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評出2018年國內十大新聞

2021-02-15 新華網



新華社評出2018年國內十大新聞

(按事件發生時間先後為序)

1、全國兩會貫徹十九大部署凝聚共識力量

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和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3月在北京舉行,選舉產生了新一屆國家機構領導人和全國政協領導人。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選舉習近平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通過了憲法修正案,通過了監察法、關於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決定,批准了政府工作報告和其他報告。黨的十九大戰略部署在全國兩會上凝聚起億萬人民的共識、意志和力量,引領全國各族人民奮進新時代的新徵程。

2、中國沉穩應對中美經貿摩擦

今年以來,美國政府對全球多個國家發起貿易戰,並把矛頭指向中國。中方堅決捍衛自由貿易和多邊體制,堅決捍衛國家核心利益和人民群眾利益,同時堅持以最大誠意通過對話磋商解決分歧。12月1日,中美兩國元首舉行會晤達成重要共識,停止加徵新的關稅,並指示兩國經貿團隊加緊磋商,推動雙邊經貿關係儘快回到正常軌道。一年來,中國經濟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有效應對外部環境深刻變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保持了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

3、設立海南自貿區彰顯擴大對外開放決心

4月13日,在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之際,黨中央決定支持海南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穩步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並隨後發布《關於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指導意見》;10月,《中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公布。至此,全國12個自貿區組成改革開放的「新雁陣」,引領中國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進程。

4、隆重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

5月4日,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馬克思主義不僅深刻改變了世界,也深刻改變了中國,使中國這個古老的東方大國創造了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發展奇蹟。前進道路上,中國共產黨將繼續高揚馬克思主義偉大旗幟,讓馬克思、恩格斯設想的人類社會美好前景不斷在中國大地上生動展現出來。

5、長春長生公司生產問題疫苗被嚴懲

7月,吉林長春長生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違法違規生產狂犬病疫苗等問題曝光,引起社會輿論的廣泛關注。7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要求立即調查事實真相,依法從嚴處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聽取關於長春長生公司問題疫苗案件調查及有關問責情況的匯報。一批與疫苗案件相關的人員被嚴厲問責,長春長生公司被罰沒款共計91億元,深圳證券交易所啟動對長生生物上市公司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機制。

6、中國迎來首個農民豐收節

經黨中央批准、國務院批覆,自2018年起,將每年農曆秋分設立為中國農民豐收節,這是第一個在國家層面為農民設立的節日,進一步彰顯了「三農」工作重中之重的基礎地位。今年公布的中央一號文件,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進行了全面部署。中國脫貧攻堅戰已進入最為關鍵的階段,2018年年度任務全面完成,預計全年減少農村貧困人口1000萬以上,280個左右貧困縣脫貧摘帽。

7、支持民營經濟重大舉措密集推出

11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民營企業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強調我國民營經濟只能壯大、不能弱化,要求抓好大力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壯大的6個方面政策舉措落實。各地各部門圍繞減輕企業稅費負擔、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營造公平競爭環境等密集出臺一系列政策和舉措,讓民營企業有更多獲得感。

8、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等主場外交活動成功舉辦

11月5日至10日,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舉行,吸引了172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參會,3600多家企業參展,這是世界上第一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是國際貿易發展史上的一大創舉。此前,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9月成功舉行,54個論壇非洲成員代表與會,是迄今中國舉辦的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主場外交活動。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上海合作組織青島峰會、中朝領導人三次會晤等外交活動精彩紛呈,在習近平外交思想正確指引下,新時代對外工作不斷展現新氣象。

9、嫦娥四號成功發射等科技喜訊頻傳

12月8日2時23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嫦娥四號探測器,開啟了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的探測之旅。今年以來,我國科技創新成果喜訊頻傳,從國產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成功水上首飛到國產航母海試,從克隆猴首次誕生到人造單條染色體真核細胞問世,從港珠澳大橋開通到北鬥三號基本系統建成並提供全球服務,從珠海航展殲-10B推力矢量驗證機精彩亮相到科技獎勵大會奏響創新強音,一系列重大成果見證了我國科技工作者堅持自主創新、勇攀科技高峰的堅實步伐。

