成口感上的變化?塑料瓶會不會因加熱析出對人體有害的物質?

  「口感上的變化因人而異,但加熱應該會有物質變化吧。」西安市民周先生說,有一次他要出門,把剛燒好的熱水倒進一空塑料瓶中,結果「瓶子發出一股味,底部就蔫軟在了一起」。還有市民表示,冬天了飲料固然不宜涼著喝,可加熱是不是適宜,也應該搞個清楚,讓人「喝著放心」。

  華商報記者調查走訪發現,在西安市互助路、火車站、翠華路、土門十字等地,尤其是各客運站和醫院附近,均有便利店、小超市以及街邊攤點用錫鍋、電飯鍋等容器對飲料進行加熱,好多都是底下有個煤爐子,飲料放在持續加熱的水裡。飲料加熱會不會析出不宜為人體吸收的物質呢?記者在市場上購買了一些被攤販們經常加熱的品牌飲料,請專家們進行了一次實驗。

  實驗時間:12月4日~8日

  實驗地點:西安交通大學理學院

  實驗人員:西安交通大學理學院副院長、西安交大分析科學研究所所長唐玉海教授及其團隊

  實驗項目:塑料瓶裝飲料(水)加熱後是否有物質析出

  實驗對象:市場上常見飲料12種,分別有純淨水、礦泉水、茶飲料、碳酸飲料、奶、橙汁等種類

  實驗方法:取飲料(水)的1/3作為實驗參照物,把剩餘瓶內的2/3飲料(水)分成3份,分別加熱至35℃、45℃、60℃後進行色譜峰檢測。色譜法又稱色譜分析法,是一種分離和分析方法,在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生物化學等領域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簡單的說,在本次實驗中,採用色譜法可檢測出有無物質的析出。

  實驗結論:通過對樣品的加熱發現,所有樣品在加熱至35℃時,未發現有物質析出;在45℃以下加熱且時長15分鐘以內,也未發現有物質析出;當加熱至45℃時,有一種飲料出現微小的物質析出;加熱至60℃時,有3種飲料出現物質析出,其出現頻次為1-2次。

  唐玉海教授解釋,在給「怡泉+C」加熱至45℃時,有一個異常小峰,對此,不應簡單評判為有物質析出,因為這種飲料有維生素C,而維生素C是較活躍的化學元素,在加熱的條件下會比較敏感,所以才會出現一個異常小峰。

  另外,即便個別瓶裝飲料加熱到一定程度出現異常,其原因也可能存在多種情況,並不能完全肯定是塑料瓶中塑料輔劑的析出物。

  專家建議:雖然實驗中析出物較少,但唐玉海仍建議不要長期飲用塑料瓶裝的加熱飲料,即便加熱,溫度不宜超過45℃,且不要長時間加熱。如果想喝熱飲,最好把塑料瓶中的飲料倒在玻璃杯、陶瓷或不鏽鋼材質的容器中加熱會更加安全。

來源:

編輯:劉超

相關焦點

  • 冬飲熱賣超 70℃最好別喝 乳酸菌飲料不宜加熱喝
    原標題:冬飲熱賣超 70℃最好別喝 乳酸菌飲料不宜加熱喝   傳統意義上,冬天是飲料行業的銷售淡季,但近日記者從一些社區便利店了解到,以溫暖、加熱為賣點的瓶裝飲料,在這個季節掀起了一個購買小高潮——很多便利店從降溫開始就增設了飲料加熱暖箱,客人進店後大多會選擇奶茶、巧克力衝飲、咖啡等加熱暖飲
  • 專家建議塑料瓶裝飲品反覆加熱不宜飲用
    或者因溫度升高而造成塑料中不宜為人體吸收的物質析出?對此,許多市民表示懷疑。  「口感上的變化可能因人而異,但加熱可能會發生變化吧,」西安市民周先生說,加熱一般都會引起物質發生或多或上的變化,比如,有一次他要出門,就把剛燒好的熱水倒進一空塑料瓶中,結果「瓶子發出一股味,底部就蔫軟在了一起」。還有市民表示,冬天了飲料固然不宜涼著喝,可加熱是不是適宜,也應該搞個清楚,讓人「喝著放心」。
  • 塑料瓶瓶底身份證解秘 僅標識5才能微波加熱
    礦泉水瓶不宜裝醬醋    「通常常溫的飲料瓶像礦泉水瓶數字標示就是1,數字1代表瓶子的製作材料是PET,可以裝常溫液體,但是不能裝高溫水。」於佳告訴記者。不少市民認為礦泉水瓶十分乾淨,因此將熱水直接倒入礦泉水瓶,「這樣肯定不行,PET材料耐熱至70度就變形了,高溫水會導致有害物分解析出,對人體有害。
  • 哪些飲料不宜多喝?罐裝飲料危害大
    原標題:哪些飲料不宜多喝?罐裝飲料危害大 現如今,隨著時代的發展,在市面上出現了越來越多不同的飲料。面對這些飲料,要如何選擇呢?在這裡,小編要提醒大家,有幾種飲料是不宜多喝的哦。同時,罐裝飲食對人體的危害是很大的,也是應該要避免的。
  • 孩子不宜喝功能飲料,更不能這么喝
    孩子不宜喝功能飲料,更不能這么喝 功能飲料旨在增加能量,提高警覺性和注意力。但一些專家警告說,能量飲料可能會產生有害後果,這導致許多人質疑功能飲料的安全性。
  • 天冷喝熱飲更舒心?注意加熱後保質期縮至2周
    飲料上貼有「保溫箱飲料時控貼紙」隨著天氣漸寒,不少超市開始為市民提供貼心暖飲。將原本常溫的飲料放入保溫箱,喝起來暖暖的。不過,有市民反映,從保溫箱裡拿出的飲品喝出來一股塑料味。飲料加熱喝安全嗎?不少店家推出加熱飲料16日,市民小孫在望月路一家便利店買了一瓶奶茶。她說,看到不少人都在要加熱的飲料,她也挑了一瓶。她覺得店家此舉比較貼心,但是,喝的時候感覺有一股淡淡的塑料味。寒冷的天氣裡,很多人都喜歡喝加熱的飲料,溫暖好喝又舒適。這個現象讓商家看到了商機,不少餐飲店或者便利店,都有保溫箱對各類飲料進行保溫加熱。
  • 健康頭條|冬天喝熱飲更健康?便利店加熱瓶裝那種能放心喝嗎?
    但是消費者僅從飲料的生產日期來看,難以判斷出飲料在加熱櫃中已經存放了多久,加熱後的飲料保質期是否有改變,也沒有人能說得清楚。 ■加熱影響保質期,溫度高有害物可能微量析出 要求常溫保存的飲料加熱之後保質期是否會縮短?加熱之後,塑料瓶「受得了」嗎?
  • 瓶裝水冷藏可飲用 塑料瓶低溫不會釋放二惡英
    炎熱的夏季,很多人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打開冰箱門,取出一瓶冰鎮水或飲料喝下,瞬間感覺透心涼。不過,近日有一條網絡流傳很廣的微博稱:「千萬不要將裝著水的塑料瓶放在冰箱裡冷藏,因為塑料瓶會在此種條件下釋放二惡英。」該微博引發無數網友關注,更多人關心的是:「以後真的得告別冰鎮的瓶裝飲料了嗎?」
  • 乳品專家:含乳飲料不是牛奶,兒童不宜常喝
    乳品專家:含乳飲料不是牛奶,兒童不宜常喝 澎湃記者 吳恆 2014-06-15 06:07 來源:澎湃新聞
  • 塑料瓶有"身份證" 標識小於5號不能重複使用
    隨著礦泉水、果汁、可樂等越來越多地採用塑料瓶包裝,很多市民都習慣把喝完的空瓶子反覆使用,但據記者調查得知,並非所有的塑料瓶都能重複使用,塑料瓶底一般都有「1」至「7」七個號段 ,1到4號塑料瓶不能重複使用,尤其是「1」號礦泉水瓶,反覆使用10個月就可能會釋放有毒物質,危害人體健康。
  • 冬天冷喝酸奶可以加熱嗎?
    原標題:冬天冷喝酸奶可以加熱嗎?   寒冷的冬季想喝酸奶,酸奶直接喝太冷,可以先加熱再喝嗎?酸奶能夠調理腸道還能補充身體所需的益生菌,酸奶的本質是牛奶,大家都知道喝酸奶有益於身體健康,酸奶經過發酵這道工序比起牛奶就更加有營養價值了,很多人每天都會早晚來一杯酸奶的,小編也喜歡喝酸奶,也想知道在寒冷的冬季可以將酸奶加熱嗎?
