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美國「語文」課本_文化_中國西藏網

2020-12-17 中國西藏網

   【世界教育之窗】

  作者:韓涵(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學語文室副編審)

  教科書不是一般讀物,尤其是文科性質的教科書帶有很強的思想和意識形態屬性,起到對公民從小進行思想教育、培養文化認同的作用,這也是個體成為民族國家共同體一分子的重要途徑。

  2019年秋季,由教育部組織編寫的義務教育階段國家統編語文教材在全國範圍內實現統一使用。同年秋季,高中階段國家統編語文教材在北京、上海、天津、山東、海南、遼寧六省市投入使用,2020年秋季將推廣至第二批省市。根據教育部規劃,預計2022年前國家統編語文教材實現全面覆蓋。

  在我國語文教材由「一綱多本」到「統編統用」的重大變革時期,美國的「語文」教材編寫和使用有什麼特點?其背後的原因是什麼?這些都值得我們關注並做深入思考。

   1 從分散到統一:美國「語文」課程標準

  觀察教科書,首先要了解教科書的上位綱領和編寫依據——學科課程標準。根據美國憲法修正案第十條「凡是憲法未曾給予聯邦而又未曾限制給予各州的權力,都是保留給各州或人民的」,教育事業的管理權被認為是各州所保留的權力,聯邦政府沒有直接管理各州教育的權力。因此長期以來,美國沒有諸如我國的全國統一的教學大綱或課程標準,而是由各州自行制定相關標準或文件。但是近三十來,這種分散的局面正呈現出走向統一的趨勢。

  20世紀90年代起,美國開始對中小學課程標準進行統一規劃。1993年,柯林頓政府出臺《2000年目標:美國教育法》,正式提出應在中小學教育領域,編定各州自願採用的課程標準,同時授權國家教育標準與提高委員會負責制定美國中小學全國課程標準。2002年,小布希政府提出《不讓一個孩子掉隊》教育法案。在課程標準方面,該法案要求各州制定一個適用全州所有公立學校學生的課程內容標準和學術進步標準。在此方案督促下,各州都制定了本州的母語課程標準。從實際施行效果來看,各州的標準在內容、難度、評價等方面存在差異,彼此之間難以匹配、協調。

  在此背景下,2009年美國全國州長協會和各州教育長官委員會,聯合發起「共同核心州立標準計劃」,旨在統一美國各年級課程標準,為學生升學和就業提供便利。2010年,《共同核心州立標準》(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s)正式頒布。之後,歐巴馬政府通過「競爭登頂計劃」,利用資金援助等方式,激勵並促進各州採納新的課程標準。截至2020年夏季,全美50個州中有41個州,以及哥倫比亞特區和關島、美屬薩摩亞群島、美屬維京群島、北馬裡亞納群島等地區自願採用了《共同核心州立標準》。從這個意義上說,《共同核心州立標準》雖然不是全美統一使用的課程標準,但起到大體統一各州標準的作用,對於強調分權、多元的美國社會來說,其地位也可約略對應我國的課程標準了。

   2 層級繁複:美國「語文」課本的特點

  和國內教材市場情況相似的是,美國中小學教材出版競爭激烈,同時也有著強者愈強的趨勢。20世紀70年代至21世紀初的約30年裡,全美約2000家出版社出版了近90000種中小學教材,到2001年,通過收購、兼併、重組,居統治地位有5家出版公司——裡德·艾爾薩維亞公司、霍頓·米夫林公司、麥格勞·希爾出版公司、培生公司、湯姆森公司,其市場份額佔到整個市場的70%左右。

  近十多年來,隨著強強聯合、收購兼併之風興盛,寡頭格局更為明顯。原教育出版五強之一的霍頓·米夫林公司在2006年、2007年完成對瑞沃迪互動學習公司和英國哈考特教育出版公司的兼併後,組成了全球最大K-12教育集團——霍頓·米夫林·哈考特集團,在美國中小學教育市場佔據40%多的份額。因此,霍頓·米夫林·哈考特集團出版的教材,可以看作美國的代表性教材。這裡以霍頓·米夫林·哈考特集團於2012年出版的一套中學「語文」課本——《文學》(Literature)為例,說明美國「語文」課本的主要特點。