10、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隆重舉行

12月18日,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回顧改革開放40年的光輝歷程,總結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和寶貴經驗,動員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在新時代繼續把改革開放推向前進。慶祝大會還表彰了100名改革先鋒和10名中國改革友誼獎章獲得者。一年來,中國用實際行動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全面推進,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出臺,大幅放寬市場準入,不斷優化營商環境,一系列紮實有效的舉措進一步釋放出新一輪改革開放的強勁動力。

來源:新華社

監製:劉洪 陳璟春

編輯:蔡夢曉

校對:趙冰 張玲琳

新聞就看新華網,好看!

相關焦點

  • 新華社評出2019年國內十大新聞
    新華社北京12月29日電 新華社評出2019年國內十大新聞(按事件發生時間先後為序)新華社記者 劉彬 攝  1、外商投資法頒布促進高水平對外開放  3月15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法》,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
  • 【新華網】新華社評出2020年國內十大新聞!
    新華社北京12月29日電 新華社評出2020年國內十大新聞(按事件發生時間先後為序)  1.全國抗疫鬥爭取得重大戰略成果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人民至上  2.民法典誕生更好保障人民權益  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 新華社評出2020年國際十大新聞
    https://vodpub1.v.news.cn/original/20201230/8bf5a82416ff498d9e51cc36196438ad.mp3 新華社評出2020年國際十大新聞 2020年12月30日 11:18:50
  • 新華社評出2017年國內十大新聞,看看哪條是你最關心的
    新華社評出2017年國內十大新聞(
  • 2019年國內十大新聞背後的關鍵詞,你get了幾個?
    29日,新華社評出的2019年國內十大新聞新鮮出爐。  回望這不平凡的一年,開放邁新步、改革再發力,經濟逆風前行,民生持續改善。十大新聞雖然不能涵蓋中國這一年來的所有大事,卻能讓我們從中勾勒出這一年來的中國圖景。  這十大新聞背後的關鍵詞,你get了幾個?  關鍵詞一:更開放
  • 2018年國內十大科技新聞解讀
    嫦娥四號  12月8日,嫦娥四號探測器搭乘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順利上天。  2018,令人喜悅,令人驚訝。一連串科技新聞史的高光時刻,我們與您見證和分享。  國之大事,首重科技。今年科技日報評出的國內十大科技新聞,較往屆視角更為全面,不僅涵蓋各類學科的重大突破,還包括象徵中國實力的工程成就,以及被科技界廣泛關注的負面事件。儘管難免遺珠之憾,但我們相信,今後若干年再回首,會發現這些新聞具備最深遠的影響力。
  • 備考必看 | 2019年十大國內新聞
    近日,新華社評出2019年十大國內新聞,權威評論,請同學們認真學習。
  • 日旅遊網站評出年度十大熱門溫泉勝地
    【新華社微特稿】日本知名酒店預訂網站Jalan評出日本「年度十大熱門溫泉勝地」。神奈川縣箱根溫泉名列第一,成為最受歡迎、想再去一次的溫泉度假地。這也是評比開展以來箱根溫泉連續15年獲得第一。網站今年8月30日至9月7日經由在線問卷調查超過1.3萬名會員,評出年度十大溫泉勝地榜單。調查涉及日本各地300多處溫泉度假地。日本「天空新聞24小時」網站16日報導,榜單上位列第二至第五位的依次為群馬縣草津溫泉、北海道登別溫泉、愛媛縣道後溫泉和大分縣別府溫泉鄉。它們排名均與上年度排名相同。
  • CNN評出2013年全球十大新聞 敘利亞局勢居首
    CNN評出2013年全球十大新聞 敘利亞局勢居首 2013-12-27 14:46:38 來源:中國日報網  CNN2013年度全球十大新聞TOP1:敘利亞內戰(圖片來源:東方IC)當地時間2013年9
  • 2018新華社國內年度照片
    原標題:2018新華社國內年度照片↑2018年3月20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閉幕。當日下午,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同出席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的全體代表合影留念。這是習近平向代表揮手致意。
