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4分的《喬喬的異想世界》,這絕對不是一個當納粹的好時機

2020-12-13 丁明的光影世界

2020年這是最壞的年代,也是最好的年代,最壞的年代是因為疫情影響,這個春節過得很安靜,在隔離的日子孤獨和鬱悶總是難免的,最好的年代是中國在這次疫情之中體現了一個大國如何眾志成城的度過難關,即使面對不理解,也保持著一個大國的風範,生在中國可以感受到一種自豪感。

當然,受疫情影響影劇院全部停擺,損失慘重,無論是國產還是國外大片只能全部擇期上映了,預計引入的國外大片中,有一部電影黑色幽默電影曾被許多人期待,那就是《喬喬的異想世界》,這部電影豆瓣8.4分,爛番茄新鮮度80%,爆米花指數高達94%,只能在期待中等待了。

此片是由執導過《雷神3》的鬼才導演塔伊加·維迪提攜手「寡姐」斯嘉麗·詹森傾情奉獻,以奇幻的方式觸摸歷史,通過兒童獨特視角對戰爭和人性進行了深刻反思,戰爭在導演的鏡頭下既殘酷又充滿著童趣的黑色幽默,這絕對不是一個當納粹的好時機啊。

塔伊加·維迪提有鬼才之稱,進入演藝圈沒幾年就憑藉自編自導劇情短片《兩車一夜》入圍了第7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真人短片獎,從此獲得影評人的關注,2016年同樣是自編自導的喜劇冒險電影《追捕野蠻人》上映,該片以840萬美元的票房成為紐西蘭影史票房最高的電影。

2017年,執導漫威電影宇宙的第17部電影《雷神3:諸神黃昏》,把個性化的詼諧風格帶入此片中,一改漫威影片的嚴肅感,獲得巨大成功,該片取得了8.54億美元的全球總票房。

如同媒體評論的,觀眾總能在他的身上看到紐西蘭風土人情以及維迪提式的荒誕與黑色幽默,這種黑色的幽默感同樣代入了《喬喬的異想世界》,而且在此片中由於找不到合適的人選,導演自己親自扮演喬喬幻想中的希特勒,出場雖然不多,卻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此片的質量也是有口皆碑,該片獲得了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改編劇本、第44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人民選擇獎 ,入圍了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

影片劇情很簡單,是一部關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黑色幽默電影,德國男孩喬喬發現自己的單親媽媽(斯嘉麗·詹森飾)在閣樓裡藏著一個猶太少女後,他個人認知的世界受到了挑戰,雖然期盼得到假想的朋友阿道夫·希特勒的幫助,然而喬喬逐漸發現自己對現實的認知開始瓦解。

由於電影撤檔未公映,那就簡單解析一下,當戰爭遇到孩子童趣之心時,到底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為什麼這部電影值得期待。

兒童與戰爭

這部電影的黑色幽默加上兒童的視角,讓人很容易聯想起《美麗人生》,不過這一次主要是從孩子的視角來看待戰爭,而戰爭在孩子們的成長過程中到底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當戰爭和孩子結合在一起時,一切既殘酷又充滿了無知中的童趣。

兒童如同一張白紙,家庭或社會如何在這張白紙上作畫則影響著孩子的一生,是善良還是邪惡,一切都充滿著可能,喬喬就是這們一個小男孩,父親已經上戰場了,和媽媽在德國的小鎮上相依為命,和許多小鎮上的孩子們一樣,他們要加入訓練營,為未來的戰爭做準備,在訓練營中,一名從戰場負傷歸來的軍官K負責培訓他們,在不間斷的理論宣傳下,猶太人在許多孩子的心中就是惡魔和壞人的代名詞,戰爭是偉大的,惡魔是要被消滅的,但是事實如此嗎?

