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普通人兜售制氧機?提醒:不缺氧而吸氧反而有害身體健康

2020-12-20 環球網

【來源:唐 芳/科技日報】

閉目吸氧,到近日某足球運動員稱跟C羅打球累得「都快要吸氧了」,再到網友看網上宣傳說「吸氧有益健康、有助睡眠」而入手制氧機,我們該如何看待這類現象?

「正常人吸氧過多會帶來氧中毒等一系列問題。」牟向東解釋,氧氣過於充沛將導致身體一系列過強的氧化反應,氧中毒和吸氧時間密切相關,時間越長,越容易發生氧中毒。進入體內的氧還會產生氧自由基,如果氧自由基極為活躍,在體內到處流竄,就會攻擊和殺死各種細胞,導致細胞和器官的代謝和功能障礙。

「首當其衝的是呼吸系統,過度吸氧易造成肺損害,然後導致全身各個系統氧中毒。」牟向東說,尤其是新生兒的抗氧化系統發育不成熟,氧化後難以清除體內自由基、過氧化氫等產物,導致細胞被氧化中毒,出現視網膜病、肺損傷等。所以新生兒特別是早產兒有嚴格的用氧指徵。

他表示,因為疲勞而吸氧有害無利,但如果有疾病需要吸氧,那麼該吸就吸。劇烈活動時需氧量很大,體內處於一種相對缺氧狀況,吸氧對恢復體力、平衡氧氣供需有幫助。在高原缺氧環境下,人體的氧飽和度為70%—80%,處於極度缺氧的狀況,吸氧能夠迅速緩解症狀。

心肺系統、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是吸氧的主要群體

人體缺氧的時候才需要吸氧,那麼誰是「缺氧一族」呢?

4月初,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因新冠肺炎在ICU吸氧引發關注。「新冠肺炎損害肺部,症狀的主要特徵就是缺氧。」牟向東說,吸氧對於重症、危重症患者,特別是有氧合障礙的患者來說極其重要,「吸氧就可能活下去,缺氧可能導致死亡。」牟向東解釋道,如果不吸氧,身體各個臟器都會因缺氧而受損,導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最終呼吸循環衰竭而死亡。

「有心肺系統疾病的患者是吸氧的主要群體。」牟向東說,肺部病變會導致肺的通氣功能和氧合功能逐漸下降,體內的氧也會逐漸減少,一旦氧飽和度降到90%—93%以下,人體就處於缺氧狀態,人體正常的生理代謝就會出現困難,這種情況下必須吸氧。肺部疾病如嚴重的肺炎、肺纖維化、肺栓塞、肺結核、肺部腫瘤等都屬於這一類。

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也要吸氧。比如心梗、腦梗患者通常因血栓而導致血液循環不暢,造成缺氧。此外,一氧化碳中毒常會導致體內氧含量嚴重下降,亟須吸氧,甚至需要高壓氧治療。

「總而言之,有嚴重的心肺系統疾病、心腦血管疾病以及某些血液病而導致的血液氧含量明顯下降的情況下才需要吸氧。」牟向東說,吸氧時,醫生會通過脈氧儀等設備進行監測,將供給病人的氧飽和度控制在93%以上,以滿足人體的需求。

向普通人兜售制氧機違反基本醫學常識

「正常人吸氧反而有害,將制氧機賣給正常人,違反基本的醫學常識。」牟向東認為,購買制氧機或去氧吧吸氧是不理性的。

有人在醫院吸氧感覺良好,認為在家吸吸氧也沒什麼壞處。但牟向東不建議在醫院以外的場所吸氧。他說,在醫院吸氧會有一個流量計,檢測脈氧飽和度及動脈氧分壓和二氧化碳分壓,根據患者病情給予相應的吸氧方式,如鼻導管吸氧、面罩吸氧、高流量吸氧、呼吸機吸氧等。「我們有各種各樣的控制措施,控制病人吸入的氧流量和血氧飽和度在93%以上,並且血氧分壓不能過高。沒有這些專業輔助設備的情況下,吸氧對人體是沒有任何好處的。」

