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上百座跨江大橋,世界第一長河,為何沒有一座橋敢跨越它?

2020-12-11 科學美少男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世界第一長、流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大、流程最長、最為兇險的河流,竟然一座橫跨的橋梁也沒有,這是真實的故事,並非天方夜譚。為何?

圖:尼羅河上的亞斯文大橋

世界第一長河之爭

世界最長河流並非尼羅河,而是亞馬遜。早期對尼羅河與亞馬遜的測量並不準確。隨著人類科技的進步,科學家進行了更加精準的測量,並且他們發現了亞馬遜始於更長的新源頭。

最新數據顯示:尼羅河全長6853公裡,而亞馬遜河流6992公裡,因此摘得了最長河流的桂冠,而就是這個地球上最長的河流,卻不曾擁有過一座跨河大橋。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長江,世界第三,起始於唐古拉山脈,橫穿我國境內,最終進入東海。全長6380公裡,流域面積180萬平方公裡。截至到2016年年底,長江擁有89座跨江通道,包含公路、鐵路及隧道。黃河,世界第五,始於青藏巴顏喀拉山脈,同樣橫穿,流入渤海,全長5464公裡,流域面積75萬平方公裡。黃河更多,高達200多座橋梁。亞馬遜河,世界第一,源於安第斯山脈,途徑秘魯、巴西等國,一直延伸到大西洋,全長6992公裡,流域面積272萬平方公裡。

有人可能要說,我們是基建狂魔,但巴西也不至於窮得連一座橋也架不起吧!亞馬遜河橫跨巴西、秘魯和哥倫比亞,兩岸附近居住著2500萬人口,他們生活在不斷擴張的大城市和小部落村莊,穿越亞馬遜河到岸的另一邊對於他們來說是經常的事。他們無法繞道而行,沒有任何道路能穿越亞馬遜河,它幾乎把整個大陸一分為二,因此他們需要跳上一艘小船,通過利用輪渡。

在長江裡我們可以遊遊泳,但有多少人敢在亞馬遜河裡遊泳?雖然《食人魚》、《狂蟒之災》過於科幻,但也側面描述了亞馬遜河極為兇險,而廣泛分布於亞馬遜流域的黑凱門鱷,體長5.5米卻是實實在在的!換句話說,亞馬遜河比長江更需要橋梁。

調皮的亞馬遜河

亞馬遜河沒有橋梁的原因有很多,人類也並不希望它擁有橋梁。亞馬遜生態系統通常被描述為「比生命更重要」的生態系統,除了最長,它還包含了世界上最廣闊的雨林。生態系統的特性和原始狀態令人著迷,很多人把它稱作「地球的肺」。

亞馬遜雨林為地球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氧氣、淡水及生物多樣性,對人類來說,它是一個需要受到強烈保護卻瀕臨滅絕的生物網絡。從環境的角度看待:

亞馬遜河將世界上1/5的淡水注入大西洋亞馬遜雨林是地球上30%的動植物的家園亞馬遜河每年都會發生洪水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如果非要架一座橋會如何?

難以建造的橋梁

在旱季,就亞馬遜河的大部分寬度而言,它還不至於太寬而需要超高的架橋難度。但在雨季,河水會上漲10米,泛濫時期上漲更高達20米。對於橋梁的修建,為了防洪一般安全閾值會控制在10米,而20米遠遠超出正常的設計難度。

除此之外,亞馬遜河是一個天然的蓄水池,地勢較低,當雨季來臨加上周邊大量淡入湧入,河道就會拓寬,這種拓寬速度極快。雨季之前5公裡淡入湧入,河道就會拓寬,這種拓寬速度極快。雨季之前5公裡寬的渡口,在雨季來臨之後會在短短的幾周內就加寬到50公裡。那麼工程師到底是建一座5公裡長的橋,還是50公裡長的橋?我們新建成的港珠澳大橋全長55公裡。一些更寬的區域,甚至能膨脹到190公裡。

圖:港珠澳大橋

假設橋梁的跨度或許對於技術水平較強的我國來說並非難事,但是基建狂魔也有一些解決不了的尷尬問題。即使是我們所建的橋它也不會移動,而亞馬遜河會改道,而且是頻繁改動。雨季來臨,上遊會形成更大的流量,帶下來更多的泥沙,堆積在原本的河道上,隨著不斷堆積,原本的河道不斷被太高,而水流就會流向更低的地方。