這部電影中讓喬喬在十歲時開始了對戰爭的思考和感悟,其實對於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來說,遊戲是他們的生活主旋律,但是戰爭可不因為你是孩子就會偏愛你,終究要給孩子們上一課,至於上的結果如何,就看導演在自的電影框架中如何展現了。

《美麗人生》中的喬舒亞作為一個猶太孩子,和父親一起被送入了集中營,當別的孩子早早就知道集中營的殘酷時,在父親的保護下他只認為這是一個遊戲,一個誰能堅持到最後就能獲得一輛坦克的遊戲,喬舒亞是幸運的,所以他的童年就是正常態,戰爭並沒有在他身上留下痕跡,也沒有讓他思考到戰爭的意義。

日本動畫電影《螢火蟲之墓》中,任性的哥哥終於把妹妹養死了,電影雖然是以悲劇收場,從電影中我們卻能夠看到哥哥對於戰爭卻是抱著積極和片面的態度,對於戰爭他認為是自己父親的正義之戰,是父親為了偉大的事業而去戰的,他在戰爭中遭受到無數的苦難,直到最後妹妹死於飢餓和營養不良時,哥哥依舊沒有思考過為什麼我們要受苦這個問題,日本戰敗的消息比妹妹身死還讓他感覺到悲傷,因為戰爭在他的心目中依舊是正常的。

不同的導演在表達戰爭與孩子的關係時,當表達的主題不一樣時,產生了不同的藝術效果,而這一次導演塔伊加·維迪提則更進了一步,既不是讓孩子對戰爭一無所知,也不會把戰爭當作偉大的正義遊戲,而是以一個孩子天真的眼光開始反思戰爭到底是什麼?當戰爭遇到心儀的女孩時,哪個更重要呢,對於孩子來說,愛國這種,當納粹這種事只是玩玩而已,但是感情卻要當真,所以得要選擇愛情才對。

誰才是孩子的引路人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誰對孩子的影響最大呢?有的說是父母,有的說是老師,有的說是社會整體環境,其實應該是多方合力的結果,但是最終做決定的其實還是孩子自己,雖然孩子的心智才開始處於懵懂當中,卻能夠根據不斷的引導做出判斷,當然有個正確的引導是錦上添花的作用。

《喬喬的異想世界》中,有兩個重要的引導人,一個是喬喬的母親,一個是喬喬臆想中的希特勒,一實一虛,在虛實當中,喬喬慢慢的成長並找到自己的出路。

喬喬的媽媽由「寡姐」斯嘉麗·詹森扮演,在劇中表現得非常突出,把一個快樂、自由有愛心的媽媽以驚豔的方式呈現出來,只有自由的人才愛跳舞,這是喬喬的媽媽教他的。

在劇中你會發現很有意思的一點則是,母親雖然反對納粹,一直是屬於納粹抵抗組織中的一員,但是面對喬喬對於納粹的狂熱和進入培訓營並沒有做出任何正面的引導,比如對喬喬說納粹很壞,不應該被洗腦之類的話,反而是任由喬喬去玩,去瘋狂,哪怕受傷差一點死掉也沒有惡語相向,有的只是慢慢的正常生活的引導,好像納粹在喬喬的世界中不存在一樣。

JoJo的媽媽說,總有一天,你會遇到那個特別的人——她會教你愛。

媽媽教給喬喬的唯一的東西就是愛,對於生活的愛,以及在未來的路上遇上那個值得愛的人,如同她遇上了喬喬的爸爸一樣,由於媽媽只教喬喬以愛心和善良去面對這個世界,所以喬喬的善良變成了他的底色,這也是為什麼在納粹的洗腦之下,喬喬最終能夠掙扎而出的原因所在了。

另一個虛擬的引導者則是希特勒,這種形象可以說是整體當時社會環境加諸在孩子們心理上的縮影,在喬喬這裡就變成了一個具體的愛戴者希特勒,這個人物形象由導演自己親自扮演,出場不多卻很有意思,看上去有點神經質並總是在喬喬遇到困難時進行一番說教,試圖把納粹和戰爭的想法進一步的深化下去,這個形象也可以說是父愛缺失之下的彌補性的形象,畢竟父親的角色並不是母親能夠真正替代的。

由於希特勒的形象是喬喬想像的產物,所以和兒童一樣,也會鬧脾氣,語氣語調也是兒化的,也是間接的對戰爭狂人的一種諷刺,這種諷刺也不第一次了,卓別林早在1940年的《大獨裁者》就以貢獻了希特勒的滑稽和偏執形象。

而最後兩個次要的引導者一是被媽媽藏在閣樓裡的猶太女孩艾莎和喬喬的教官K,前者被媽媽藏在閣樓被發現時,這個女孩卻和許多女孩不一樣:獨立自主,有一點叛逆和強勢。第一次遇到喬喬就恐嚇了他一番,也正是這個女孩讓喬喬的信仰有了點動搖,不是說猶太人頭上都長角嗎?她頭上的角在哪裡呢,而更重要的是卻讓喬喬感覺到了愛,因為媽媽說當你感受到了胃裡蝴蝶飛舞時,可能就是遇到愛情了。