  • 冬天喝酸奶能不能加熱?專家:高溫會破壞乳酸菌
    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第一新聞》 記者 李媛 晉秦)酸奶是很多女性公認的美容養顏佳品,其中含有的營養功效也顯而易見,但是在寒冷的冬季,不少人都有將酸奶加熱後再喝的習慣,那這樣的做法會不會破壞酸奶中的益生菌?
  • 牛奶到底能不能加熱喝?
    現在大家都明白,補充蛋白質的重要性,牛奶 也越來越多的進入了人們的日常飲食,而關於如何喝牛奶的各種說法也是層出不窮,比如說熱牛奶,很多中國消費者習慣喝熱的牛奶,如何加熱牛奶也成了一個備受關注的問題,有人說加熱鮮奶千萬不能煮沸,持續加熱到60到65度,就開始發生蛋白變性,蛋白微粒會脫水成凝膠狀
  • 蘇打水碳酸飲料不宜喝 SODASODA氣泡水機喝水小訣竅
    蘇打水碳酸飲料不宜喝 SODASODA氣泡水機喝水小訣竅時間:2017-08-23 14:58   來源:川北在線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蘇打水,碳酸飲料不宜喝,SODASODA氣泡水機喝水小訣竅 蘇打水、碳酸飲料是我們隨處可見的飲品,它富含碳酸氣體,氣感十足,味道好,受人們喜愛。
  • 塑料瓶高溫會「放毒」?專家:有道理
    近日,一篇《80%得癌症原因是因為在車裡喝礦泉水》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內大量轉發。文章稱「千萬不要喝留在汽車裡的瓶裝水,熱能和塑膠瓶子兩者遇在一起就會產生化學物質,導致人們罹患癌症」。 到底高溫會不會使塑膠瓶中的有害物質釋放?福州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李寶銘老師說,夏天車裡放礦泉水,確實會加速有害物質的釋出。溫度高時不要在車廂內放置礦泉水、飲料等。
  • 「提醒」用這種瓶子喝熱水,等於在喝「毒」!家裡有的趕緊丟掉
    喝完瓶裝飲料時,許多人會有這樣的糾結:有些塑料飲料瓶既好看又挺結實,扔了怪可惜,能留下來裝水喝嗎?外觀再時尚,塑料瓶也不能隨便用。至於到底能不能用來裝水喝,還得取決於它的材質。判斷方法其實很簡單:把它倒過來,在瓶子底部,你會看到一個三角符號,中間還印著數字。每一個分別代表一種塑料材質。
  • 喝放在汽車裡的瓶裝水會導致罹患癌症?-瓶裝水,高溫暴曬,塑料瓶...
    慧聰淨水網 有這樣是的一個傳言:「不要喝留放在汽車裡的瓶裝水,熱能和塑膠瓶子遇在一起會產生化學物質,而那些會導致人們罹患癌症……」    在炎熱的夏季,不少車主都習慣在後備箱放上一箱礦泉水或飲料,但「朋友圈」裡的提醒又讓人在便利與安全之間糾結起來,夏天到底能不能把礦泉水放在後備箱?
  • 夏天放車裡的礦泉水到底能不能喝?別糾結,看瓶底這一字就能判斷
    塑料被加熱後會散發出有害物質這個說法,想必大家都有所聽聞,而夏天又是個容易口渴的季節,所以不少車主常常會備上一瓶礦泉水在車上,於是不少人認為,礦泉水放在車上被暴曬過後,就會變得「有毒」不能喝了,所以這次咱們就來好好聊聊,車裡到底能不能放礦泉水?放在車裡的礦泉水到底能不能喝?
  • 網上養生藥茶熱賣 專家提醒不宜以「茶」代水
    記者王維宣 攝  功能飲料入銷售旺季 概念營銷深入人心 專家提醒不宜以「茶」代水  夏日炎炎,容易出現口乾舌燥或上火等不適。記者走訪藥店、查詢網店發現,百花齊放的各種聲稱能「修身養性」的有機養生茶正呈現出熱賣之勢,有的推薦語甚至建議初飲者「以茶代水」、每天堅持「至少3杯」……  令人驚訝的是,這些功能性茶飲的擁躉者還著實不少。  對於養生茶類受到熱捧,昨日專家對記者表示,藥用茶品不宜天天喝,且體質寒涼者或孕婦、幼兒,最好連涼茶也少喝。
  • 孕期不能喝咖啡?別饞了,這些飲料你都能喝!
    雖然,飲料相比白開水不那麼健康,但是適當喝一些,解解饞,緩解一下不適,也未嘗不可,但一定要控制量。這些飲料可以喝,應該怎么喝才能更健康、更減少不良影響呢?現磨咖啡咖啡因的攝取對於準媽媽確實有著不良影響,可能會引起心律不齊,睡眠不良,所以不建議準媽媽喝咖啡。一般每杯咖啡的咖啡因含量為100~150毫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