圖:亞特蘭蒂斯效果圖

今天離岸不遠的河景別墅村落,過兩天就會變成河道中央的「水城威尼斯」,甚至成為「亞特蘭蒂斯」。而原本橫跨亞馬遜的橋梁,雨季過後有可能變成橫跨空氣的高架橋,成了脫(那個)放(那個)。

土木工程師的噩夢

即使亞馬遜河沒有改道,橋梁也難以經受住考驗。亞馬遜河的流速也是世界第一,12萬立方米每秒,高速的水流會侵蝕河岸上的大量沉積物,因此河中會存在大量碎屑,對於橋梁來說這屬於長期殺傷性武器,會不斷侵蝕橋墩。

當雨季來臨,水流加快一些植物、碎屑與泥土還會聚集起來形成一座座漂在水中的植物小島,面積高達4萬平方米,高速水流帶動著漂流島會形成強大衝擊力。

亞馬遜不需要橋梁

從亞馬遜雨林上空望去,雨林茂密,人口稀少,我們幾乎看不到公路,而橋梁需要道路連接。位於亞馬遜三角洲北岸的馬卡帕,擁有50萬人口屬於人口較多的城市,如果你在那裡打輛計程車完全不需要擔心兜裡錢不夠,因為沒有一條公路可以與巴西其他地區相連。