教官K看上去有點瘋狂和偏執,然而他對於帝國的未來卻又看得最清楚,所以他試圖以癲狂去面對這個世界,可以說艾莎和喬喬的命都是他救下的,當媽媽陷入蓋世太保的調查時,艾莎大膽的出來卻記錯了生日,若不是K的隱瞞他們是逃脫不了的,而最後當戰敗之後,怒斥喬喬是猶太小子也讓他免於成為戰爭的犧牲品,這個癲狂的人是如此複雜和可愛,他是戰爭的犧牲品,也是這些訓練營孩子們的未來形象罷了。

但是喬喬最終自己學會了繫鞋帶,學會了如何去看待戰爭,戰爭和他還是很遠的,他要的只是個童年罷了,成長很痛,自由很重要,所以當自由來臨時,那就好好跳舞吧。

《喬喬的異想世界》是一部情感非常細膩並充滿著童趣的黑色戰爭電影,在這部電影裡,導演讓我們看到了戰爭不為人知的另外一面,戰爭不僅僅是成人世界殘酷的爭鬥,也是兒童眼中那似是而非的一場可笑遊戲,所以小胖子最後為喬喬有了一個猶太女朋友歡呼,畢竟現在絕對不是一個當納粹的好時機。

面對媒體採訪時,導演說,我就是要拍一部有趣的電影,打造一次強烈的情感體驗,《喬喬的異想世界》先用笑聲將觀眾吸引進來,在他們放下防備的時候,我再開始一點點傳遞對他們而言很沉重的主旨。