  1.強調「標準」。這套《文學》課本,根據《共同核心州立標準·英語課程標準》編寫,對課程標準的貼合度非常高,處處突出「標準」、詮釋「標準」。課本前言《共同的核心,非凡的成就》,鮮明地揭示教材的指導思想和編寫依據,突出共同核心標準的重要作用。課本前言之後,分別是《理解共同核心州立標準》和對應年級的《共同核心州立標準·英語課程標準》,對學生如何理解和達到課程標準作出說明。課本正文部分,在單元目錄、課文旁批等處,標註Common Core(「共同核心」)的提示,以強調相關內容與課程標準的對應關係。在各板塊的標題和課後練習旁,則列出共同核心州立標準的具體條款,提示這部分內容指向的課程標準目標。

  正如課本前言所說:「你們的課本與英語課程標準保持緊密一致,每當你們學習一個概念或練習一個技能,你正在努力掌握標準中的一項。課本中的每個單元、每個選項,以及每個研討會,都和下面這些標準清單中的一項或多項相關聯。」當然,我國的語文課本也根據課程標準編寫,但很少會在課本上直接列出課標的具體條款,而多採用轉化、內嵌的方式落實課標的各項要求,體現出「潤物細無聲」的東方智慧。

  2.課文篇目多,層級繁複。每冊《文學》課本供一個學年使用,以其初一年級為例,9個單元課文超過150篇,平均一單元約16篇,篇目數遠多於我國語文課本一學年約50篇的數量。當然,這種「多」只是目錄體現的篇目數,而非實際的課本容量。我國語文統編教材採用「1+X」的設計思路以及「整本書閱讀」的策略,使得教材在目錄呈現的篇目之外,還拓展了大量的閱讀內容,體現了對中外母語教材編寫經驗的總結和創新。

  另外,這套《文學》課本設計的層級龐雜。每課有課前預習,課文正文帶有旁批,課後有理解題、分析題、拓展挑戰題、詞語訓練、語法知識、寫作,以及網絡連結資源,同時這些欄目還自帶各種旁批、提示,令初看課本的人難免產生繁複之感。這些層級環節,大部分在國內教材或教輔中也能找到類似的設計,但有一個環節,即預習部分,與我國課本差異較大。一般來說,我國語文課本的預習比較簡練,基本上以一兩個問題或簡單的遊戲起到激趣導入的效果,而這套《文學》課本的預習篇幅長、內容多,包括本課涉及的課程標準、引入的話題、激趣的活動、相關的文學要素、閱讀的策略、疑難詞語、作者介紹等,佔滿兩個頁面。可以說,在美國「語文」課本的設計中,預習是一個重要的板塊,它引導學生完成較多的任務,當然其中很重要的仍然是前面所說的——在第一時間明確本課學習所指向的課程標準的相關要求。

  3.混編式組元,突出運用。這套《文學》課本各單元沒有統一的人文主題或文體線索,而是以課程標準中的能力點為明線編排,單元內部文體兼容。如初一年級第一單元,單元主題是「情節、衝突、背景」,包括的文體有小說、說明文、詩歌、戲劇、影視作品等。這種跨文體、多媒介的混編式組元,使得教材面貌上並不整齊統一,其目的在於引導學生從不同文體、不同載體的層面去理解「情節、衝突、背景」的內涵、表達效果,在對比、整合中培養文學閱讀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這和目前我國高中語文統編教材強調以「學習任務群」整合學習情境、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和學習資源,引導學生在運用語言中提升語文素養有著相似之處。

  3 重視運用與實踐:美國「語文」課本的使用

  與我國的語文課很大程度上「教課本」不同,美國的「語文」課並不依賴課本,而且越往高年級這個趨勢越明顯。例如高中教師授課時,往往依據課程標準設計教學目標,並將教學內容以講義的形式發給學生,而較少讓學生直接使用課本。學生學習時根據講義要求,在教師指導下自主選擇篇章或書籍(不限於課本內容),之後開展閱讀、朗誦、分析、寫作等活動,最後完成閱讀評估表,並製作PPT或視頻向全班展示。當然如果閱讀的內容能在課本中找到合適的材料,師生們也會使用課本。比如學習《奧德賽》《羅密歐與朱麗葉》等名著,課本裡多有相關的內容,教師在教學時就會根據教學實際使用或參考課本。

  和我國的語文課重視背誦經典篇目不同,美國的課堂上看不到學生背誦或默寫,美國的「語文」課本裡也幾乎沒有背誦默寫的要求。例如,學習莎士比亞作品,學生通過排練、表演戲劇的方式,揣摩人物性格,分析戲劇矛盾,把握劇作主題,至於背誦經典的臺詞或獨白,並沒有特別強調。再如,學習十四行詩,教師並不要求學生背誦默寫,而多要求學生進行各種仿寫——主題的仿寫,修辭手法的仿寫,重點詞語的仿寫,等等,通過立足於運用的方式達到學習詩歌的目的。