  • 2018國內民航十大新聞(圖)
    2018年12月28日,首都機場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億人次,成為全國首座、全球第二座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億人次的機場。2018年8月2日,《民航局關於通用航空分類管理的指導意見》印發,推動構建通用航空分類管理體系,提升通航服務保障能力,促進通用航空「熱起來、飛起來」。2018年,民航出臺一系列相關政策,支持通航發展。
  • 美通社評出2013企業十大中英文新聞稿
    北京2013年12月27日電 /美通社/ -- 美通社於今日評出2013企業十大中英文新聞稿。從2011年起,連續三年對經美通社發布的企業和機構中英文新聞稿進行評選,標準綜合考慮了新聞價值、發布效果、網絡關注度和微博轉發、評論等數據。
  • 人民日報社評選 2018國際十大新聞(寰宇·十大新聞)
    新華社發圖⑨:2月18日,西班牙救援人員在利比亞以北的地中海海域將難民轉移到救援船隻上。新華社發圖⑩:G20布宜諾斯艾利斯峰會媒體中心外景。2018年,國際形勢充滿不確定性:逆經濟全球化聲音迭起,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衝擊國際秩序;大國博弈日趨激烈;地區熱點此起彼伏;各種挑戰接踵而來。儘管當今世界霸權主義依然存在,全球治理格局依然不平衡,但推動國際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方向發展是人心所向。把脈時代風雲,領航發展之路,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穩健前行。
  • 湖北大學2018年十大新聞、十大新聞人物(團隊)揭曉!
    湖北大學2018年十大新聞、十大新聞人物(團隊)揭曉!年十大新聞01 湖北大學入選湖北省「雙一流」建設高校,新增4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
  • 科技日報評出2007年國內十大科技新聞
    「2007年國內十大科技新聞」今天揭曉。  2007年國內十大科技新聞是: 1、我自主研製第三代戰機殲-10亮相。2、「十一五」將建12項重大科技基礎設施。3、動車組飛馳大江南北,引領鐵路第六次大提速。4、我國探明冀東南堡10億噸大油田。5、巨型似 鳥恐龍化石現身內蒙古。6、黑龍江省首次發現兩個人類新基因。7、我科學家成功破譯黃種人生命密碼。8、十七大報告縱論自主創新。9、嫦娥一號發回月球照片。
  • 美評出2018年度十大新物種 「加西莫多」蝦上榜
    新華社華盛頓5月28日電(記者周舟)新的類人猿、像頭髮一樣的細菌、靠螞蟻行走的蟲子……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環境科學和林業科學學院近日評出2018年度十大新物種。該機構從2017年各科學期刊上公布的新物種中選出最與眾不同的10種。
  • 備考必看 | 2019年十大國際新聞
    近日,新華社評出2019年十大國際新聞,權威評論,請同學們認真學習。
  • 2018南通十大新聞
    2018南通十大新聞 2019-02-11 08:36:56 來源: 南通網 1.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市委十二屆七次全會確定,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機遇,推動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
  • 深度學習國際十大新聞背後的知識點!
    回顧2020年,新華社於近日評出2020年國際十大新聞,相信這一信息,對於備考公職類考試的小夥伴有著很大的幫助。接下來讓我們一起去看看2020年國際十大新聞有哪些信息吧!在全球新型冠狀病毒「大流行」的情況下,中國發起新中國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全球人道主義行動,得到國際社會廣泛歡迎和高度肯定。
  • 三聯書店評出2015年十大好書
    三聯書店評出2015年十大好書 發表時間:2016-01-15    來源:光明日報字體: [大] [中] [小]  [關閉]   經過2351位讀者網絡投票和30位特約評委的票選,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近日評選出2015年十大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