相關焦點

  • 《喬喬的異想世界》,又名《喬喬兔》
    影荒時期,來分享一部豆瓣8.4分的美國影片《喬喬的異想世界》,又名《喬喬兔》,這部電影2019年10月18日在美國上映時獲得了2020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改編劇本等殊榮。
  • 《少年喬喬的異想世界》引進內地 斯嘉麗出演喜劇
    《少年喬喬的異想世界》引進內地 斯嘉麗出演喜劇 時間:2019.12.05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豬豬
  • 《少年喬喬的異想世界》——「面對現實回頭擁抱的勇氣」
    但是他卻選擇拍攝一部成本更小的原創電影,正當觀眾搞不清頭緒的時候,穿著納粹軍裝頂著小鬍子的塔伊加出現了:他在這部自導自演的《少年喬喬的異想世界》裡,竟然大逆不道地飾演千古罪人希特勒!他為什麼敢碰觸這個西方國家禁忌的題材呢?事實上,《少年喬喬的異想世界》真的沒有那麼大逆不道,相反地,它精緻可愛,就像一隻毛茸茸的小兔子,它身上的納粹「卐」字黨徽甚至如此順眼。
  • 《喬喬的異想世界》:如何解救「籠中之兔」
    相較之下,《喬喬的異想世界》風格輕鬆,「兔子」的現實與宏大願望之間的反差製造了全片的笑點。影片跟隨著喬喬的視角,展現了二戰末期的德國,在納粹主義的洗腦灌輸之下,行將戰敗但幾乎所有人都還沉浸在非理性「集體狂歡」中的荒誕場景。它並沒有著力於展示暴力本身,而是指向了暴力的根源——存在於大眾頭腦中的法西斯主義。這形成了另一個意義上的互文。
  • 豆瓣8.4分《喬喬兔》:當二戰成為黑暗童話,成長需付出生命代價
    豆瓣評分8.4,直觀地證明了這部影片在大眾心目中的褒獎程度。故事不複雜,講的是德國男孩喬喬和母親在二戰期間藏匿猶太女孩愛莎,喬喬從一個崇拜希特勒的小納粹逐漸成長並背棄法西斯信仰。影片有意迴避了戰爭的血腥與殘酷,反而用大量溫暖又明亮的色調把人性的黑暗包裹在絢麗的童話色彩當中。
  • "黑寡婦"《少年喬喬的異想世界》內地定檔
    今年頒獎季的又一熱門電影《少年喬喬的異想世界》(原名《喬喬兔》)也宣布,中國內地定檔2月12日公映! 影片講述二戰時期,男孩喬喬(戴維斯)和母親(斯嘉麗)生活在納粹德國統治下,他不知道母親在家中藏著一個猶太女孩(麥肯齊),而母親秘密為抵抗軍工作。
  • 少年喬喬的異想世界:愛是世上最堅硬的東西
    正逢經典電影《美麗人生》的重映,所以這部《少年喬喬的異想世界》可謂是推薦的非常合適了——二者都聚焦二戰期間猶太人在納粹統治下的生存狀態,並且都用了一種幽默的手法以及溫暖的方式去表達這樣一個「嚴肅」的題材;說回《少年喬喬》電影本身,它的藝術成就可能並沒有《美麗人生》那樣高,可無疑它是2019年頒獎季上最讓人驚喜的電影,同時筆者對它的喜愛也是難以言表的,拋開一切的專業技巧
  • 喬喬異想世界 不僅是納粹與猶太相遇的故事也是男孩與女孩的故事
    在一個新納粹主義和保守的好萊塢世界裡,很難想像《喬喬兔》,一部以喬喬一個十歲的德國男孩,夢想成為最完美的法西斯分子」為情節的電影是如何製作的。當然,《喬喬兔》並不是第一部取笑納粹和元首的諷刺喜劇。躲在黑暗中的猶太女孩阿莎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受害者形象:她個性十足,善於諷刺,幾乎沒有自憐和希望。 這不僅僅是一個納粹與猶太人相遇的故事,也是一個男孩與女孩相遇的簡單故事。在「初戀」之後,喬終於明白了一個簡單的道理:像德國人和猶太人這樣的兩歲兒童是平等的。
  • 《喬喬的異想世界》暖心治癒 用溫情揭露殘酷戰爭
    兔子作為一個符號化的形象,在《喬喬的異想世界》中起著突出人物性格、回扣故事主題的雙重作用。從本片的英文名「Jojo Rabbit」可以看出,兔子其實便象徵著喬喬。當納粹少年班班長用戲謔的語調布置殺死小兔子的任務時,喬喬選擇將小兔子放生。這一情節是影片中第一次直接體現喬喬與納粹黨價值觀的對立,凸顯了喬喬人性中最純真的善良。也正因為如此,喬喬被眾人戲稱為「喬喬兔」。
  • 《喬喬的異想世界》:究竟誰是更好的片子?
    先要說明一點,我很喜歡《喬喬的異想世界》這部電影。這部電影總體質量上乘,導演劇本演員全都水準在線,劇情緊湊,可看性很高。再加上寡姐斯嘉麗詹森以及山姆洛克威爾等著名影星加盟助陣,更是增加了影片的影響力。
  • 《喬喬的異想世界》因疫情遺憾撤檔,背後的故事更精彩
    《喬喬的異想世界》就像《安妮日記》。兩個故事講的都是猶太女孩藏在牆裡,躲避一個幾乎毀滅的世界。但故事帶來的感受不是悲傷,而是壓抑後莫大的釋放。《喬喬的異想世界》這部童話電影,直擊到我們內心僅存的一點童真。