  這種在背誦課文上的差異和中美兩國的教育傳統有關。我國的傳統教育重視「讀經」,悠久的歷史更孕育了大量的經典作品,語文教材在編寫中自然而然地重視引導學生背誦經典課文,以增強學生對民族文化的體認、繼承和發展。美國的語文教育則有著鮮明的實用主義傾向,重視運用、實踐是其語文學習的首要目標。

   4 宗教的作用:美國中小學的意識形態教育

  美國中小學「語文」教學不依賴教科書,主要原因有兩方面:

  一是教科書陳舊。美國的教科書採用循環使用制度,教材由學校購買,提供給學生循環使用,一屆學生用完了下一屆學生接著用,這樣做雖然節約環保,但在實際使用中造成的結果是教科書一般都要使用六七年,甚至多達十多年,其間並不更換教材。這就導致不少教材陳舊,甚至有錯卻仍然繼續提供給學生使用。在不少教師看來,與其使用陳舊的教科書備課,不如自己搜集更能引起學生興趣的資料。

  二是重要的是標準,而非課本。美國中小學教學強調依據標準,比如閱讀的標準、寫作的標準、聽說的標準,這些標準分級細密,各年級該達到什麼水平,教師都必須非常清楚。可以說在美國從事教師工作,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有標準意識,這也解釋了為什麼霍頓·米夫林·哈考特集團出版的《文學》教材具有鮮明的「標準性」。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不僅需要非常清楚各項標準,還要根據各項標準評估學生的達標情況,從而確定教學目標,實施有針對性的教學。例如有的6年級學生,閱讀水平達到了6年級標準,但寫作水平還停留在5年級,聽說能力卻達到了7年級,這時教師會根據評估結果,對學生的閱讀、寫作、聽說實施程度不同的教學行為。綜合來看,在美國的「語文」課堂上,重要的是「標準」——這是教學的依據;而課本只是教學的資料,和普通讀物、網絡資料的地位是一樣。

  教科書不是一般讀物,尤其是文科性質的教科書帶有很強的思想和意識形態屬性,起到對公民從小進行思想教育、培養文化認同的作用,這也是個體成為民族國家共同體一分子的重要途徑。美國雖然標榜「自由」,但也需要一個相對穩定、一致的思想和意識形態來維持民族國家共同體的穩固,但問題是美國既沒有統一的「語文」課本,又允許中小學靈活使用課本,甚至不用課本,這是忽略了教科書的意識形態效用嗎?

  當然不是。美國在「語文」課本使用上的自由和泛化,不是忽略了教科書的意識形態效用,而恰恰體現了美國式的意識形態——所謂的「自由」。「自由」是美國標榜的口號,更是其教科書使用過程中遵循的「政治正確」。這種自由化的教科書使用行為滲透了美國式的意識形態,同時反過來進一步強化了其標榜的意識形態。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美國的國家文化基於民族-宗教認同的特點,使得它可以通過宗教補償教科書在培養文化認同、統一思想方面的作用。美國「教堂多而且教派多,還有許多教會學校、傳教活動、刊印聖經和宗教小冊子的社團以及布道會,到教堂做禮拜的人也多,凡此種種『都表達出人們普遍的基督教特點,在這一點上,美國人已領先於歐洲大多數老的基督教國家』。」(塞繆爾·亨廷頓《我們是誰:美國國家特性面臨的挑戰》)

  在美國的城鎮中,教堂的密集度要高於中小學校,吸納的人員從兒童到老人,年齡跨度大,覆蓋面廣。教堂針對青少年開展專門的傳教活動,如閱讀《聖經》中的簡單故事,唱誦宗教歌曲,講解基本的基督教教義,等等。在某種意義上,其宗教思想的灌輸和規訓,甚至超過了一般的思想政治教育。