亞馬遜雨林的人民來說,他們有發達的高速網絡,而亞馬遜河就是它們的天然「公路」,它貫穿大陸,你坐上船可以去到大多數想去的地方。

高速網絡與橋梁對通勤者有利,但對樹木不利,修路修橋可以帶動發展,而修的前提是原始森林的破壞和樹木的砍伐,因此亞馬遜河上看不到任何一座橋。

相關焦點

  • 五峰山長江大橋創七項世界紀錄 這座高鐵橋「高」在何處
    長江上建橋不易,而在長江下遊建設千米跨徑的公鐵兩用懸索橋,更可謂難上加難。長江下遊河段因水深條件好,水上運輸繁忙,航道限制要求苛刻,所以鐵路一直繞道南京,無法用橋梁實現直接跨越。懸索橋雖然具有最強的跨越能力,但結構容易變形,通行高速鐵路,國際上沒有成熟經驗,面臨許多技術挑戰。
  • VSL威勝利丨聚焦皖江第一座跨江大橋 銅陵長江公路大橋
    6300公裡的長江,凡江水所過之處,架橋通路成為一個地區發展的標誌。而今天我們要說的是安徽境內的長江,近年來八百裡皖江之上,陸續架起了數十座大橋,我們就來一一盤點皖江上的那些橋!若說起皖江上的大橋,必須首先提起的一定是銅陵長江大橋,它的通車結束了皖江之上無跨江大橋的歷史,是八百裡皖江上的第一座跨江公路大橋。大橋於1991年12月15日動工興建;於1995年10月1日完成主橋合龍工程,大橋全線貫通;於1995年12月26日通車運營。
  • 廣西將添「世界第一跨江大橋」,就在這座城市
    廣西將添「世界第一跨江大橋」,就在這座城市說起中國近幾十年來的發展,相信大家也都有目共睹,尤其是在交通基礎建設方面,都又餓翻天覆地的改變,還因此被外媒們稱之為是「基建狂魔」,可見中國基建的實力。而說起交通建設,橋梁建設是不得不提,由於我國地形多樣,這也造就了我國的橋梁建設技術處於世界前列,常常還打破世界紀錄。
  • 鹹寧歷史上第一座長江大橋!嘉魚長江公路大橋正式通車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陳勇攝) 湖北8座沿江城市此前唯獨鹹寧沒有長江大橋 這一歷史今天宣告結束 我省沿江市州邁入「長江大橋時代」。
  • 「基建狂魔」在長江上建造的大橋,你最pick哪一座?
    它是我國在萬裡長江上修建的第一座鐵路、公路兩用橋,被稱為"萬裡長江第一橋"。如今歷經風雨滄桑的武漢長江大橋,巍然挺立大江之上,與岸邊的黃鶴樓相得益彰,成為武漢的城市地標。南京長江大橋南京長江大橋位於南京市鼓樓區下關和浦口區橋北之間,是長江上第一座由中國自行設計和建造的雙層式鐵路、公路兩用橋梁。
  • 哈爾濱第一座跨江大橋,現在成了觀光橋,而且還是免費的
    這座橋見證了哈爾濱的歷史,橋上有一座漂亮的大橋——松花橋,它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以前的鐵路橋現在變成了觀光橋,這不僅是松花江上最早的鐵路大橋,也是哈爾濱的第一座橋,橋上部分是玻璃的,但玻璃更多,另一面有一座橋,橋上有橋頭堡,我去的時候不開。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一座跨江大橋,見證奇蹟點燃新希望
    這條嶄新的「鋼鐵巨龍」橫跨長江,連接著江南江北廣袤無垠的土地。無論荷載,還是運營速度,這座大橋的數據都遠超世界同類橋梁,並且首次實現鐵路橋梁一跨越過長江天塹。地處長江和大運河兩條黃金水道「十字交匯處」,鎮江自古就是重要的南北交通要道。從無到有,從有到「最」,這是一座完完全全屬於鎮江的世界級跨長江大橋。一橋飛架南北,大江滾滾起長虹。
  • 一橋飛架——記「萬裡長江第一橋」武漢長江大橋
    該橋由中國中鐵大橋局集團有限公司承建,中鐵大橋院承擔施工設計。這座橋通車後,將結束孟加拉國西南部地區與首都達卡靠輪渡過河的歷史。由此,該橋也被當地人稱為「夢想之橋」。  時間回溯到61年前的1957年。金秋十月,在浩瀚的長江上,也有一座巍峨秀麗的「夢想之橋」——武漢長江大橋凌空飛架,鋪設了一條溝通南北、跨越天塹的通途。
  • 南京再添兩座「武漢造」大橋 其中一座是長江最寬大橋
    通訊員陳嘉倫供圖江心洲長江大橋又名南京長江五橋,是南京第7條過江通道,起於南京浦口區五裡橋,以三塔斜拉橋形式跨越長江主江,途經梅子洲落地,在長江夾江以隧道形式順接建鄴區江山大街隧道,路線全長10.33公裡,其中跨江主橋長約4.4公裡,主橋兩個主跨均為600米,總跨徑1796米,設計為雙向六車道,一級公路,時速100公裡。江心洲長江大橋。
  • 「橋都」武漢即將上新,帶你看看青山長江大橋有多厲害?
