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留學生和家長來說,排名是選校的重要參考標準之一,每年像是US News、QS或泰晤士大學排名出爐後,總能引起一番熱議。當然,不同排行榜的排名標準自然也不同,如果看重學校的教學質量,還是要參考世界大學學術排行榜。
8月15日,2020年世界大學學術排行榜正式出爐!該榜單是由全球領先的高等教育評價機構軟科發布,是世界公認的四大權威大學排名之一。
作為世界範圍內首個綜合性的全球大學排名,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ShanghaiRanking’s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簡稱ARWU)側重學校&34;,是每年留學生和家長選擇學校的重要參考標準,今年發布的是第18版。
那麼,此次排名有哪些值得注意的地方?又能給大家帶來怎樣的參考意義呢?
先來看全球Top10的情況:
在今年的排名中,哈佛大學仍然穩坐頭把交椅,連續第18年蟬聯全球第一。僅次於哈佛大學的史丹福大學,繼續保持全球第二名。而名列第三的則是劍橋大學。
MIT、伯克利、普林斯頓分別位列四、五、六席位。哥倫比亞大學和加州理工學院此次排名均上升1位,依次位列全球第七和第八。牛津大學相較去年下降了兩名,暫居全球第九,而芝加哥大學則保持第十名不變。
亞太地區的大學中,日本的東京大學表現最佳,位列第26名,清華大學(第29名)首次超過京都大學(第34名),贏得亞太地區亞軍席位。
大洋洲地區的大學中,澳大利亞的墨爾本大學(第35名)位居第一。
此次中國整體內地高校表現不錯,在全球1000強大學榜單中,今年中國內地共有144所高校上榜,上榜學校數較去年增加12所,其中71所高校入圍全球500強,較去年增加13所。
其中清華大學,在中國內地排名最高,位列全球第29名。北京大學排名上升4名,首次入圍全球50強,位列全球第49。浙江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排名持續上升,分別位列全球第58和第63。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復旦大學進步明顯,雙雙躋身全球百強,至此已有6所中國內地大學位列全球百強。
入圍全球300強的32所中國內地高校中,哈爾濱工業大學、中南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排名均有所上升,與華中科技大學、中山大學共同排在全球第101-150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吉林大學、山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天津大學首次進入全球前200。北京理工大學、湖南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北京科技大學首次進入全球前300。
在看完今年榜單具體排名後,可能有同學會非常好奇,這個榜單的評判標準究竟是什麼?和大家更為熟悉的U.S.News或是QS大學排名榜單比起來,它們之間又有什麼根本上的區別呢?
先來看US News的世界排名依據:
可以看到,US News較為看重學校的學術水平,排名依據為9項。包括全球研究聲譽(12.5%)、地區性研究聲譽(12.5%)、發表論文(10%)、出版書籍(2.5%)、學術會議(2.5%)、標準化引用影響(10%)、總引用次數(7.5%)、國際合作(國家)(5%)、國際合作(5%)。
而QS世界大學排名依據一共6項,排名過於看重學術聲譽(40%)和僱主聲譽(10%),這兩項加起來就佔到一半,主觀因素相對較多。
除此之外,還有教師/學生比例(20%)、論文引用數(20%)以及國際教師比例和國際學生比例(各佔5%)。
但ARWU的排名依據沒有任何聲譽佔比,6項指標全部都與學術相關,硬核程度相當之高。
具體包括:獲諾貝爾獎和菲爾茲獎的校友和教師數、高被引科學家數、在《自然》(Nature)和《科學》(Science)上發表的論文數、被科學引文索引(SCIE)和社會科學引文索引(SSCI)收錄的論文數、師均學術表現等。
看完榜單後,我們還是要提醒大家,關注排名本身沒有錯,但是刻意追求排名高低,忽略學校本身如何、是否真的適合自己,才是錯。
正如斯坦福教育學院的高級講師Denise Pope所說:「研究告訴我們,在學校或者是在社會上最成功的的學生,無論他們是在200名左右的大學,還是在排名頂尖的大學,都是把精力投入在自己學業或者實踐中的學生,所以大學排名的高低並不能代表該校學生的成功與否。」
所以我們在選擇學校的時候,除了參考排名外,更要綜合評估這所學校是否適合自己,它所提倡的教學理念和教育方式能否真正讓自己受益。
要知道,你所選擇的專業,以及你的努力程度,甚至是你在校期間建立的關係網及未來實習的公司等等,遠比那一紙文憑更重要。
所以希望大家可以擺正心態,真正去選擇一所最適合自己的好學校,度過你生命裡美好且重要的四年時光。關注排名,但不全部依賴排名。希望大家都能選到自己心儀的與自己相匹配的學校。
完整的排名結果請訪問軟科排名官方網站:
中文官網:http://www.zuihaodaxue.com/
英文官網:http://www.shanghairank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