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上午,南澳辦事處聯合大鵬新區公共衛生管理服務中心、鹽田出入境邊防檢查站、南澳港澳流動漁民協會等開展海上流動漁民集中核酸檢測,首批對82名海上流動漁民進行了核酸檢測,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據悉,隨著休漁期到來,預計將有約200名流動漁民從南澳碼頭上岸,南澳將聯合相關單位分類進行處置,其中符合漁船抵港前超過14天沒有出境記錄,且核酸檢測為陰性的,可上岸離港;結合其行動軌跡,14天內有出入境記錄的,將在漁船上繼續實施隔離或轉送新區集中隔離場所開展醫學觀察。
檢測現場
「28日監測的82人中,其中有22人14天內有出入境軌跡,已轉送隔離點。」南澳辦事處相關負責同志表示。
前期,該辦事處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防控總策略,在全面做好轄區疫情防控的基礎上,積極主動聯合相關單位,多措並舉,對水產、月亮灣、雙擁、畲嚇、東山及楊梅坑6個碼頭圍合管理,設立健康管理監測點,落實漁民核酸採樣檢測等衛生防疫工作,並指定月亮灣碼頭作為港澳漁船(民)唯一的上岸點;聯合相關單位勸離南澳海域的非本地入會漁船,劃定流動漁船停泊區域,對流動漁船集中停泊統一管理,解決船舶「混停」問題;做好海上漁民軌跡錄入排查,組織全面核酸檢測;開通境外返深人員管控方面的有獎舉報熱線,嚴防境外疫情輸入,全方位織密織牢海上境外疫情輸入「防護網」。
「目前,結合『五一』前後和休漁期剛剛開始這段時間的防疫形勢,我們提前謀劃部署休漁前疫情防控工作。"南澳辦事處相關負責人表示,一是聯合公安、漁政、邊檢、漁民協會等有關單位對海上疫情防控開展現場檢查督導,指導制定海上流動漁民上岸計劃,推進實現海上流動漁民有序上岸。二是對所有上岸港澳流動漁民進行免費核酸檢測,28日首批檢測了82位上岸漁民,後續還將繼續組織漁民分批次上岸檢測,南澳也通過落實上岸人員信息登記、發放防疫宣傳小冊子等形式引導有序進行核酸檢測。三是指定月亮灣海域為港澳流動漁船固定停泊點,並制定應急處置預案,做好應急處置等各項工作。
【來源:南方plus客戶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