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號,有網友曝光了中國科學院大學研究生季子越在推特上發布的多條「辱華」推文,關於「南京大屠殺」的言論之惡毒令人髮指,一邊用「ZN蠢豬」形容中國人,一邊用「老英雄」讚美日本屠夫,還叫囂「把你家960萬平方千米夷為平地」……
季子越言論令網友既感到憤怒又覺得噁心,我甚至噁心到不想貼出它的完整推文。
在引發眾怒後,季子越於當天在推特上發文致歉,但沒有人相信它是在真心道歉,顯然它是想保住自身利益和前途。誰會相信一個上午還在辱罵國家,下午就能「誠摯道歉」的道歉者?
中國科學院大學隨即在官微表態,要對此事進行調查,進行處理。
今天下午六點,校方公布了處理結果:給予開除學籍處分!
國科大的處理是迅速而嚴厲的,作為學校來說,開除學籍已是最嚴厲處分。不少網友表示接下來還要剝奪其本科學位,並追究法律責任。
簡單分析一下校方的通報:
一、校方的反應(調查)是基於網友的反映,這說明季子越是個相當善於偽裝和欺騙的人;
二、它在寒假因私出國,並非公派留學生,在美國呆了半年(因疫情滯留延時),7月8日終於找到路子,回到它鄙視而且痛恨的國家;
三、這傢伙還在隔離當中,22日就自由了,因為學也不用上了;
四、 給了它充分申辯的權利,走了完整的處分程序。
這個敗類終於成功地將自己前途毀滅,落水狗無論結局何等悲慘,都是咎由自取,不值得我們同情。
季子越,洛陽人,曾是洛陽理工學院附屬中學的學生,2015年高考,以總分667分成績考入中國科學院大學化學專業,高考排名在洛陽市是第八名。
成績優秀,思想卻走向了反人類的地步,這種人將來參加科研工作,無論在哪個單位都是個禍害。
季子越在網上發布的自拍照片,都是以女性裝扮示人,「易裝癖」對於現代社會來說,不足為奇,人們的包容度也很強,我還見過鬍子拉碴的美女穿著短裙絲襪排隊買票的。
「易裝癖」並不是重點,關鍵是它在心理和生理上的雙重扭曲,一邊用窮兇極惡的反人類言論展現自己的靈魂;一邊用嬌弱無力的形象展示自己的肉體。
那它到底是窮兇極惡還是嬌弱無力?兩者兼而有之,從它6月27日道歉聲明可以看出,這是個秒慫的傢伙。
季子越最扭曲的是,身為中國人卻無比仇視中國人,能為「南京大屠殺」叫好的人還能算中國人嗎?還能算人嗎?但它想當日本人卻當不成。
大家管它叫「精日」,「精日」好像每年都會在網上蹦出幾個,嚴重的還會穿上日軍日服來挑釁國人,然後在拘留所表示悔改。
它們生在中國,長在中國,流著中國人血脈,學習、工作也在中國,就算基因突變也變不成日本人,但它們卻比日本人還「日本人」。
臺灣省光復前,有個典型的「精日」--皇民作家陳火泉,它對天皇的忠心可說是披肝瀝膽,它最大痛苦就是身體流著的不是「高貴」的大和血統,而被他詛咒的中國血統。
陳火泉有一段話,就是今天精日的心聲:
「願為大日本臣民,而此身猥非日本骨血,傷悲寧過於此?」
「此身猥」就是自認為賤民賤人,它要以自身毀滅去換來日本殖民者的認同,二鬼子比鬼子還要壞,就是這種邏輯,它是奴化教育的結果。
日本佔據臺灣期間,有「教職員養成所」,應聘教師的青年,首先要接受奴化教育一年,優秀的再送日本進修一次,最後經過「考察」,只有那些對日本建立了「真感情」的人,方為合格。
這批教師上崗後,再對中國臺灣學生進行洗腦, 讓青少年對中國的天然感情,轉變為「厭惡、反感、仇視、敵視」情緒,而將日本視為精神祖國,把效忠天皇當成使命。
在大陸方面,汪偽控制的學校,中國小學生必修課有《日語讀本》、《日語教學》;中國初中生必修課有《日本名作集》、《大東亞文宣論集》;音樂課必唱日語歌;體育課必須使用日語口號加油。
1940年7月6日,「中國派遣軍總司令部」致電汪精衛,聲稱「日中親善」標誌就是中小學日文教育的落實程度。
因此「精日」是人為形成的,不可能是天然的。
日本侵略者早已被徹底打敗,中國人民正走向獨立、自由、富強之時,為什麼還會出現「精日」醜類?