  • 《少年喬喬的異想世界》:戰爭下的童年故事,少年成長的悲傷喜劇
    【本文為木棍電影原創,歡迎關注木棍,點讚轉發評論,必能收穫好運】當4K修復版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美麗人生》登錄國內院線的時候,另一部同樣是二戰題材,同樣把目光聚焦在孩子身上的電影《喬喬兔》(也譯作《少年喬喬的異想世界》)在海內外贏得了一片讚譽之聲
  • 個人意見|《喬喬的異想世界》:當我們不用躲在家中,去大街上跳舞吧
    對強權、戰爭和納粹反人類的統治進行無情諷刺,是《喬喬的異想世界》的最大特徵。喬喬和小夥伴都需要進行戰鬥訓練,人們在外說的,都是無窮無盡的關於如何迫害猶太人和打敗俄國人、法國人、美國人的口號。每一名孩子都是戰爭的棋子,每個成年人都清楚此時的德國不過是強弩之末,但沒有人敢於直說。或許只要不說出口,那可以預見的未來就永遠不會出現。
  • 奧斯卡電影《喬喬的異想世界》:上尉為何幫猶太人?
    《愛爾蘭人》《寄生蟲》《小丑》《婚姻故事》大殺四方的奧斯卡電影頒獎儀式上,另一部奧斯卡電影《喬喬的異想世界》,也讓「黑寡婦」斯嘉麗詹森獲得最佳女配提名。這部以二戰為背景的電影,有很多精巧的細節設計。其中一個設計,就是為什麼上尉會幫猶太女孩?
  • 喬喬的異想世界寡姐被絞殺,全片被一隻兔子帶節奏,荒誕又有趣
    在這裡要為大家推薦一部影片,喬喬的異想世界這一部影片在豆瓣上獲得了8.5分的好評。這是一部戰爭片,與許多戰爭背景一樣,這一部影片也是出現在二戰時期。喬喬把自己的幻想當成了現實,還和自己成為了朋友,所以特別希望成為納粹的一員,而他的母親則是一位地下黨員,兩人不同的立場,也是本片一處奇特的地方。本片雖然是戰爭片,但是以喜劇為基調,導演特別大膽的運用了孩童來作為第一視角,導致這一部影片的深度並不是很深,而且對站著也沒有什麼多大的描述,更多的還是在人物角色化的處理,顯然不希望將戰爭的殘酷來影響觀眾的心情。
  • 10歲納粹迷幫著窩藏猶太人,這才是好電影!
    它叫做——《少年喬喬的異想世界》作者/狼狼編輯/薩伊電影日記劇情簡介二戰的後期,一個10歲的納粹迷,JOJO(對,別笑就是這個名字),加入了納粹米的訓練營被大家同時嘲笑外貌和膽小的心的時候,他發現家裡窩藏了一個猶太人。他做出了一個納粹絕對做不出的事情,他逐漸與這個猶太女孩聊天,並漸漸加深了彼此的了解。而jojo的媽媽也因為私下裡做著出賣納粹的事情被絞死了。失去了媽媽的jojo也並沒有馬上把家裡的猶太女孩殺死或者告訴他認識的納粹軍。
  • 《喬喬的異想世界》:兒童視角下的戰爭傷痛,用喜劇形式詮釋荒誕
    文:宿夜花從編劇工會獎、英國電影學院獎到剛剛結束的第92屆奧斯卡獎,《喬喬的異想世界》將各大獎項的「最佳改編劇本」收入囊中,影片改編自克裡斯汀·勒南斯的小說《籠中的天空》。電影改編劇本在敘事上的最大特點是引入了一個「幻想中的希特勒」,中文譯名「喬喬的異想世界」則意源於此。十歲的喬喬是希特勒青年團的積極分子,他視希特勒為精神偶像,常常與幻想出的希特勒進行交流。
  • 喬喬的異想世界結局是什麼意思,治癒殘酷世界唯有愛與包容
    電影《喬喬的異想世界》中國內地重新定檔7月31日上映,發布中國內地定檔海報「治癒殘酷世界,唯有愛與包容」,《喬喬的異想世界》結局解析、劇情看點,關於這部電影不可忽略的細節都有哪些呢?《喬喬的異想世界》結局到底表達的什麼意思?在內地重新定檔上映之際,讓我們一起走進「喬喬的異想世界」,感受一段關於戰爭與殘酷、自由和溫暖的故事吧。
  • 《喬喬的異想世界》彩色的童話故事
    電影的背景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通過種族滅絕想要系統性地滅絕猶太人,企圖達到一個絕對的純正血統優勢。生活在那個時代的男孩喬喬是個視希特勒為神的十歲男孩,他的房間牆壁上布滿了希特勒的海報還有納粹主義的標誌。他還總是幻想自己與希特勒對話,幻想中的希特勒除了幫助他面對生活中的小困難也總是告訴他要如何服從上級命令,如何「熱愛,尊重」自己的國家。
  • 綜藝|《喬喬的異想世界》定檔7月31日,斯嘉麗飾演單親媽媽
    新快報訊 記者徐紹娜報導 近日,由中影 / 華夏發行,美國迪士尼影業全球呈現的奧斯卡獲獎影片《喬喬的異想世界》宣布將於 7 月 31 日全國藝聯專線上映。《喬喬的異想世界》由《雷神 3:諸神黃昏》導演塔伊加 · 維迪提自編自導," 寡姐 " 斯嘉麗 · 詹森、奧斯卡最佳男配得主山姆 · 洛克威爾等群星出演,溫情演繹一個用愛與包容治癒殘酷世界的故事。