醫用制氧機的氧氣是怎樣製造出來的?牟向東解釋道,醫用制氧機主要有兩種方式將空氣純化為氧氣,一是通過壓力把空氣先液化再氣化,氧氣和氮氣的熔點和沸點不同,利用這一點進行兩種氣體的分離,製備單純的氧氣和氮氣,然後將氧氣儲存於特定容器中。二是通過分子篩,空氣進入分子篩後,根據分子的大小和運動速度不同,把氮氣和氧氣分離出來,氮氣排到空氣中,氧氣留下來。

吸氧器材各式各樣,吸入氧的流量和濃度也不同。有鼻導管或鼻塞吸氧,如果缺氧加重,可採取面罩吸氧,面罩有普通面罩、儲氧面罩和文丘裡面罩等。再往上有高流量溼化吸氧,還有無創呼吸機、有創呼吸機、ECMO(俗稱人工肺)等。「各種各樣的吸氧、給氧等方式,本質上都是使病人血液中的氧含量增加,從而緩解人體組織缺氧,維持正常的新陳代謝。」牟向東說。

此外,專家提醒吸氧還應關注病人是否耐受。「有些人從鼻導管變成面罩就無法耐受。呼吸機要看人機的協調性和人機配合,否則會產生人機對抗,不協調或不對症,用了反而有害。」牟向東表示,要根據不同情況採取相應的吸氧和治療方式。