  《光明日報》( 2020年08月20日 14版)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透視美國「語文」課本
    這和目前我國高中語文統編教材強調以「學習任務群」整合學習情境、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和學習資源,引導學生在運用語言中提升語文素養有著相似之處。3 重視運用與實踐:美國「語文」課本的使用與我國的語文課很大程度上「教課本」不同,美國的「語文」課並不依賴課本,而且越往高年級這個趨勢越明顯。
  • 韓涵:透視美國「語文」課本
    三 重視運用與實踐:美國「語文」課本的使用與我國的語文課很大程度上「教課本」不同,美國的「語文」課並不依賴課本,而且越往高年級這個趨勢越明顯。我國的傳統教育重視「讀經」,悠久的歷史更孕育了大量的經典作品,語文教材在編寫中自然而然地重視引導學生背誦經典課文,以增強學生對民族文化的體認、繼承和發展。美國的語文教育則有著鮮明的實用主義傾向,重視運用、實踐是其語文學習的首要目標。
  • 目擊西藏:弘揚藏文化 推廣藏語文
    中新社拉薩八月三日電 目擊西藏:弘揚藏文化 推廣藏語文——訪西藏自治區藏語文工作指導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拉瓊  中新社記者 戴亞平趙海燕  「弘揚藏文化,推廣藏語文」,身在藏文化的汪洋大海中聽到這樣的話,未免有些許疑問。
  • 美國無權對西藏人權評頭論足——中國西藏文化保護與發展協會就...
    新華社北京12月30日電 當地時間12月27日,美國總統川普籤署「2021財年綜合撥款法案及新冠肺炎疫情紓困法案」,法案中包含諸多涉華消極內容,對西藏人權狀況進行歪曲抹黑和無端指責,作為代表著海內外從事和熱心於西藏傳統文化保護與發展事業人士的非政府組織,中國西藏文化保護與發展協會對美國的這一做法表示絕不接受
  • 人教社韓涵:透視美國「語文」課本,它和統編教材有什麼異同?
    三 重視運用與實踐:美國「語文」課本的使用與我國的語文課很大程度上「教課本」不同,美國的「語文」課並不依賴課本,而且越往高年級這個趨勢越明顯。我國的傳統教育重視「讀經」,悠久的歷史更孕育了大量的經典作品,語文教材在編寫中自然而然地重視引導學生背誦經典課文,以增強學生對民族文化的體認、繼承和發展。美國的語文教育則有著鮮明的實用主義傾向,重視運用、實踐是其語文學習的首要目標。
  • 名師談名著閱讀:親子閱讀具重要意義_文化_中國西藏網
    北京八中高級語文教師翁莉認為,親子共讀首先是學業的需要,「名著經過歷史、文化、種族的考驗,流傳至今,讓我們看到了作品的閃光點,但是十三四歲的孩子不一定看到這點,尤其是成年人咀嚼起來內涵豐富的名著,比如《四世同堂》,對於閱歷淺的孩子讀來說,讀起來有困難。
  • 《美國K-12原版語文課本》的核心價值超越英語學習
    《美國K-12原版語文課本》選自經典的英語語文讀本;是美國國際教育創新研究所在十年的英語教育實驗與實踐基礎之上,精選18世紀末至20世紀初期間,英語兒童和少年文學作品,是美國大多數私立學校K-12英語語文經典讀本。全部圖書均由美國教育精英(畢業於哈佛、普林斯頓、和哥倫比亞大學的博士、MD、或MBA)精心撰修和編輯。
  • 中國臺灣學者:西藏隨處可見漢藏雙語共存 體現了對藏語文的尊重
    在西藏自治區的醫院、機場、政務窗口等各種場所,甚至是路邊的小店,到處都能看到漢藏雙語招牌、路標、海報等的應用,與此同時,西藏自治區的各級學校也設置有專門的藏語課程。中國臺灣獨立學者羅中展認為:「這體現了對藏語文的尊重,可以讓更多人增強對藏語文現狀的認識,消解誤會和隔閡。
  • 西藏的人口流動與經濟社會發展_雜誌_中國西藏網
    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中國人口流動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活躍狀態,其規模近年來達到了每年2億多人。西藏的人口流動同樣發生了顯著的變化,並成為推動西藏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勁動力。然而,達賴集團卻多次攻擊中共中央和中國政府,捏造和散布不堪一擊的謠言,聲稱「中共已經派出750萬漢人移民西藏」,要求「停止向西藏移民,並使移民入藏的漢人回到中國」。
  • 《中國西藏》雜誌創刊30周年 中國西藏網創辦20周年座談會在京舉行
    張裔炯指出,《中國西藏》雜誌和中國西藏網作為中央重點涉藏刊物和中央重點新聞網站,擔負著宣傳黨的民族宗教工作方針政策,報導西藏和四川、雲南、甘肅、青海四省藏區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方面發展和建設情況,開展輿情分析研判和輿論引導,向世界客觀、全面展示西藏和四省藏區的歷史和現實,促進國際社會對西藏和四省藏區的了解等重要職責。
  • 最美中國色之一:中華節日篇_文化_中國西藏網
    弘揚中華文化,汲取精神力量。即日起,環球網聯合中瀾視訊推出十集中英文系列短視頻《最美中國色》,涉及節日、武術、民樂、烹飪、文遺、書畫、園林、非遺、戲曲、醫藥等,從農事節氣到生態倫理,從鄉土氣息的節慶活動到民間藝術,無不承載著厚重的傳統文化基因,蘊含著樸素的生活哲理與倫理觀念。