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後,民間文化交流逐漸增強,中日兩國人民通過電影、電視、歌劇、舞劇等形式互相了解,當時這一切還是健康向上的。
到了80年代中後期,兩國交流出現了微妙的變化,有一批中國舞文弄墨者,將文化交流變成了對日本單向崇拜。
他們打著「反思」旗號,將中國人形象形容為:貪小便宜、不講衛生、沒禮貌、不文明……
而日本人形象被塑造為:優雅、禮貌、守紀律、勤奮、嚴謹……
當然,這也離不開日本在對外宣傳方面投入。
舉個例子,在九十年代,成都一家日資企業突然掏錢在中國媒體發起了「我心目最美好的日本」徵文大賽 。
獎品豐厚,得獎率很高,讚頌日本的徵文如雪片般飛來,能不能得獎?就一條標準:看誰能把日本誇得越美麗,越肉麻。
通過小恩小惠,潤物細無聲地在中國人心中植入了「日本最美」概念。
90年代初,有人炮製了《中日小學生夏令營中的較量》一文,曾摧毀了多少中國人的自信?許多媒體還以此為據,寫過多少反思文?有人還引申到種族優劣層面,但文章內容全是憑空捏造和誇大的。
到了網絡時代,媚日變成了一種職業,這類營銷號各平臺都有,歌頌日本已經具有了市場。
日本人喝馬桶水、日本一個人的車站、東京街頭沒有垃圾箱、中日小學生營養餐對比……而很少讓你看到日本負面新聞,前兩天,埼玉縣八潮市3453名學生和教師食物中毒事件,有幾個營銷號提及?
美化日本的同時,就是醜化中國,當有了這種網絡土壤後,就像一灘穢物會孳生蠅蚊一樣,「精日」蛆長上了翅膀,開始飛出來噁心別人。
一些教授學者也開始試探為侵華日軍塗脂抹粉,各種「歷史真相」頻頻出現,甚至把手伸向了「南京大屠殺」。
你要是反對,就會被扣上「狹隘偏激」的帽子,強盜自有強盜的道理, 漢奸自有漢奸的理論。
與之對應,網絡開始出現侮辱、抹黑、攻擊開國領袖,英雄人物現象,張自忠、楊靖宇、左權、趙一曼、狼牙山五壯士等抗日英雄事跡,都有所謂的「真相」。
媚日文化遍地開花之後,你會發現,有的中國人對自己國家的自信心、自豪感降低了,甚至產生了厭惡中國的情緒。
對日本則喪失了批判精神(好笑的是,媚日者很喜歡標榜自己有「批判精神」),剩的只有盲目崇拜。「精日」敗類,在網上言論無不浸透著對日本的無限崇拜,到了連「南京大屠殺」亡靈都可以嘲弄和侮辱的地步。
精日雖然囂張,但活得很痛苦,在網上抱團取暖,在網下根本就是社會渣滓。
季子越是個碩士研究生,這不代表它就有正常的人生觀。
它的「隊友」還一度瘋狂攻擊過將它曝光的網友,並進行人身威脅。這一切都在提醒我們,再不對它們進行嚴厲制裁,發展下去,它們就是恐怖分子。
網上看到的」精日「言論,皆是觸目驚心。但「言論自由」不等於你想說什麼就說什麼,穿著納粹軍服在以色列挑釁,那是找死。
解決精日,開除一個季子越是遠遠不夠的,需要教育,文化,傳媒等方方面面的細緻工作,要有守土有責的意識。愛國主義思想宣傳不能簡單地大而化之,而是要從點點滴滴,角角落落去做細做強。
不帶槍的皇協軍比真正的皇軍更值得警惕,因為它們就在中國人內部,不但毒害著網絡環境,更是在毒害下一代心靈。
在這個問題上,沒有什麼理中客可言,越早清理,代價越小。毒瘤要剷除,孳生毒瘤的土壤也要剷除,落水狗更要痛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