(原標題:氧中毒?沒錯! 這種生命元素過量攝入可導致肺損害)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制氧機可提神益智?專家稱盲目吸氧反而會出問題
    呼吸科專家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希望靠吸氧益智和減壓純屬無稽之談。  「學生吸氧,提神醒腦;白領吸氧,緩解亞健康;孕婦吸氧,寶寶聰明;失眠吸氧,睡得香甜。」近期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消費提醒稱,一些制氧機廠商為推銷產品,擅自將自家生產的制氧機效果誇大,給消費者帶來安全隱患。為此,國家食藥監總局提醒消費者,目前尚無證據證明吸氧對正常人具有保健作用,相反不適當的吸氧可能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 譚浩俊:借疫情兜售制氧機?這件事需要管一管
    來源:金融界網站作者:譚浩俊閉目吸氧,到近日某足球運動員稱跟C羅打球累得「都快要吸氧了」,再到網友看網上宣傳說「吸氧有益健康、有助睡眠」而入手制氧機。一是居民對待吸氧問題的認識的度,一是商家銷售制氧機的度。顯然,對前者來說,要想真正發揮「氧」的作用,就必須對人體氧的需求量以及供氧量有一定了解。要知道,對每個人來說,只要身體沒有發生大的變化,氧氣的供應量是充足的。到高原需要吸氧,是因為高原的氧氣稀薄,而有的人身體本身就不是特別健康,或者對氧的需求量很大,因此,只能依靠吸氧來補充氧氣,避免對身體產生傷害。
  • 吸氧抗霾?沒戲!網售三無制氧機泛濫
    急救中心醫生提醒市民,吸氧對霧霾無效,三無機器更是危險,需要吸氧的病人,需在醫生指導下吸氧,評估後還將根據療效調整吸氧濃度,因此不建議市民自行購買使用制氧機。   案例 「三無」制氧機 只製造空氣   76歲的老周患有慢性支氣管哮喘,他從醫生處得知吸氧可以緩解病情,於是便和鄰居一起花3000元託人買了制氧機。
  • 沒事吸氧當心身體受不了 空氣中含氧量對健康人群已足夠
    東方網2月8日消息:據《新聞晨報》報導,「緩解疲勞」、「美容保健」、「提高工作效率」、「制氧機清潔PM2.5」……這些廣告語是否很吸引眼球?針對少數制氧機廠商為了推銷產品,擅自誇大吸氧效果的現象,近日,國家食藥監局發布制氧機消費提示,目前尚無證據證明吸氧對正常人具有保健作用,相反不適當的吸氧可能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 健康的人需要吸氧嘛?這份制氧機家庭應用指導藍皮書來跟你講道理
    可還是有人不滿足,他們覺得光淨化空氣不夠,要沒事吸兩口氧氣才能活得長長久久,「保健吸氧」在這幾年也逐漸流行開來,可是,健康的人真的需要吸氧嘛?今天在南方周末主辦的一場關於「中國家庭氧療市場規範發展」的健言沙龍中就與我們一起探討了吸氧的話題,同時會上發布的制氧機家庭應用指導藍皮書告訴你什麼人才需要吸氧,吸氧設備有哪些規範等等內容。
  • 制氧機成「保健神器」 熱銷背後多少忽悠
    國家食藥監局  發布消費提醒  針對制氧機的銷售熱潮,日前,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一則消費提醒,明確表示制氧機沒有保健功能。  消費提醒中稱,近期,少數制氧機廠商為了推銷產品,擅自誇大吸氧效果,給消費者帶來安全隱患。
  • 家用制氧機 不能隨便用
    記者向中華醫學會的專家們進行了求證。   健康人需要額外吸氧嗎?   【回應】 沒必要,空氣中的氧含量足夠,額外吸氧甚至有可能帶來副作用   生活中,一些健康的中老年人,或者定期去醫院吸氧,或者在家吸氧,說是可以有病治病、沒病防病。一些家用制氧產品也賣得火熱。
  • 普通人在家可以吸氧嗎?吸氧有副作用嗎?援鄂專家為你解答
    普通人在家可以吸氧嗎?吸氧有副作用嗎?看網上做宣傳說吸氧有益健康、有助睡眠河馬妹尋思著在家吸吸氧也沒什麼壞處所以就想買一臺氧療確實是十分有用的畢竟氧氣是生命之源一旦缺氧在組織和器官水平層面上都是有害的
  • 家用制氧機好嗎?魚躍制氧機助力打造健康「氧」生
    另外因工傷導致肺功能受到損害、呼吸困難需要長期吸氧的工傷職工,例如塵肺病患者,也是家用制氧機的適用人群。但是對於家用制氧機是否能有效改善病症,很多人心存疑慮,然而自北京市將家用制氧機納入了北京市工傷職工配置輔助器具範圍之後,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青睞使用家用制氧機。
  • 吸氧機等儀器應慎買 健康人群吸氧並無明顯益處
    更有廠家宣稱,對於某些特殊人群,如中高考考生及孕婦等,在面臨較大壓力或身體不適時,都可以通過吸氧的方法放鬆身心。家在山東的於偉(化名)也是聽說了吸氧機的療效後,花費三千多元給自己80多歲的母親購置了一臺,用於平時憋悶、呼吸急促時緩解症狀。  家用吸氧機真能夠緩解這些症狀?