  • 淺析小學語文教學中「以讀為本」的重要性_資訊_中國西藏網
    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就是培養學生的語言感知能力。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強調:「讀,在語文教學中是足以培養學生語言感知的一項主要手段和實踐。」讀是學習語文的一扇窗口,可以收到「不待解說,自知其義」的效果,可以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還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
  • 《西藏藏東鄉土建築》_讀書_中國西藏網
    《西藏藏東鄉土建築》  該書從建築史和建築技術的視角,在西藏昌都進行實地考察、資料搜集、建築測繪的基礎上,對藏東特殊地理、氣候條件下的村落和鄉土建築加以深入研究。追溯藏東聚落起源、建築形式、結構體系和裝飾特點,發現其營造方式和營造技術,發掘其建築文化和藝術價值,並對文化遺產加以保護和利用。全書共分九章,列舉了大量典型村落和實例,並附有詳細的測繪圖紙,均為寶貴的一手資料。作者:汪永平、侯志翔,定價:172.80元,已由東南大學出版社於2020年10月出版, ISBN:9787564162719。
  • 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揭曉_文化_中國西藏網
    【同期】中南民族大學學生 高睿澤  本次投票活動其實是,拉近了博物館和公眾之間的一個距離,也同時可以吸引,公眾更多地去博物館,去了解文物認識文物,然後認識燦爛的中華文化。  【解說】湖北省博物館館長方勤介紹,隨著省博物館三期擴建工程即將竣工,「鎮館之寶」隨之擴容,以更好發揮文物瑰寶代言荊楚文化、講好中國故事的作用。
  • 《印刷文化(中英文)》創刊出版讀者見面會在京舉辦_文化_中國西藏網
    《印刷文化(中英文)》名譽主編、中國出版協會理事長、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柳斌杰,《印刷文化(中英文)》主編、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印刷博物館館長孫寶林及刊物相關編委、作者出席讀者見面會,就全民閱讀、印刷文化研究、青少年閱讀等話題進行探討,並與現場讀者、網友互動交流。
  • 被譽為中國神話傳說搖籃的《山海經》,為什麼會被搬上語文課本?
    山海經 明刊本《山海經》具有非凡的文獻價值,對中國古代歷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話等的研究,均有參考。4、被搬上新部編版小學語文課本在新部編版的語文課本中,明確要求孩子課外閱讀《山海經》。同時,課本中也收入了《山海經》原文。《山海經》為什麼能被搬上語文課本?據教育進展國際評估組織的調查顯示,在21個被調查國家中,中國孩子的計算能力排名第一,想像力排名倒數第一,創造力排名倒數第五。
  • 懷舊80後 小學語文課本插圖精選
    懷舊80後 小學語文課本插圖精選 來源:騰訊教育 2011-10-31 10:55:58 標籤:80後 童年   80後的同學們大多已經走上了社會,面對遠去的童年時光,熟悉的老課文,你還記得這些圖片嗎?讓我們一起來懷念吧!
  • 蓮花寶地 - 蓮花寶地_視覺西藏_中國西藏網
    當嚴冬到來,人們厭倦寒風、大雪、霜凍時,便想到中國熱帶去避寒。那裡有藍天白雲,水清沙白,那裡林木參天、空氣通透、鳥語花香。  抱著對熱帶雨林的嚮往,《西藏人文地理》採訪團隊再次探訪了中國五大熱帶雨林中的墨脫亞熱帶森林。
  • 「2020年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十大創新項目」發布_文化_中國西藏網
    12月12日,由中國旅遊研究院(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和中國旅遊協會聯合主辦的「2020中國旅遊集團發展論壇」在北京召開。會上,中國旅遊研究院產業所戰冬梅博士公布了「2020年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十大創新項目」。
  • 把「有意義」講得「有意思」_文化_中國西藏網
    而在另外一間U形教室,一場圍繞「如何堅定不移推進新時代黨風廉政建設」的討論正在進行,在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李成恩的組織帶領下,來自不同專業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圍坐在一起,圍繞堅定不移推進黨風廉政建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青年學生廉潔文化的養成等方面開展討論,各抒己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