    武漢的11座長江大橋中,武漢長江大橋與武漢長江二橋是按先後順序命名的,其他的橋大多以橋址小範圍地域命名,唯獨青山長江大橋的「青山」二字,取自武漢市青山區,是武漢市第一座以城市行政區的名字來命名的橋梁。青山長江大橋主橋長1638米,主跨938米,一步跨越長江,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全漂浮體系斜拉橋,也是武漢第一座一跨過江的斜拉橋。05.
  • 柳州市最全跨江大橋地圖在這裡
    數一數,龍城多少跨江橋柳州市最全跨江大橋地圖在這裡!廣西新聞網-南國今報記者廖豔明 策劃 何繼權1月12日,柳州市白沙大橋主塔「柳州之門」合龍,它是龍城的第20座跨江大橋。有市民問:龍城到底有多少跨江大橋?都是哪些?又是怎麼算出來的?本報記者仔細梳理發現,被譽為「橋梁博物館」的柳州,柳江河上建成、在建、規劃建設的跨江大橋,已達到24座。我們特地為大家製作了一份柳州最全的跨江大橋地圖。說到柳江上的橋,現存年紀最大的非柳江鐵橋莫屬。這麼多年過去了,它依然老而不衰,牽手湘桂鐵路南北,保證一趟趟列車順利通行。
  • 廣西添「世界第一跨江大橋」,就在這一市,網友:厲害了我的國!
    廣西添「世界第一跨江大橋」,就在這一市,網友:厲害了我的國!說到中國近幾十年來的發展,我相信大家都看到了。 特別是在交通基礎設施方面,可以看到飢餓的變化。 因此,被外國媒體們稱為「基礎設施狂魔」,看中國基礎設施的實力。
  • 武漢顏值「最高」的1座橋,外觀不輸美國金門大橋,打卡的好去處
    在「江城」武漢,有一座不輸美國金門大橋的紅色橋,它就是鸚鵡洲長江大橋。 作為迄今武漢八座跨長江大橋中最年輕的一座,鸚鵡洲長江大橋不僅擁有武漢第一個長江大橋觀景平臺,在橋底還有與它同名的主題公園,可謂是觀光遊覽的好去處。
  • 成都又一座高顏網紅跨江大橋要來啦,在哪兒?
    成都又一座高顏網紅跨江大橋要來啦,在哪兒?在成都又歷史悠久的老南門大橋、九眼橋也有熱門網紅五岔子大橋、如意橋它們不僅見證著成都的發展也是這座城市中別樣的點綴在成都高新區又有一條顏值頗高的跨江大橋要來啦!
  • 中國唯一的「橋都」,不僅橋梁超過4500座,還創下多個世界第一
    世界上所有的城市中,都少不了橋梁的身影。而大多數的古、現代文明城市,都是誕生在大江大河流域,而哪裡有河流,哪裡就需要橋梁,它們是連通兩岸交流的重要工具。但是不論是世界上哪個城市,橋梁能達到數千座的,還是極為罕見的,而在我國,就有這樣一座「橋都」,它不但擁有4500座橋梁,這些橋梁還創下多個世界第一,這座城市就是重慶。
  • 張皋過江通道計劃明年開建,將誕生下一個「世界第一」
    記者29日從市交通運輸局獲悉,長江南通段正在醞釀建造一座刷新世界紀錄的大跨度懸索橋。經過線位方案及橋隧比選,專家推薦張皋過江通道採用2300+717米的兩跨吊鋼箱梁懸索橋跨越主江,在國內尚無工程實踐。這座大橋也成為10月27日—28日召開的江蘇省過江通道建設技術專家委員會橋梁組第二次全體會議上專家們關注的焦點。
  • 五峰山長江大橋即將通車!江蘇省第三座公鐵兩用大橋!
    該項目路線起自京滬高速公路與滬陝高速公路交叉的正誼樞紐,向南經揚州市江都區濱江新城,跨336省道、芒稻河後,經揚州市廣陵區頭橋鎮,跨345國道,經鎮江市丹徒區高橋鎮,順接五峰山長江大橋公鐵合建段,跨長江後與鐵路橋分離,經鎮江新區,跨興港東路、238省道後,向南下穿在建連鎮鐵路,止於泰鎮高速公路與江宜高速公路交叉處的大港樞紐。
  • 「揚子晚報」5年建設9座過江通道
    五年來,江蘇先後建成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五峰山長江大橋、江心洲長江大橋,在建的過江通道達到6座,建設數量超過過去十年之和,沿江兩岸設區市之間均有過江通道直通。跨江通道建設的大發展,見證了江蘇跨江出行格局的改變,一體化發展步入快車道。
  • [特別報導]天興洲長江大橋明天奠基(圖)
    ●解讀天興洲大橋「十最」【最自豪的】四項「第一」可稱雄正橋世界跨度最大:在當今世界公鐵兩用斜拉橋中跨度第一,主跨504米;居第二的為丹麥的一座海峽大橋,跨度為490米。該橋在我國實現了公鐵兩用斜拉橋主跨從300米級到500米級的飛躍。
  • 這座中國大橋填補世界空白!
    在江蘇省鎮江市有這樣一座千米跨度懸索橋Ta實現了全長6.409公裡懸索橋一跨越江Ta解決了懸索橋容易晃動的難題Ta是世界上運行速度最快、運行荷載最大、跨度最大的公鐵兩用懸索橋▲五峰山長江大橋連鎮鐵路五峰山長江大橋是我國首座公鐵兩用懸索橋,也是世界上運行速度最快、運行荷載最大、跨度最大的公鐵兩用懸索橋。五峰山長江大橋設計為公鐵兩用,全長6.409公裡,主橋最大單跨1092米。4線鐵路+雙向8車道高速公路,鐵路設計行車時速250公裡,高速公路設計時速100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