  • 家用制氧機好嗎?魚躍制氧機「氧」護好生活
    對於現代社會普遍「亞健康」的都市人而言,健康是急需被關注的話題。健康是順利開展學習、工作的基礎,更是享受生活的必要條件。要追求健康的身體除了飲食、鍛鍊之外,還有什麼辦法呢?近年,越來越多的人都開始使用魚躍的家用制氧機來進行「氧生」。那麼家用制氧機好嗎?都適合哪些人群使用呢?帶著這些問題,讓我們深入了解一下魚躍家用制氧機。
  • 正確吸氧讓你遠離醫院健康生活,制氧機如何選購?
    早在20世紀90年代初,歐美發達國家就率先開始了氧健康運動,並且迅速引發了一股醫療保健潮流。在現時代,為了幫助患者有效緩解相關疾病,家用制氧機也開始運用在生活中,幫助更多的人健康吸氧遠離醫院。雖然制氧機不是每家每戶的必需品,也還是需要普及相關的知識,幫助有需要的人,那麼制氧機該如何選購?
  • 家用制氧機被指有副作用 美容等功效多屬吹噓
    在一些人看來,「氧療」不僅可以治療一些疾病,而且對健康人群也有美容、緩解疲勞等保健作用。一臺制氧產品少則兩三千元,多則七八千元,有的甚至過萬。這些價格不菲的制氧產品有傳說中的那麼神奇嗎?真實療效到底如何?記者向中華醫學會的專家們進行了求證。  健康人需要額外吸氧嗎?
  • 制氧機的好處,你們都知道了嗎?
    人腦耗氧佔全身20 %,且對缺氧特別敏。供氧不足,則引起體力不足、體力不支、頭昏、失眠、記憶力下降及食欲不振等疲勞綜合症,影響人的智力和工作效率,吸氧後可以明顯改善上述症狀。隨著年齡的增長,血管硬化及肺功能減退,體內動脈血氧分壓逐漸下降,吸菸者更為明顯,吸氧可明顯提高氧分壓,預防不少老年病的發生,吸氧可提高超氧化物歧化(SOD )的生物活性,抑制體內有害自由基對細胞的損傷,從而對老年性痴呆症等多種老年性疾病有防治作用。
  • 家用制氧機哪種好用 魚躍制氧機怎麼樣
    在美、日等發達國家,大城市中有相當數量的「吸氧餐廳」,因為餐後血液會集中到消化系統,加重身體其他部位的缺氧狀況。    制氧機的使用人群需要注意什麼?    制氧機的氧療保健效果已經是眾所周知的,很多用戶也越來越關注起自身的健康,各種不同的用戶都主動向醫療器械代理商諮詢關於制氧機的知識,在切身體驗了制氧機氧療效果後,決定購買一款適合自身使用的制氧機。哪不同制氧機的使用人群需要注意什麼?    就像不同的患者使用不同功能的輪椅一樣,不同需求的人群也要使用相對應的制氧機。
  • 家用制氧機怎麼樣 家用制氧機的副作用介紹
    「家用制氧機理論上可以使病人血氧飽和度達到90%以上。」白春學強調,但前提是消費者會操作。目前市場上有氧氣濃度監測功能的家用制氧機並不多,老百姓在家很難把握氧氣的濃度。如果氧氣給少了不夠用,給得過多,不僅浪費,對身體也有損害。如果盲目吸氧,反而會有副作用。沈華浩強調,「氧療」如同用藥一樣,是有其指徵、具體方法、劑量、療程的,換句話說,「氧療」和藥物治療一樣都存在風險。如果健康人短期內高流量吸氧,反而會引起氧中毒,表現為胸骨後有灼熱感、乾咳、噁心嘔吐、煩躁不安、呼吸困難等症狀。
  • 出現這3類症狀,身體就出現"缺氧"報警,醫生教你4招來預防
    空氣被吸入身體後,氧氣會經過肺部的毛細血管進入血液,被血液運送到全身各處,供身體維持正常機能。特別是進行腦力活動時,耗氧量更是巨大。但現代工作生活中,由於長期處於室內環境,空氣不流通、生活不規律、缺少鍛鍊等原因,很多人容易出現缺氧情況卻不自知,長期下來,就會出現各類"亞健康"症狀。
  • 尚瑞醫療共享制氧機為高海拔缺氧人群帶來福音
    近日,知名醫療器械公司尚瑞醫療為解決高原地區缺氧問題,正式推出了「氧旺高原」產業扶貧公益項目。一直以來,西藏都是不少人旅遊的朝聖之地。但是,高海拔地區存在低壓缺氧環境,對進藏人群的身體承受力挑戰極大。為了推進「氧旺高原」產業扶貧公益項目,尚瑞醫療在進藏沿線地帶鋪設共享制氧機,實現高原供氧基礎設施的全覆蓋,為高海拔缺氧人群帶來福音。據悉,久居高海拔地區的民眾普遍心肺肥大,存在心血管疾病,且易罹患高原肺水腫和腦水腫。同時,低海拔居民進入更高海拔區域也會產生高原反應,需要吸氧。如果身邊沒有氧氣裝置的話,後果不堪設想。
  • 制氧機怎麼選?明白這些才能健康氧療!
    近年來,隨著制氧機和家庭氧療的普及越來越高,制氧機怎麼選?特別是3L機和5L機怎麼選成為擺在大眾面前的新問題。氧療和大眾氧療其實是醫院外預防或治療缺氧的一種重要手段,但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長期氧療,也不是氧氣吸入越多越好。
  • 家用吸氧機中關於吸氧的介紹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改善,對健康的需求逐漸增強,吸氧將逐步成為家庭和社區康復中一種重要手段。然而不少患者和用氧者對吸氧知識還不夠了解,氧療也不規範,所以什麼人需要吸氧、該如何進行吸氧等問題,是每位患者和用氧者必須了解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